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春天,由于受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核电站泄漏事故影响,社会上曾流传过一股“海水被辐射,食盐被污染”谣言,于是乎,中国不少地方发生了食盐抢购狂潮,一度引起了社会恐慌。中国盐业总公司向全国发出紧急通知,媒体广泛宣传,地方政府快速反应,加强生产组织和市场管理,加大成品盐调拨力度,充实各级库存,打击哄抬盐价、囤积居奇的行为……经过一番折腾,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方才使得人们心态平和下来,回归到常态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抢盐”到“各地将发生地震”,谣言时常发生,人心为之惶惶不安。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714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3.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谣言很多,其中34.4%的人表示“非常多”。谣言传播的速度、影响的力度、造成危害的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各种谣言的出现和盛行,不但影响到生活秩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社会稳定,影响到社会正常秩序的构建,加大了经济社会改革的难度。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谣言盛行,在一系列热点事件面前,老百姓成了“老不信”。这些,都应当引起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如何制止日益盛行的谣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我国古人早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良方。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荀子在其所著的《荀子·大略》中首先打了个比方:“流丸止于瓯臾。”接着明确地指出“流言止于知(智)者”。荀子在这里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运动着的弹丸在瓦器中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会平息。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面对眼下谣言盛行的现状,分析谣言发生的原因,笔者围绕“谣言止于智者”这个话题,认为具体应从三个方面抓起。
首先,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应当履行好“大智慧者”的角色,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信力,消除信任危机,从源头上制止谣言的发起和泛滥。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利益格局多样,原有的行事准则很多已无法适应社会新的发展态势,但是新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仍处于真空期。一些政府部门在公共信息的供给上做得不够好,部分专家受利益驱使丧失了公正立场,影响了公信力,怀疑一切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心理共识。分析近些年多起谣言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政府、专家及媒体等公信力的受损,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个中原因,在于一些政府部门在进行总结评比或考核成绩时,都实行重大事故“一票否决制”。所以一有事故发生,相关部门的第一反应就是封锁消息,争取消除影响的时间。其实,此非明智之举。这样做的结果容易陷入自我矛盾的境地—— 一方面,对包括谣言在内的信息都采取压制态度;另一方面,由于封锁消息,谣言才有了滋生的土壤,有了传播的空间。如若能够实时发布事故的全面、真实信息,以充分的证据和细致的说明来回应质疑,就可以较好地让谣言止于公开透明。正道信息不灵通,谣言必然会流行。对于谣言,如果完全采取封锁和压制的方法,只能是越封锁,谣言越多。当人们在事实真相不明确时,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相信谣言。这些“捂”和“瞒”的应对策略,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常常会使得民众因不了解事实真相而谣言四起,导致政府工作陷入被动。
一些地区和部门之所以采取“捂”和“瞒”的应对策略,关键是这些决策者的头脑中仍存在着“上智下愚”的特权思想和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习惯于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时,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甚至还将机构自身的特殊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与民争利,从而引发民众不满。当下传播得最广的谣言,基本都是与收入差距、官员腐败、官民冲突等话题有关。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只要官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不消除,坊间流传谣言的热衷程度就难以降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公信力一旦遭到破坏,谣言必然就会肆无忌惮地泛滥起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制止谣言的关键,在于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公信力,填平人民群众与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信息鸿沟,使谣言没有发生的间隙和传播的空间。
其次,增强社会公信力,消除信任危机,更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谣言的辨别能力和防疫力,成为明辨是非的“智者”,自觉做到不信不传。“谣言止于智者”。相当多的人思辨能力不足,识谣、析谣、辨谣能力低,缺乏分析、反思和质疑等批判精神。譬如年初的“抢购食盐”风潮,问题并不在于人们事先不知道中国有一百多万吨食盐库存,而在于谣言传播的短时间内,大多数人都暴露了随大流的秉性,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研判能力。人们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加之认知能力的局限,许多时候很难作出准确判断。当缺乏权威信息源,谣言又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时,当然就会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假如群众在谣言传播之初就认知了吃碘盐不可能防辐射这条科学常识,那么这场抢购风潮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在国民素质层面,应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增强国民的独立思考研判思维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对谣言的辨识能力。
毋庸讳言,当前社会的焦虑情绪总体比较严重,很多人把怀疑权威作为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对于公权力总是会先入为主地一概否定。谣言之所以盛行泛滥,一方面是因为很多造谣者心怀鬼胎,想借谣言以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一些事件处理的失误,使他们更倾向于相信谣言,给谣言提供了生存空间。因此,必须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公民教育,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切实提高自身的权益意识和谣言鉴别能力,确保能够对政府的行为和专家言论进行正确理解。
消除和制止谣言,还要采取明智的举措,从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入手。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在探索信息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从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从官网发布信息到主动微博问政,各级政府部门正在一系列制度的硬约束下,通过认真倾听民众心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社会大众的情绪,慢慢找回失去的信任。必须切实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切实解决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加强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建设,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平性。
为确保社会公众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时,能够获得来自专家、媒体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建议,也必须要从制度层面着手,建立维护其社会公信力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使专家、媒体能够有说真话的底气;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必要的惩处机制,对于损害公信力的做法,实行最严格的处罚,提高失信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恢复社会公信力,扰乱大众视线的谣言才会不攻自破。
作者单位:青岛市慈善总会
(责编/郭建民)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抢盐”到“各地将发生地震”,谣言时常发生,人心为之惶惶不安。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714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3.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谣言很多,其中34.4%的人表示“非常多”。谣言传播的速度、影响的力度、造成危害的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各种谣言的出现和盛行,不但影响到生活秩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社会稳定,影响到社会正常秩序的构建,加大了经济社会改革的难度。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谣言盛行,在一系列热点事件面前,老百姓成了“老不信”。这些,都应当引起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如何制止日益盛行的谣言,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我国古人早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良方。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荀子在其所著的《荀子·大略》中首先打了个比方:“流丸止于瓯臾。”接着明确地指出“流言止于知(智)者”。荀子在这里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运动着的弹丸在瓦器中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会平息。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面对眼下谣言盛行的现状,分析谣言发生的原因,笔者围绕“谣言止于智者”这个话题,认为具体应从三个方面抓起。
首先,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应当履行好“大智慧者”的角色,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信力,消除信任危机,从源头上制止谣言的发起和泛滥。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利益格局多样,原有的行事准则很多已无法适应社会新的发展态势,但是新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仍处于真空期。一些政府部门在公共信息的供给上做得不够好,部分专家受利益驱使丧失了公正立场,影响了公信力,怀疑一切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心理共识。分析近些年多起谣言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政府、专家及媒体等公信力的受损,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个中原因,在于一些政府部门在进行总结评比或考核成绩时,都实行重大事故“一票否决制”。所以一有事故发生,相关部门的第一反应就是封锁消息,争取消除影响的时间。其实,此非明智之举。这样做的结果容易陷入自我矛盾的境地—— 一方面,对包括谣言在内的信息都采取压制态度;另一方面,由于封锁消息,谣言才有了滋生的土壤,有了传播的空间。如若能够实时发布事故的全面、真实信息,以充分的证据和细致的说明来回应质疑,就可以较好地让谣言止于公开透明。正道信息不灵通,谣言必然会流行。对于谣言,如果完全采取封锁和压制的方法,只能是越封锁,谣言越多。当人们在事实真相不明确时,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相信谣言。这些“捂”和“瞒”的应对策略,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常常会使得民众因不了解事实真相而谣言四起,导致政府工作陷入被动。
一些地区和部门之所以采取“捂”和“瞒”的应对策略,关键是这些决策者的头脑中仍存在着“上智下愚”的特权思想和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习惯于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时,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甚至还将机构自身的特殊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与民争利,从而引发民众不满。当下传播得最广的谣言,基本都是与收入差距、官员腐败、官民冲突等话题有关。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只要官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不消除,坊间流传谣言的热衷程度就难以降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公信力一旦遭到破坏,谣言必然就会肆无忌惮地泛滥起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制止谣言的关键,在于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公信力,填平人民群众与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信息鸿沟,使谣言没有发生的间隙和传播的空间。
其次,增强社会公信力,消除信任危机,更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谣言的辨别能力和防疫力,成为明辨是非的“智者”,自觉做到不信不传。“谣言止于智者”。相当多的人思辨能力不足,识谣、析谣、辨谣能力低,缺乏分析、反思和质疑等批判精神。譬如年初的“抢购食盐”风潮,问题并不在于人们事先不知道中国有一百多万吨食盐库存,而在于谣言传播的短时间内,大多数人都暴露了随大流的秉性,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研判能力。人们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加之认知能力的局限,许多时候很难作出准确判断。当缺乏权威信息源,谣言又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时,当然就会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假如群众在谣言传播之初就认知了吃碘盐不可能防辐射这条科学常识,那么这场抢购风潮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在国民素质层面,应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增强国民的独立思考研判思维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对谣言的辨识能力。
毋庸讳言,当前社会的焦虑情绪总体比较严重,很多人把怀疑权威作为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对于公权力总是会先入为主地一概否定。谣言之所以盛行泛滥,一方面是因为很多造谣者心怀鬼胎,想借谣言以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一些事件处理的失误,使他们更倾向于相信谣言,给谣言提供了生存空间。因此,必须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公民教育,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切实提高自身的权益意识和谣言鉴别能力,确保能够对政府的行为和专家言论进行正确理解。
消除和制止谣言,还要采取明智的举措,从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入手。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在探索信息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从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从官网发布信息到主动微博问政,各级政府部门正在一系列制度的硬约束下,通过认真倾听民众心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社会大众的情绪,慢慢找回失去的信任。必须切实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切实解决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加强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建设,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平性。
为确保社会公众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时,能够获得来自专家、媒体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建议,也必须要从制度层面着手,建立维护其社会公信力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使专家、媒体能够有说真话的底气;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必要的惩处机制,对于损害公信力的做法,实行最严格的处罚,提高失信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恢复社会公信力,扰乱大众视线的谣言才会不攻自破。
作者单位:青岛市慈善总会
(责编/郭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