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诗歌往往有优美的意境、含蓄的韵味,给欣赏者余韵悠远的感觉,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然而要真正读懂诗歌的内容,体会其深邃的情感,却并不容易,初中学生积攒的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不深,所以很难真正感受诗歌之美。为了改善诗歌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涵泳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内涵。
一、感性诵读,想象画面
在初步感知作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熟读并了解作品的同时想象作品所展现的画面,这是涵泳法的基础,也是欣赏诗歌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充分认知文本,在感性诵读中感受诗歌声律之美,体会诗歌词句之妙,想象诗歌意境之美,才能为进一步了解诗歌打好基础。
《木兰诗》被人们称为古代乐府民歌“双璧”之一,它是一首叙事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段诵读这首诗歌,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花木兰的动作、行为、言语,感受其内心曲折的情感变化,将自己的感悟具象化,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在经过这样的诵读之后,学生对于《木兰诗》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脑海中渐渐组成织布哀叹、代父从军、奔赴战场、辗转征战、辞官回家、面见亲友、讴歌赞颂等若干小故事,这能有助于他们了解《木兰诗》的故事内容。在学生感性诵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让他们在想象中仔细琢磨花木兰的状态,并从中感知其性格特点。如织布哀叹这一段中说:“唧唧复唧唧”,又说“不闻机杼声”,这是否矛盾呢,在理解字词后可知“唧唧”不仅可以指织布的声音,还可以指叹息的声音,所以这里说的是木兰停下织布,发出了叹息。在理解字词的过程中,学生也对木兰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
在想象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时,可以将原本静止的文字转变成形象化的画面,促进学生唤醒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诗歌的感知可以更为真切。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说一样,真的生活在此处,真正的文学也在此处。
二、类文对比,探寻意象
诗歌的创作少不了意象的运用,意象是诗歌构思的核心所在,它们体现了作者用客观物象来寄托自己主观情感的思维方法。为了促使学生体会诗歌意象之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采用涵泳法仿佛诵读诗歌中带有意象的部分,通过对比不同诗歌中意象选择的异同,表达情感的异同来品味诗歌。
《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这两首作品中都写到了“月亮”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使用这个意象渲染凄凉的气氛,烘托离人思乡之情。然而在经过类文对比之后却可以发现《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之中虽然都写到了月亮,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情怀却有些不同。《十五夜望月》中的“月亮”和传统意义上的月亮意象所表达的寓意基本一致,作者写了望月怀远的情景,展现了冷清寂寞的场景,抒发了内心的思念之情。而《水调歌头》虽然也写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却并不止步于此,作者从望月怀人开始说起,又围绕明月和夜空进行了哲学思考,他抬头问苍天,俯首思人生,力求从大自然月缺月圆的自然规律中找到潮起潮落的人生的意义。在《水调歌头》之中虽然有思念之情,但是最终却变得豪迈开朗。通过类文对比,学生知道了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作品中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在诵读诗文感受其意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诗歌意象的含义并不是单一狭隘的,意象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在诵读吟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反复咀嚼相关诗句,更全面地品位艺术作品文字背后的主旨。
三、多元重组,品悟意蕴
朱熹先生曾经说过,“观书先须熟读”,不仅如此,还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思考,“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所收获。的确如此,要想让初中学生真正感受诗歌深层次的核心意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反复吟咏才能促进他们在揣摩中体悟,进行多元重组,感受诗人暗藏于诗歌中的人文情感。
在品读白居易的诗歌《观刈麦》后,有学生感到困惑,提出:“诗歌中说‘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都已经如此疲累,为何还希望天更热一点呢,这样是不是不合情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涵泳法再次深入感知文本,在诵读中投入情感,尤其是诵读贫苦农妇诉说的时候,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感知到了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他们虽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劳作十分艰苦,但是由于劳作能够给他们带来生存的希望,所以他们还是甘愿承受这样的痛苦。正如高宗敕所编《唐宋诗醇》中所说的那样,“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段诗句反映了农人的良苦用心,而“贫妇人”一段更让人感觉怜悯。在这样深入感悟之后,学生体会到了《观刈麦》对农民的深深同情之心,这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这首诗的思想内涵。
原本简单的文句在多元重组之后可以读到其复杂的关系,由此可见采用涵泳法品读诗歌可以让学生透过诗歌的表层意义体会到其深层次内涵。
韩少功先生曾经提出,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充分感受作品,达到“文若己出”的程度,这样就能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作品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感受作品的内涵。地區如此,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采用涵泳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精髓,体会诗歌浑然天成之美。
一、感性诵读,想象画面
在初步感知作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熟读并了解作品的同时想象作品所展现的画面,这是涵泳法的基础,也是欣赏诗歌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充分认知文本,在感性诵读中感受诗歌声律之美,体会诗歌词句之妙,想象诗歌意境之美,才能为进一步了解诗歌打好基础。
《木兰诗》被人们称为古代乐府民歌“双璧”之一,它是一首叙事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段诵读这首诗歌,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花木兰的动作、行为、言语,感受其内心曲折的情感变化,将自己的感悟具象化,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在经过这样的诵读之后,学生对于《木兰诗》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脑海中渐渐组成织布哀叹、代父从军、奔赴战场、辗转征战、辞官回家、面见亲友、讴歌赞颂等若干小故事,这能有助于他们了解《木兰诗》的故事内容。在学生感性诵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让他们在想象中仔细琢磨花木兰的状态,并从中感知其性格特点。如织布哀叹这一段中说:“唧唧复唧唧”,又说“不闻机杼声”,这是否矛盾呢,在理解字词后可知“唧唧”不仅可以指织布的声音,还可以指叹息的声音,所以这里说的是木兰停下织布,发出了叹息。在理解字词的过程中,学生也对木兰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
在想象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时,可以将原本静止的文字转变成形象化的画面,促进学生唤醒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诗歌的感知可以更为真切。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说一样,真的生活在此处,真正的文学也在此处。
二、类文对比,探寻意象
诗歌的创作少不了意象的运用,意象是诗歌构思的核心所在,它们体现了作者用客观物象来寄托自己主观情感的思维方法。为了促使学生体会诗歌意象之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采用涵泳法仿佛诵读诗歌中带有意象的部分,通过对比不同诗歌中意象选择的异同,表达情感的异同来品味诗歌。
《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这两首作品中都写到了“月亮”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使用这个意象渲染凄凉的气氛,烘托离人思乡之情。然而在经过类文对比之后却可以发现《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之中虽然都写到了月亮,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情怀却有些不同。《十五夜望月》中的“月亮”和传统意义上的月亮意象所表达的寓意基本一致,作者写了望月怀远的情景,展现了冷清寂寞的场景,抒发了内心的思念之情。而《水调歌头》虽然也写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却并不止步于此,作者从望月怀人开始说起,又围绕明月和夜空进行了哲学思考,他抬头问苍天,俯首思人生,力求从大自然月缺月圆的自然规律中找到潮起潮落的人生的意义。在《水调歌头》之中虽然有思念之情,但是最终却变得豪迈开朗。通过类文对比,学生知道了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作品中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在诵读诗文感受其意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诗歌意象的含义并不是单一狭隘的,意象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在诵读吟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反复咀嚼相关诗句,更全面地品位艺术作品文字背后的主旨。
三、多元重组,品悟意蕴
朱熹先生曾经说过,“观书先须熟读”,不仅如此,还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思考,“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所收获。的确如此,要想让初中学生真正感受诗歌深层次的核心意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反复吟咏才能促进他们在揣摩中体悟,进行多元重组,感受诗人暗藏于诗歌中的人文情感。
在品读白居易的诗歌《观刈麦》后,有学生感到困惑,提出:“诗歌中说‘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都已经如此疲累,为何还希望天更热一点呢,这样是不是不合情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涵泳法再次深入感知文本,在诵读中投入情感,尤其是诵读贫苦农妇诉说的时候,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感知到了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他们虽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劳作十分艰苦,但是由于劳作能够给他们带来生存的希望,所以他们还是甘愿承受这样的痛苦。正如高宗敕所编《唐宋诗醇》中所说的那样,“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段诗句反映了农人的良苦用心,而“贫妇人”一段更让人感觉怜悯。在这样深入感悟之后,学生体会到了《观刈麦》对农民的深深同情之心,这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这首诗的思想内涵。
原本简单的文句在多元重组之后可以读到其复杂的关系,由此可见采用涵泳法品读诗歌可以让学生透过诗歌的表层意义体会到其深层次内涵。
韩少功先生曾经提出,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充分感受作品,达到“文若己出”的程度,这样就能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作品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感受作品的内涵。地區如此,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采用涵泳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精髓,体会诗歌浑然天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