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中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小学一般是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听说能力,而初中则是紧扣知识点,为中考服务。如果初中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势必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初中都各自为营,相互脱节。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分析这一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学习,学好英语这门课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心理层面的衔接
正是因为中小学英语在学科地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层面的问题。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能适应从小学到中学的英语学习这个跨度,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教材难度骤然加大,加之词汇等设计内容以及语法知识点的增加会一时难以适应,从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家长共同做好孩子心理疏导工作,告诉学生:暂时的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坚持和努力就能取得胜利。借用目前最流行的:不放弃,不抛弃。在英语教学中坚持用鼓励的方法教学生克服困难,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尤其是对那些小学英语基础不太好的男生来说,因为在小学,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对语文数学 的学习特别重视,认为英语是副科而不重视,导致了英语基础薄弱。 几乎每届都会有这样的学生。作为任课教师,利用专门的英语学法指导课,用轻松和幽默的语言帮助这些学生放下
包袱,走出阴影,重新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或课外辅导中多一些鼓励和表扬,注重情感教育,也是顺利完成英语学习衔接不可或缺的重要铺垫。经验告诉我们,情感对语言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知同等重要。因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一定的情感,当情感受到抑制甚至忽视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挥和实现。只有以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信任时,便自然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教师为了使学生顺利过渡,防止两极分化。
二、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衔接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和学习方法的衔接。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有效保证,他们中存在着不太好的习惯,主要是: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背单词不按发音规律,而是死记硬背,而这种学习方法和习惯是与初中英语的学习不适应的。教师必须对初一新生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衔接阶段,需要养成和强化以下习惯:养成根据发音规律记单词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一定要重视语音教学,音标学习是语音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教会学生认读音标,学会拼写单词;同时教会学生查字典,这样学生就会自己预习,独立学习,这是初中生与小学生在学习能力要求上的很大的不同。除此之外,初中生一定要多听录音,进行模仿、朗读等练习,尽早的过语音关,这会让学生产生自信心,愿意上课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大胆提问;并养成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整理的习惯;每天自觉听、读、背、说英语的习惯,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学习方法与评价的衔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初中教师应尽量学会保留小学英语课的活跃气氛,发扬小学英语教学活泼的优势,运用生动的简短易懂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之学有所得;运用形象直观的辅助教具,使语境语句生动自然;同时注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游戏、表演、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初一年级的英语学习,教师尤其要深入研究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和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并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使用,在不知不觉中使新方法产生新效果。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信号灯”的角色,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为帮助小学毕业生顺利过渡到中学阶段。中小学阶段的评价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点科学地实施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该阶段的英语教学评价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学阶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考察,这种评价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教学。中学英语教学评价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即卷面成绩占部分比例,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听、说、读、写应占更大的份额。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尤其是在教学衔接阶段的评价,要求不宜过高,形成性评价应以肯定为主,否定评价要适度,以免引起过度紧张和焦虑,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注意技术层面的衔接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小学生在毕业时,应该达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的第二级,即: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而初中学生在毕业时应该达到综合语言能力运用能力目标的第五级,即: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从以上不难看出衔接问题的切入点是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的衔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務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教学内容通常为简单的日常情景功能对话,语法知识不多,学生通过听和直观感知,学一些常见的词汇和简单的句子。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时只凭一时兴趣,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所以,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可以深信,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将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终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心理层面的衔接
正是因为中小学英语在学科地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层面的问题。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能适应从小学到中学的英语学习这个跨度,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教材难度骤然加大,加之词汇等设计内容以及语法知识点的增加会一时难以适应,从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家长共同做好孩子心理疏导工作,告诉学生:暂时的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坚持和努力就能取得胜利。借用目前最流行的:不放弃,不抛弃。在英语教学中坚持用鼓励的方法教学生克服困难,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尤其是对那些小学英语基础不太好的男生来说,因为在小学,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对语文数学 的学习特别重视,认为英语是副科而不重视,导致了英语基础薄弱。 几乎每届都会有这样的学生。作为任课教师,利用专门的英语学法指导课,用轻松和幽默的语言帮助这些学生放下
包袱,走出阴影,重新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或课外辅导中多一些鼓励和表扬,注重情感教育,也是顺利完成英语学习衔接不可或缺的重要铺垫。经验告诉我们,情感对语言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知同等重要。因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一定的情感,当情感受到抑制甚至忽视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挥和实现。只有以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信任时,便自然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教师为了使学生顺利过渡,防止两极分化。
二、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衔接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和学习方法的衔接。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有效保证,他们中存在着不太好的习惯,主要是: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背单词不按发音规律,而是死记硬背,而这种学习方法和习惯是与初中英语的学习不适应的。教师必须对初一新生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衔接阶段,需要养成和强化以下习惯:养成根据发音规律记单词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一定要重视语音教学,音标学习是语音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教会学生认读音标,学会拼写单词;同时教会学生查字典,这样学生就会自己预习,独立学习,这是初中生与小学生在学习能力要求上的很大的不同。除此之外,初中生一定要多听录音,进行模仿、朗读等练习,尽早的过语音关,这会让学生产生自信心,愿意上课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大胆提问;并养成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整理的习惯;每天自觉听、读、背、说英语的习惯,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学习方法与评价的衔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初中教师应尽量学会保留小学英语课的活跃气氛,发扬小学英语教学活泼的优势,运用生动的简短易懂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之学有所得;运用形象直观的辅助教具,使语境语句生动自然;同时注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游戏、表演、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初一年级的英语学习,教师尤其要深入研究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和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并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使用,在不知不觉中使新方法产生新效果。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信号灯”的角色,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为帮助小学毕业生顺利过渡到中学阶段。中小学阶段的评价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点科学地实施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该阶段的英语教学评价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学阶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考察,这种评价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教学。中学英语教学评价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即卷面成绩占部分比例,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听、说、读、写应占更大的份额。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尤其是在教学衔接阶段的评价,要求不宜过高,形成性评价应以肯定为主,否定评价要适度,以免引起过度紧张和焦虑,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注意技术层面的衔接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小学生在毕业时,应该达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的第二级,即: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而初中学生在毕业时应该达到综合语言能力运用能力目标的第五级,即: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从以上不难看出衔接问题的切入点是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的衔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務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教学内容通常为简单的日常情景功能对话,语法知识不多,学生通过听和直观感知,学一些常见的词汇和简单的句子。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时只凭一时兴趣,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所以,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可以深信,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将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终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