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回归生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跨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之间的边界,其课程目标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衔接,突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价值体认以及跨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种新型的融合课程”[1],“实践”是其本质属性,担负着“实践育人”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与我国近二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伴相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极具现实和长远意义,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在国家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的落实有了切实保障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劳动教育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具有立德、益智、健体、育美等较为全面的教育功能。然而,在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劳动教育严重缺失,是一块最短的短板。“五育”并举更多是停留在理念层面,“‘五育’融合育人的格局尚未真正构建起来”。[2]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明确提出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劳动教育,规定了課时,正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也指出“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实践环节中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重叠部分,可整合实施”。
可见,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实施劳动教育,规定了课时,指明了实践场所、实施内容以及方式等,立好了四梁八柱,为有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确保劳动教育真正落地做好政策上的保障。
纵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文,无论是课程目标的拟定、活动方式的设置、活动主题的推荐以及保障条件的规定,均与劳动教育紧密关联,把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对在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指导。
例如,《纲要》附件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中,列出了争当集体劳动小能手、家务劳动我能行、学做简单的家常餐、我是校园志愿者、社区公益服务我参与、巧手工艺坊、设计制作建筑模型、走进农业基地、我是小小养殖员等活动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实施以上推荐主题做好劳动教育,可以在其他主题的基础上改编、补充和拓展,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还可以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学校和社区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自行开发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使课程更具有当地特色,更符合师生教学需要。
实践是劳动的基本形态和基本过程,劳动要以实践为导向。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必须以实践作为根本实施方式。学生的劳动习惯、技能和素养不能够在课堂上“教出来”,而必须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在组织学生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实实在在的“做出来”,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这个根本点上,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脉相通的,两者实施路径一致,均强调“回归生活”,立足“实践”。
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贯彻落实劳动教育课程的最佳载体。因为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教育模式以及学生的发展空间和成才之路,素养的生成和培养需要有相应的课程,这已然成为教育的常识。调查显示,“越是注重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学校,其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越好,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喜爱程度及其劳动观念,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越好”[3]“应该承认,2001年起,将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后,赋予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劳动教育的功能,也为今天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效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基础和经验。”[4]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把其积累将近二十年实践性课程的实施经验进行转化,应用于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当中。
二、在课程视域中,劳动教育的潜在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散落在各学科教学以及学校各类活动中的“劳动教育”往往形式大于内容,教学内容缺乏统整,教师未必“真教”;学生活动体验肤浅,未必“真学”。而那些因一时兴起而组织的或是固化的、传统的“劳动教育”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针对性不强,目标模糊,活动零碎,重视“劳动”过程,“教育”意识不强,忽视劳动价值观的渗透和劳动素养的培养。由于缺少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和整体的教学实践布局,难以形成“五育”并举的合力,无法真正实现“五育”之间的有机统一。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劳动教育,意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元目标融合的课程优势,在课程的框架下思考劳动教育,从课程的视角去组织和设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化的课程建构,使之符合课程规范,整合性地实施劳动教育课程。
1.
一、在国家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的落实有了切实保障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劳动教育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具有立德、益智、健体、育美等较为全面的教育功能。然而,在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劳动教育严重缺失,是一块最短的短板。“五育”并举更多是停留在理念层面,“‘五育’融合育人的格局尚未真正构建起来”。[2]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明确提出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劳动教育,规定了課时,正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也指出“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实践环节中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重叠部分,可整合实施”。
可见,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实施劳动教育,规定了课时,指明了实践场所、实施内容以及方式等,立好了四梁八柱,为有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确保劳动教育真正落地做好政策上的保障。
纵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文,无论是课程目标的拟定、活动方式的设置、活动主题的推荐以及保障条件的规定,均与劳动教育紧密关联,把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对在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指导。
例如,《纲要》附件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中,列出了争当集体劳动小能手、家务劳动我能行、学做简单的家常餐、我是校园志愿者、社区公益服务我参与、巧手工艺坊、设计制作建筑模型、走进农业基地、我是小小养殖员等活动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实施以上推荐主题做好劳动教育,可以在其他主题的基础上改编、补充和拓展,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还可以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学校和社区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自行开发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使课程更具有当地特色,更符合师生教学需要。
实践是劳动的基本形态和基本过程,劳动要以实践为导向。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必须以实践作为根本实施方式。学生的劳动习惯、技能和素养不能够在课堂上“教出来”,而必须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在组织学生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实实在在的“做出来”,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这个根本点上,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脉相通的,两者实施路径一致,均强调“回归生活”,立足“实践”。
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贯彻落实劳动教育课程的最佳载体。因为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教育模式以及学生的发展空间和成才之路,素养的生成和培养需要有相应的课程,这已然成为教育的常识。调查显示,“越是注重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学校,其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越好,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喜爱程度及其劳动观念,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越好”[3]“应该承认,2001年起,将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后,赋予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劳动教育的功能,也为今天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效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基础和经验。”[4]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把其积累将近二十年实践性课程的实施经验进行转化,应用于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当中。
二、在课程视域中,劳动教育的潜在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散落在各学科教学以及学校各类活动中的“劳动教育”往往形式大于内容,教学内容缺乏统整,教师未必“真教”;学生活动体验肤浅,未必“真学”。而那些因一时兴起而组织的或是固化的、传统的“劳动教育”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针对性不强,目标模糊,活动零碎,重视“劳动”过程,“教育”意识不强,忽视劳动价值观的渗透和劳动素养的培养。由于缺少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和整体的教学实践布局,难以形成“五育”并举的合力,无法真正实现“五育”之间的有机统一。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劳动教育,意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元目标融合的课程优势,在课程的框架下思考劳动教育,从课程的视角去组织和设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化的课程建构,使之符合课程规范,整合性地实施劳动教育课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