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因此关于环境的各项事业也在持续的进行中,国家也制定了许多相关的规范及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实施环境保护政策,从源头上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行预防与治理的有效管理制度。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收集项目所在地及其波及范围内环境质量数据,将上述监测中收集到的资料作为基本参考,最后进行科学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性、客观性、全面性与环境质量背景值及各项资料的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简单分析了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如监测单位资质问题、责任划分不清晰、监测数据不准确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包括严格审查检测单位资质及能力、强化监督与管理、完善法律规范等,为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事业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措施
0.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是利用分析、评估、预判等方式,对于新建工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有效减少其对于环境的影响。其需要环境监测为其提供作为判断依据的各项数据资料,环境监测也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是采用各种技术方式,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针对性的分析环境污染物的成分,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及综合判断。由于其包含了较多方面的技术知识,属于综合性较高的学科,其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中,直接关系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各类管理人员对其也十分重视,但是由于诸多主观及客观的原因,其也会出现许多的问题,限制了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1.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1检测单位资质问题
国家对于环境监测单位的资质及能力没有提出相应的规定,现在实施的各种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中,也没有明确指出环境监测的单位资质及能力需要具有怎样的等级、能力等,造成了其环境监测水平参差不齐。现代的环境监测工程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及地域垄断性的特点,有些建设项目的环境监测工作分配到项目区域内的县级环境监测站。但是环境检测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包含了许多的小的项目,工作量大,强度高,需要监测单位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一些县级监测站的监测能力明显达不到要求。一些环评单位在选择监测单位时对监测单位的资质及能力的审查没有严格的程序及标准,不能保障监测工作的质量。
1.2责任划分不清晰
我国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的相关法规中,仅仅规定了环境评价的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环境问题并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各项影响因素,其出现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具体,有较强的综合性,无法准确定性是哪些因素导致某一个项目的错误评价,进而带来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损失,因此各种责任的追究有难度,且各项处罚措施的执行效果不佳。事实上很少有环评单位因工作失误或者数据不准确而受到处罚,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也不太可能将责任分摊到监测单位,因此很难确定监测单位的法律责任。
1.3监测数据不准确
监测数据不准确是环境监测工作中十分严重的问题。在进行布点及采样时没有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或者要求进行,为了避免工作繁琐而私自改变采样点;进行大气监测时,测点与周边要素的距离太近,包括树木、建筑物、公路等,或者在监测水质时,测点周围存在局部污染源,还有可能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等,降低了监测的准确性;②特殊的天气情况也会对监测结果带来严重的影响,包括降水、沙尘、大雾等,而监测人员并没有予以重视,如在监测大气质量时,如果出现逆温,则监测结果就会偏高;在降水后进行监测,其结果会偏低;③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力度不足,实验室检验工作的监控效果不佳,或者监测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且责任心不足,均会造成监测数据不准确。
2.相应改进措施
2.1严格审查监测单位资质及能力
环境监测单位的资质及能力直接决定了其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及可信度,也影响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其的资质及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①开展环境监测的单位需要具备相应的监测能力,该单位进行监测的人员需要审查其是否持有该监测项目的上岗证。在进行环境影响报告时,其相关文件的附件中需要将监测单位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及检测能力一览表纳入其中,并有相应单位的公章;②环境监测中会存在许多特殊的情况,较为复杂,而监测单位并没有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但是其具备该项监测的能力,该情况下,需要在监测报告中说明情况,有利于评审人员根据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③如果建设项目可能会对环境引起较为严重的影响,则进行监测的单位需要是二级或以上的监测单位;如果建设项目会出现较大范围的影响,如跨市、跨州等,进行监测的需要是一级监测站;如果项目的影响可能跨市或者跨区,则应是二级监测站承担监测任务;④在进行环境监测报告时,其文件中采用的历史数据需要详细说明来源,并在报告的文件中附录监测单位的监测报告、资质证书等文件。如果属于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环评单位应抽调人员监督整个现场采样过程及实验室检验程序。针对有异议的数據,可以要求检测单位提供该类数据的原始记录。
2.2完善法律规范
国家需要根据现在环境保护事业的实际形势,完善相关法规,清晰的划分出相关职责,依法处理各种问题,避免监测单位出现各类违规活动,一旦出现,则需要依法承担后果。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该方面有所缺失,但是某些地方已经出台地方性法规,如《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中有关于环境监测的具体规定:环境监测单位提供虚假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或者污染源监测报告的,由环保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主要责任人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该条款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仅仅是大概的处理措施,没有具体说明造成损失的范围及相应的处罚数额,相关责任人的具体处罚也不够清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3强化监督与管理
在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对污染源调查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判断其合理性及准确性,因此需要进行该项活动时抽调环境监测的专家协助,其对于数据的判断更加敏感且准确。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机构在进行现场评审时,为了强化计量认证及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权威性,提高其可信度,其评审工作应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展评审工作。已经获得认证的监测单位应定期进行监督复核,使之持续的保持综合水平。
3.总结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能够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相应的参考数据及资料,包含内容十分丰富,且涉及到许多个检测项目,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问题限制其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及真实性。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的环境监测工作方式,提升结果数据的准确性,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真实可信的资料,强化环境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及科学性,制定出适合的环保应对措施,有效的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孙维锋,张振华.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的问题[J].北方环境,2012(03):91-92.
[2]邓力,余轶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问题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01):251.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措施
0.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是利用分析、评估、预判等方式,对于新建工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有效减少其对于环境的影响。其需要环境监测为其提供作为判断依据的各项数据资料,环境监测也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是采用各种技术方式,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针对性的分析环境污染物的成分,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及综合判断。由于其包含了较多方面的技术知识,属于综合性较高的学科,其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中,直接关系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各类管理人员对其也十分重视,但是由于诸多主观及客观的原因,其也会出现许多的问题,限制了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1.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1检测单位资质问题
国家对于环境监测单位的资质及能力没有提出相应的规定,现在实施的各种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中,也没有明确指出环境监测的单位资质及能力需要具有怎样的等级、能力等,造成了其环境监测水平参差不齐。现代的环境监测工程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及地域垄断性的特点,有些建设项目的环境监测工作分配到项目区域内的县级环境监测站。但是环境检测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包含了许多的小的项目,工作量大,强度高,需要监测单位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一些县级监测站的监测能力明显达不到要求。一些环评单位在选择监测单位时对监测单位的资质及能力的审查没有严格的程序及标准,不能保障监测工作的质量。
1.2责任划分不清晰
我国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的相关法规中,仅仅规定了环境评价的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环境问题并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各项影响因素,其出现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具体,有较强的综合性,无法准确定性是哪些因素导致某一个项目的错误评价,进而带来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损失,因此各种责任的追究有难度,且各项处罚措施的执行效果不佳。事实上很少有环评单位因工作失误或者数据不准确而受到处罚,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也不太可能将责任分摊到监测单位,因此很难确定监测单位的法律责任。
1.3监测数据不准确
监测数据不准确是环境监测工作中十分严重的问题。在进行布点及采样时没有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或者要求进行,为了避免工作繁琐而私自改变采样点;进行大气监测时,测点与周边要素的距离太近,包括树木、建筑物、公路等,或者在监测水质时,测点周围存在局部污染源,还有可能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等,降低了监测的准确性;②特殊的天气情况也会对监测结果带来严重的影响,包括降水、沙尘、大雾等,而监测人员并没有予以重视,如在监测大气质量时,如果出现逆温,则监测结果就会偏高;在降水后进行监测,其结果会偏低;③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力度不足,实验室检验工作的监控效果不佳,或者监测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且责任心不足,均会造成监测数据不准确。
2.相应改进措施
2.1严格审查监测单位资质及能力
环境监测单位的资质及能力直接决定了其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及可信度,也影响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其的资质及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①开展环境监测的单位需要具备相应的监测能力,该单位进行监测的人员需要审查其是否持有该监测项目的上岗证。在进行环境影响报告时,其相关文件的附件中需要将监测单位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及检测能力一览表纳入其中,并有相应单位的公章;②环境监测中会存在许多特殊的情况,较为复杂,而监测单位并没有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但是其具备该项监测的能力,该情况下,需要在监测报告中说明情况,有利于评审人员根据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③如果建设项目可能会对环境引起较为严重的影响,则进行监测的单位需要是二级或以上的监测单位;如果建设项目会出现较大范围的影响,如跨市、跨州等,进行监测的需要是一级监测站;如果项目的影响可能跨市或者跨区,则应是二级监测站承担监测任务;④在进行环境监测报告时,其文件中采用的历史数据需要详细说明来源,并在报告的文件中附录监测单位的监测报告、资质证书等文件。如果属于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环评单位应抽调人员监督整个现场采样过程及实验室检验程序。针对有异议的数據,可以要求检测单位提供该类数据的原始记录。
2.2完善法律规范
国家需要根据现在环境保护事业的实际形势,完善相关法规,清晰的划分出相关职责,依法处理各种问题,避免监测单位出现各类违规活动,一旦出现,则需要依法承担后果。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该方面有所缺失,但是某些地方已经出台地方性法规,如《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中有关于环境监测的具体规定:环境监测单位提供虚假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或者污染源监测报告的,由环保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主要责任人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该条款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仅仅是大概的处理措施,没有具体说明造成损失的范围及相应的处罚数额,相关责任人的具体处罚也不够清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3强化监督与管理
在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对污染源调查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判断其合理性及准确性,因此需要进行该项活动时抽调环境监测的专家协助,其对于数据的判断更加敏感且准确。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机构在进行现场评审时,为了强化计量认证及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权威性,提高其可信度,其评审工作应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展评审工作。已经获得认证的监测单位应定期进行监督复核,使之持续的保持综合水平。
3.总结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能够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相应的参考数据及资料,包含内容十分丰富,且涉及到许多个检测项目,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问题限制其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及真实性。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的环境监测工作方式,提升结果数据的准确性,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真实可信的资料,强化环境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及科学性,制定出适合的环保应对措施,有效的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孙维锋,张振华.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的问题[J].北方环境,2012(03):91-92.
[2]邓力,余轶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问题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