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之美,表真情实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水平的综合表现。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沙里淘金创新意——选好材料
  选材好、立意好,才能写出好文章,可是如果选材范围太广,反而容易失去方向。那么怎样选材才好呢?
  1.抓住感情触发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捕捉能让人感动的某句话、某个动作,或某个眼神,说出让你感动的原因,能让自己感动,也就能让其他人感动,这就是一篇好文章。例如,你看到一位叔叔随手把香蕉皮扔在马路上,如果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维实际写:这位叔叔很不道德,但是我们自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做完值日后为图方便把垃圾随便一扔,在公园看见走道上的果皮、纸巾也就顺手把自己手上的纸巾‘堆積’上去——这样就道德了吗?不要总是说别人做得不好,要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了。”这样联结了感情的触发点,才能吸人眼球,令文章独到新颖。
  2.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除了课堂上的赏析外。还有人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你发现了吗?“老人是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也。”你想到了吗?“老人是在钓一个春天”这样的联想,你感悟过吗?
  3.抓住生活的情趣点
  作文是表达人内心的真情实感的平台,只要我们能抓住生活的情趣点,这样的作文就能让人喜欢。如学生在作文《睡觉》中写道:老师讲课的声音变得遥远,眼前黑板上的字扩大、模糊、重叠,再扩大、再模糊、再重叠,终于消失——在闭上眼的刹那,我看见了操场和操场上那片绿得诱人的小草。“杨帆——”有人在喊我吗?……哦!天!是班主任!我睡着了!
  这些都是从生活中选取的材料,所选材料都是孩子们所经历过的,能从纵深里写出自己的独特个性体验,能抒发自己的独特情感,达到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
  二、妙笔生辉展底蕴——美好言
  文章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完成的,优美的语言可以表达人的内心世界。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一定的美感呢?
  1.多些整齐之美
  有一种美是通过整齐来表达的,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运用这一点也会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不想长大,长大后天真不再是活泼可爱的自然,而是反常的老小孩做作;我不想长大,长大后1 1=2不是未来数学天才的炫耀,而是傻子不知道;我不想长大,长大后滑稽的表演不是演员的天赋,而是不正常的表现。”这样的描写虽然只是孩子稚嫩的笔触,但是却整齐地表达自己的心声,让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细节在歌词的引用中表现出极强的美感。
  2.多些迁移之美
  迁移就是从积累的语言中,选择符合自己写作要求的字词句或典故恰到好处地移植到作文中去,把积累的精彩诗句变成自己心灵深处的“软件”,为自己所用。如用自己的语言理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们一定会竭尽全力,绞尽脑汁,源源输出:“成功总是青睐勤奋的人,困难总是惧怕有毅力的人。”如表示对事情很奇怪,不明白,学生用成语“莫名其妙”来表达,则可以延伸联想,借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通过同义词的替换发展学生的语言,既浅显又有趣。
  3.多些情感之美
  文章是人们流露思想感情的载体,苍白无力的文章是不会打动人的。所以要注意在叙述中抒情,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表达真挚的感情,我们需要多加琢磨。一方面要避免故作呻吟,故作呐喊;另一方面又要做到在叙述中自然流露真情。
  三、书写个性之真情——真情实感
  文章之所以能吸引读者除了新颖的立意和华美的语言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写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东西,那就是要有真情实感。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老师讲课时,如果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反之,就觉得沉闷,想打瞌睡。作文也一样,文章为情而作,情感因文而生彩。如学生作文《难忘的经历》中刻画了父母吵架的经过:睡眼惺忪、打着赤脚的我透过门缝看见他们在互相撕扯。妈妈那平常总梳得一丝不苟、宝贝得跟什么似的头发现在像疯子似的披散着,她满脸泪痕……像这样的写法不能不给我们一个启示,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情动辞发的文章读起来就像欧阳修说的“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从学生作文中来,到学生作文中去,指导作文的做法,要求教师有能力、有水平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去分析、判断、裁决学生作文中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
其他文献
“校本教研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谓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但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存在散、空等弊病,因此本着“教研工作以校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根据群体工作动机,即群体决策增加了成员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更愿意承担所决定的任务和所需要的变革,我们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面对的
教育家陶先生最先提出“语文”一词,意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而为之”。语文教学正是为了学生能正确理解并运用祖国语言而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将阅读训练变成教师替学生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实,语文是一门感性学科,要搞好阅读训练,应以情感为基点,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在享受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首先,我们可以用
蔻蔻姐姐:  你好!是这样的,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我的抽屉是打开的,里面的日记本没了。我以为是自己放错地方了,于是就在房间寻找着这个记载我青春的宝贝。  一会儿后,妈妈进来了,她貌似有准备地要找我谈话。我看见她手里拿着我那本日记本,便十分生气地想夺回来,可妈妈却开始教训起我来:“谁叫你写这些的?你看你写的都是什么?隔壁班的大八卦!和闺密去喝奶茶!”她将我的日记本拿走了,还教训我,我很不理解!过后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持续发展的今天,每一位小学校长都在思考:怎样办特色化学校?学校特色是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是个创新研发的过程,更是个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身心发展、校园文化的形成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特色化、个性化,可以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可以开发身边的有利资源,可以营造全新的文化氛围,还可以形成独有的办学风格。站在百年名校厚重的历史根基上,我以近几年在积极探索学校特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展示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大丰市第三小学坚持“爱心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春风化雨般的情怀,全力打造以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使“以爱育爱、爱满校园”的三小精神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成为学校和谐发展的灵魂支柱,走出了一条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一、规划引领,培植“爱心育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充滿野性美的花朵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花儿般娇美的衣裙相互辉映,发生化学反应,交织出一种奇妙的和谐。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当把发展独立人格、和谐人格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将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对学生而言,习惯、道德发展与人格养成才是永恒的。这亦是我们小学品德课程所追求的核心教育价值。笔者与学生一同在教学实践中体悟“学习做人”,在探索“有效德育”的征途中破译了有效品德课堂密码——“生动”,即品德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为生而动”设计教学、“依生而动”组织课堂教学、“促生而动”提升课
我们沿着森林中一条陡峭的小径缓慢攀爬,穿过茂密的蕨类植物、野生无花果树和龙血树组成的低矮树林,前方一只幼小的蓝麂羚在灌木丛中横冲直撞,树冠上有织巢乌在惊声尖叫,白唇青长尾猴快速眨着眼睛,好奇地注视着我们前行……到达峰顶后,我们走进一处花园,里面开满了白色杜鹃花和蓝色绣球。在花园的另一边,乌木树丛掩映着一座城堡。爬上方形塔楼后我们停下脚步,一边喝着饮料,一边欣赏眼前的美景。Burma山谷中的香蕉种植
案例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是向传统的艺术教育挑战,建立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并要求在新的艺术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型的、科学型的艺术教育。而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最富有意义的,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让幼儿有个性地发展和创新。同时,《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试行)》第二十九条明确指出: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分析现象,找出原因,寻求教育对策,指导教师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会严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我们体育教学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怯于交往的心理及其排除  体育教学中会出现大量的师生、生生合作,因此体育课堂上学生的交往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少数内向、胆小的学生不敢发言、不善与人交往,总是犹犹豫豫,躲躲闪闪;一些外向好强的学生,当他们经历几次错误与失败,甚至遭来全班哄堂大笑之后,也会产生挫折心理,不敢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