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词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性语言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虽看似美好轻松,但实践教学中却因学生对诗词文本语感的疏离,师生课堂交流的困难等因素而变得乏力而枯燥。另外,2017年的山东高考大纲强调了考生对“文学类文本”的学习,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这些举措也有意强调一线教学中应扭转以往教学存在的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倾向,也指导教师们在语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古典优秀诗词文化的学习。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学生的审美性语言表达能力,在读与写、品与赏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审美性阅读鉴赏能力!
  一、强化工具书在诗词学习中的基础性作用
  古典诗文中常常会出现疑难生僻字,多多少少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判断。学生们却往往基于翻阅厚重字典的麻烦以及对教师、百度浏览器的依赖性,习惯于无字典或将字典束之高阁的学习状态,长期发展,学生对诗词学习是片段式的、跳跃式的;更会对优美深厚的古典文学失去探究的兴趣。
  这样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勤翻阅工具书的习惯。比较肯定的是,新版本现代汉语字典和古汉语字典的权威性比网络浏览器更高,精准性更强。另外,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要比网上“嗟来”现成的答案更具备自主能动性,也在精神层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诗词教学中强化学生品读、赏析与写作融合的审美认知训练
  古典诗词中普遍存在景物描写的片段,而画面内容的描绘,意境特点的概括,又常是学生应考时的痛点。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教师在初始阶段往往会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述范式。比如在一首作品的景物描写赏析教学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按照意象、形容词为主的画面描述加四字短语为要点的意境特点概述模式,来组织自己的审美性语言。诗词中的景有诗画结合的特点,形态、色彩、动态、静态相结合的特征。所以,教师规范学生的表述语言,只不过是让基础特差的学生在形容词词性为主的词语遣词组词方面多下功夫。审美性词语组织训练的积累是审美性品悟语段写作训练的前提。
  审美性语段的写作训练与学生对诗词的美读、情境体验、赏析描摹等环节是分不开的。其实这样的审美教学环节可以适用于诸多古文教学篇目,但它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更集中在诗词教学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美读,将自身身心融入到美的诗词文本情境中,可以思接千载,在“景色的描摹”和“情感的抒发”上与千百年来的作者做精神上的美学交流。如果说,诗词文本本身是高度浓缩的美的精品,学生们的读赏活动,就是在个体语感和认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大幅度美学情景还原的过程。学生们用散文式的表述语言,在揣摩意象意境画面的方面力求扩展作者的表达意图,本身就是在审美体验中的又一次美学创作活动。
  比如在赏析王维《山居秋暝》颔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通过品味场景中的动态事物、画面的色彩,以及人物的美学设定等环节,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来扩写关于词句的不少于50字的片段描写。结果课堂上呈现的先苦恼又活跃甚至争执的文字表述情景非常可喜。针对“浣女”,有同学想到也曾是此身份的越女西施,于是把她们想象成像西施一样的美貌俊俏又轻盈的妙龄少女;有同学则想到了乡野山间,浣衣女子则应是爱家有暖心的开朗少妇,和下文打渔归来的渔舟上渔夫刚好谱成和睦自得的山间溪畔恩爱恋曲;有同学则善于联想和旁征博引,于是把浣衣少女和朱自清笔下的《采莲曲》中少女形象融为一体,甚至化用了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来形容浣衣女的青春活泼形象。所以,笔者发现,教师注重学生进行读、赏、写训练,能很好地融合学生的个性审美体验与美学凝思,这是很好地呈现学生对诗词文本的审美性品读描摹、借鉴的学习效果!有肆意尽情地诵读、品读、赏读,让学生身心融入文本情境;有沉心凝思的描摹提升训练,教师就有可能引导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写出个性化的审美性的诗词品鉴语言。
  三、诗词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口头描述和句子仿写训练
  学生审美性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固然与其自身的阅读积累有关系,但是语言表达的训练更能有助于学生把散落的珠玉式的语言串起来,在忐忑崎岖的追随诗词诗化色彩的审美性语言道路上勇敢实践,才能将他者的美好语言变成属于自己的长久的富有美感的语言。
  因此,在日常的诗词教学环节开始5分钟至8分钟前,我都会让学生尝试着用美好的形容词、叠词、四字短语,简单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事物、人物或场景,若有契合的表达对象,我还会让学生比较分析口头表述的语言与古诗词语言表述的语言魅力差别,从而在比较鉴赏中以字词句为点线面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创作佳句佳段的灵感。
  此外,基于高考大纲对于语言表达中对“对联、仿句”等题型的要求,我们在日常的诗词教学中,也注重将趣味性的对联创作、对联排列组合,作为引发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审美性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对联对词性的匹配、上下联动宾短语、并列短语的位置及对仗都要求严格。毕竟,对联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其资源丰富完全可供教师将其作为训练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游戏竞赛中关注对联、喜欢对联,并积极创作对联的过程中,努力强化学生的審美性表述语言就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后进生,仿句的训练可以提升其对富有美感的动词形容词、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在考试当中,仿句题都强调格式和修辞,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以此训练后进生,不仅会引导其有意识积累并运用有美感的语言,强化其语言联想运用能力,而且有助于规范其语言表达能力。在诗词教学中,教师把古典诗文文本作为训练的素材,可以大大地缩短学生对考试中仿句题型的情感距离。有了亲近感,全身心投入语言的组织训练中,学生就会感觉审美性语言表达相对容易了许多。
  总之,教师应该重视诗词教学对学生审美性语言表述能力的影响力。但是,教师又不能完全拘囿与诗词文本,可以把它们当做情感审美体验的蓝本、素材。教师应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审美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古典美学式的诗化语言,增强学生语言表述的文学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质量,办好幼儿园,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园长。他们要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有事业心、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他们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他们要有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和能力;他们要有公正廉洁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作为一名园长,在幼儿园这个琐碎事务多、突发事件相对较多的工作环境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懈怠。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园长应做到勤观
期刊
一、挖掘乡村资源,节约资金,创设有特色的乡村幼儿园  在鄉村幼儿园,经常听到老师们有这样的怨言:什么都没有,让我们怎么进行活动。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现在的农村不但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更有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资源可供我们挖掘利用。幼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这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十分有利的条件。要创设有特色的乡村幼儿园,首先要从环境入手,创设有乡村味的园内环境,家乡的农作物是曾经一
期刊
一、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达到思有方向,学有目标,获有新知,用有创造的目的。成功的教师就在于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爱上他所教的学科,并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让学生明白学英语的重要性  在当今英语教学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是“我要学英语”,而是“要我学英语”,甚至“不想学英语”。没有认识到学
期刊
进行科学教学的老师们都很清楚,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对自然界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做出正确的判断,能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把科学的方法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中去。观察是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途径,又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方法,更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又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是学生从现实活动中获
期刊
一、体育的双层含义及体育兴趣  (一)体育的双层含义  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狭义概念(亦称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
期刊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学习的主要形式,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仅靠新授课的教学是不够的。  在练习中,让数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主体,营造丰富的、生动的、真实的数学学习氛围,赋予数学学习鲜活的现实意义。这样,学生不但会感觉到数学的亲切,更会对此产生兴趣。练习的内容设计要从学生的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
期刊
语文百科之母,语文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语文知识包罗万象,想学好语文需要教师的智慧,也需要学生树立自信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成绩提高。  一要勤于朗读。读的好处多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俗话说:一天不念,心里明;两天不念,说不明;三天不念,忘干净。好多同学读书不愿出声,更不愿出声读,这样不好。每天要抽出十分钟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期刊
复述课文是对课文内容的提炼它不是背诵课文,也不等同于简单介绍课文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它是对课文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归纳,并适当地进行取舍,组织安排材料,通过自己的口语表达,把课文的精神实质,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露出来。这实际就是一种思维过程。  复述最大的特点是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口头语言。如果经常加强对学生的复述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还会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作物质铺垫
期刊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表达心声、增进理解、建立友谊、实现共赢。特别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录音、电视、电脑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使口语得以随时记录、传播和保存,那种靠书面语言交流的场合会越来越少,口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可以说,没有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对于造就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小猴想进城,他虽然有一辆车,可是没人拉他。小猴眼珠一转,就在车上绑了三根绳子,一根长,一根短,一根不长不短。 他找来小猫、小狗和小老鼠,叫他们闭上眼睛,他让小老鼠拉长绳,让小猫拉不长不短的绳,让小狗拉短绳。然后,他又在小猫的肾上绑了一块骨头。他做完一切、小猴让他们一齐睁开眼睛。 猫看见前面有老鼠,拼命地追;老鼠看见后面猫,使劲儿地跑;小狗看见猫的背上有块肉骨头,为了吃到那骨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