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详细阐述了广德县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和成效,提出引导建议,以期促进土地流转工作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状;成效;建议;安徽广德
中图分类号F3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9-0383-02
广德县地处皖东南,面积2 165 km2,全县辖9个乡镇,127个行政村及8个社区,4 214个村民组,12.1万户农户,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农村劳动力30.5万人。全县耕地面积2.8万hm2,山场12.67万hm2,水面6 600 hm2。1995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该县组织开展了第2轮土地承包,共签订农业承包合同11.9万份,发包耕地2.8万hm2。自《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该县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县土地流转呈现快速发展。土地流转的积极推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效益的提升[1]。
1土地流转的现状及特点
截至2009年底,全县共流转土地6 800 hm2,其中耕地1 50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2%;林地5 400 hm2,占林地总数的4.3%。全县土地流转共涉及农户7 356户,占农户总数的6.1%。从土地流转现状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流转形式多样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各地根据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土地流转呈现多种形式。①反租倒包。由村民委员会通过做好农户的协调工作,从农户手中租用田地,再倒包给其他经营户。这是该县较为典型的流转方式,其特点是面积较大,往往连片,容易形成规模经营。而经营户又大都是农业龙头企业,他们会经营、善管理、组织性强,经济实力较雄厚,能使群众放心地出租承包地。同时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们由于有村委会组织协调,也便于与农户沟通。这是该县较为典型的流转方式。②转包。农户将承包土地直接转包给他人,收取一定数额的转包金。这种形式是全县比较普遍的农户小面积流转形式,其特点是分散、期限较短,转包标的不固定,往往无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2]。③租赁。这是该县山场流转的主要形式。全县5 400 hm2流转山场中90%为租赁,一般是乡、村、组集体村场以招标形式,拍租给龙头企业或经营大户,另一方面是经营大户连片租赁农户山场。④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这种形式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与农户签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从事农业规模经营。⑤代耕。农户将承包土地无偿转给其他人耕种,大多数出现在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之间,也不签订书面协议,只要双方同意就行。这是一种隐性的流转形式,在广德县农村比较普遍。二是流转呈现规模化,流转对象逐步向大户集中。土地流转对象主要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全县80%的林地流转对象和60%的耕地流转对象大多是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全县规模流转面积累计达5 200 hm2,占流转总面积的77.6%。三是流转费用逐年提高。土地流转费用随时间推移而逐年提高,林地由起初的每年150~750元/hm2,提高到现在的最高每年450元/hm2。耕地则根据地理条件不同也逐年提升,由早期的每年2 250 kg/hm2稻谷(或3 000元/hm2),提高到现在的每年3 750~4 500 kg/hm2稻谷(或7 500元/hm2)。耕地流转费用多以实物稻谷折算,这样不易受物价升高和人民币贬值影响,能确保流转合同的公正、稳定。四是流转期限逐步延长。根据流转形式不同,流转期限也存在差别,一般代耕及小面积流转期限较短,以1年为定;规模流转一般期限较长,耕地流转一般由起初的5~10年,逐步延长至第2轮土地承包到期。林地流转期限一般都在5~10年以上,多为30~50年。期限的延长,有利于经营者加大投入,增强地力资源。
2取得的成效
广德县土地流转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的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和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农业效益整体提升。一是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畜牧业是该县的一大特色产业,长期以来,土地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突破这一瓶颈,该县积极创新思路,鼓励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为畜牧创造发展空间。各类畜牧养殖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兴建标准化养殖基地,逐步形成了商品化畜禽养殖群体,全县畜牧业产值达12.6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二是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规模经营。通过流转,该县林地开发取得快速发展,大量薪柴林、低产林得到改造,全县经济林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大批苗木花卉、中药材、经济林果基地,林地的产出率大幅提高,由此成长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力地提升了农业整体效益。三是盘活了土地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在流转前,一些低产低效山场因资金缺乏,长期得不到投入,难以进行有效开发,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同时,由于土地、山林等资产分散经营,社会资金难以找到投入载体。通过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土地、资产、资本的灵活转变[3]。四是促进了现代农业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农业科技推广搭建了平台,农业标准化生产得到大面积实施,农业经营水平、经营层次跨越了新的台阶,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农业进程。同时,农民逐渐从土地中脱离出来,富余劳动力通过在流转土地上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实现了农户和企业的双赢。五是促进了土地、人力资源的效益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租赁农民的土地后,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实行规模经营,从事市场需求的良种、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以及有机、绿色作物生产,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提高了土地资源的效益。土地流转后,农民不仅每年能收入3 750~4 500 kg/hm2稻谷租金,而且使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安心投入到二、三产业发展和务工上来,增加自身收入,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实现劳动力资源效益最大化,从而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3建议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典型经验,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流转土地的积极性[4]。政府部门积极做好法律解释和政策咨询工作,协助流转双方规范流转手续,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政策服务平台。二是强化政策扶持。政府出台奖励扶持办法,对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开展土地流转,推行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促其发展壮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强化指导监督工作。政府部门一方面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做好流转双方合同签订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合同流转兑现的监督,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当流转双方发生纠纷时,及时受理、调处矛盾纠纷,确保全县土地流转工作平稳运行。四是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使他们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为全县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4参考文献
[1] 孙胜,刘明富,张道年,等.我国农用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80-381,385.
[2] 孙晓明.青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92-93.
[3] 范曙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化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90-291.
[4] 戴谋富,戴翠容.WTO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改革[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76-178.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状;成效;建议;安徽广德
中图分类号F3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9-0383-02
广德县地处皖东南,面积2 165 km2,全县辖9个乡镇,127个行政村及8个社区,4 214个村民组,12.1万户农户,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农村劳动力30.5万人。全县耕地面积2.8万hm2,山场12.67万hm2,水面6 600 hm2。1995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该县组织开展了第2轮土地承包,共签订农业承包合同11.9万份,发包耕地2.8万hm2。自《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该县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县土地流转呈现快速发展。土地流转的积极推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效益的提升[1]。
1土地流转的现状及特点
截至2009年底,全县共流转土地6 800 hm2,其中耕地1 50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2%;林地5 400 hm2,占林地总数的4.3%。全县土地流转共涉及农户7 356户,占农户总数的6.1%。从土地流转现状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流转形式多样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各地根据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土地流转呈现多种形式。①反租倒包。由村民委员会通过做好农户的协调工作,从农户手中租用田地,再倒包给其他经营户。这是该县较为典型的流转方式,其特点是面积较大,往往连片,容易形成规模经营。而经营户又大都是农业龙头企业,他们会经营、善管理、组织性强,经济实力较雄厚,能使群众放心地出租承包地。同时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们由于有村委会组织协调,也便于与农户沟通。这是该县较为典型的流转方式。②转包。农户将承包土地直接转包给他人,收取一定数额的转包金。这种形式是全县比较普遍的农户小面积流转形式,其特点是分散、期限较短,转包标的不固定,往往无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2]。③租赁。这是该县山场流转的主要形式。全县5 400 hm2流转山场中90%为租赁,一般是乡、村、组集体村场以招标形式,拍租给龙头企业或经营大户,另一方面是经营大户连片租赁农户山场。④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这种形式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与农户签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从事农业规模经营。⑤代耕。农户将承包土地无偿转给其他人耕种,大多数出现在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之间,也不签订书面协议,只要双方同意就行。这是一种隐性的流转形式,在广德县农村比较普遍。二是流转呈现规模化,流转对象逐步向大户集中。土地流转对象主要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全县80%的林地流转对象和60%的耕地流转对象大多是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全县规模流转面积累计达5 200 hm2,占流转总面积的77.6%。三是流转费用逐年提高。土地流转费用随时间推移而逐年提高,林地由起初的每年150~750元/hm2,提高到现在的最高每年450元/hm2。耕地则根据地理条件不同也逐年提升,由早期的每年2 250 kg/hm2稻谷(或3 000元/hm2),提高到现在的每年3 750~4 500 kg/hm2稻谷(或7 500元/hm2)。耕地流转费用多以实物稻谷折算,这样不易受物价升高和人民币贬值影响,能确保流转合同的公正、稳定。四是流转期限逐步延长。根据流转形式不同,流转期限也存在差别,一般代耕及小面积流转期限较短,以1年为定;规模流转一般期限较长,耕地流转一般由起初的5~10年,逐步延长至第2轮土地承包到期。林地流转期限一般都在5~10年以上,多为30~50年。期限的延长,有利于经营者加大投入,增强地力资源。
2取得的成效
广德县土地流转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的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和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农业效益整体提升。一是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畜牧业是该县的一大特色产业,长期以来,土地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突破这一瓶颈,该县积极创新思路,鼓励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为畜牧创造发展空间。各类畜牧养殖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兴建标准化养殖基地,逐步形成了商品化畜禽养殖群体,全县畜牧业产值达12.6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二是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规模经营。通过流转,该县林地开发取得快速发展,大量薪柴林、低产林得到改造,全县经济林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大批苗木花卉、中药材、经济林果基地,林地的产出率大幅提高,由此成长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力地提升了农业整体效益。三是盘活了土地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在流转前,一些低产低效山场因资金缺乏,长期得不到投入,难以进行有效开发,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同时,由于土地、山林等资产分散经营,社会资金难以找到投入载体。通过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土地、资产、资本的灵活转变[3]。四是促进了现代农业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农业科技推广搭建了平台,农业标准化生产得到大面积实施,农业经营水平、经营层次跨越了新的台阶,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农业进程。同时,农民逐渐从土地中脱离出来,富余劳动力通过在流转土地上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实现了农户和企业的双赢。五是促进了土地、人力资源的效益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租赁农民的土地后,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实行规模经营,从事市场需求的良种、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以及有机、绿色作物生产,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提高了土地资源的效益。土地流转后,农民不仅每年能收入3 750~4 500 kg/hm2稻谷租金,而且使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脱出来,安心投入到二、三产业发展和务工上来,增加自身收入,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实现劳动力资源效益最大化,从而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3建议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典型经验,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流转土地的积极性[4]。政府部门积极做好法律解释和政策咨询工作,协助流转双方规范流转手续,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政策服务平台。二是强化政策扶持。政府出台奖励扶持办法,对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开展土地流转,推行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促其发展壮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强化指导监督工作。政府部门一方面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做好流转双方合同签订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合同流转兑现的监督,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当流转双方发生纠纷时,及时受理、调处矛盾纠纷,确保全县土地流转工作平稳运行。四是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使他们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为全县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4参考文献
[1] 孙胜,刘明富,张道年,等.我国农用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80-381,385.
[2] 孙晓明.青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92-93.
[3] 范曙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化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90-291.
[4] 戴谋富,戴翠容.WTO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改革[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