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囚绿记》的主旨,教参给出的解读是: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此种解读知人论世,颇中肯綮。然顺着此种思路倒推:既然常春藤是反迫害的象征,作为囚绿这一行为的实施者“我”(作者),岂非成了施暴者的象征?此外,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纠结于“爱绿”与“囚绿”的捍格,难以自圆其说。
其实,囚绿是表象,囚心才是本质,是作者的心灵被“魔念”囚住,才迟迟不愿放手囚于黑暗之中的常春藤。所以,笔者认为《囚绿记》主题可以这样解读:赞颂生命的坚韧与美好。生命面对外在的磨难与内心的魔障,最后都得“重生的欢喜”。下面以作者在文中的三重心境来解析之。
心境一:生的欢喜。文中三处提到了“欢喜”,分别是:①“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第五自然段,动词,喜爱)②“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州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第六自然段,形容词,喜悦,但这种喜悦还在七情六欲之中)③“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第八自然段,形容词,这是超越了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之后的自在、从容)“绿”象征生命的美好—“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作者也借此达到佛家所云的“欢喜”境界,这是跳出五行三界的大自在。
心境二:魔念。佛魔一念间,爱绿到囚绿,作者归因为“魔念”。试看作者囚绿的具体心态及表现:“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凡此种种,可谓执念成魔。作者的心灵被“魔念”囚住,才不愿放手囚于黑暗室內的常春藤。心念动,造业起;心被囚,绿遭困。
心境三:重生的欢喜。作者在结尾表达了对绿的怀念之情和再相逢之意。让我们设想作者与“绿友”重逢的情景:绿藤因为反抗而摆脱了羁绊,生机更加盎然,作者因为放手而摆脱了魔念,心胸愈发舒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此等境界可谓“重生的欢喜”。
总而言之,我在阐释《囚绿记》的主题时,参考佛教对生命的理解,将“物”(藤)与“我”(作者)相统一,“囚绿”与“囚心”相统一。生命无论是内在魔念,还是外在的磨难,只有经历过才能至大欢喜,得大自在。
夏春生,江苏省无锡市硕放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中学语文教学能手。曾主持中语会“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子课题和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常年在语文教学一线,形成了“大气”与“灵气”兼具的课堂教学风格。
其实,囚绿是表象,囚心才是本质,是作者的心灵被“魔念”囚住,才迟迟不愿放手囚于黑暗之中的常春藤。所以,笔者认为《囚绿记》主题可以这样解读:赞颂生命的坚韧与美好。生命面对外在的磨难与内心的魔障,最后都得“重生的欢喜”。下面以作者在文中的三重心境来解析之。
心境一:生的欢喜。文中三处提到了“欢喜”,分别是:①“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第五自然段,动词,喜爱)②“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州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第六自然段,形容词,喜悦,但这种喜悦还在七情六欲之中)③“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第八自然段,形容词,这是超越了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之后的自在、从容)“绿”象征生命的美好—“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作者也借此达到佛家所云的“欢喜”境界,这是跳出五行三界的大自在。
心境二:魔念。佛魔一念间,爱绿到囚绿,作者归因为“魔念”。试看作者囚绿的具体心态及表现:“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凡此种种,可谓执念成魔。作者的心灵被“魔念”囚住,才不愿放手囚于黑暗室內的常春藤。心念动,造业起;心被囚,绿遭困。
心境三:重生的欢喜。作者在结尾表达了对绿的怀念之情和再相逢之意。让我们设想作者与“绿友”重逢的情景:绿藤因为反抗而摆脱了羁绊,生机更加盎然,作者因为放手而摆脱了魔念,心胸愈发舒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此等境界可谓“重生的欢喜”。
总而言之,我在阐释《囚绿记》的主题时,参考佛教对生命的理解,将“物”(藤)与“我”(作者)相统一,“囚绿”与“囚心”相统一。生命无论是内在魔念,还是外在的磨难,只有经历过才能至大欢喜,得大自在。
夏春生,江苏省无锡市硕放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中学语文教学能手。曾主持中语会“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子课题和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常年在语文教学一线,形成了“大气”与“灵气”兼具的课堂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