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亚临床食管黏膜下占位直接干预和保守观察的选择原则。
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2月至2013年10月133例亚临床食管黏膜下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初始治疗方式采用直接干预82例(直接干预组),随诊观察51例(随诊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内窥镜检查情况、干预方式及最终结局。
结果133例患者术前均考虑为食管平滑肌瘤。直接干预组年龄和查体发现率明显小于随诊观察组[(47.7 ± 13.1)岁比(52.2 ± 10.1)岁和15.9%(13/82)比37.3%(19/51)],肿瘤直径、病史和胸腹痛发生率明显大于随诊观察组[(2.2 ± 1.4)cm比(1.7 ± 1.0)cm、51(44,60)个月比47(40,55)个月和28.0%(23/82)比9.8%(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直接干预组无手术死亡,轻微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5%(7/82),病理证实食管平滑肌瘤等良性疾病70例,恶性疾病12例,术前漏诊的12例恶性疾病多为检查不全面所致。随诊观察组平均观察35.5(3~240)个月,观察中病情进展23例(45.1%,23/51),其中3例出现新发症状,20例肿物逐渐增大,平均倍增时间为856(126~2 891)d。最终手术干预27例(52.9%,27/51,观察后干预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4%(2/27)。病理证实食管平滑肌瘤等良性疾病23例,恶性疾病4例。与直接干预组相比,观察后干预组无观察所致病情延误,未增加手术风险及难度,无恶变情况。
结论对于亚临床食管黏膜下占位可随诊观察,但必须完善超声内镜、CT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