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观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也是当今学生急需培养的人文素质。今年,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80多所美国名校公布了最新顶尖美国大学招生标准,主题是“让关爱他人之心在年轻人心中普及”。这个主题在《论语》中早已提及,本文选取论语的一则进行分析,希望以小见大,对大“学”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论语》 大“学” 仁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家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余力再去学习文章。”这一条用简明的话语告诉青少年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学习五个方面上应恪守的行为规范。
我认为孔子的这种意识很对。一些道德品质方面的东西,要从小认真对待,这样潜移默化之中才更不容易在道德上出现偏差。一直以来,我们民族都很重视小孩子的教育,我想这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孔子的思想。科学证明,小孩子在3-11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教给他们经典,“厚积”才能“薄发”。远在几千年之前,孔子就这么有远见卓识,着实令人佩服。相对于现在的很多大人,由于生活越来越好,家长宠着,捧在手心里,总存着“晚点学也不迟”“太苦了还是缓一缓吧”这类的思想,实在反差很大。
孔子说,小孩子在家时在父母跟前要孝顺父母。孝道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孝道的产生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在流传与实施的过程中,不乏有人故意歪曲孝道,甚至以“孝”为名来实施暴行,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将“孝道”误解,把它看作是提出的专门限制子女的桎梏。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孝道,从而尽力做到真正的“孝”。在《论语》中,不少篇目提及了“孝”。
例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4]
孔子的孝道观并不是说强制子女父母说的什么话都要听,他有个前提是,父母的正确言论要听,不正确的应该和颜悦色地劝告父母,使之意识到再改正。这点在《弟子规》中解释地十分清楚。弟子规在《入则孝》中写道:“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当父母疼爱自己的时候孝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当父母对自己十分恶毒时,还能坚守孝道,那才是十万分地不易,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贤德。当父母有错时,既不选择盲从,又不顶撞忤逆,而是和颜悦色地劝告,一次劝告不听再来第二次,即使父母生气了,鞭笞体罚自己也毫无怨言,这才是孝,这才是孔子真正的孝道观。试问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是宠爱有加,可是子女反倒经常顶撞。“亲爱我”时都做不到孝顺,更别提“亲憎我”时了!
孝道之外,还要学会与兄弟和睦相处,要对兄长友爱恭顺。在如今的社会,二胎政策已经开放,更具有现实意义。另外,我们可以扩大到人际关系的交流上。兄长其实代表的是除父母之外与我们接触比较多的朋友们,对于他们,我们应该保持着最基本的礼貌和尊敬。
“谨而信”其实是对人做事风格的一种要求,谨慎小心、诚实守信,这是成熟的表现,也是有气度的表现。“谨”包括许多行为规范,包括惜时间、讲卫生、重仪容、爱身体、忌饮酒、姿势佳、宜轻声、宜从容、勿近墨、要慷慨等;“信”也有一些细致的要求,包括守信用、少说话、勿轻言、发音准、远是非、常思贤、常自省、勤发奋、勇改过等等。其中有一点,孔子提倡“远是非”并不是否定我们见义勇为,他强调假如碰到有好事者在嚼舌头我们一定不要参与流言蜚语的传播,这才是“信者”的所为。
“泛爱众”其实是件很难做到的事。现在社会要求对父母孝顺、兄弟友爱都觉得很难做到,何况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呢?只有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贫富差距,才能建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泛爱众”过后仍要“亲仁”。你必须做出选择,是近墨者黑,还是近朱者赤。
孔子的远见卓识不得不令人钦佩,有才无德者绝对比有德无才者可怕很多,孔子在那个年代就可以注意到道德操守远比“学文”要重要,他主张将前面的德行都参透了,在有余力时再去学文。这言简意赅的话语,正诠释着一流大学的诉求,也诠释着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诉求。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大“学”应该触及人的心灵,应给予人行走在世间的智慧和信念。大“学”是诚信、是改过、是孝悌,是懂得仁爱。
注 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4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6页
[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14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15页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关键词:《论语》 大“学” 仁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家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余力再去学习文章。”这一条用简明的话语告诉青少年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学习五个方面上应恪守的行为规范。
我认为孔子的这种意识很对。一些道德品质方面的东西,要从小认真对待,这样潜移默化之中才更不容易在道德上出现偏差。一直以来,我们民族都很重视小孩子的教育,我想这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孔子的思想。科学证明,小孩子在3-11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教给他们经典,“厚积”才能“薄发”。远在几千年之前,孔子就这么有远见卓识,着实令人佩服。相对于现在的很多大人,由于生活越来越好,家长宠着,捧在手心里,总存着“晚点学也不迟”“太苦了还是缓一缓吧”这类的思想,实在反差很大。
孔子说,小孩子在家时在父母跟前要孝顺父母。孝道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孝道的产生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在流传与实施的过程中,不乏有人故意歪曲孝道,甚至以“孝”为名来实施暴行,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将“孝道”误解,把它看作是提出的专门限制子女的桎梏。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孝道,从而尽力做到真正的“孝”。在《论语》中,不少篇目提及了“孝”。
例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4]
孔子的孝道观并不是说强制子女父母说的什么话都要听,他有个前提是,父母的正确言论要听,不正确的应该和颜悦色地劝告父母,使之意识到再改正。这点在《弟子规》中解释地十分清楚。弟子规在《入则孝》中写道:“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当父母疼爱自己的时候孝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当父母对自己十分恶毒时,还能坚守孝道,那才是十万分地不易,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贤德。当父母有错时,既不选择盲从,又不顶撞忤逆,而是和颜悦色地劝告,一次劝告不听再来第二次,即使父母生气了,鞭笞体罚自己也毫无怨言,这才是孝,这才是孔子真正的孝道观。试问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是宠爱有加,可是子女反倒经常顶撞。“亲爱我”时都做不到孝顺,更别提“亲憎我”时了!
孝道之外,还要学会与兄弟和睦相处,要对兄长友爱恭顺。在如今的社会,二胎政策已经开放,更具有现实意义。另外,我们可以扩大到人际关系的交流上。兄长其实代表的是除父母之外与我们接触比较多的朋友们,对于他们,我们应该保持着最基本的礼貌和尊敬。
“谨而信”其实是对人做事风格的一种要求,谨慎小心、诚实守信,这是成熟的表现,也是有气度的表现。“谨”包括许多行为规范,包括惜时间、讲卫生、重仪容、爱身体、忌饮酒、姿势佳、宜轻声、宜从容、勿近墨、要慷慨等;“信”也有一些细致的要求,包括守信用、少说话、勿轻言、发音准、远是非、常思贤、常自省、勤发奋、勇改过等等。其中有一点,孔子提倡“远是非”并不是否定我们见义勇为,他强调假如碰到有好事者在嚼舌头我们一定不要参与流言蜚语的传播,这才是“信者”的所为。
“泛爱众”其实是件很难做到的事。现在社会要求对父母孝顺、兄弟友爱都觉得很难做到,何况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呢?只有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贫富差距,才能建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泛爱众”过后仍要“亲仁”。你必须做出选择,是近墨者黑,还是近朱者赤。
孔子的远见卓识不得不令人钦佩,有才无德者绝对比有德无才者可怕很多,孔子在那个年代就可以注意到道德操守远比“学文”要重要,他主张将前面的德行都参透了,在有余力时再去学文。这言简意赅的话语,正诠释着一流大学的诉求,也诠释着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诉求。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大“学”应该触及人的心灵,应给予人行走在世间的智慧和信念。大“学”是诚信、是改过、是孝悌,是懂得仁爱。
注 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4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6页
[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14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15页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