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时代的变化,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呼唤教师专业成长,对教师饱含很高的期望值。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单方面的要求——“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师生的共同成长,教师更应该像天边的云彩,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彰显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地更新观念和转变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计划,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在2010年在全国实施,结果如何由教师自己对课改的理解和自己的主观愿望所决定,因此,课改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
一、高中数学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我们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改中来。“数学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理解“从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认识到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
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构建发展认识结构,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有效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力。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心理定位,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更应是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
在当今社会,学生有时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我们快、比我们多。我们在学生面前再也没有了绝对的权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扮演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去影响学生的发展,我们不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是他们的榜样,是集体的领导者、心理冶理的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学方式应由原来的封闭式教学改为指导学生的“开放式学习”,树立起“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二、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的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提高了成绩。但是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如有的学生曾对我说:“我们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说明了改变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即需要在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由于高中教育的普及,大学升学率的提高,读高中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从学生学习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进步。
1.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积极的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激发创造力的内在动力。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厌学情绪,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宏观层面上看有升学的压力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原因,从中层面上看有教师教学的原因,从微观层面看有学生学习失败的原因。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目前的高中数学基础教育的大部分课程是需要接受式学习获得的,没有了接受式学习,学生怎么能传承几千年人类文化。我们反对的是被动的、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接受式学习,需要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只会讲授的教师将受到现代课堂的严峻挑战。
针对不同的课程构建不同的教学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充分发挥、知识体系的建立,确定明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力地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努力转变差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
和谐的课堂文化体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在课堂上不只是学生受到教益,得到成长,其实教师也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而是要通过角色转换,与角度认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但这种角色的转变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个极端,而是从单一的课堂领导者角色向多重角色转换,即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建议者,同伴与朋友等。
要建立和谐的课堂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学困生在课堂上被动消极学习的问题。在普通教学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针对中等偏上的学生确定的,学困生在这时不可能成为主要角色,课堂问题的引发往往是中上等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知识的交流。故学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一般的课堂教学气氛对他们几乎失去了影响力。
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就必须使学困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就要有意识地降低学习难度,充分挖掘差生学习的潜力,对他们的学习积极鼓动,给予公正、及时、可接受的评价。使他们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善于动脑思考问题,主动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与讨论,逐渐消除畏惧数学课的心理,变消极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1.高中数学教科书只是一个蓝本,给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一个范例。因为教科书编写时考虑普遍性,故教学中有必要对教科书做出必要的“剪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和筛选素材,充实教学内容,不照本宣科、被动执行。
2.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学过的,也有些内容是没有学过的。为了适应教学,我们首先要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的开放,要求我们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中的运用等。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计划,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在2010年在全国实施,结果如何由教师自己对课改的理解和自己的主观愿望所决定,因此,课改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
一、高中数学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我们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改中来。“数学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理解“从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认识到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
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构建发展认识结构,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有效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力。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心理定位,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更应是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
在当今社会,学生有时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我们快、比我们多。我们在学生面前再也没有了绝对的权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扮演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去影响学生的发展,我们不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是他们的榜样,是集体的领导者、心理冶理的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学方式应由原来的封闭式教学改为指导学生的“开放式学习”,树立起“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二、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的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提高了成绩。但是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如有的学生曾对我说:“我们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说明了改变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即需要在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由于高中教育的普及,大学升学率的提高,读高中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从学生学习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进步。
1.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积极的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激发创造力的内在动力。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厌学情绪,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宏观层面上看有升学的压力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原因,从中层面上看有教师教学的原因,从微观层面看有学生学习失败的原因。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目前的高中数学基础教育的大部分课程是需要接受式学习获得的,没有了接受式学习,学生怎么能传承几千年人类文化。我们反对的是被动的、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接受式学习,需要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只会讲授的教师将受到现代课堂的严峻挑战。
针对不同的课程构建不同的教学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充分发挥、知识体系的建立,确定明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力地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努力转变差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
和谐的课堂文化体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在课堂上不只是学生受到教益,得到成长,其实教师也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而是要通过角色转换,与角度认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但这种角色的转变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个极端,而是从单一的课堂领导者角色向多重角色转换,即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建议者,同伴与朋友等。
要建立和谐的课堂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学困生在课堂上被动消极学习的问题。在普通教学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针对中等偏上的学生确定的,学困生在这时不可能成为主要角色,课堂问题的引发往往是中上等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知识的交流。故学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一般的课堂教学气氛对他们几乎失去了影响力。
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就必须使学困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就要有意识地降低学习难度,充分挖掘差生学习的潜力,对他们的学习积极鼓动,给予公正、及时、可接受的评价。使他们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善于动脑思考问题,主动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与讨论,逐渐消除畏惧数学课的心理,变消极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1.高中数学教科书只是一个蓝本,给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一个范例。因为教科书编写时考虑普遍性,故教学中有必要对教科书做出必要的“剪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和筛选素材,充实教学内容,不照本宣科、被动执行。
2.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学过的,也有些内容是没有学过的。为了适应教学,我们首先要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的开放,要求我们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中的运用等。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