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教育任务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基本属于公共英语,很多学生普遍存在对英语不感兴趣,学习上很被动,学习效果差。研究高职大学生英语课堂幸福感的培养,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就感,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实用能力,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幸福感;自信水平
当前,高职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大学英语被列入必修课,学习时间长,达四个学期,所占学分8~16分,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在高考招生中排在最后一批,高职大学生大多是本科院校的落榜者,部分学生在高中或职高阶段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学习方法,所以生源整体综合水平是比较低的,特别是英语基础较差。再加上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教育任务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们认为英语属于公共课,缺乏英语的学习与应用环境,将来不一定用得上,因此产生可学可不学的心态,各种不良现象都出现在英语课堂上:睡觉、讲话、听音乐、逃课、考试完全依赖作弊等等,英语课堂成了“重灾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上都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
所以,摆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是:增强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自信水平,增加自我的满意程度,体验英语学习的幸福感,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心态,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达到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实用能力,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虽然高职大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但是他们对自身发展有较高的期望,他们渴望成功,他们热爱学习,他们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英语课堂的自我幸福感水平,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明确幸福感的概念
幸福感也称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幸福的主观体验,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包括对各种状况的满意度,积极与消极的情绪体验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为了获得幸福感,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幸福感就是为兴趣而做事,无论成功与否,都会产生幸福感。
二、 探索培养学生英语课堂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希望让他人获得幸福感,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有幸福感的人。教师希望学生从自己的教学中获得幸福感,首先自己要有强烈的幸福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他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因此教师必须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随时让他们取得成就,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产生强烈的幸福感,进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人都渴望在学习活动和交往中取得成就来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对于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则不会有幸福感可言。
根据以上观点,为了提高学生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其预期抱负目标,获得成功,产生强烈的幸福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设置得分点,提高学生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
高职大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强,英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备课时有意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设计一些学生参与性强,易于动手,容易大面积成功的课堂互动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得分,并适时奖励,提高学生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教学中注重增强学生自我满意感,提高自信水平
幸福和幸福感来自知足——积极的认知评价。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兴趣,能增强其自我满意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从语言上和行动上鼓励学生们“提高自信心”“我能行”。
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准备了大量简单易行的练习,随着课程内容的进展,逐步将这些练习呈现出来,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并能够很轻松地得到正确答案,这样,学习变得简单起来,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对自己的表现就会变得越来越满意,学习中也越来越自信。此时,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给每一位学生发一张奖励记载卡,每得到一次正确答案或者成功地参与一次课堂活动就记载一个奖励,也不妨模仿一下明星,在课堂结束时在记载卡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关注和鼓励。
比如,阅读教学中需要检查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把平时惯用的问答式练习稍作修改,将课文按顺序分解成若干个句子,再把每句的关键词、词组和语法点挑选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将这些零散的单词组成完整的句子,逐句复述。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哪怕是在参考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原话的简单重复,教师也应该给予奖励,因为他参与了,也成功了。
这样的奖励和记载每堂课都应该进行,并且应当多次开展,同时对学生所取得的奖励每月进行一个小结,并在全班公布获得奖励比较多的和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名单,树立学习榜样。学期结束时,学生获得的奖励可作为期末总评的依据之一。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上就变得主动多了,他们在多次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
3. 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的快乐感,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学习并不是一件苦差事,把握得好,会变成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情。为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除了让学生体验成功会产生快乐感以外,教学的组织形式亦可以让课堂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首先,教师要幽默风趣,要用自己的幽默和快乐去感染学生。其次,要善于把教室变成游乐场或者娱乐直播间。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和积累,同时在思想和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尽量和学生拉近心灵的距离,关注他们所关心的事物和人物,如果英语课堂上举例、造句中出现“超女”“快男”“Lady Gaga”“周杰伦”,无疑课堂一定会变成欢乐的海洋,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比如,讲到词组“in the name of”,我马上举例,让学生翻译周杰伦的一首歌——《以父之名》。学生们听见老师提到他们热爱的大明星,马上兴趣大增,连最不愿上课和听讲的学生也精神大振,纷纷参与进来。歌词翻译完之后,就有学生自告奋勇地唱起了这首歌,我则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把自己刚刚翻译的英语歌词填上去,唱出来。
4. 让学生从英语学习中体验到个人价值感
幸福感的最高表现就是体验到个人价值感,是在满意感与快乐感同时具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发展的因素,比如目标价值的实现、个人的成长进步等,使个人潜能得到发挥。
总之,学生在快乐的英语课堂上感受到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高,增强了自我满意感,他们自然而然地感觉自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幸福感油然而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郑亚楠,常春英.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科技信息,
2010(12).
[2]蔡琦.成就激励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7(1).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外事外语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幸福感;自信水平
当前,高职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大学英语被列入必修课,学习时间长,达四个学期,所占学分8~16分,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在高考招生中排在最后一批,高职大学生大多是本科院校的落榜者,部分学生在高中或职高阶段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学习方法,所以生源整体综合水平是比较低的,特别是英语基础较差。再加上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教育任务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们认为英语属于公共课,缺乏英语的学习与应用环境,将来不一定用得上,因此产生可学可不学的心态,各种不良现象都出现在英语课堂上:睡觉、讲话、听音乐、逃课、考试完全依赖作弊等等,英语课堂成了“重灾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上都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
所以,摆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是:增强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自信水平,增加自我的满意程度,体验英语学习的幸福感,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心态,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达到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实用能力,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虽然高职大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但是他们对自身发展有较高的期望,他们渴望成功,他们热爱学习,他们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英语课堂的自我幸福感水平,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明确幸福感的概念
幸福感也称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幸福的主观体验,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包括对各种状况的满意度,积极与消极的情绪体验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为了获得幸福感,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幸福感就是为兴趣而做事,无论成功与否,都会产生幸福感。
二、 探索培养学生英语课堂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希望让他人获得幸福感,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有幸福感的人。教师希望学生从自己的教学中获得幸福感,首先自己要有强烈的幸福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他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因此教师必须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随时让他们取得成就,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产生强烈的幸福感,进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人都渴望在学习活动和交往中取得成就来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对于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则不会有幸福感可言。
根据以上观点,为了提高学生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其预期抱负目标,获得成功,产生强烈的幸福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设置得分点,提高学生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
高职大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强,英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备课时有意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设计一些学生参与性强,易于动手,容易大面积成功的课堂互动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得分,并适时奖励,提高学生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教学中注重增强学生自我满意感,提高自信水平
幸福和幸福感来自知足——积极的认知评价。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兴趣,能增强其自我满意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从语言上和行动上鼓励学生们“提高自信心”“我能行”。
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准备了大量简单易行的练习,随着课程内容的进展,逐步将这些练习呈现出来,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并能够很轻松地得到正确答案,这样,学习变得简单起来,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对自己的表现就会变得越来越满意,学习中也越来越自信。此时,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给每一位学生发一张奖励记载卡,每得到一次正确答案或者成功地参与一次课堂活动就记载一个奖励,也不妨模仿一下明星,在课堂结束时在记载卡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关注和鼓励。
比如,阅读教学中需要检查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把平时惯用的问答式练习稍作修改,将课文按顺序分解成若干个句子,再把每句的关键词、词组和语法点挑选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将这些零散的单词组成完整的句子,逐句复述。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哪怕是在参考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原话的简单重复,教师也应该给予奖励,因为他参与了,也成功了。
这样的奖励和记载每堂课都应该进行,并且应当多次开展,同时对学生所取得的奖励每月进行一个小结,并在全班公布获得奖励比较多的和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名单,树立学习榜样。学期结束时,学生获得的奖励可作为期末总评的依据之一。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上就变得主动多了,他们在多次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
3. 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的快乐感,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学习并不是一件苦差事,把握得好,会变成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情。为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除了让学生体验成功会产生快乐感以外,教学的组织形式亦可以让课堂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首先,教师要幽默风趣,要用自己的幽默和快乐去感染学生。其次,要善于把教室变成游乐场或者娱乐直播间。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和积累,同时在思想和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尽量和学生拉近心灵的距离,关注他们所关心的事物和人物,如果英语课堂上举例、造句中出现“超女”“快男”“Lady Gaga”“周杰伦”,无疑课堂一定会变成欢乐的海洋,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比如,讲到词组“in the name of”,我马上举例,让学生翻译周杰伦的一首歌——《以父之名》。学生们听见老师提到他们热爱的大明星,马上兴趣大增,连最不愿上课和听讲的学生也精神大振,纷纷参与进来。歌词翻译完之后,就有学生自告奋勇地唱起了这首歌,我则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把自己刚刚翻译的英语歌词填上去,唱出来。
4. 让学生从英语学习中体验到个人价值感
幸福感的最高表现就是体验到个人价值感,是在满意感与快乐感同时具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发展的因素,比如目标价值的实现、个人的成长进步等,使个人潜能得到发挥。
总之,学生在快乐的英语课堂上感受到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高,增强了自我满意感,他们自然而然地感觉自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幸福感油然而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郑亚楠,常春英.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科技信息,
2010(12).
[2]蔡琦.成就激励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7(1).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外事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