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课如果开场白开得好,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巧妙生动,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本人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实践,归纳出以下几种导入法。
一、 承上启下法
又叫复习提问法,一本教材往往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章、节、目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通过复习上节内容引出下节课题,既能使知识前后贯通,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的学习,使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促进学生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所以这一方法是最常见的课堂导入法。如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时,可先让学生回答前一章讲过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中的“曲折”的表现有哪些;造成“曲折”的原因包含了党的什么错误。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强调指出是“左倾错误”,这种“左倾错误”还在继续发展,终于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地步,于是就产生了“文化大革命”,由此进入新课。这样既温习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
二、 图画法(漫画法)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幽默性的图画,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那蕴涵在笔墨深处的寓意往往给人以无穷的韵味,令人过目不忘,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如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节导入新课时,开始先向学生展示1898年爱国志士谢瓒泰根据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一幅漫画改绘的时局图,由于注意力和兴趣受到了醒目而新奇的材料的刺激,学生们或惊叹或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先问画面上的动物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待学生回答后,再向学生解说: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图中黑熊代表俄国,东北已成为他的腹中之物;肠子代表德国,山东已经被它吸收完毕;老虎代表英国,它已经吞噬了长江流域,而且逼视两广,尾扫威海;太阳代表日本,它绳缚台湾,染指福建;青蛙代表法国,它盘踞越南,爪触四川、海南;垂涎云南两广;从菲律宾方向飞来的秃鹰代表美国,它正在打中国的主意;图下部的一些牛鬼蛇神代表未在中国抢到地盘而伺机活动的其他侵略者。再问:下面“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回答,教师解释,作者用这八个字点明了漫画主题,形象说明了当时中国正面临着被瓜分宰割的危机。此时,教师点明本节课就是研究帝国主义是怎样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中国面临着怎样的严重危机。这种导入法可使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倍增。
三、 设疑提问法
即紧扣教材内容设置悬念,由悬念而产生疑问,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如学习“洋务运动”一节时,可首先引用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中的一道压轴题: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1)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2)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此时教师可提出疑问: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洋务运动呢?就从这节的学习中寻找答案。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直扑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实施“精确轰炸”。
四、 评论式导入法
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时,可直接引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评论: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将叫法兰西,另一个则叫英吉利。从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评价引入新课,既能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又能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学习。
五、 音像式导入法
即借用有关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的序幕画面或镜头直接导入新课。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时,可借用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的序幕画面:一只小纸船,在海边漂泊,一阵海浪打来,小纸船摇摇欲覆,海浪打在沙滩上,激起点点泡沫。瞬间泡沫就破灭了,消失了……此情此景,使学生不免生出疑问:北洋水师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钢铁舰队,可为什么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却是一只摇摇欲覆的小纸船和转瞬即逝的泡沫呢?这种疑问的产生就大大便于下一步的教与学的深入。
六、 热门话题法
根据这几年与历史教材有关的热门话题也可直接导入新课。如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可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引发同学们关心时政,又有利于教与学,更能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此外,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还可以采用即兴发挥、故事传说、诗词导入和联系归纳等方法。
(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
一、 承上启下法
又叫复习提问法,一本教材往往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章、节、目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通过复习上节内容引出下节课题,既能使知识前后贯通,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的学习,使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促进学生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所以这一方法是最常见的课堂导入法。如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时,可先让学生回答前一章讲过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中的“曲折”的表现有哪些;造成“曲折”的原因包含了党的什么错误。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强调指出是“左倾错误”,这种“左倾错误”还在继续发展,终于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地步,于是就产生了“文化大革命”,由此进入新课。这样既温习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
二、 图画法(漫画法)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幽默性的图画,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那蕴涵在笔墨深处的寓意往往给人以无穷的韵味,令人过目不忘,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如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节导入新课时,开始先向学生展示1898年爱国志士谢瓒泰根据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一幅漫画改绘的时局图,由于注意力和兴趣受到了醒目而新奇的材料的刺激,学生们或惊叹或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先问画面上的动物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待学生回答后,再向学生解说: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图中黑熊代表俄国,东北已成为他的腹中之物;肠子代表德国,山东已经被它吸收完毕;老虎代表英国,它已经吞噬了长江流域,而且逼视两广,尾扫威海;太阳代表日本,它绳缚台湾,染指福建;青蛙代表法国,它盘踞越南,爪触四川、海南;垂涎云南两广;从菲律宾方向飞来的秃鹰代表美国,它正在打中国的主意;图下部的一些牛鬼蛇神代表未在中国抢到地盘而伺机活动的其他侵略者。再问:下面“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回答,教师解释,作者用这八个字点明了漫画主题,形象说明了当时中国正面临着被瓜分宰割的危机。此时,教师点明本节课就是研究帝国主义是怎样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中国面临着怎样的严重危机。这种导入法可使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倍增。
三、 设疑提问法
即紧扣教材内容设置悬念,由悬念而产生疑问,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如学习“洋务运动”一节时,可首先引用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中的一道压轴题: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1)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2)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此时教师可提出疑问: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洋务运动呢?就从这节的学习中寻找答案。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直扑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实施“精确轰炸”。
四、 评论式导入法
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时,可直接引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评论: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将叫法兰西,另一个则叫英吉利。从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评价引入新课,既能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又能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学习。
五、 音像式导入法
即借用有关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的序幕画面或镜头直接导入新课。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时,可借用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的序幕画面:一只小纸船,在海边漂泊,一阵海浪打来,小纸船摇摇欲覆,海浪打在沙滩上,激起点点泡沫。瞬间泡沫就破灭了,消失了……此情此景,使学生不免生出疑问:北洋水师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钢铁舰队,可为什么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却是一只摇摇欲覆的小纸船和转瞬即逝的泡沫呢?这种疑问的产生就大大便于下一步的教与学的深入。
六、 热门话题法
根据这几年与历史教材有关的热门话题也可直接导入新课。如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可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引发同学们关心时政,又有利于教与学,更能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此外,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还可以采用即兴发挥、故事传说、诗词导入和联系归纳等方法。
(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