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物寄情 物我交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欣赏课是拓展学生审美兴趣、审美情感,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为主题,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这对美术教学是颇有补益的。那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呢?下面谈谈本人实践中的体会。
  
  一、巧用语言艺术,感受美的意境
  
  通过语言艺术,能让学生更快进入美的意境,这十分重要,这能激起学生想学习美术,爱好美术的欲望。首先,语言要形象生动,虽然在上美术欣赏课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具,但语言仍然是感性知识传授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鉴赏品评一幅画时,教师必须竭尽所能,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展现各种意境,使学生有“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教材中宋代赵佶的《柳鸦图》,我用富有情趣的语调描述:“在一片山林里,开满许多不知名的小花,长满翠绿翠绿的小草,小鸟在树上欢唱跳跃……。”用这种欢快的描述性语言造成一种美的意境,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形象比喻可以把死景具体活化,单色墨画变得极富有色彩变化。苍老挺拔的树干,轻盈柔细的柳枝,茁壮的野草和活泼可爱的小鸟跳跃在学生眼前,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赞颂,热爱美好生活的愿望。这样的欣赏课,学生如沐春风,受到美的熏陶。
  
  二、用“缘物寄情,物我交融”创造美
  
  在中国画中,画家都喜爱画梅、兰、菊、竹,这是因为它们是坚贞高洁的象征。他们或言其志,或寄笔墨抒其情,这就形成一种“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的艺术效果。我们及时把画家这种思想渗透给学生,这种思想教育是教育规律,教育目标的必须要求。目前,全世界都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这种“合格 特长”的跨世纪人才,这要求我们教师因材施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所教学科的特性,把德育教育融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
  在上美术欣赏课上,我注意结合美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描述画家所处年代的政治风云。画家的生平事迹,利用学生崇拜心理,引导、鼓励、鞭策学生努力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培养出热爱祖国、有上进心的好学生。懂得真、善、美的真谛。例如石鲁《转战陕北》我运用导语设计法:说出此画所处年代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坚持在陕北与数倍敌军周旋,指挥人民解放军巧妙挫败敌军,此时应情感共鸣设计。画中毛泽东同志站在浑厚高耸的前山上,这种自然气势与人物精神融为一体,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挥斥方遒的坚定信心。让学生涌出爱国思想。这种爱国动力让教师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从而可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操自古就有。亘古不变的,这是我们民族一脉相传的优良传统。得知今天的和平是众多红军将士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换来。我们将这种精神化为信念: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精忠报国,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学生潜移默化创造美的情操,这种精神得以升华,把这种美提到最高境界,这对学生以后进行艺术创造作奠下好的基础,能画出高品质的画来,达到“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的境界。
  
  三、运用中西绘画比较法鉴赏美
  
  在欣赏中国画以后,运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眼睛,正确地观察和认识中西绘画的方法。要一眼就能全面正确分出中西绘画,这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是一种锻炼。学生眼界宽了,对中西绘画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这对学生学中西绘画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我拿一幅凡高《向日蔡》和一幅中国花鸟画《双鸽牡丹图》作比较。《向日葵》在笔法上花叶的肌理效果,饱满厚实,外表质朴内在充满生命力,这像一团火焰。《双鸽牡丹图》笔法细腻工整,色彩绚丽。首先,我从中西绘画的色彩说起,中国画受到写意观的影响为主,不追求光色变化,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像《双鸽牡丹图》两只白色鸽子衬以艳丽怒放的牡丹和勤劳的蜜峰,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活力;《向日葵》把阳光引进室内,强调色光的变化。其次,我分析中西绘画的创作思想,中国画以写意多,借物以写胸中之所有,让观众体现的是另一种有别于现实的精神现实,即“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的境界;而西方注重真实写实,是物象的再现。其后,我从造型方法、造型要求、画体组成一一分析,在我循循善诱下,学生体会中国画、西洋画的精华:中国画除了有“缘物寄情,物我交融”境界外,造型方法还要“以形写神,似与不似之间”精神追求,讲究用笔,一幅画的组成,熔诗、书、画、印为一炉,极大拓展绘画艺术上广度和深度,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这是西方绘画没有的,最后用多媒体展示一张示图表,在中西绘画进行对归纳比较,让学生一目了然,增强记忆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了英语教学对于“3 2”模式高职教育的意义,讨论了该模式下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继而提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 “3 2”模式 英语教学    引言    “3 2”模式高职教育指的是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习三年,接着转入挂靠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学习两年,毕业后享受与三年制普通高职毕业生同等待遇的一种高职教育模式。由于近年来招生人数的增加,
[摘 要]幸福作为关键词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不断进行追问的永恒话题,在哲学意义上,幸福建构理论更是作为西方哲学史上若干哲学家的议题之一。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作为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对于幸福构建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本文以亚里士多德、功利主义和马克思的幸福观为基础,探讨幸福构建理论,以及追问幸福构建何以可能。  [关键词]幸福;德性;功利主义;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
1. 问题的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就特别强调“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数学课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图形计算器是一种现代手持技术,它具有数据
摘 要:本文结合史诗的创作背景,以北欧文化与基督教文化融合的观点对史诗中表达的命运意识进行了阐释,联系史诗文本中对生命的认识,剖析其命运的悲剧意识,以及对此种意识的消解。  关键词:文化融合 命运 悲剧 抗争精神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其肇始于公元五世纪盎格鲁—撒克逊逐人渐定居英格兰时期,也就是古英语时期。当时的英国人民在日常的劳作和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口传故事,代代吟咏,辈辈相承。《贝奥武夫》
摘要: 本文讲述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概述,叙述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优点,分析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存在的困难和开展工学结合教育的具体模式,以解决工学结合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矛盾。  关键词: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具体模式 教学管理    一、引言    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办学形式。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百年而经久不衰,主要在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
摘要: 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精心预设学情,铺垫生成基础;把握语文教学的“度”,创设生成空间;捕捉错误资源,引领智慧生成。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生成基础 生成空间 智慧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
摘 要: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西部地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也日趋多元化。本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背景、依据、培养目标和定位、课程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西部高校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适应中国对外开放
摘要: 本文在分析传统英语口语教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如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多媒体环境下开展英语口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1. 前言    随着我国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与其它非英语国家的教学成果相比,我国学生的口语水平堪忧。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使用英语交流的重要性,
摘要: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相一致。本文作者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出发,结合多年从事高职英语教育工作的实践,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英语的指导作用。并且提出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高职英语应用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我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9所,占高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课程,多年来几经修订,具有理论观点新、知识点多、可读性材料容量大的特点,且每周只安排两课时,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改进课堂教学,科学安排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准确把握教材,科学构思教案    改革课堂教学,首要问题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依据教材设计教案。认真备课是教学工作之首。因此,在备课中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