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也许是现代生活节奏太快的缘故,人们总是抱怨生活太单调乏味,缺少一种诗意。的确,人不能脱离现实而空谈什么艺术,生活有时甚至会淹没你的一切,包括你的兴趣、爱好直至信仰。但无论如何,既然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就少不了有一些感动。也许感动之后你就疏忽了,而一旦在忙碌之余,哪怕花上几分钟,你驻足回眸,努力回忆起这种感动,然后用笔墨尽可能准确地把它描绘下来,这也许就是诗意呢!其实,诗的花朵就开放在我们的思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现代生活节奏太快的缘故,人们总是抱怨生活太单调乏味,缺少一种诗意。的确,人不能脱离现实而空谈什么艺术,生活有时甚至会淹没你的一切,包括你的兴趣、爱好直至信仰。但无论如何,既然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就少不了有一些感动。也许感动之后你就疏忽了,而一旦在忙碌之余,哪怕花上几分钟,你驻足回眸,努力回忆起这种感动,然后用笔墨尽可能准确地把它描绘下来,这也许就是诗意呢!其实,诗的花朵就开放在我们的思想里,诗的火花就闪烁在我们的思维中。正如席慕蓉,一位出色的画家,一位优秀的诗人,与常人一样,她也有着为生活奔忙平凡的一面,但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用如诗如画的语言把它描述下来,用她的心弦拨动我们尘封已久的记忆,并发出音乐般的声响。
就拿这篇《白色山茶花》来说吧。这是开在山坡上一种非常普通的小花,她谦卑但不自卑,她懂得生命的价值,所以总是小心翼翼地开放自己,不愿错过一生中这唯一的一次春天。由此我们联想到人。人的一生在时空的河流里该是多么渺小和微不足道,有时像颗流星,在不经意间划空而过,但只要带给别人哪怕是一丝丝触动,那么,这一生便是有价值的,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之所以选择白色山茶花,还有另外一层原因。白色,往往象征着纯洁、澄明、空灵,席慕蓉曾把白色比作“奢侈品”,白色是她的偏爱,也是她的追求。用干净透明的文字来表达人生中的顿悟,表达出一种深邃的思想境界,还有什么比这种选择更明智呢?
当然,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品评之处,如文章对花开过程的细致入微的描绘,多像一幅工笔画!从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诗人一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的慧眼,和一颗多愁善感的诗心!
学会观察,学会感悟吧,让我们都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让诗意点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
其他文献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注]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一个(a )乞丐到一个庭院行乞,女主人指着屋前一堆砖说:“你帮我把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女主人没有生气,俯身(b )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砖,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于,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女主人。过了一会儿,终于俯下身去用他那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搬完,气
九月啊,黄道的几何学为何 变成了黑道的美学了呢?为何 秋分的锋芒尚未抽刀 太阳就已经掉头而去 不顾我们的北半球了呢? 为何金色的季节竟然变脸 成了黑色的月份了呢? 为何塌下来七重天 为何翻过来十八层地 为何,山,崩了开来 为何,楼,倒了下来 亲人啊情人啊邻人啊 都被谁掳去了呢,为何 把眼泪哭成雨季,一夜九百公厘 都再也赎不回来了呢? 幽幽是失踪的眼睛,永不瞑目 在九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牛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喜欢你的头发,就像德芙般黝黑发亮,宛若夜空。 喜欢你的眼睛,就像宰相肚子一样大,还像喜之郎果冻一样闪闪发光,宛若星辰。 喜欢你的双唇,就像豆腐脑一样柔嫩欲滴,更像富士苹果一样艳红,恰似骄阳。 喜欢你的性格,就像跳跳糖一样活泼灿烂,一如春风。 你不知道,其实你笑得就像哈根达斯一样甜,使我常常傻子般凝视你。你问我为什么喜欢你,难道你真的不知道,黑黑的我和白白的你在一起,就像牛奶加上巧克力一样般
灾难、邪恶与死亡,都能在岁月的肌体上留下伤口,使人类的灵魂引起悸动。在九·二一大地震、九·一七纳莉台风先后侵袭台湾后,在美国九·一一世贸中心轰然倒塌声中,血腥与废墟使余光中,这个在海岛上聆听人类呼吸的诗人无法抑制住翻江倒海的情感,他写下了《九月之恸》。“恸”,不仅是那纵横江河的泪流,更是对那些失去幸福家园的人们流露出的真挚的痛楚和关切的目光。 诗篇以一连串的追问开头,诗人的痛切呼之即出,这种形式
在当今的中国,风行的是温柔的时尚小品文,那种供有闲阶层阅读的“散文”,给人的感觉是社会已经进入了无忧无虑的年代,由此,杂文不是为大家所疏忽,就是即使被冠以杂文之名,也已经变得毫无棱角可言,妩媚可爱得如风情万种的女人了,这实在是文学的悲哀。而当我听到有的评论家说,杂文干吗就要按照鲁迅的风格去写,何妨写得“顺溜”一些时,我比任何时候都要明白,在当今时代,文学缺乏的正是骨气。 在阅读了著名的文学家聂绀
孔子适②楚,出③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④。仲尼曰:“子巧乎!有道⑤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⑥,累丸⑦二而不坠,则失者⑧锱铢⑨;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⑩;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⑾也,若厥侏枸⑿;吾执臂⒀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⒁。吾不反不侧⒂,不以万物易蜩之翼⒃,何为而不得!”孔子顾⒄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⒅!” (《庄子·达生》
老舍先生的创作,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建国前以小说创作为主,而建国以后,则以戏剧创作为主。《茶馆》就是老舍戏剧创作的代表作。本剧创作于1957年,于1958年和1963年两次公演,轰动了国内剧坛,并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节目。1980年秋该剧组赴欧洲演出,为中国话剧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 《茶馆》为三幕话剧,借北京城里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发生在清末1898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周作人的散文以“冲淡”“平和”著称。所谓冲淡平和,一方面是指文字比较质朴、平淡,采取“谈话风”,有“涩味”,不太注意辞藻的修饰;另方面是指作家对所写的事物,往往不明显流露出自己的感情。但如细读周作人的有些散文,可以发现其冲淡后的躁厉,平和下的峻急。小品《梅兰竹菊》便是如此。 “梅兰竹菊”是中华民族影响最为广泛的四种名花。且不论它们秀美的外表,就是其中的象征蕴涵,也可以令喜爱它们的散文家大书一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