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是数学教学的真谛。然而,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两种极端做法:一种是课堂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即“数学味”太浓;另一种是将课堂教学变成了单纯研究生活问题,即“生活味”过浓。 那么,如何调和好“生活味”与“数学味”之间的比例,使“生活味”与“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呢?
关键词:数学教学;体现
1 数学教学需要生活味调和
教师要活用教材,在教材中发掘生活内容,在形式上接近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1.1 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们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数学素材。如校园中的“位置”问题——排列的座位、体育课上的队列,多彩的校园活动——跳绳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等,其中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假如能把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们就会感到非常真实、有趣,同时也会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1.2 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应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单独或随家长一道走亲访友、超市购物等。学生在这些社会活动中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如走亲访友时的购买礼品问题,超市购物时的所需费用问题等。把这些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让学生自行解决,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对数学的亲切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1.3 家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教师要多多通过家访、交谈、聊天等方式来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并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如学生家里耕地面积的多少、家中的经济收入及支出情况等等。以此为背景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与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的联系是那么的密切,这样的数学问题对他们就比较有吸引力,他们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十分轻松和愉快。
“教教材”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材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教学实践更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创造性的赋予教材以生活,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才能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使数学真正为生活所用。
2 教学中数学味要浓于生活味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吗?显然不是!那完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也不是!到底是什么呢?数学教学的目的应当是以下几点:
(1)是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储备能量。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目的。
(2)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3)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好比大厦与基础的关系,如果把数学比作一座大厦的话,那么生活是这座大厦的基础,没有生活这个坚实的基础就建不成数学这座大厦。但是,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数学这座大厦,而不是生活这个基础。所以,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数学要比生活更重要,因为数学毕竟不是单纯的生活经验,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组合,经过精心加工以后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而创设生活情境是作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数学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这就注定了数学教学中数学味要浓于生活味。数学味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味。生活味是作为“烹饪”数学这道“大餐”的调味剂,生活味是为数学味服务的。
3 逐步用数学味淡化生活味
数学问题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来源于外部——实际生活;另一种来源于内部——数学本身。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分清问题的来源,来自数学外部的问题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数学问题;来自数学内部的问题要与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应从数学内部引入数学问题,不能把创设生活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摆设。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比较缺乏,他们对这些简单的知识还是感到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但是,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储备的增加,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逐步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对学生的这些变化和发展视而不见,数学教学也不能始终停留在生活这个低级的层面上,而是逐步从由生活情境引入问题转变为由数学引入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储备的知识系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用数学味淡化生活味。
4 “生活味”与“数学味”和谐统一
失去了“生活味”的“数学味”将是僵化的说教,而忽视“数学味”的“生活味”则成了无根的泡沫,终将流于形式。数学教学中把握好“生活味”与“数学味”两者的和谐统一,应该使数学教学既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不失去数学本身应有的味道。数学学习不应该始终在生活经验上徘徊,而应是不断地从生活背景中提炼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优化或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数学化的过程。但突出数学味,决不意味着否定数学需要生活化,恰恰相反,这是在更高层面上勘定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有“生活味”是对数学教学的科学思考和理性认识,关注“数学味”,既是对数学传统教学的继承,又是对教学注入“生活味”认识的提升。 我们要让“生活”与“数学”携手,使数学教学既有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味道,也不缺失数学教学本身应有的数学味道,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有温度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体现
1 数学教学需要生活味调和
教师要活用教材,在教材中发掘生活内容,在形式上接近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1.1 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们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数学素材。如校园中的“位置”问题——排列的座位、体育课上的队列,多彩的校园活动——跳绳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等,其中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假如能把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们就会感到非常真实、有趣,同时也会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1.2 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应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单独或随家长一道走亲访友、超市购物等。学生在这些社会活动中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如走亲访友时的购买礼品问题,超市购物时的所需费用问题等。把这些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让学生自行解决,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对数学的亲切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1.3 家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教师要多多通过家访、交谈、聊天等方式来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并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如学生家里耕地面积的多少、家中的经济收入及支出情况等等。以此为背景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与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的联系是那么的密切,这样的数学问题对他们就比较有吸引力,他们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十分轻松和愉快。
“教教材”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材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教学实践更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创造性的赋予教材以生活,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才能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使数学真正为生活所用。
2 教学中数学味要浓于生活味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吗?显然不是!那完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也不是!到底是什么呢?数学教学的目的应当是以下几点:
(1)是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储备能量。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目的。
(2)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3)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好比大厦与基础的关系,如果把数学比作一座大厦的话,那么生活是这座大厦的基础,没有生活这个坚实的基础就建不成数学这座大厦。但是,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数学这座大厦,而不是生活这个基础。所以,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数学要比生活更重要,因为数学毕竟不是单纯的生活经验,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组合,经过精心加工以后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而创设生活情境是作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数学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这就注定了数学教学中数学味要浓于生活味。数学味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味。生活味是作为“烹饪”数学这道“大餐”的调味剂,生活味是为数学味服务的。
3 逐步用数学味淡化生活味
数学问题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来源于外部——实际生活;另一种来源于内部——数学本身。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分清问题的来源,来自数学外部的问题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数学问题;来自数学内部的问题要与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应从数学内部引入数学问题,不能把创设生活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摆设。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比较缺乏,他们对这些简单的知识还是感到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但是,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储备的增加,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逐步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对学生的这些变化和发展视而不见,数学教学也不能始终停留在生活这个低级的层面上,而是逐步从由生活情境引入问题转变为由数学引入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储备的知识系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用数学味淡化生活味。
4 “生活味”与“数学味”和谐统一
失去了“生活味”的“数学味”将是僵化的说教,而忽视“数学味”的“生活味”则成了无根的泡沫,终将流于形式。数学教学中把握好“生活味”与“数学味”两者的和谐统一,应该使数学教学既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不失去数学本身应有的味道。数学学习不应该始终在生活经验上徘徊,而应是不断地从生活背景中提炼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优化或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数学化的过程。但突出数学味,决不意味着否定数学需要生活化,恰恰相反,这是在更高层面上勘定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有“生活味”是对数学教学的科学思考和理性认识,关注“数学味”,既是对数学传统教学的继承,又是对教学注入“生活味”认识的提升。 我们要让“生活”与“数学”携手,使数学教学既有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味道,也不缺失数学教学本身应有的数学味道,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