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要走出迷茫,最关键的是要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目标和动力,就不会陷入迷茫了。
背着行囊与梦想,又一届意气风发的大学新生即将进入象牙塔。开学报到之时,学生们稚嫩的脸上流露着“金榜题名”的兴奋。然而,大学生活开始后,老师们总会察觉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迷茫”。这种状态或普遍,或普通,或是个案,或是另类,但却真实存在于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当中。
金榜题名后的松懈与奢侈
去年9月,河南省内乡县山区的汪洋以优异成绩迈入了郑州大学的大门。进入了这个河南省排名第一的“象牙塔”之后,繁华喧嚣的大都市和新颖别致的大学校园,让来自山村的汪洋充满好奇。
大学生活是自由的,习惯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令汪洋整天不知该干些什么。虽然每天也是拿着书本去教室上课,但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思想老开小差。向来艰苦奋斗的汪洋,看到都市人穿戴光鲜,非常歆羡。参加同学聚餐,室友们“大红”票子争相出手,令他自惭形秽。
不久,汪洋也开始讲究起来,西装革履地装扮自己;也开始觉得学校食堂饭菜差,时不时约会室友同学在街头聚餐,互相请客;出门不挤公交,改乘出租车。由于在生活上花钱大手大脚,原本可以用一学期的生活费用,不到三个月就花光了。就这样,汪洋在大学潇洒过活,老家的父母则节衣缩食。
至于汪洋曾引以为傲的学业,以及四年以后的出路,他似乎早已忘在了脑后。
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趣
“你要我谈谈如何学习?我现在没怎么学习,学什么呀?”郑州大学西亚斯工商管理学院刚上大二的张霞,在听到这样的问题后笑了,“我偶尔上上自习,看看‘号称’很重要的英语。大家多数时间是谈吃穿,谈妆扮,谈大款子女出国留学,偶尔谈谈学习。在大学该学什么?也许时间未到,到时候就知道了。”
“你这学期都学些什么?”张霞双手无奈地一摊:“其实这学期专业课很多,感觉特别忙,总想一次性把所有课都看完,但往往都学不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学,更不知道学什么以后才能有用,因为我真的不知道以后能够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父母能动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给我安排什么样的单位,所以现在索性什么都不看。”
“我就是太空虚,老师指导也不够。没人管,挺没劲的。”在图书馆翻看时尚杂志的张霞随意地说。
虽然张霞自己感觉大学生活有些无聊,但她仍无所谓地说:“我们学校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除了几个考上公务员的,其他成绩再好也白搭。就业时谁还在乎大学考试成绩呢。没长相、没社会关系,成绩再好工作也是没有着落。”
到底是证书重要还是专业课重要
郑州中原工学院金属材料专业的吴天奎,已拿了英语四六级证与计算机二级证,但他仍感觉“不知道再学点什么好”。他说:“身边很多同学都考了计算机三级证书,目前来看,我找工作的砝码还不够。但到底是这些证书重要,还是专业课重要?”
大一大二时,苦读了枯燥的专业课书籍后,吴天奎总苦恼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上。大三时吴天奎开始到一家广告公司打工,把大量时间用于社会实践。“如今找工作,用人单位都要求有从业经验,与其埋头在校啃书本,不如到社会大熔炉里历练两年,看看人情世故,积累人脉资源。”
暑假,吴天奎来到一家金属模具厂打工,由于理论上有一套,头脑灵活,会交际,说话幽默风趣,颇得公司老总的赏识。老总点名让他制作一个定单模具,客户来看样品,对他新颖独特的设计造型相当满意。公司老总对他刮目相看,准备在毕业后聘用他。谈起这段经历,吴天奎颇为得意。
简历太薄 没有工作经历真的不行吗
“上大学三年了,最难受的是总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好。”郑州航空管理学院毕业的李丽芳一脸迷茫。
李丽芳实际上很勤奋,在大学,除专业课与英语外,她还尝试学习过韩语、德语,但每门都未能坚持一个月便放弃。“我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随大流,为了找工作而去取得各类等级证书,还是学一些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东西。”这让李丽芳整天处于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经常是在书架前浏览了几遍,抬起的手又放了下来。
到了大四,听说研究生好找工作,可考研落榜,急于找工作的她,再一次困惑了。她的简历只有薄薄一页,没有一张专业课之外的等级证书。“我愿意用三年的学习生活,来换一份沉甸甸的简历,”李丽芳说,“早知道我就不这么学了,该多出去实习,积累工作经验。”
李丽芳在郑州找工作半年也没有着落,只好回家乡参加村官考试,结果又没考上。李丽芳感慨地说:“我在大学四年,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并没有学到什么扎实的东两。大学也缺乏就业指导。可是考村官,又不是那么容易,真后悔在大学没好好利用大把的空闲时间。”
就业焦虑伴随大学生活
“文凭是工作的敲门砖,社会背景才是就业的通行证”“宁要高职生不要本科生,宁要技校生不要高职生”“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成绩好,不如长得俏”“考试靠作弊,工作靠关系”,这些都是流传在大学生中间的就业“潜规则”。好成绩对就业有多少帮助呢?诸如此类的疑惑,无不困扰着大学生们。
郑州大学西亚斯工商学院的刘韦老师认为,大一、大二学生因缺乏学习动力而迷失方向,他们尚处于一片懵懂之中;而大三、大四学生往往因“专业还是就业”而矛盾,精神处于一种浮躁状态。
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迷茫,是一种社会性的生存状态。学生处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中,却感受着就业的巨大压力,而用人单位和学校的沟通非常少,导致了就业压力始终伴随着大学生。
“规划人生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考虑,那就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对待人生、他人和社会。到大学后,这些问题就显得越发重要了,因为四年之后就要走向社会。对此,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学生要走出迷茫,最关键的是要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目标和动力,就不会陷入迷茫了。”刘韦表示。
(编辑 朱晓婷)
背着行囊与梦想,又一届意气风发的大学新生即将进入象牙塔。开学报到之时,学生们稚嫩的脸上流露着“金榜题名”的兴奋。然而,大学生活开始后,老师们总会察觉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迷茫”。这种状态或普遍,或普通,或是个案,或是另类,但却真实存在于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当中。
金榜题名后的松懈与奢侈
去年9月,河南省内乡县山区的汪洋以优异成绩迈入了郑州大学的大门。进入了这个河南省排名第一的“象牙塔”之后,繁华喧嚣的大都市和新颖别致的大学校园,让来自山村的汪洋充满好奇。
大学生活是自由的,习惯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令汪洋整天不知该干些什么。虽然每天也是拿着书本去教室上课,但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思想老开小差。向来艰苦奋斗的汪洋,看到都市人穿戴光鲜,非常歆羡。参加同学聚餐,室友们“大红”票子争相出手,令他自惭形秽。
不久,汪洋也开始讲究起来,西装革履地装扮自己;也开始觉得学校食堂饭菜差,时不时约会室友同学在街头聚餐,互相请客;出门不挤公交,改乘出租车。由于在生活上花钱大手大脚,原本可以用一学期的生活费用,不到三个月就花光了。就这样,汪洋在大学潇洒过活,老家的父母则节衣缩食。
至于汪洋曾引以为傲的学业,以及四年以后的出路,他似乎早已忘在了脑后。
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趣
“你要我谈谈如何学习?我现在没怎么学习,学什么呀?”郑州大学西亚斯工商管理学院刚上大二的张霞,在听到这样的问题后笑了,“我偶尔上上自习,看看‘号称’很重要的英语。大家多数时间是谈吃穿,谈妆扮,谈大款子女出国留学,偶尔谈谈学习。在大学该学什么?也许时间未到,到时候就知道了。”
“你这学期都学些什么?”张霞双手无奈地一摊:“其实这学期专业课很多,感觉特别忙,总想一次性把所有课都看完,但往往都学不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学,更不知道学什么以后才能有用,因为我真的不知道以后能够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父母能动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给我安排什么样的单位,所以现在索性什么都不看。”
“我就是太空虚,老师指导也不够。没人管,挺没劲的。”在图书馆翻看时尚杂志的张霞随意地说。
虽然张霞自己感觉大学生活有些无聊,但她仍无所谓地说:“我们学校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除了几个考上公务员的,其他成绩再好也白搭。就业时谁还在乎大学考试成绩呢。没长相、没社会关系,成绩再好工作也是没有着落。”
到底是证书重要还是专业课重要
郑州中原工学院金属材料专业的吴天奎,已拿了英语四六级证与计算机二级证,但他仍感觉“不知道再学点什么好”。他说:“身边很多同学都考了计算机三级证书,目前来看,我找工作的砝码还不够。但到底是这些证书重要,还是专业课重要?”
大一大二时,苦读了枯燥的专业课书籍后,吴天奎总苦恼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上。大三时吴天奎开始到一家广告公司打工,把大量时间用于社会实践。“如今找工作,用人单位都要求有从业经验,与其埋头在校啃书本,不如到社会大熔炉里历练两年,看看人情世故,积累人脉资源。”
暑假,吴天奎来到一家金属模具厂打工,由于理论上有一套,头脑灵活,会交际,说话幽默风趣,颇得公司老总的赏识。老总点名让他制作一个定单模具,客户来看样品,对他新颖独特的设计造型相当满意。公司老总对他刮目相看,准备在毕业后聘用他。谈起这段经历,吴天奎颇为得意。
简历太薄 没有工作经历真的不行吗
“上大学三年了,最难受的是总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好。”郑州航空管理学院毕业的李丽芳一脸迷茫。
李丽芳实际上很勤奋,在大学,除专业课与英语外,她还尝试学习过韩语、德语,但每门都未能坚持一个月便放弃。“我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随大流,为了找工作而去取得各类等级证书,还是学一些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东西。”这让李丽芳整天处于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经常是在书架前浏览了几遍,抬起的手又放了下来。
到了大四,听说研究生好找工作,可考研落榜,急于找工作的她,再一次困惑了。她的简历只有薄薄一页,没有一张专业课之外的等级证书。“我愿意用三年的学习生活,来换一份沉甸甸的简历,”李丽芳说,“早知道我就不这么学了,该多出去实习,积累工作经验。”
李丽芳在郑州找工作半年也没有着落,只好回家乡参加村官考试,结果又没考上。李丽芳感慨地说:“我在大学四年,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并没有学到什么扎实的东两。大学也缺乏就业指导。可是考村官,又不是那么容易,真后悔在大学没好好利用大把的空闲时间。”
就业焦虑伴随大学生活
“文凭是工作的敲门砖,社会背景才是就业的通行证”“宁要高职生不要本科生,宁要技校生不要高职生”“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成绩好,不如长得俏”“考试靠作弊,工作靠关系”,这些都是流传在大学生中间的就业“潜规则”。好成绩对就业有多少帮助呢?诸如此类的疑惑,无不困扰着大学生们。
郑州大学西亚斯工商学院的刘韦老师认为,大一、大二学生因缺乏学习动力而迷失方向,他们尚处于一片懵懂之中;而大三、大四学生往往因“专业还是就业”而矛盾,精神处于一种浮躁状态。
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迷茫,是一种社会性的生存状态。学生处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中,却感受着就业的巨大压力,而用人单位和学校的沟通非常少,导致了就业压力始终伴随着大学生。
“规划人生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考虑,那就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对待人生、他人和社会。到大学后,这些问题就显得越发重要了,因为四年之后就要走向社会。对此,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学生要走出迷茫,最关键的是要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目标和动力,就不会陷入迷茫了。”刘韦表示。
(编辑 朱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