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海外志愿者发展的步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探索
(2002年~2005年)
2003年,团中央出台《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简介》,对其主管部门、招募方式、招募条件、服务领域等进行了初步界定。这是中国志愿者走出国门的初次尝试,得到了商务部等有关部委的积极支持与协助。
志愿者派遣计划主要由地方团委及各级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承办,采取“一对一”的模式,即集中在一省(市、自治区)范围内招募对象国所需要领域的志愿者。志愿者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符合服务对象国提出的具体服务领域要求。选拔程序包括笔试、面试、健康检查等,获选志愿者前往对象国前参加由团中央组织的为期一周的相关培训,包括语言培训、风俗培训、技能培训、自护教育培训、外交培训及团队培训。
志愿者在海外服务期间,主要由服务对象国的政府部门、青年组织等负责日常管理与联络。志愿者不拿服务对象国任何报酬,团中央为志愿者提供每人每月200美元的津贴,初期资金主要由团中央自筹(如企业捐助)。
第二阶段:规模派遣
(2005年~2009年)
2005年至2009年是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规模发展的时期。2004年底,商务部颁布了《援外青年志愿者选派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2005年团中央会同商务部将海外志愿者服务计划纳入国家援外工作范围;在2006年11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国政府决定三年内派遣300名志愿者赴非洲国家开展医疗、农业、体育和汉语教学等领域的服务,以支持非洲经济文化建设,加强中非友好关系。截至2009年底,中国政府成功兑现三年派遣300名志愿者的承诺。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达到阶段性高峰。
首先,服务区域迅速扩展,志愿者人数显著增加。从初期尝试阶段派往东南亚三国(老挝、泰国、缅甸)扩展到派往非洲15国及拉美国家圭亚那。在初期探索阶段,出于体制和经验等原因,团中央发起海外服务计划的选点是离中国较近、体制与中国相仿的几个东南亚国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影响力的提升,在得到商务部大力支持、又正好赶上中非合作论坛召开的机遇,海外服务计划在非洲迅速扩展。志愿者人数由前一阶段四年四批次63名增加到该阶段四年27批次405名。
其次,志愿者服务领域有了新的拓展。项目发起之初,团中央等部门把海外志愿者计划的服务领域主要划分为文化教育服务、科技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三个方面。在商务部颁布《暂行办法》后,服务领域的定位有了新的内容:援外青年志愿者除了从事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外,还要提供其他有益于对象国公益事业发展的服务。这个定位很宽泛,但恰恰说明项目的成熟发展:中国派遣海外志愿者不仅仅只是提供我们传统的、拥有丰富经验、能上得了台面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服务,任何有助于对象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志愿者工作,只要对象国有需求,只要中国能够提供,就可以派遣志愿者。
同时,海外服务计划的组织管理更为规范化。而在经费方面,明确提出开始利用国家援外资金;志愿者补贴从200美元调增到300美元。团中央在项目发起之初,项目经费来源于企业的援助。海外服务计划纳入援助工作范围后,得到商务部援外资金的支持。海外志愿者项目获得了稳定的经费拨款,促进了项目的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反思沉淀
(2010年~2013年)
完成“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的承诺后,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进入了一个转折点。2009年《第四届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至2012年)》没有再提到关于派遣志愿者的计划。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主要侧重于社区建设与公益领域。事实上,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青年志愿者海外计划的派出人数有所减少,分别为41人、28人、60人。这一阶段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派出人数上,国家政策和报道宣传等也反映出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正处于反思沉淀阶段。
与这种沉淀相呼应的是政府对援外工作的全面总结和学术界对该计划的关注增加。政府在反思,学界也在反思。在反思的氛围下,2011年2月,商务部会同外交部、财政部等将对外援助部际联系机制升级为部际协调机制。2012年又将部际协调机制的单位扩充到了33家。这是政府反思与不断推进的结果。
目前,我国对外援助管理涉及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等20多个中央部委和机构,以及地方省市商务部门、驻外使领馆等,体系庞大繁杂,尚未形成对外援助的网络化管理,对外援助协调机制效率不高,确实有待完善。
中国派遣海外青年志愿者的三个特点
首先,志愿者派遣根据国家政策倾向有明显的起落升跌。在纳入援外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志(如中非合作论坛“300援非志愿者”)时,志愿者体系开始规范,资金得到稳定支持,派遣人数及服务领域得到扩展。这说明志愿者体系与国家援外政治性举措保持一致,受到传统援外思维的影响,仍是领导人推动型的被动发展,国内成熟稳定的公民社会型志愿体系还没有真正展开。
其次,志愿者派遣以与服务对象国的官方合作为主要路径,派遣持续性主要基于对象国的需求与国内现有资源,实现接力派遣的国家较为集中。在现在的人才库中,中文、英文及体育的教学人才最为充沛,有关计算机及农业科技的人才较为缺乏,医疗方向的志愿者也较少,为了满足对方的要求,常常需要花大力气找寻合适的志愿者。
最后,志愿者派遣实行“多部管理制”,由多部门共同协商决定,团中央、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都参与其中,商务部最后统筹管理。其中,援外体系60年的经验为援外志愿者提供了大的政策背景,团中央依靠青年培养体系为志愿者选拔输送人才,外交部负责与对象国进行接触并对志愿者进行在地管理,财政部为志愿者提供援外资金支持。这种派遣机制需要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才能更好地保证项目的有效有序运行。由部际联络机制到部际协调机制的转变反映了志愿者派遣在“多部管理”下的实际需要,但部门协调机制效率低下,需要更高层次的协调。
第一阶段:初期探索
(2002年~2005年)
2003年,团中央出台《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简介》,对其主管部门、招募方式、招募条件、服务领域等进行了初步界定。这是中国志愿者走出国门的初次尝试,得到了商务部等有关部委的积极支持与协助。
志愿者派遣计划主要由地方团委及各级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承办,采取“一对一”的模式,即集中在一省(市、自治区)范围内招募对象国所需要领域的志愿者。志愿者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符合服务对象国提出的具体服务领域要求。选拔程序包括笔试、面试、健康检查等,获选志愿者前往对象国前参加由团中央组织的为期一周的相关培训,包括语言培训、风俗培训、技能培训、自护教育培训、外交培训及团队培训。
志愿者在海外服务期间,主要由服务对象国的政府部门、青年组织等负责日常管理与联络。志愿者不拿服务对象国任何报酬,团中央为志愿者提供每人每月200美元的津贴,初期资金主要由团中央自筹(如企业捐助)。
第二阶段:规模派遣
(2005年~2009年)
2005年至2009年是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规模发展的时期。2004年底,商务部颁布了《援外青年志愿者选派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2005年团中央会同商务部将海外志愿者服务计划纳入国家援外工作范围;在2006年11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国政府决定三年内派遣300名志愿者赴非洲国家开展医疗、农业、体育和汉语教学等领域的服务,以支持非洲经济文化建设,加强中非友好关系。截至2009年底,中国政府成功兑现三年派遣300名志愿者的承诺。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达到阶段性高峰。
首先,服务区域迅速扩展,志愿者人数显著增加。从初期尝试阶段派往东南亚三国(老挝、泰国、缅甸)扩展到派往非洲15国及拉美国家圭亚那。在初期探索阶段,出于体制和经验等原因,团中央发起海外服务计划的选点是离中国较近、体制与中国相仿的几个东南亚国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影响力的提升,在得到商务部大力支持、又正好赶上中非合作论坛召开的机遇,海外服务计划在非洲迅速扩展。志愿者人数由前一阶段四年四批次63名增加到该阶段四年27批次405名。
其次,志愿者服务领域有了新的拓展。项目发起之初,团中央等部门把海外志愿者计划的服务领域主要划分为文化教育服务、科技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三个方面。在商务部颁布《暂行办法》后,服务领域的定位有了新的内容:援外青年志愿者除了从事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外,还要提供其他有益于对象国公益事业发展的服务。这个定位很宽泛,但恰恰说明项目的成熟发展:中国派遣海外志愿者不仅仅只是提供我们传统的、拥有丰富经验、能上得了台面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服务,任何有助于对象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志愿者工作,只要对象国有需求,只要中国能够提供,就可以派遣志愿者。
同时,海外服务计划的组织管理更为规范化。而在经费方面,明确提出开始利用国家援外资金;志愿者补贴从200美元调增到300美元。团中央在项目发起之初,项目经费来源于企业的援助。海外服务计划纳入援助工作范围后,得到商务部援外资金的支持。海外志愿者项目获得了稳定的经费拨款,促进了项目的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反思沉淀
(2010年~2013年)
完成“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的承诺后,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进入了一个转折点。2009年《第四届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至2012年)》没有再提到关于派遣志愿者的计划。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主要侧重于社区建设与公益领域。事实上,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青年志愿者海外计划的派出人数有所减少,分别为41人、28人、60人。这一阶段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派出人数上,国家政策和报道宣传等也反映出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正处于反思沉淀阶段。
与这种沉淀相呼应的是政府对援外工作的全面总结和学术界对该计划的关注增加。政府在反思,学界也在反思。在反思的氛围下,2011年2月,商务部会同外交部、财政部等将对外援助部际联系机制升级为部际协调机制。2012年又将部际协调机制的单位扩充到了33家。这是政府反思与不断推进的结果。
目前,我国对外援助管理涉及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等20多个中央部委和机构,以及地方省市商务部门、驻外使领馆等,体系庞大繁杂,尚未形成对外援助的网络化管理,对外援助协调机制效率不高,确实有待完善。
中国派遣海外青年志愿者的三个特点
首先,志愿者派遣根据国家政策倾向有明显的起落升跌。在纳入援外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志(如中非合作论坛“300援非志愿者”)时,志愿者体系开始规范,资金得到稳定支持,派遣人数及服务领域得到扩展。这说明志愿者体系与国家援外政治性举措保持一致,受到传统援外思维的影响,仍是领导人推动型的被动发展,国内成熟稳定的公民社会型志愿体系还没有真正展开。
其次,志愿者派遣以与服务对象国的官方合作为主要路径,派遣持续性主要基于对象国的需求与国内现有资源,实现接力派遣的国家较为集中。在现在的人才库中,中文、英文及体育的教学人才最为充沛,有关计算机及农业科技的人才较为缺乏,医疗方向的志愿者也较少,为了满足对方的要求,常常需要花大力气找寻合适的志愿者。
最后,志愿者派遣实行“多部管理制”,由多部门共同协商决定,团中央、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都参与其中,商务部最后统筹管理。其中,援外体系60年的经验为援外志愿者提供了大的政策背景,团中央依靠青年培养体系为志愿者选拔输送人才,外交部负责与对象国进行接触并对志愿者进行在地管理,财政部为志愿者提供援外资金支持。这种派遣机制需要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才能更好地保证项目的有效有序运行。由部际联络机制到部际协调机制的转变反映了志愿者派遣在“多部管理”下的实际需要,但部门协调机制效率低下,需要更高层次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