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深处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只是想在森林边缘稍作停留便返回,那没什么可留恋的。
  可是,只要你稍稍往森林深处走一点点,你就会不知不觉地继续走向更深处。
  直觉告诉我,应该马上离开这儿,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可是在前面不远处,一株云杉的树枝正伸向清幽的小路,指向森林的深處。
  在那里,透过树木间的空隙,隐约可以看见一片金色的空地,一棵白桦树正自在地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我不由自主地向那个金色的世界靠近,这个迷人的景致太吸引我了!
  森林一直在召唤着你向它走近,不经意间你会觉得,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一直在吸引你向前。
  有时,会有一个小小的枝头,独自在你面前摇摆。
  很明显,摇晃的树枝证明,刚刚一定有人从你的前面走过。
  人类之所以深深地被这个古老的森林吸引,是因为森林是自然形成的,对于它的成长,我们未尽丝毫力量。
  但是,每个人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劳动价值,做了多少,又欠了多少!
其他文献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平时只吃咸菜、杂辣椒,很难吃到糕点。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最盼望的就是吃月饼。  中秋节的前几天,家里是不会提前买好月饼的,父母亲怕我偷吃,走亲戚就失了体面。直到中秋节前一天,婆婆才特地到十里外的街上去,买几斤五仁老月饼。月饼是草纸外包装,系着细绳,里面包月饼的是闪着油光、印着唯美图案的红绿色蜡光纸。一打开,月饼的香甜,立刻口舌生津。当时的老月饼,主要是五仁的,外皮上沾满白
期刊
说起凤眼蓝,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植物。但如果说起它的别名水葫芦、布袋莲,温州人没有不知道的,这种水生植物烂贱,温瑞塘河整治前,经常泛滥成灾,肆无忌惮地占领整个水面,疯狂且野蛮。密密麻麻的水葫芦不但堵塞航道,甚至会导致水体缺氧,水质变坏,成为塘河一大公害。  这弃之如敝履的植物,想当年也曾经风光一时。水葫芦原产地巴西,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从此,水葫芦作为观赏植物
期刊
我从小就喜欢吃母亲制作的腌酸菜。那酸菜口感独特,色味俱佳,既可做餐桌上的风味小菜,又是煮、炒、焖的配菜佳品。  腌酸菜的原料,是以包心芥菜为原料,加盐腌渍而成。包心芥菜的种植,那时候,每年秋收后10月中下旬,我家都选在离村庄近,离水源不远的收割后的稻田作菜地。父亲手扶犁把,吆喝着大黄牛耕菜地。稻田里明亮的犁铧上,翻起的潮湿的泥土,齐整得像春天小河的浪头雕匠刻出的纹路。翌日,将犁翻的田地整理成一畦畦
期刊
作为一个生长在黄土高原的西北人,自幼便与面食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吃的面多為杂面,由于没有那么多细粮,家里人便把麦子面与豆子面和在一起做成面条,再加些青菜、南瓜、土豆之类一锅煮。阵阵饭香在农家小院内外飘散,小孩们早已迫不及待,鸡狗们也围拢在屋门外等待“开饭”……那般景象,让人至今难忘。杂面虽然没有纯麦做的面条那般光滑爽口,但那时只要能填饱肚子,别无他求。只有当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时,才做一顿纯麦面
期刊
大自然总是采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达到它的目的。  如果它希望种子落下时稍稍偏离垂直线,以便能散播开来,它只要把种子弄平,做成边缘较薄的碟状,并略微不平整,使其能在降落途中稍微“偏移”。最终,当种子需要从松树顶端开展更远、更广的飞行,上述的简单构造就会添上称作翅或鳍的活动式薄片。  北美油松会结出很多种子,而且非常专注于扩展族群的领域。它们从很小就开始结籽——有时还不到两英尺高就开始了。  我注意到,北
期刊
刀  一把青龙偃月刀,就把一个忠义之士从江湖送上了庙堂。  我们因此都成了爱刀之人,刀让我们在大是大非而前,平分秋色。  在黑暗中,拥抱更深的黑暗。  如果刀仅仅是一种杀器,我们就没有必要隐藏它的锋芒。真正可以隐藏的,是人的善恶和少数的真理。  只有那些对刀没有信心的人,才会往刀刃上涂抹毒药。  而真正的爱刀之人,刀始终干净得,像一匹柔软的丝绸。  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刀。  挥出去的每一刀都是
期刊
席草,是一种温情的草,柔软、秀气而有韧性,可以编织草席。  手工编织的草席柔软轻便,易洗易干,凉爽耐用。新织好时带有灯芯草淡淡的青草味,很是好闻。那时农村每家的孩子都有三五个,大人也没有那么讲究,小孩夜里尿尿,直接透过草席漏到地上,湿了的那块照睡,没有空去经常洗席子,任由席子被尿浸泡又自然干,往往一张席子其他地方都好好的,就孩子睡的地方烂了。  在我读小学阶段,我家每年会织出大大小小100多张席子
期刊
我每天清早都急匆匆去上学,能够坐下来慢条斯理地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对我来说是奢望。要么是急忙忙忘了吃早餐,要么是嫌弃不好吃饿着肚子,导致每到第三节课的时候,我的肚子就开始不受控制地叫,胃也抽抽地疼。  这些,妈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为了让我能好好地吃上每一顿早饭,她也是操碎了心。每天天刚蒙蒙亮,妈妈便起床,给我做一些花样百出的吃食。妈妈给我做的美食种类不胜枚举,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感动至今的,
期刊
梅姨不幸,35岁时丈夫便丢下三个小孩撒手人寰,大的刚满12岁,小的只有3岁。  丈夫的突然离去让梅姨不知所措,如天塌一般,而眼前那三双渴盼的眼神更是让她不容有半点的闪失和分心,丈夫临终前的话也是她最大的安慰:生活再艰苦也要把孩子们拉扯大,有你在,我就安心了……孩子们需要她,她唯有坚强!  梅姨原是老城名山脚下砖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干着最累的烧窑工,一身粗蓝布工作服洗了又洗,补了又补,那些细密的针脚是
期刊
插 枝  摘枝者,弃叶,留刺,抛却树木厚重的肉身。  一个双眼有神的沉默者,像是在清点自身多余的补丁。  只需修剪枝柯细细的骨头,插入三两只空净的酒樽,挑出时间匀速的光,继续秉持被岁月垂青的波澜。  不需中景与远景,不需生根或发芽的理想。小景别有洞天——  它可能是现实中的一声鸟鸣,一片梦中的森林,一束活过来的花,一树挂在眼泪上的光芒。  一枚枚遍布沧桑之爱的单词。  断 句  落叶如断句。如命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