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素质教育阶段,导致了教学质量的整体下滑,影响了高端拔尖人才的培养;通过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29-02
人才资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早在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强调要重视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2001年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专门列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2002年中央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纲要》,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虽然只是人才金字塔顶上的一小部分人,但他们能释放巨大的能量、做出巨大的贡献。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教育必须培养出足够数量和相当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此东北农业大学的各国家重点学科也设立了拔尖人才班,为学科发展提供优质生源。
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王永斌等2006年研究发现拔尖人才对社会具有惊人的推进力,因此拔尖人才具有不可推脱的历史使命,充分重视并为拔尖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大有益处。徐晞等2011年对拔尖人才的本科阶段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国内25所高水平大学的创新实验班展开研究,发现普遍采用:大类培养、个性化教学计划、小班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培养模式;并找到了我国与国外培养模式的差距:核心课程建设不完善、缺乏国际交流机会、研讨课程少等。欧美大部分国家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起步较早,早在1998年就普遍采用“博洛尼亚进程”,其中包括本硕士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拔尖人才的评价机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学生、教师的交流方式,促使大学注重教学质量等内容。德国为增加其高校竞争力、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促进尖端科技的发展,大力培养本土拔尖人才,德国政府在2005年6月启动了“卓越创新计划”,即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重点建设一批拔尖高校和学科,共投入19亿欧元,“卓越创新计划”与我国实施的“985工程”相似,但其筛选的标准并不主要是学校的名声和以往的成就,而主要以学校未来发展是否具有创新力为依据。资料显示国外发达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为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
二、现行高等教育对拔尖人才的培养乏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为高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学生录取分数线下降,学生间差距拉大;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使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还不能完全适应扩招后的新形势,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随之而来的更大的问题是:面对基本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传统教学模式在拔尖人才的培养上略显乏力,为了确保多数学生的培养质量,只能减缓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形成无力追逐科技前沿的恶果,这对于拔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大为不利。以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为例,农业机械化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下设的本科专业,具有比较深厚的办学基础,然而近年来人才质与量的下降,已经影响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此学校设立了“拔尖人才班”,希望能够通过对基础相对较好的生源进行集中培养,为学校及学科发展提供优质生源。拔尖人才班近两年的运行表明:虽然为拔尖人才班配备了最好的教师和教学实验环境,但似乎拔尖人才与我们的期望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还是普遍厌学怠学,不及格率还是居高不下,拔尖人才的杰出程度还是不令人满意。大学工科课程的枯燥性、复杂性、抽象性,使得众多学生望而却步,失掉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生源质量下降,学时数量锐减,基础投入减少,教学重心转移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凸显了这一矛盾。消极的教与学的对弈被学生形象地描述为: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过全忘记。这种局面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适合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为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能将科学创新的思维习惯应用于工程实际,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需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建一个高起点、新立意、宽口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不但有利于教学质量整体滑坡局面下的拔尖人才的遴选和培养,还能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生源,也可以作为常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的试点。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够推动拔尖人才培养
通过对多年基础教学工作的总结,结合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分析得出了当前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1)学习目标不明确。当学生面对一门新课程时,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却不知为何要学,更不知此门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作用,这必然会产生学习的盲目性、被动性和消极性,一旦课程难度骤然加深或因某种原因“断档”,学生会轻易放弃本门课程的学习。(2)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感。大学工科基础课程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教材中的案例也多为上世纪50、60年代的经典案例,这些陈旧的案例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经常出现老师津津乐道而学生萎靡不振的情况,而当老师提及神七、宝马、机器人等话题时学生立即精神抖擞,课件教学过程与当今时代的科技前沿对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3)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理论课老师注重推演,实践课老师注重动手,导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环节出现缺失,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更不知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自然就会出现丧失学习兴趣、漠视课堂教学的现象。
无论对于拔尖人才还是普通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上述问题,彻底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去尝试崭新的教学模式,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效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开设一些时代感强、科技含量高、特色鲜明的科创项目群;缓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引导拔尖人才快速成长,解决学科发展对高素质生源需求的燃眉之急;同时利用科技创新活动培养拔尖人才过程中,还能沉淀下来一些有价值经验,可以广泛推广到常规教学环节中;另外,通过大力宣传科技创新队员的科研事迹及科技作品,也能够引导崇尚科技、立意创新的良好风气。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042)。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29-02
人才资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早在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强调要重视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2001年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专门列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2002年中央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纲要》,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虽然只是人才金字塔顶上的一小部分人,但他们能释放巨大的能量、做出巨大的贡献。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教育必须培养出足够数量和相当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此东北农业大学的各国家重点学科也设立了拔尖人才班,为学科发展提供优质生源。
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王永斌等2006年研究发现拔尖人才对社会具有惊人的推进力,因此拔尖人才具有不可推脱的历史使命,充分重视并为拔尖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大有益处。徐晞等2011年对拔尖人才的本科阶段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国内25所高水平大学的创新实验班展开研究,发现普遍采用:大类培养、个性化教学计划、小班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培养模式;并找到了我国与国外培养模式的差距:核心课程建设不完善、缺乏国际交流机会、研讨课程少等。欧美大部分国家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起步较早,早在1998年就普遍采用“博洛尼亚进程”,其中包括本硕士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拔尖人才的评价机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学生、教师的交流方式,促使大学注重教学质量等内容。德国为增加其高校竞争力、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促进尖端科技的发展,大力培养本土拔尖人才,德国政府在2005年6月启动了“卓越创新计划”,即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重点建设一批拔尖高校和学科,共投入19亿欧元,“卓越创新计划”与我国实施的“985工程”相似,但其筛选的标准并不主要是学校的名声和以往的成就,而主要以学校未来发展是否具有创新力为依据。资料显示国外发达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为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
二、现行高等教育对拔尖人才的培养乏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为高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学生录取分数线下降,学生间差距拉大;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使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还不能完全适应扩招后的新形势,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随之而来的更大的问题是:面对基本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传统教学模式在拔尖人才的培养上略显乏力,为了确保多数学生的培养质量,只能减缓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形成无力追逐科技前沿的恶果,这对于拔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大为不利。以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为例,农业机械化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下设的本科专业,具有比较深厚的办学基础,然而近年来人才质与量的下降,已经影响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此学校设立了“拔尖人才班”,希望能够通过对基础相对较好的生源进行集中培养,为学校及学科发展提供优质生源。拔尖人才班近两年的运行表明:虽然为拔尖人才班配备了最好的教师和教学实验环境,但似乎拔尖人才与我们的期望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还是普遍厌学怠学,不及格率还是居高不下,拔尖人才的杰出程度还是不令人满意。大学工科课程的枯燥性、复杂性、抽象性,使得众多学生望而却步,失掉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生源质量下降,学时数量锐减,基础投入减少,教学重心转移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凸显了这一矛盾。消极的教与学的对弈被学生形象地描述为: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过全忘记。这种局面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适合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为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能将科学创新的思维习惯应用于工程实际,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需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建一个高起点、新立意、宽口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不但有利于教学质量整体滑坡局面下的拔尖人才的遴选和培养,还能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生源,也可以作为常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的试点。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够推动拔尖人才培养
通过对多年基础教学工作的总结,结合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分析得出了当前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1)学习目标不明确。当学生面对一门新课程时,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却不知为何要学,更不知此门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作用,这必然会产生学习的盲目性、被动性和消极性,一旦课程难度骤然加深或因某种原因“断档”,学生会轻易放弃本门课程的学习。(2)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感。大学工科基础课程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教材中的案例也多为上世纪50、60年代的经典案例,这些陈旧的案例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经常出现老师津津乐道而学生萎靡不振的情况,而当老师提及神七、宝马、机器人等话题时学生立即精神抖擞,课件教学过程与当今时代的科技前沿对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3)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理论课老师注重推演,实践课老师注重动手,导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环节出现缺失,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更不知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自然就会出现丧失学习兴趣、漠视课堂教学的现象。
无论对于拔尖人才还是普通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上述问题,彻底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去尝试崭新的教学模式,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效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开设一些时代感强、科技含量高、特色鲜明的科创项目群;缓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引导拔尖人才快速成长,解决学科发展对高素质生源需求的燃眉之急;同时利用科技创新活动培养拔尖人才过程中,还能沉淀下来一些有价值经验,可以广泛推广到常规教学环节中;另外,通过大力宣传科技创新队员的科研事迹及科技作品,也能够引导崇尚科技、立意创新的良好风气。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