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念看,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讲有余数的除法,可按以下三步通过学生摆一摆,分一分,来揭示出新的内容。第一步,10根小棒,每5根放一堆,需要放几堆?学生很快分出来了,操作的要领是:每5根小棒是一份,10里面有几个5,就有几份。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突出“一份”的核心地位,为“平均分过程中剩余”的出现创造思维条件。第二步,还是10根小棒,每3根放一堆,会怎么样?学生发现“剩余部分”不够“一份”的情况,紧接着第三步,11支花,平均放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放几支?又发现了什么,剩下2支不够平均放到3个瓶子里了。这一问题的发现引起了学生的思维,为正式建立“余数”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二、在自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识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从学生的自学中进行。开始时,教师可提出自学要求或编拟自学提纲,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按自学要求或对照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自学时可以讨论,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问问老师或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现代的教育观是不应该把数学只看作一门单纯的学科知识,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应用工具,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加强学生课堂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计划课堂上要做哪些操作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好哪些活动用具等。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的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时候,教师在让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后,进行以下的课堂上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用纸画出所学过的四种图形,每种都多画几个,然后用剪刀把这些图形剪下来,再用这些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画。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得想法拼出了小汽车、火车、房子、轮船等,这种“画画、剪剪、拼拼”的活动,使学生形象的看到当把两个或几个图形拼在一起时就会出现一幅新的图画,学生看着按自己想法拼出来的图画,心里充满了一种胜利的满足感。这种堂上操作活动既发挥了学生主体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在开放题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型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尤其对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元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搜集数据。接下来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问题?”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和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做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五、从说理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律、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数量关系等等,从说理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启发学生看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即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两个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可以推出梯形面积的公式。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念看,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讲有余数的除法,可按以下三步通过学生摆一摆,分一分,来揭示出新的内容。第一步,10根小棒,每5根放一堆,需要放几堆?学生很快分出来了,操作的要领是:每5根小棒是一份,10里面有几个5,就有几份。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突出“一份”的核心地位,为“平均分过程中剩余”的出现创造思维条件。第二步,还是10根小棒,每3根放一堆,会怎么样?学生发现“剩余部分”不够“一份”的情况,紧接着第三步,11支花,平均放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放几支?又发现了什么,剩下2支不够平均放到3个瓶子里了。这一问题的发现引起了学生的思维,为正式建立“余数”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二、在自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识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从学生的自学中进行。开始时,教师可提出自学要求或编拟自学提纲,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按自学要求或对照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自学时可以讨论,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问问老师或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现代的教育观是不应该把数学只看作一门单纯的学科知识,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应用工具,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加强学生课堂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计划课堂上要做哪些操作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好哪些活动用具等。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的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时候,教师在让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后,进行以下的课堂上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用纸画出所学过的四种图形,每种都多画几个,然后用剪刀把这些图形剪下来,再用这些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画。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得想法拼出了小汽车、火车、房子、轮船等,这种“画画、剪剪、拼拼”的活动,使学生形象的看到当把两个或几个图形拼在一起时就会出现一幅新的图画,学生看着按自己想法拼出来的图画,心里充满了一种胜利的满足感。这种堂上操作活动既发挥了学生主体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在开放题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型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尤其对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元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搜集数据。接下来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问题?”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和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做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五、从说理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律、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数量关系等等,从说理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启发学生看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即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两个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可以推出梯形面积的公式。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