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探究学习法,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是要激发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那么怎样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我的课堂中,我是将自主预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我的预习方法一般分为四步:“一看二找三思四练”,一看:指让学生通篇阅读教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二找:指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找出教学重点,如计算思路、公式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思:指让学生对自己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以及教材中提出的“议一议”“试一试”进行思考,并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标注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四练:指让学生利用自己预习的知识试着解决一至两题。通过练习让学生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对于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在课堂讨论中得到化解。这种依纲先学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都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总的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当配角,在課堂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我在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这一节课时,首先我让学生看书自学书上的例题和相关的习题,在学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以后,让学生自己回忆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那些地方需要老师帮忙的。接着让学生带着自学到的知识自己尝试着解决“想想做做”第一、二两题。在学生完成依纲先学的四步后,让学生利用书上的“试一试”检测同桌,并提出自己的困惑与同学一起交流。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问题很快就有了解决的方法,学生对本课教学的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最后教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总结概括性的内容再作强化,以加深记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是求知的殿堂
传统课堂的“教”,多是照本宣读,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案半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愿节外生枝。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了严重的迫害。而要想使学生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就必须解开学生的束缚,就必须建立一种平等、友爱、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变更教师主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形成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滔滔不绝地讲解,更过的时间是在倾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宰者。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这一节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根据预习大纲进行自学,在学生完成自学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指名学生到展台前演示,边演示边讲解,台下的学生在看和听的过程中,对他表述中不正确的地方及时指出和纠正。此外,在该名学生演示完成后,另请几名学生点评,对他在操作中做的好的地方加以表扬,对他做的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和启发,或在学生讲完后对知识点检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配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让各抒己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思维解放了、视野开阔了,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合作是双赢的保障
我曾任教一个有着53名学生的“大班”。要在一堂40分钟的课上仅让一名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学习,还要让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学习,着实有点难度。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如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如“观察”“思考”“探索”“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小学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成员的安排上,我按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均衡分配。让优等生来辅助后进生学习,以优等生的学习激情来渲染后进生,采用一帮一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让学生四人一组,带着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先让中等生发言,后两者倾听,在有了前面的基础之上,让后进生尝试着说说,最后由优等生来总结和补充,在整个讨论中,三类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空前高涨,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笔算24 7》时,首先我请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将算式写成竖式的形式,接着请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索算法。然后指名交流算法,黑板上出现了这样两种算法:有些学生认为应该从个位算起,有些学生则认为应该从十位算起。这时,课堂变得热闹起来。通过计算与交流,学生自然地发现问题,并积极展开讨论。作为教师的我,很高兴看到这种为探索真理而产生的激情碰撞。在争论中,甲方认为从个位算起比较好,原因是这样减少了计算步骤,不会再删改十位上的数。而乙方认为从十位算起比较好,原因是这样计算时比较顺,是从左边写起的。作为裁判的我,把选择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说服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总结算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是计算的方法,还体验到了研究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总之,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是学生自主求知的场所,是师生智慧交融的场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才会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富有朝气。
【作者单位:昆山高新区同心小学 江苏】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我的课堂中,我是将自主预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我的预习方法一般分为四步:“一看二找三思四练”,一看:指让学生通篇阅读教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二找:指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找出教学重点,如计算思路、公式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思:指让学生对自己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以及教材中提出的“议一议”“试一试”进行思考,并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标注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四练:指让学生利用自己预习的知识试着解决一至两题。通过练习让学生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对于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在课堂讨论中得到化解。这种依纲先学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都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总的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当配角,在課堂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我在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这一节课时,首先我让学生看书自学书上的例题和相关的习题,在学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以后,让学生自己回忆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那些地方需要老师帮忙的。接着让学生带着自学到的知识自己尝试着解决“想想做做”第一、二两题。在学生完成依纲先学的四步后,让学生利用书上的“试一试”检测同桌,并提出自己的困惑与同学一起交流。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问题很快就有了解决的方法,学生对本课教学的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最后教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总结概括性的内容再作强化,以加深记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是求知的殿堂
传统课堂的“教”,多是照本宣读,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案半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愿节外生枝。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了严重的迫害。而要想使学生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就必须解开学生的束缚,就必须建立一种平等、友爱、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变更教师主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形成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滔滔不绝地讲解,更过的时间是在倾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宰者。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这一节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根据预习大纲进行自学,在学生完成自学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指名学生到展台前演示,边演示边讲解,台下的学生在看和听的过程中,对他表述中不正确的地方及时指出和纠正。此外,在该名学生演示完成后,另请几名学生点评,对他在操作中做的好的地方加以表扬,对他做的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和启发,或在学生讲完后对知识点检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配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让各抒己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思维解放了、视野开阔了,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合作是双赢的保障
我曾任教一个有着53名学生的“大班”。要在一堂40分钟的课上仅让一名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学习,还要让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学习,着实有点难度。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如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如“观察”“思考”“探索”“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小学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成员的安排上,我按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均衡分配。让优等生来辅助后进生学习,以优等生的学习激情来渲染后进生,采用一帮一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让学生四人一组,带着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先让中等生发言,后两者倾听,在有了前面的基础之上,让后进生尝试着说说,最后由优等生来总结和补充,在整个讨论中,三类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空前高涨,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笔算24 7》时,首先我请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将算式写成竖式的形式,接着请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索算法。然后指名交流算法,黑板上出现了这样两种算法:有些学生认为应该从个位算起,有些学生则认为应该从十位算起。这时,课堂变得热闹起来。通过计算与交流,学生自然地发现问题,并积极展开讨论。作为教师的我,很高兴看到这种为探索真理而产生的激情碰撞。在争论中,甲方认为从个位算起比较好,原因是这样减少了计算步骤,不会再删改十位上的数。而乙方认为从十位算起比较好,原因是这样计算时比较顺,是从左边写起的。作为裁判的我,把选择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说服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总结算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是计算的方法,还体验到了研究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总之,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是学生自主求知的场所,是师生智慧交融的场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才会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富有朝气。
【作者单位:昆山高新区同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