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不敲门就进入我的房间?为什么不尊重我的隐私?仅仅因为我是你的女儿?”
“敲门?要敲门的话,我能知道你在学习的时候玩手机?你要我尊重你,你也得有让我尊重的理由啊!”
因为这样的对话一再发生,“90后”女孩毕思竺给她的妈妈写了一封信。很快,这封信被各大网站转载。
信中,毕思竺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恩之情:“你给了我生命和人生,然后不得不担负起这个世界上最难胜任的职业——家长,不得不研究起这个世界上最艰深的学问——跟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打交道。妈妈,我感谢你的哺育之恩。”但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理解:
“妈妈,为什么太多在我们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你们都会质疑?你们看不惯我们把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上,认为那是虚无的自恋行为;你们在日记本上写日记,却看不惯我们在网上写日志;你们喜欢在现实的世界里旅游,却看不惯我们在网络的世界里漫步;你们在实体商店里乐此不疲地扫货,却看不惯我们在网店购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你在上网;我在上网的时候,你在旁边恶狠狠地盯着我看。你们对我们的质疑和责备,都和这个时代及技术有关。是的,我喜欢在做作业的时候玩手机,但做家长的你不看手机又能忍受多久呢?”
毕思竺认为,像她这样的“90后”一代,生来就处在网络相伴的环境下,一个与互联网隔绝的人或许会成为学校里的好学生,但一定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她希望妈妈不要单凭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她的生活方式。
这封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不少“90后”网友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依然骄傲:女孩说的不是全无道理,但也应该找找自己身上的问题,比如,边做作业边玩手机真的好吗?抱怨母亲不理解自己的时候,为什么不尝试去理解母亲的想法?而做父母的,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也应该审视一下方式是否合理。
@柠檬水7号:许多时候,我也有冲动把这些话跟我爸说,但是每次还是忍着眼泪咬着下唇把话咽回肚子里。因为,我的爸爸已经不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啦!我顶嘴一次,就会增加一分他对我未来的担忧,加快一分他的衰老,我怎么忍心!
@不爱自然卷:父母总是以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对你好,或许我们会感到被束缚被压制,但换位思考一下,父母这样做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也是“90后”,我理解父母。
李 建: 善意的声音不容错过
深夜,一个年轻人行走在山谷里。天很黑,看不到星星和月亮,他找不到走出山谷的方向。突然,他听到夜空中传来了一个声音:“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天亮了会有用的。”年轻人感到不可思议:石子有什么用?但那声音一遍一遍地响起。最后,那声音几乎在哀求了,于是他照做了。天亮了,他懵懵懂懂地走出了山谷,借着黎明的微光,年轻人伸开自己的手掌察看,哇!那些石子竟然是金灿灿的黄金!
有人觉得这个故事很荒诞,但这样的例子大量而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旁。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自己认为不可理喻的父母的声音是善意的,是为自己好!
王海韫: 千里马也需驯马人
千里马纵使能日行千里,也需驯马人精心照看与管教。如果说我们就像一匹匹成长中的骏马,那父母就是我们的驯马人。儿时乱窜马路犯错被呵斥,现在边做作业边玩手机被教训,看起来严厉的管教其实指引着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奔跑前行。当然,作为父母,当儿女已经可以迈开步子奔跑时,何不给他们更多空间和宽容?
茅为蕙: 爱不是束缚
把子女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可能是父母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所以才会有不经同意就进入子女房间、监视子女做作业、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办事等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行为。电影台词说得好:“爱就是克制。”无条件的爱,不可以演变成无止尽的控制和教条。
李 婕、钱智星:
代沟不可避免,但可以温柔跨越
在我看来,代沟是道德伦理的载体——父母长辈的唠叨里蕴含的是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丰富的人生经验。代沟的存在不可避免,时代的发展、成长的叛逆时常让我们觉得父母长辈给予的爱与教诲是落伍的,有时候,我们甚至根本感受不到他们的深情。就像父母总认为“早睡早起身体好”,因而假期里看到我熬夜上网追看电视剧,妈妈总会念叨“别看了,早点睡吧”,而这份关心却被我视作老生常谈,不予理会。若是唠叨多了,甚至还会招来我的不耐烦。
为了跨越代沟,我们作出的努力常常是激烈的反抗,然而代沟却越来越深。其实大可以从一封信、一次谈心开始,吸取父母教诲中的“营养成分”,接受必要的传承,并温柔而坚定地与他们沟通新时代的观念,让代沟在良好的互动中慢慢消融。
成长需要快乐
学会换位思考,解决问题宜疏不宜堵,这是代沟问题给我们的写作提示。
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看了同学们的见解,就知道不用我唠唠叨叨地再谈互相体谅、换位思考这些道理了。
只不过审视家长,观察他们教育孩子的言行,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教育现象,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禁欲主义”的倾向,似乎让人快乐的,都是禁止的:不能睡懒觉!不能看电视!不能看漫画!不能玩手机!不能上网玩游戏!不能谈恋爱!……
首先,这样做是不是简单粗暴了一点?成长需要快乐,家长们除了简单地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做之外,是不是更应该告诉孩子该做些什么?什么时候睡懒觉是可以的,怎么样用手机用电脑才是正确的,谈恋爱应该怎么谈……体会成长中的快乐,我觉得非常重要!
其次,这种“不允许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不能犯任何错误”的理念,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好吗?谁都知道疏比堵更有效,怎么到了教育上,这一条就被遗忘了呢?
学军中学 杨凯峰
“敲门?要敲门的话,我能知道你在学习的时候玩手机?你要我尊重你,你也得有让我尊重的理由啊!”
因为这样的对话一再发生,“90后”女孩毕思竺给她的妈妈写了一封信。很快,这封信被各大网站转载。
信中,毕思竺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恩之情:“你给了我生命和人生,然后不得不担负起这个世界上最难胜任的职业——家长,不得不研究起这个世界上最艰深的学问——跟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打交道。妈妈,我感谢你的哺育之恩。”但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理解:
“妈妈,为什么太多在我们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你们都会质疑?你们看不惯我们把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上,认为那是虚无的自恋行为;你们在日记本上写日记,却看不惯我们在网上写日志;你们喜欢在现实的世界里旅游,却看不惯我们在网络的世界里漫步;你们在实体商店里乐此不疲地扫货,却看不惯我们在网店购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你在上网;我在上网的时候,你在旁边恶狠狠地盯着我看。你们对我们的质疑和责备,都和这个时代及技术有关。是的,我喜欢在做作业的时候玩手机,但做家长的你不看手机又能忍受多久呢?”
毕思竺认为,像她这样的“90后”一代,生来就处在网络相伴的环境下,一个与互联网隔绝的人或许会成为学校里的好学生,但一定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她希望妈妈不要单凭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她的生活方式。
这封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不少“90后”网友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依然骄傲:女孩说的不是全无道理,但也应该找找自己身上的问题,比如,边做作业边玩手机真的好吗?抱怨母亲不理解自己的时候,为什么不尝试去理解母亲的想法?而做父母的,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也应该审视一下方式是否合理。
@柠檬水7号:许多时候,我也有冲动把这些话跟我爸说,但是每次还是忍着眼泪咬着下唇把话咽回肚子里。因为,我的爸爸已经不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啦!我顶嘴一次,就会增加一分他对我未来的担忧,加快一分他的衰老,我怎么忍心!
@不爱自然卷:父母总是以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对你好,或许我们会感到被束缚被压制,但换位思考一下,父母这样做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也是“90后”,我理解父母。
李 建: 善意的声音不容错过
深夜,一个年轻人行走在山谷里。天很黑,看不到星星和月亮,他找不到走出山谷的方向。突然,他听到夜空中传来了一个声音:“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天亮了会有用的。”年轻人感到不可思议:石子有什么用?但那声音一遍一遍地响起。最后,那声音几乎在哀求了,于是他照做了。天亮了,他懵懵懂懂地走出了山谷,借着黎明的微光,年轻人伸开自己的手掌察看,哇!那些石子竟然是金灿灿的黄金!
有人觉得这个故事很荒诞,但这样的例子大量而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旁。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自己认为不可理喻的父母的声音是善意的,是为自己好!
王海韫: 千里马也需驯马人
千里马纵使能日行千里,也需驯马人精心照看与管教。如果说我们就像一匹匹成长中的骏马,那父母就是我们的驯马人。儿时乱窜马路犯错被呵斥,现在边做作业边玩手机被教训,看起来严厉的管教其实指引着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奔跑前行。当然,作为父母,当儿女已经可以迈开步子奔跑时,何不给他们更多空间和宽容?
茅为蕙: 爱不是束缚
把子女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可能是父母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所以才会有不经同意就进入子女房间、监视子女做作业、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办事等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行为。电影台词说得好:“爱就是克制。”无条件的爱,不可以演变成无止尽的控制和教条。
李 婕、钱智星:
代沟不可避免,但可以温柔跨越
在我看来,代沟是道德伦理的载体——父母长辈的唠叨里蕴含的是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丰富的人生经验。代沟的存在不可避免,时代的发展、成长的叛逆时常让我们觉得父母长辈给予的爱与教诲是落伍的,有时候,我们甚至根本感受不到他们的深情。就像父母总认为“早睡早起身体好”,因而假期里看到我熬夜上网追看电视剧,妈妈总会念叨“别看了,早点睡吧”,而这份关心却被我视作老生常谈,不予理会。若是唠叨多了,甚至还会招来我的不耐烦。
为了跨越代沟,我们作出的努力常常是激烈的反抗,然而代沟却越来越深。其实大可以从一封信、一次谈心开始,吸取父母教诲中的“营养成分”,接受必要的传承,并温柔而坚定地与他们沟通新时代的观念,让代沟在良好的互动中慢慢消融。
成长需要快乐
学会换位思考,解决问题宜疏不宜堵,这是代沟问题给我们的写作提示。
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看了同学们的见解,就知道不用我唠唠叨叨地再谈互相体谅、换位思考这些道理了。
只不过审视家长,观察他们教育孩子的言行,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教育现象,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禁欲主义”的倾向,似乎让人快乐的,都是禁止的:不能睡懒觉!不能看电视!不能看漫画!不能玩手机!不能上网玩游戏!不能谈恋爱!……
首先,这样做是不是简单粗暴了一点?成长需要快乐,家长们除了简单地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做之外,是不是更应该告诉孩子该做些什么?什么时候睡懒觉是可以的,怎么样用手机用电脑才是正确的,谈恋爱应该怎么谈……体会成长中的快乐,我觉得非常重要!
其次,这种“不允许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不能犯任何错误”的理念,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好吗?谁都知道疏比堵更有效,怎么到了教育上,这一条就被遗忘了呢?
学军中学 杨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