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第七交响曲》之“残夜”意境研究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versk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勒《第七交响曲》问世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这部作品与“夜”关系密切,着眼于这一既定研究事实,文章核心讨论和思考的问题主要基于两方面:第一,马勒如何描摹夜这一意象;第二,马勒又如何从夜这一意象显现出独具个性的意境.
其他文献
孙应鳌是明代黔中王门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足迹遍布近半个中国,广交阳明后学弟子,在与名儒硕学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中,不断吸收其思想精华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同时,通过矢志不渝地践履阳明心学,积极参与学术共同体的建构,最终促成了地域学术共同体——黔中王门学派的形成.
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引入Super-SBM模型、地理空间分析法分别测算区域2008-2018年旅游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安徽省旅游效率整体呈先降后升的波动发展态势,高值区数量经历了增加-降低的历程,空间格局形成以皖中为核心,皖南、皖北为两极的格局.效率低值区在数量上变化不大,空间分布较为散乱.(2)安徽省旅游效率内部差异性呈先扩大后敛缩的趋势,皖中、皖北、皖南的内部差异是省内旅游效率差异的主要成因.(3)旅游产业结构、交通条件、科技发展水平、人才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
以羌活种子为材料,探究其无菌萌发的处理条件;并以萌发的无菌苗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激素配比对无菌幼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建立羌活离体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的较好处理方式为0~4℃清水浸泡24 h,然后500 mg/L赤霉素浸泡24 h,再转接到MS+KT0.5 mg/L+NAA0.5 mg/L+AC1 g/L的培养基上发芽率较好,为17.5%;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KT1.0 mg/L+NAA0.2 mg/L,增殖率为280.00%;最适生根处理方式为将试管苗根部在100
本文采用时长比(DR)、音量比(VR)和调域比(WR)对50名北京普通话母语者的陈述句和疑问句进行了调查,以期探讨普通话语调音高、音长和音强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在汉语语调中,音高、音长、音强三要素的表现是不同步的,这充分证明了韵律不同步原理:在音强为主导的情况下,音高随音强而变化;在音高为主导的情况下,音强并不一定随音高变化.即,音强对音高的影响是非可逆的.本文提供的就是音高为主导的情况.在汉语自然焦点陈述句和语调疑问句中,音量比和调域比的相关都只是中等程度.时长在其中作为一个稳定因素,调域跟时
在马勒逝世110周年之际,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写作工作坊以“马勒之象”命题开展讨论,以团队实践笔者此前提出的“音响诗学”作业.本次讨论共遴选7位本科、硕士、博士在校生参加,音乐学系部分教师评议.本文系本次“音响诗学”作业的导引,并应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之约而撰写,旨在“意想—意向—意象—意境—境界”这一思考范式设定基础上,以“马勒之象”理念提出为引线开拓新学术空间的可能.由此,以艺术学、审美、美学、哲学、语言学五者搭建学科间性合力的音乐学写作范式,分别以音乐作品形式语言为主体生成听感官事实,通过情
在亚BCI-代数中首先引入犹豫模糊理想和犹豫模糊子代数的定义,并讨论犹豫模糊理想的性质以及等价刻画.其次,在亚BCI-代数中定义了犹豫模糊闭理想的概念,讨论犹豫模糊闭理想与犹豫模糊子代数的关系.最后,在亚BCI-代数同态下,研究了犹豫模糊子代数和犹豫模糊理想的像与直积.
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可以给企业带来影响.把企业的捐赠与创新绩效联系起来,并把政府补贴和CEO声誉作为中介变量,从企业外部和内部角度研究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4-2018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慈善捐赠与创新绩效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政府补贴和CEO声誉在慈善捐赠与创新绩效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即企业进行慈善捐赠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和CEO声誉的中介作用来提升创新绩效;(3)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政府补贴和CEO声誉在慈善捐赠与创新绩效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4
在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中,“天堂”这一意象占据了很大的篇幅.最常见的天堂意象有两种:一种是唯有上帝的选民才能进入的金碧辉煌、坚不可摧的“上帝之城”;二是通过救赎才可以重返的美丽“乐园”.马勒《第五交响曲》共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乐章为第一部分呈现地狱之象,第三乐章谐谑曲为第二部分呈现现实之象,最后两个乐章为第三部分呈现天堂之象,五个乐章的音响视界不断敞开逐渐显现三个递进式关系的意象视界.从某种意义上看,整部作品是马勒对天堂的憧憬以及对这路途的凝视,即“天堂之路”意象.
特定的声音产生于特定的空间,且制造特定的空间感.音响场景,正是由音响的空间性构建起来的.音响场景的转换,也是作曲家意识的转换,是音乐作品叙事动机和中心的转移.马勒的《第六交响曲》以多个特征鲜明的主题建构了多重的声音空间.其间,既有属于马勒本人记忆的声音空间,又有作曲家有意构建的声音空间,以及更广大的由音响所指征的精神空间.本文试从马勒《第六交响曲》的空间维度出发,探究其音乐修辞之对置手法、乡愁情愫.
鄙文《关于释义的几个问题》刊于《北方论丛》1982 年第 6 期,后收入笔者《训诂散笔》(2005 年 1 月,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今阅《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七版(2016.9),并检讨鄙文,发现鄙文固有得失;而所评及的某些条目,《现汉》今版或已做了修改(当然,修订者是否依从笔者意见而改,则不得而知),或一仍其旧.今重新对读之,凡发现笔者所评而修订者改动的,则标出,以与尚未改者对照;有必当说明者,亦如之:以见笔者新的思考及所望于编者之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