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体育能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
药物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虽然都有一定疗效,但疗效不够理想,而且常有副作用。为此,医生们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其他治疗方法。近20年来,一个重要发展是国内外运用医疗体育防治高血压和冠心病,出现了许多获得成功的报道。
医疗体育为什么能够防治高血压和冠心病?这需要从冠心病的发生谈起。
冠心病发病的最基本原因,是由于供给心肌营养的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和狭窄,使血流减少,供氧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严重时血管阻塞,导致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正常情况下,100克心肌每分钟约需氧8~10毫升;正常人流经每100克心肌的血液,每分钟可供氧14~15毫升,虽则心肌的氧摄取率为75%左右,也完全能满足平时的需要了。在体力活动时,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多,但由于冠状动脉的扩张,血流量可增加4~5倍,所以仍能保持心肌耗氧和冠脉供氧之间的绝对适应。然而在有冠心病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一旦冠脉硬化狭窄超过75%时,冠脉平时即已处于最大扩张状态,当心肌的耗氧量增加时,冠脉就无法再扩张,从而引起心绞痛等。至于高血压则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根据上述情况,对于血管硬化和心绞痛,防治的重点自然应该放在;1 改善对心肌的供血和供氧情况;2 设法降低心肌的氧消耗,也就是减少心肌负荷;3 缓解冠状血管硬化,减轻血管硬化造成的各种有害后果,如减少缺氧、降低血压,减少微血栓形成等。这样体育运动(医疗体育)就是比较积极的防治手段了。
动物试验证明,经常运动的动物,它的心肌供血、供氧可以明显得到改善。大量实践也证明,长期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常能提高他们身体对激烈活动的适应能力。具体表现在相同的运动量下,心率比酱通人要慢,血压较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因而减轻了运动后耗氧和供氧之间的矛盾,不易诱发心绞痛等等。再从体育运动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来看,运动后可以提高血液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能清除动脉壁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故可消除斑块,从而减轻动脉硬化。不单如此,医疗体育还可加强纤维溶解过程,减少微血栓的形成;可以提高人体摄氧能力,减轻缺氧;还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植物神经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而降低血压。所以医疗体育是高血压、冠心病治疗中的一项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治本的效果。
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各种医疗体育方法
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的病因是复杂的,并且又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医疗体育的方法也要多样化。最常用的就是各种慢速度和长时间的运动项目,例如:各种医疗体操、气功、步行、慢跑步、自行车、游泳、登山、各种非竞赛性球类活动等。
高血压、冠心病医疗体操(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编,去年本刊创刊号上登载) 该操因为治疗后可以较好地降低血压和改善症状,所以病人们称之为降压舒心操。这一套操一次活动约15~20分钟左右。但是这套操决不能代替高血压冠心病的所有体育医疗方法,特别是它对心血管系统的锻炼还是很不够的。所以这套操,在治疗该病初期的效果较好;在治疗中期,可作为准备活动的一个内容。
气功能对大脑皮质产生良好的调节影响,它对植物神经系统也有很好的作用,可以降低血管的紧张度和心肌的耗氧量。常用的方法为放松功或站桩。(国外在气功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生物回授法,同样能提高治疗效果)。
太极拳 其特点是意识、呼吸和动作的相互紧密配合,活动时要求肌肉放松,姿势柔和,动作稳定。体力较差的可练简化太极拳,体力较好的可练老式拳。不能打全套的可打半套;记忆力差的,半套都打不下来,可以练个别动作,例如野马分鬃、搂膝拗步、云手、揽雀尾等。一般认为太极拳的运动量较小,为了加大运动量,可以把架子打低一些,动作幅度大一些,重复次数增加一些。注意务使每次练后能微微出汗,全身轻松愉快为宜。
以上两种锻炼均可贯穿于治疗全过程中。
在治疗中期,即重点为了提高心肺功能,可增加定速步行、走跑交替和慢跑步等项目。定速步行不同于散步,散步常是无要求的慢步,因而对此病治疗作用较弱。定速行走是指轻快、放松的又有一定要求的步行。即定时间,定速度,定运动量;若行走路上有坡度则还要定坡度。一般每分钟100~120步,在行走中要求步态稳,步幅均匀,同时配合自然呼吸,距离可在300~2000米左右。若有坡度可从8°~5°坡度开始,并根据坡度大小减慢步行速度和距离。为了避一步增加心肺功能的锻炼,并可逐步采用走跑交替,或慢跑步。其他如自行车、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以至网球、篮球、排球等各种非竞赛性球类,都可根据具体情况,酌量进行。
如何掌握运动量
为了达到治疗效果,必须有足够的运动量,否则只能起到精神治疗作用。一般在疗程的初期并不要求一定的量,主要是逐步使人体对运动产生适应——一般需时2~3周。至疗程中期,则必需达到预期的运动量。
确定一个病人的运动量时,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最好先做一项简单的机能试验,以观察人体对定量活动后的反应性。国外有用跑2400米需多少时间来衡量的办法。但这个运动量偏大,对中老年人并不完全合适,容易发生意外;因而又有人采用作心电图运动试验的方法,来观察心率、血压的反应和恢复时间。我们则采用更简单的方法,即在30秒内连续蹲起20次的方法,然后观察心率和血压的恢复时间。将其结果分成三类:一类在3~5分内恢复正常者为良好,这类人可以按照一般人的要求进行体育活动,并可逐步加量。第二类为活动后5分钟尚未恢复正常者,这类人的活动量宜小,加量时要慎重。第三类,不能完成本测验者,其活动应倍加小心,或暂时不要求一定的量。
到底多少量较为合适?由于心率常和心肌耗氧量的多少成正比,所以常取心率的增加多少为标准。对高血压患者,最好还观察血压的变化。根据我们观察的结果:在活动后平均心率增加数不宜超过安静时的70%,收缩压不宜超过安静时收缩压的20%。若每分钟安静时心率为70次,血压为150/90,则运动后心率数应在119次/分以内,收缩压应在180毫米汞柱以内(舒张压增加极少或稍下降为宜)。安静时心率较快的患者,由于其心脏功能较差,故对其上界应加限制。50岁以上的患者,运动后心率以不超过120~130次/分为原则。
具体的运动方法是:先作10~20分钟的准备活动(如作降压舒心操、太极拳等);以后即可作慢跑步,使心率逐步上升到上述标准;进行15~20分钟后,再用5~10分钟时间作放松整理活动。一次总的时间约30~45分钟。但是这些仅仅是一般的运动规律。
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还提出以下三条作为每个人控制运动量的辅助根据:
1 原有症状是否改善,并且不应出现不适的感觉(例如精神疲惫、气短、胸闷、食欲减退、睡眠差等)。
2 运动后心率恢复情况。要求在停止运动后5~10分钟内恢复至安静状态。若超过10分钟尚未恢复,即使尚未达到上述规定的量,也认为是运动量偏大,宜减量。
3 有条件时,进行运动中的心电监护,以观察可能出现心电异常时的心率数,作为最合适的运动量。
通过两年多的观察,我们总的认为,以上的标准和方法,即能达到较好的医疗效果,又比较安全。
药物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虽然都有一定疗效,但疗效不够理想,而且常有副作用。为此,医生们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其他治疗方法。近20年来,一个重要发展是国内外运用医疗体育防治高血压和冠心病,出现了许多获得成功的报道。
医疗体育为什么能够防治高血压和冠心病?这需要从冠心病的发生谈起。
冠心病发病的最基本原因,是由于供给心肌营养的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和狭窄,使血流减少,供氧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严重时血管阻塞,导致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正常情况下,100克心肌每分钟约需氧8~10毫升;正常人流经每100克心肌的血液,每分钟可供氧14~15毫升,虽则心肌的氧摄取率为75%左右,也完全能满足平时的需要了。在体力活动时,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多,但由于冠状动脉的扩张,血流量可增加4~5倍,所以仍能保持心肌耗氧和冠脉供氧之间的绝对适应。然而在有冠心病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一旦冠脉硬化狭窄超过75%时,冠脉平时即已处于最大扩张状态,当心肌的耗氧量增加时,冠脉就无法再扩张,从而引起心绞痛等。至于高血压则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根据上述情况,对于血管硬化和心绞痛,防治的重点自然应该放在;1 改善对心肌的供血和供氧情况;2 设法降低心肌的氧消耗,也就是减少心肌负荷;3 缓解冠状血管硬化,减轻血管硬化造成的各种有害后果,如减少缺氧、降低血压,减少微血栓形成等。这样体育运动(医疗体育)就是比较积极的防治手段了。
动物试验证明,经常运动的动物,它的心肌供血、供氧可以明显得到改善。大量实践也证明,长期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常能提高他们身体对激烈活动的适应能力。具体表现在相同的运动量下,心率比酱通人要慢,血压较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因而减轻了运动后耗氧和供氧之间的矛盾,不易诱发心绞痛等等。再从体育运动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来看,运动后可以提高血液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能清除动脉壁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故可消除斑块,从而减轻动脉硬化。不单如此,医疗体育还可加强纤维溶解过程,减少微血栓的形成;可以提高人体摄氧能力,减轻缺氧;还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植物神经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而降低血压。所以医疗体育是高血压、冠心病治疗中的一项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治本的效果。
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各种医疗体育方法
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的病因是复杂的,并且又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医疗体育的方法也要多样化。最常用的就是各种慢速度和长时间的运动项目,例如:各种医疗体操、气功、步行、慢跑步、自行车、游泳、登山、各种非竞赛性球类活动等。
高血压、冠心病医疗体操(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编,去年本刊创刊号上登载) 该操因为治疗后可以较好地降低血压和改善症状,所以病人们称之为降压舒心操。这一套操一次活动约15~20分钟左右。但是这套操决不能代替高血压冠心病的所有体育医疗方法,特别是它对心血管系统的锻炼还是很不够的。所以这套操,在治疗该病初期的效果较好;在治疗中期,可作为准备活动的一个内容。
气功能对大脑皮质产生良好的调节影响,它对植物神经系统也有很好的作用,可以降低血管的紧张度和心肌的耗氧量。常用的方法为放松功或站桩。(国外在气功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生物回授法,同样能提高治疗效果)。
太极拳 其特点是意识、呼吸和动作的相互紧密配合,活动时要求肌肉放松,姿势柔和,动作稳定。体力较差的可练简化太极拳,体力较好的可练老式拳。不能打全套的可打半套;记忆力差的,半套都打不下来,可以练个别动作,例如野马分鬃、搂膝拗步、云手、揽雀尾等。一般认为太极拳的运动量较小,为了加大运动量,可以把架子打低一些,动作幅度大一些,重复次数增加一些。注意务使每次练后能微微出汗,全身轻松愉快为宜。
以上两种锻炼均可贯穿于治疗全过程中。
在治疗中期,即重点为了提高心肺功能,可增加定速步行、走跑交替和慢跑步等项目。定速步行不同于散步,散步常是无要求的慢步,因而对此病治疗作用较弱。定速行走是指轻快、放松的又有一定要求的步行。即定时间,定速度,定运动量;若行走路上有坡度则还要定坡度。一般每分钟100~120步,在行走中要求步态稳,步幅均匀,同时配合自然呼吸,距离可在300~2000米左右。若有坡度可从8°~5°坡度开始,并根据坡度大小减慢步行速度和距离。为了避一步增加心肺功能的锻炼,并可逐步采用走跑交替,或慢跑步。其他如自行车、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以至网球、篮球、排球等各种非竞赛性球类,都可根据具体情况,酌量进行。
如何掌握运动量
为了达到治疗效果,必须有足够的运动量,否则只能起到精神治疗作用。一般在疗程的初期并不要求一定的量,主要是逐步使人体对运动产生适应——一般需时2~3周。至疗程中期,则必需达到预期的运动量。
确定一个病人的运动量时,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最好先做一项简单的机能试验,以观察人体对定量活动后的反应性。国外有用跑2400米需多少时间来衡量的办法。但这个运动量偏大,对中老年人并不完全合适,容易发生意外;因而又有人采用作心电图运动试验的方法,来观察心率、血压的反应和恢复时间。我们则采用更简单的方法,即在30秒内连续蹲起20次的方法,然后观察心率和血压的恢复时间。将其结果分成三类:一类在3~5分内恢复正常者为良好,这类人可以按照一般人的要求进行体育活动,并可逐步加量。第二类为活动后5分钟尚未恢复正常者,这类人的活动量宜小,加量时要慎重。第三类,不能完成本测验者,其活动应倍加小心,或暂时不要求一定的量。
到底多少量较为合适?由于心率常和心肌耗氧量的多少成正比,所以常取心率的增加多少为标准。对高血压患者,最好还观察血压的变化。根据我们观察的结果:在活动后平均心率增加数不宜超过安静时的70%,收缩压不宜超过安静时收缩压的20%。若每分钟安静时心率为70次,血压为150/90,则运动后心率数应在119次/分以内,收缩压应在180毫米汞柱以内(舒张压增加极少或稍下降为宜)。安静时心率较快的患者,由于其心脏功能较差,故对其上界应加限制。50岁以上的患者,运动后心率以不超过120~130次/分为原则。
具体的运动方法是:先作10~20分钟的准备活动(如作降压舒心操、太极拳等);以后即可作慢跑步,使心率逐步上升到上述标准;进行15~20分钟后,再用5~10分钟时间作放松整理活动。一次总的时间约30~45分钟。但是这些仅仅是一般的运动规律。
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还提出以下三条作为每个人控制运动量的辅助根据:
1 原有症状是否改善,并且不应出现不适的感觉(例如精神疲惫、气短、胸闷、食欲减退、睡眠差等)。
2 运动后心率恢复情况。要求在停止运动后5~10分钟内恢复至安静状态。若超过10分钟尚未恢复,即使尚未达到上述规定的量,也认为是运动量偏大,宜减量。
3 有条件时,进行运动中的心电监护,以观察可能出现心电异常时的心率数,作为最合适的运动量。
通过两年多的观察,我们总的认为,以上的标准和方法,即能达到较好的医疗效果,又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