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三国演义》,最让人解气的无非是“张飞鞭杖督邮”这一章。尽管《三国志》和《典略》都证明实际上这是个“冤案”,动手“鞭杖督邮”的恰恰是刘备,而老百姓却不太计较“历史的真实”——“谁打也是打,这种家伙谁都打得。”“巡视”机构的威严、公信、道义的形象被“鞭杖”得一塌糊涂。
督邮,汉代郡守的重要佐吏,掌督察纠举所领县的违法之事。从制度上来讲,督邮“巡视”,这种主动出击、实地调查,应该可能改变单一的坐等吏民检举的被动,没料到,这个督邮却十分倒霉,惹人讨厌,轻而易举就让被“巡视”的芝麻绿豆官当众“鞭杖”,可见,当时这种“巡视制度”也委实孱弱得惊人了。一旦“巡视”官员屈从于权势或拳头,怕死而“求哀”,“巡”而不“视”或者沆瀣一气,为虎作伥,就更容易衍生新的腐败。
我们现在的巡视制度借鉴了古代一些做法,却又并不满足于解决一些老祖宗不能解决的弊端,这就是民心所望。认真负责的“巡视”确实是防止“带病提拔”的重要监督方式和渠道。据报道,近年来查处的陈良宇等贪官案件的部分线索,就是在“巡视”中被发现的。
“发现”似乎应该有个过程,矫伪之术,大奸巨蠹有几个不擅长的?陈良宇在大年三十与孤寡老人“共进年夜饭”的“佳话”就被媒体“传颂”过无数回;陈良宇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要做到手中权力绝不为家属和亲友谋利;如有以我的家属和亲友名义办事,要不仅不办,并立即报告。”而事实呢?结果“发现”完全颠了个个儿。
宋朝有个贪官王某,当节度推官时,“粝食敝衣,过为廉慎,一马瘦瘠仅能移步”。于是众口一词都说他是好官,推荐他高就。等到达到目的,“素履一变,侈衣靡食,恣行贪墨”。他还恬不知耻地说:“某乃妙攫也,必无败露。”陈良宇比这个“王某”高明得多,连“妙攫”二字都不曾泄露过。如果不是“巡视”有力而得法,肯定不能“检查”出多少猫腻来的。
贪官污吏“带病上岗”、“带病提职”,是对公道正派的干部一种非常严重的伤害。得“病”的官员往往有很强的技巧性和隐蔽性,普通的“巡视”还不行,得杀“回马枪”,得用X光,得用非常之手段。以前的“考察”,老是听“病者”自诩健康把胸脯拍得山响,找“群众”座谈听汇报又悉浮皮潦草,诸如询问、质询、个案监督等刚性手段几乎没有用过。结果,座谈会上的“群众”皆是人家的哥们弟们,钻进了人家的圈套,耳闻目睹悉为“政绩”。
“塑造形象”的美容师多半是媒体。有些贪官的“底板”太差,“美容师”无视精神领域的客观规律,东一刀西一针地“塑造”,片刻或暂时有“沉鱼落雁”之感。沉的是傻儿鱼,落的是残翅雁。这种为丑恶涂脂抹粉被学者称为“精神通货膨胀”。
几年前在某报上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廉洁的力量》。其中写道:唐代李师古派人携重金去贿赂当朝宰相杜黄裳,送贿者因不了解杜黄裳的为人,“未敢遽送,乃于宅门侍候累日”,细心观察之。当他发现杜黄裳夫人“青衣褴褛”外出时,知杜必为廉洁清官,便返回李府,如实禀报。李师古只好打消了行贿的念头。文章的最后说:“廉洁者的浩然正气,足以使腐败者胆战心惊,束手无策。” (《解放军报》2001年1月8日第6版)
哎哟喂!文章的出发点是不错的,但是,作者把杜黄裳当作廉洁者来颂扬,显然是错误的。据新、旧《唐书》记载,杜黄裳“有王佐大略,性雅淡宽恕”,但又说他经常接受贿赂,死后被劾,“除授不分流品,或官以赂迁,时论惜之。”杜黄裳明明是个卖官鬻爵的家伙,善于哭穷而已。行贿之人尽管“细心观察”,看到的却是人家早已设计好的假象;我们现代的编辑与“老总”读书不全不精,也一不小心中了杜黄裳的“障眼法”。假如我们的“发现”也是这样毛糙,“带病之官”哪能不弹冠相庆?■
图:季平 编辑:盛汉卿
督邮,汉代郡守的重要佐吏,掌督察纠举所领县的违法之事。从制度上来讲,督邮“巡视”,这种主动出击、实地调查,应该可能改变单一的坐等吏民检举的被动,没料到,这个督邮却十分倒霉,惹人讨厌,轻而易举就让被“巡视”的芝麻绿豆官当众“鞭杖”,可见,当时这种“巡视制度”也委实孱弱得惊人了。一旦“巡视”官员屈从于权势或拳头,怕死而“求哀”,“巡”而不“视”或者沆瀣一气,为虎作伥,就更容易衍生新的腐败。
我们现在的巡视制度借鉴了古代一些做法,却又并不满足于解决一些老祖宗不能解决的弊端,这就是民心所望。认真负责的“巡视”确实是防止“带病提拔”的重要监督方式和渠道。据报道,近年来查处的陈良宇等贪官案件的部分线索,就是在“巡视”中被发现的。
“发现”似乎应该有个过程,矫伪之术,大奸巨蠹有几个不擅长的?陈良宇在大年三十与孤寡老人“共进年夜饭”的“佳话”就被媒体“传颂”过无数回;陈良宇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要做到手中权力绝不为家属和亲友谋利;如有以我的家属和亲友名义办事,要不仅不办,并立即报告。”而事实呢?结果“发现”完全颠了个个儿。
宋朝有个贪官王某,当节度推官时,“粝食敝衣,过为廉慎,一马瘦瘠仅能移步”。于是众口一词都说他是好官,推荐他高就。等到达到目的,“素履一变,侈衣靡食,恣行贪墨”。他还恬不知耻地说:“某乃妙攫也,必无败露。”陈良宇比这个“王某”高明得多,连“妙攫”二字都不曾泄露过。如果不是“巡视”有力而得法,肯定不能“检查”出多少猫腻来的。
贪官污吏“带病上岗”、“带病提职”,是对公道正派的干部一种非常严重的伤害。得“病”的官员往往有很强的技巧性和隐蔽性,普通的“巡视”还不行,得杀“回马枪”,得用X光,得用非常之手段。以前的“考察”,老是听“病者”自诩健康把胸脯拍得山响,找“群众”座谈听汇报又悉浮皮潦草,诸如询问、质询、个案监督等刚性手段几乎没有用过。结果,座谈会上的“群众”皆是人家的哥们弟们,钻进了人家的圈套,耳闻目睹悉为“政绩”。
“塑造形象”的美容师多半是媒体。有些贪官的“底板”太差,“美容师”无视精神领域的客观规律,东一刀西一针地“塑造”,片刻或暂时有“沉鱼落雁”之感。沉的是傻儿鱼,落的是残翅雁。这种为丑恶涂脂抹粉被学者称为“精神通货膨胀”。
几年前在某报上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廉洁的力量》。其中写道:唐代李师古派人携重金去贿赂当朝宰相杜黄裳,送贿者因不了解杜黄裳的为人,“未敢遽送,乃于宅门侍候累日”,细心观察之。当他发现杜黄裳夫人“青衣褴褛”外出时,知杜必为廉洁清官,便返回李府,如实禀报。李师古只好打消了行贿的念头。文章的最后说:“廉洁者的浩然正气,足以使腐败者胆战心惊,束手无策。” (《解放军报》2001年1月8日第6版)
哎哟喂!文章的出发点是不错的,但是,作者把杜黄裳当作廉洁者来颂扬,显然是错误的。据新、旧《唐书》记载,杜黄裳“有王佐大略,性雅淡宽恕”,但又说他经常接受贿赂,死后被劾,“除授不分流品,或官以赂迁,时论惜之。”杜黄裳明明是个卖官鬻爵的家伙,善于哭穷而已。行贿之人尽管“细心观察”,看到的却是人家早已设计好的假象;我们现代的编辑与“老总”读书不全不精,也一不小心中了杜黄裳的“障眼法”。假如我们的“发现”也是这样毛糙,“带病之官”哪能不弹冠相庆?■
图:季平 编辑:盛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