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为何甘当黄克诚的副将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克诚、洪学智携手,是在苏北新四军时期。
  1941年7月的苏北反“扫荡”前,黄克诚与洪学智仅在新四军军部匆匆晤面一次,虽未及深谈,但黄克诚在强敌压境时的从容镇定,让洪学智心生几分敬佩。1942年12月,随着盐阜军区改为盐阜军分区并转属新四军3师8旅后,洪学智带领原盐阜军区司令部的部分人员到3师机关接受新的工作安排。对于洪学智的到来,黄克诚非常高兴,专门同他谈了话。此后,洪学智代理3师参谋长,直接在黄克诚的领导下工作。从此,伴随新的斗争任务,两人的革命情谊不断加深。
  黄克诚指挥作战,深谋远虑,缜密周到,以沉稳著称。洪学智则机智果敢,雷厉风行,二人间形成了很好的优长互补。
  就在黄洪携手不久,新一轮的反“扫荡”开始。在更加严酷的斗争中,黄克诚对洪学智的信任不断加深。为了使3师师部跳出敌人包围圈,黄克诚起初的想法是向山东靠近,以便与已支援给山东的原所属23团接应。洪学智则根据自己曾在盐阜地区带领抗大五分校第一次反“扫荡”的经验,建议放弃北上山东的方案,主张利用沿海滩涂芦苇荡和纵横沟壑,在敌人包围圈内分散隐蔽和灵活转移,形成内线中的外线,与敌周旋。
  黄克诚问道:“你有把握?”洪学智说:“你要说十分有把握,我也不敢讲,总觉得向盐东海边去,周旋余地大,师部不会受大的损失。”在黄克诚边听边思忖时,洪学智继续陈述与敌周旋的办法。
  黄克诚经过再三斟酌,采纳了洪学智的意见,遂报军部批准,与洪学智率师直属队及地方党政机关转移至盐东。
  1941年秋季,在蘇北反“扫荡”斗争结束后,根据敌我态势的变化,新四军3师大胆拔据点,打顽敌,连战连捷。鉴于洪学智见机则打的特点,黄克诚常说洪学智是“铁匠”,一天到晚总想打仗。对于洪学智所持“部队是打出来的,是老虎谁都怕你,是绵羊谁都想吃你”之观点,黄克诚在表示赞许的同时,也耐心同洪学智交换意见:“苏北根据地的建设,我们是花去了很大精力的。如建党、建军、建政,无不如此。按照我3师的军事力量在一两天内,打下苏北十来个县城,是可以办到的。但要问打下之后,敌人再拼凑兵力反扑过来如何办?图一时之快是不行的。”黄克诚的这种沉稳韬略,对洪学智不无启发。
  在红四方面军时,洪学智从班长到机枪连长,一次次的冲锋陷阵,直到后来又在抗大担任游击战术教官,练就了敢打必胜的斗志和机动灵活的作战思维。
  在此次反“扫荡”中,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建议告诉黄克诚,这使得黄克诚对他更加信任。反“扫荡”斗争后期,黄克诚审时度势,命所属8旅24团歼灭盘踞于阜宁东北滨海地区的八滩之敌,并派洪学智率师特务营参战。
  在这次战斗中,洪学智先是同该团指挥员一同拟定作战计划,后又亲率师特务营助攻。当部队逼近日军核心据点时,因日军凭高墙大院坚守顽抗,部队攻击受阻,打了3小时尚未攻克。这时,洪学智同团指挥员决定采用战斗方案的最后一招,即火攻。随着洪学智一声令下,战士们将事前准备好的棉花用煤油浸泡后再绑在麻尾手榴弹上,投进大院里,据点大院内大火顿起。借助火势,我军攻击部队随即用机枪密集扫射,一度嚣张顽抗的日军守敌大部被歼。此战胜利后,黄克诚对洪学智知难而上、善谋敢打的优点更加称道。不久,洪学智被正式任命为师参谋长。
  1943年10月的攻克合德战斗,我军虽获全胜,但一位团长牺牲。对此,深感痛惜的黄克诚曾就这一本可避免的牺牲批评了洪学智,并将“这种重大的干部伤亡,对我们威胁很大,而且是可以避免的”视为一大教训,汇报给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洪学智对此毫无怨言,欣然接受。
  后来,在攻克阜宁和解放淮阴淮安的战斗战役中,洪学智根据黄克诚思考慎重、谋略缜密的指挥作战特点,精心制定作战方案,全面陈述战役展开后的各种演进预想及制胜方略,不但使得黄克诚即下决心,而且还被赋予战场相机决定权。特别是在解放淮阴的战役中,洪学智被赋予统一指挥权。
  (摘自《红广角》,高丽萍/文)
其他文献
彭德怀元帅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永垂不朽的历史功勋,一直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怀念和爱戴。  彭德怀的人生悲剧是国人尽知的:一位战功赫赫的元帅因为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而沦为囚徒,一位开国元勋被活活折磨了15年后悲惨死去。无尽唏嘘!所幸,历史从来都是公正的,“四人帮”被粉碎后,
期刊
【1893- 1966,廣西桂林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1949年最后一天,12月31日,父亲(白崇禧)由海南岛海口飞到台湾。但父亲在台湾并未担任要职,过了17年平淡的日子。身为陆军一级上将,此为终身职,父亲在台时期,表面上享有一级上将的待遇,事实上却遭情治人员暗地监控跟踪。对此,父亲极为愤懑,还曾密函蒋介石诘问原由。  向蒋介石“逼宫”  1949年元旦,蒋介石在南京宣告引退,至1950年3
期刊
【1896- 1946,广东惠州人,新四军首任军长,国民党陆军中将】  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非法扣押后,于1941年至1945年间,被国民党囚禁达5年零2个月。在叶挺被软禁期间,蒋介石曾多次请人或亲自对其劝降,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皖南事变”后叶挺被囚  1941年1月7日凌晨4时,在茂林地区,国民党军向奉命北移的新四军打响了“皖南事变”的第一枪。到13日止,新四军将士数千人惨遭围剿杀戮
期刊
【1879- 1936,广东番禺人,国民党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  1931年,蒋介石和胡汉民因《约法》之争,发生激烈冲突。于是,蒋介石将立法院长胡汉民软禁,迫使他丢掉了院长宝座。这个“政变”来得相当突然,最终让蒋介石更加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蒋介石设蹊跷之宴  1931年2月28日傍晚,掩映在林荫深处的蒋介石中山陵园官邸,灯火辉煌。蒋介石宴请的客人陆续到来。  时间快过去半小时了,还不见蒋介石露
期刊
1927年12月12日下午,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壮烈牺牲,年仅29岁。张太雷生有4个孩子,分别是大女儿张西屏(1920年生)、二女儿张西蕾(1922年生)、大儿子张一阳(1923年生)、小儿子张知春(1926年生)。虽然张太雷的名气颇大,但他这4位子女过去很少被提及。那么,张太雷子女各自的命运到底如何呢?  张太雷:壮烈牺牲留遗憾  1898年6月17日,张太雷出生在常州西门外西仓街薛天兴皮行。虽
期刊
李德生在“文革”期间,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李德生到中央工作,是毛泽东提出来的。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调李德生到中央工作?他又是怎样考察李德生的呢?  毛泽东对李德生的首次提问  “文革”初期,李德生担任12军军长,12军驻守苏北地区。1967年中央决定让12军开赴安徽,负责“三支两军”(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工作。12军在安徽进行制止武斗、促
期刊
【1889- 1949,云南大理人,国民党陆军上将】  1949年9月19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创始人之一的杨杰,在香港友人家中被刺身亡。次日,消息不胫而走,一时举国震惊。那么,杨杰因何遭此毒手?  杨杰,1889年生于云南省大理县。1913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日本时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参加了辛亥革命队伍,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总参议,随军北伐。此后历任师长、军长、第一集团
期刊
1928年,周希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两年后,他成为红13师第38团共青团委书记,由此而认识了徐向前。徐向前对这位革命小辈十分赞赏,在危急关头曾多次救他。多年以后,周希汉曾感慨万千地说:“真是革命征途多艰难,大难不死有徐帅。”  第一次見面留下好印象  周希汉,湖北麻城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底,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壮大到万人之众,周希汉所在
期刊
【1890- 1938,河北霸州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  1938年1月,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在武汉被国民政府军委会组织军事法庭审判处决,这是抗战中第一个被军法处死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国民党在大陆执政时期按军法处死的军衔、军阶最高的国民党军将领。  数次开罪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后,韩复榘看出蒋介石宁可屈辱求和,也不想和日本人打仗,于是便借机扩充军队,加强自己的实
期刊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消除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国际障碍。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当日及时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议举行国共两党谈判,来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对峙状态。同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座谈会上发表谈话称:《告台湾同胞书》已“把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提到具体的日程上来了”。国防部长徐向前也于当日命令福建前线部队,“从今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至此,台湾海峡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