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记对写作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经验介绍如何使用循环日记协助五年级学生克服写作畏难情绪及如何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运用5W2H分析法来进一步完善循环日记的操作模式,并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循环日记;英语写作;5W2H分析法
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根据2009学年度秋季开始实施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标准》),五年级的英语语言知识中的话题有如下要求:“基本了解教材中出现的以下话题:日常生活安排,能力,植物,动物,旅游,日期,问路与应答,规劝与应答等有关的话题,并就此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语言技能中的“写”则明确提出学生要能在图片和提示词的帮助下就相关话题写出连贯的几个句子。从《评价标准》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五年级的学生需要具备写英语小作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成了我们小学英语高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正常的教学顺序,一般话题的写作训练我们都是放在巩固课或拓展课中进行,学生在学习了Let’s talk和Let’s read的内容后,已经对该单元的话题语言有了一定的积累,通过课堂的写作指导后,大部分的学生都还是能够依课堂老师所讲进行话题的写作。因此,笔者一如往常地按照一般正常的教学模式进行话题作文指导,然而此次接手任教的班级除了13名孩子能够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走下去外,其余的29名孩子都集中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1)一写作文就使用中文思维去写英文句子;(2)看到作文题目不知从何入手,出现东凑一句、西凑一句的现象;(3)作文的句式结构单一。然而目前根据课时的编排,如果每一个单元都专门腾出一节课去进行写作的训练是不现实的。但情况如此严重,单纯靠课后的“开小灶”也不现实,于是笔者就想到了语文教师,抱着问题去请教有经验的班主任。在与班主任沟通后,班主任说出了他们语文科的一种做法——让学生写循环日记。笔者在琢磨清楚后也决定试用此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此方法和孩子们一起“抱团”冲出这个“死胡同”。接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解决学生写英语作文的畏难情绪。
2.解决思路的敲定与实施
2 . 1“偶遇”循环日记
所谓的循环日记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少则三五人,多则十来人,每个小组的全体成员按一定的顺序,轮流合写一本日记。
2 . 2 日记破解畏难情绪
搜索日记对写作的推动作用的资料,我们会发现对其赞不绝口的文章很多。究其原因,运用日记写作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主性。学生可以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凡是学生做的、玩的,觉得有意思的都可以写。这种自由写作方式,比起课堂上的任务性作文更能让学生有所发挥。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现有的词汇量不能让其随意自如地用英语表达,这时他们就会主动去查询某些词或某些表达方式。由于日记内容是自己选择的,所以学生也会去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英语表达方式,去阅读相应的期刊或浏览网站。这些活动都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语言输入。
Swain(1985)明确指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使他们流利准确地使用语言。学生需要不断地输出语言,才能真正内化所掌握的知识。写日记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作内容,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间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破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也从而达到内化知识的过程。
3.循环日记的实施与改进过程
3 . 1 巧妙分组,设立合理规则
在了解了循环日记的操作方法后,笔者就开始琢磨如何进行分组了。分组基于以下考虑:(1)先写的学生要能够起示范作用,能够为后面英语写作能力比较薄弱的同学提供参考范文;(2)要把思维比较开阔的学生穿插其中,这样可以使得小组内的作文内容比较丰富。
分组完毕后小组成员自行选出本组的组长,组长根据表现不定期地调整。小组内的成员共同为本小组设计一个响亮的名字,并为日记本设计有创意的封面。
最后由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情况安排周一到周五的写作顺序。循环日记只在周一至周五进行,每周一早上上交给教师,由教师进行检查完成情况,并马上下发,进行第二周的循环。
循环日记遵循的是“个体写作,同伴互助,教师监督”的模式,通过互相合作、学习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这种写作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自我要求,促进学生间相互的学习和交流。
3 . 2 依据教材,精心选材
日记在选材上的特点就是广泛,但考虑到英语语言环境的特殊性,并结合英语教学的需要,我们的日记也不能天马行空,需要围绕单元所开展的话题进行多元的主题设计。例如,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简单地对自己进行介绍,让小组内的成员能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再如,教授完Animal这个单元后,笔者同样以animal为话题,让他们写出自己喜欢的或是正在饲养的宠物。由于是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们的话题一下子就被打开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用所学知识把自己的宠物写出来,呈现给组内的人员欣赏。
3 . 3 运用5W2H分析法
Who:(1)全班学生。循环日记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克服英语写作的难点,之所以把全班学生都纳入范围,是想把班上15名情况良好的学生穿插在各小组中,在小组中起到帮扶、指导的作用。
(2)教师参与其中。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完成循环日记的情况,并不断地对循环日记进行批改。
When:学期中,每周一到周五。循环日记要在小组中进行流动,所以在日常的上学时间进行操作比较方便,而且每人一天也不会增加过多的学习负担。
Where:在学校完成或者是晚上在家完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唯一的前提就是不影响下一位同学的循环写作。
Why:进行循环日记是为了协助孩子们克服英语写作的难点。孩子之所以觉得写作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们日常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比较少,而日记则刚好成为书中知识与孩子日常生活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What:全班范围内组成循环日记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在班级内能够在课后的时间里有机会去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循环日记让组内的孩子们处于一种“敞视”的状态,学生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也可以通过别人的习作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但同时,由于它的“敞视”状态,也使同伴之间的不足暴露出来,容易产生错误的连带效应。
How: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组长引领,在教师给出的话题中发散思维进行主题的创作,组员之间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完成后交由教师检查完成情况,不进行批改。如果长时间不检查,会造成学生产生应付作业的倦怠期。
How much:每组准备一本软皮抄,定额为2元,还有就是学生为完成循环日记所付出的时间以及教师监督此项任务的时间。
3 . 4 改进完善,促进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们已经逐渐克服了提笔写英语作文的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步监督日记对于孩子语言输出的作用,笔者修改了最后一个环节,由原来单纯的检查,改为教师介入批改评价,并对每一位作者提出建议,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启发,同时肯定他们的进步,让学生收获成就感。最后还根据整组的表现评选出每一周的最佳日记,同时也加强他们继续写日记的动机。根据5W2H的维度评价分析,改进了Who中的(2),教师参与其中,但不再仅仅是检查的角色,教师还进行了批改评价,这也就使得What这个要素所体现出来的“由于循环日记的‘敞视’状态所造成的错误的连带效应”得到改善。同时,由于有了教师的评价和肯定,孩子们能够收获更大的成就感,也把How这个因素中出现的倦怠期消灭了。
4.反思与收获
循环日记养成了孩子积累英语素材的习惯,也养成了孩子每天都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日记搭建了孩子们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搭建了书本上生硬知识点与孩子生活之间的桥梁,同时还让师生在日记这种愉悦的载体中增进感情,让孩子和教师都得到了进步和收获。
4 . 1 降低焦虑,提高兴趣
循环日记开展中,每个学生都尽力写好自己的日记。由于日记是关于学生自己的东西,是学生的所看所想,不是教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写作的内容与写作的量完全由自己决定,学生的心理压力减少了,焦虑感也随之减少。
4 . 2 主动出击,提高水平
写日记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输出行为,它促使学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英语表达法,关注时事新闻,遇到不会写的词就去查字典。写英语日记带动了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摘抄好词妙句的自觉性。课堂上,他们会更加注重所学知识的内化,会更加注意学习各种实用的语言表达法。随之而来就是学生词汇量的增加。词汇量增大可以直接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4 . 3 提高英语习作水平
循环日记使学生在选材—思考—行文—分享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实际需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重要的支撑材料。
由于这是首次进行英语循环日记的操作模式,因此在选题上还是比较局限的,只限于围绕话题展开,其实我们提供给孩子的视野应该更广阔、更多元化。在接下来的一个实验阶段笔者会根据这次的局限,把日记的范围真正开拓,做到向语文学科看齐,让我们的英语循环日记能够真正写出孩子的所看、所想、所思,也让英语思维陪伴孩子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董亚芬.2005.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C]//束定芳.外语教育往事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秀文.2012.日记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浅探[J].教育导刊(9).
杨永林.2006.宏大叙事与技术精巧——再论“易得”文章利器的妙用[J].外语电化教学(1):3-9.
关键词:循环日记;英语写作;5W2H分析法
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根据2009学年度秋季开始实施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标准》),五年级的英语语言知识中的话题有如下要求:“基本了解教材中出现的以下话题:日常生活安排,能力,植物,动物,旅游,日期,问路与应答,规劝与应答等有关的话题,并就此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语言技能中的“写”则明确提出学生要能在图片和提示词的帮助下就相关话题写出连贯的几个句子。从《评价标准》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五年级的学生需要具备写英语小作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成了我们小学英语高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正常的教学顺序,一般话题的写作训练我们都是放在巩固课或拓展课中进行,学生在学习了Let’s talk和Let’s read的内容后,已经对该单元的话题语言有了一定的积累,通过课堂的写作指导后,大部分的学生都还是能够依课堂老师所讲进行话题的写作。因此,笔者一如往常地按照一般正常的教学模式进行话题作文指导,然而此次接手任教的班级除了13名孩子能够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走下去外,其余的29名孩子都集中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1)一写作文就使用中文思维去写英文句子;(2)看到作文题目不知从何入手,出现东凑一句、西凑一句的现象;(3)作文的句式结构单一。然而目前根据课时的编排,如果每一个单元都专门腾出一节课去进行写作的训练是不现实的。但情况如此严重,单纯靠课后的“开小灶”也不现实,于是笔者就想到了语文教师,抱着问题去请教有经验的班主任。在与班主任沟通后,班主任说出了他们语文科的一种做法——让学生写循环日记。笔者在琢磨清楚后也决定试用此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此方法和孩子们一起“抱团”冲出这个“死胡同”。接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解决学生写英语作文的畏难情绪。
2.解决思路的敲定与实施
2 . 1“偶遇”循环日记
所谓的循环日记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少则三五人,多则十来人,每个小组的全体成员按一定的顺序,轮流合写一本日记。
2 . 2 日记破解畏难情绪
搜索日记对写作的推动作用的资料,我们会发现对其赞不绝口的文章很多。究其原因,运用日记写作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主性。学生可以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凡是学生做的、玩的,觉得有意思的都可以写。这种自由写作方式,比起课堂上的任务性作文更能让学生有所发挥。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现有的词汇量不能让其随意自如地用英语表达,这时他们就会主动去查询某些词或某些表达方式。由于日记内容是自己选择的,所以学生也会去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英语表达方式,去阅读相应的期刊或浏览网站。这些活动都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语言输入。
Swain(1985)明确指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使他们流利准确地使用语言。学生需要不断地输出语言,才能真正内化所掌握的知识。写日记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作内容,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间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破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也从而达到内化知识的过程。
3.循环日记的实施与改进过程
3 . 1 巧妙分组,设立合理规则
在了解了循环日记的操作方法后,笔者就开始琢磨如何进行分组了。分组基于以下考虑:(1)先写的学生要能够起示范作用,能够为后面英语写作能力比较薄弱的同学提供参考范文;(2)要把思维比较开阔的学生穿插其中,这样可以使得小组内的作文内容比较丰富。
分组完毕后小组成员自行选出本组的组长,组长根据表现不定期地调整。小组内的成员共同为本小组设计一个响亮的名字,并为日记本设计有创意的封面。
最后由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情况安排周一到周五的写作顺序。循环日记只在周一至周五进行,每周一早上上交给教师,由教师进行检查完成情况,并马上下发,进行第二周的循环。
循环日记遵循的是“个体写作,同伴互助,教师监督”的模式,通过互相合作、学习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这种写作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自我要求,促进学生间相互的学习和交流。
3 . 2 依据教材,精心选材
日记在选材上的特点就是广泛,但考虑到英语语言环境的特殊性,并结合英语教学的需要,我们的日记也不能天马行空,需要围绕单元所开展的话题进行多元的主题设计。例如,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简单地对自己进行介绍,让小组内的成员能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再如,教授完Animal这个单元后,笔者同样以animal为话题,让他们写出自己喜欢的或是正在饲养的宠物。由于是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们的话题一下子就被打开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用所学知识把自己的宠物写出来,呈现给组内的人员欣赏。
3 . 3 运用5W2H分析法
Who:(1)全班学生。循环日记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克服英语写作的难点,之所以把全班学生都纳入范围,是想把班上15名情况良好的学生穿插在各小组中,在小组中起到帮扶、指导的作用。
(2)教师参与其中。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完成循环日记的情况,并不断地对循环日记进行批改。
When:学期中,每周一到周五。循环日记要在小组中进行流动,所以在日常的上学时间进行操作比较方便,而且每人一天也不会增加过多的学习负担。
Where:在学校完成或者是晚上在家完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唯一的前提就是不影响下一位同学的循环写作。
Why:进行循环日记是为了协助孩子们克服英语写作的难点。孩子之所以觉得写作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们日常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比较少,而日记则刚好成为书中知识与孩子日常生活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What:全班范围内组成循环日记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在班级内能够在课后的时间里有机会去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循环日记让组内的孩子们处于一种“敞视”的状态,学生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也可以通过别人的习作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但同时,由于它的“敞视”状态,也使同伴之间的不足暴露出来,容易产生错误的连带效应。
How: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组长引领,在教师给出的话题中发散思维进行主题的创作,组员之间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完成后交由教师检查完成情况,不进行批改。如果长时间不检查,会造成学生产生应付作业的倦怠期。
How much:每组准备一本软皮抄,定额为2元,还有就是学生为完成循环日记所付出的时间以及教师监督此项任务的时间。
3 . 4 改进完善,促进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们已经逐渐克服了提笔写英语作文的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步监督日记对于孩子语言输出的作用,笔者修改了最后一个环节,由原来单纯的检查,改为教师介入批改评价,并对每一位作者提出建议,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启发,同时肯定他们的进步,让学生收获成就感。最后还根据整组的表现评选出每一周的最佳日记,同时也加强他们继续写日记的动机。根据5W2H的维度评价分析,改进了Who中的(2),教师参与其中,但不再仅仅是检查的角色,教师还进行了批改评价,这也就使得What这个要素所体现出来的“由于循环日记的‘敞视’状态所造成的错误的连带效应”得到改善。同时,由于有了教师的评价和肯定,孩子们能够收获更大的成就感,也把How这个因素中出现的倦怠期消灭了。
4.反思与收获
循环日记养成了孩子积累英语素材的习惯,也养成了孩子每天都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日记搭建了孩子们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搭建了书本上生硬知识点与孩子生活之间的桥梁,同时还让师生在日记这种愉悦的载体中增进感情,让孩子和教师都得到了进步和收获。
4 . 1 降低焦虑,提高兴趣
循环日记开展中,每个学生都尽力写好自己的日记。由于日记是关于学生自己的东西,是学生的所看所想,不是教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写作的内容与写作的量完全由自己决定,学生的心理压力减少了,焦虑感也随之减少。
4 . 2 主动出击,提高水平
写日记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输出行为,它促使学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英语表达法,关注时事新闻,遇到不会写的词就去查字典。写英语日记带动了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摘抄好词妙句的自觉性。课堂上,他们会更加注重所学知识的内化,会更加注意学习各种实用的语言表达法。随之而来就是学生词汇量的增加。词汇量增大可以直接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4 . 3 提高英语习作水平
循环日记使学生在选材—思考—行文—分享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实际需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重要的支撑材料。
由于这是首次进行英语循环日记的操作模式,因此在选题上还是比较局限的,只限于围绕话题展开,其实我们提供给孩子的视野应该更广阔、更多元化。在接下来的一个实验阶段笔者会根据这次的局限,把日记的范围真正开拓,做到向语文学科看齐,让我们的英语循环日记能够真正写出孩子的所看、所想、所思,也让英语思维陪伴孩子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董亚芬.2005.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C]//束定芳.外语教育往事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秀文.2012.日记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浅探[J].教育导刊(9).
杨永林.2006.宏大叙事与技术精巧——再论“易得”文章利器的妙用[J].外语电化教学(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