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时期,有一年金兵来犯,包围了黑鹰关。黑鹰关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意思就是除了天上的黑鹰以外,谁也过不了关卡。黑鹰关虽然易守难攻,但是也架不住金兵一连几十天的猛烈攻打。眼看快要箭尽粮绝了,守将宋子雄心急如焚。
好在雁城的令狐将军迅速前来支援,还带来了粮草和箭。令狐将军善射箭,弦无虚发。金兵攻城时,他就站在城楼上,专射敌军的指挥将领。一连射杀了十几名敌将之后,敌将只敢站得远远地指挥士兵攻城,再不敢走进射程之内。
不过,金兵攻城的势头并未减弱。转眼半月过去,这天夜里,宋子雄对令狐将军说:“本将军昨日清点过了,营中粮草最多维持七日,七日之后,朝廷的援军再不来,黑鹰关必将失守啊!”
令狐将军说道:“我此番来,还带了霹雳弓与火云箭,本想一箭射了金军统帅完颜虎,只要完颜虎一死,敌军必然退兵,却无奈我不识完颜虎的真面目呀!”
宋子雄知道,令狐将军手中有一张祖传的霹雳弓,相传是云梦山上的老道长,用千年古藤制成了弓臂,再用百年穿山甲的筋制成了弓弦。用此弓射箭,声如霹雳,因此得名。还有那火云箭,箭头和箭杆连为一体,是老道长用陨铁加了穿山甲的精血反复打制而成。箭离弦而出,箭头带着火花,箭在空中,就像一条云中火龙,此箭便因此得名。好箭配好弓,霹雳弓的弓弦一响,火云箭一出,任你上天入地,也难以逃脱。
当年,老道长将霹雳弓和火云箭传于令狐将军的先祖。火云箭,老道长只打出三支。令狐将军的先祖平定水怪用去了一支;令狐将军的祖父平定山魈用了一支;剩下的一支,就传到了令狐将军的手上。
宋子雄想了想,问道:“令狐将军,如若完颜虎能出现在阵前,你能保证一箭将其毙命?”令狐将军傲然道:“只要完顏虎进了火云箭的射程之内,必死无疑。”
宋子雄点点头,说道:“这个好办,我派人混进金营,见机行事。”他让亲兵传令古子秋来见。不一会儿,来了一个汉子,但见此人中等身材,虎目剑眉。令狐将军不由狐疑,道:“这是典型的中原汉子,进到金营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岂不是去送死?”
宋子雄说道:“令狐将军,姑且看看他的手段吧!”
古子秋出去后,过了一会儿,一名金兵闯入帐内,令狐将军急忙执刀在手,却见那金兵笑道:“将军少安毋躁,在下古子秋是也。”令狐将军定睛一看,此人身着金军军服,一张粗犷的面孔,胡子拉碴,根本看不出古子秋的影子。
宋子雄拍拍古子秋的肩,对令狐将军说道:“这金军军服是缴获而得,古子秋最擅长易容换面,又会金国语言,让他混进金营,最适合不过了。”
令狐将军当下和古子秋约定细节,以七日为限,定要将完颜虎引入火云箭的射程之内。古子秋点点头,领命而去。
古子秋偷摸进金营,经过一番探听,不由得暗暗叫苦。自从令狐将军射杀了很多金军将领后,完颜虎就下令:将领们不得打旗帜,不得走进射程内,如果指挥攻城,必须打扮成士兵模样混在队伍里。至于完颜虎自己,干脆在中军营帐里坐镇,不上前线。完颜虎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又不是两军排阵对垒,攻城的事,完全不必主帅亲自督战。
完颜虎不上前线,火云箭的计策就泡汤了。古子秋来到中军大帐,忽而装成马夫,忽而装成厨子,忽而扮成亲兵模样,尽可能地接近完颜虎,看有没有机会刺杀他,结果令人失望。厨子上菜,只能到大帐门口;亲兵禀报事情,需在五步开外;完颜虎的身边还有四名贴身侍卫,他们吃住都和完颜虎在一起,寸步不离左右,古子秋毫无空子可钻。
眼看时间一日一日过去,古子秋忧心忡忡,如何让完颜虎冲到关前,让他绞尽了脑汁。
第七日,金兵又开始攻城,一时间战鼓震天,喊杀声不断。金兵的将领正在观望着战况,忽听得身后马蹄声响,一骑飞奔而来,却是完颜虎。完颜虎边策马向前冲,边挥刀喊道:“众将听令,随我杀敌!”金兵的将领们大为惊异,主帅竟然没有穿盔甲,骑的也不是自己的战马,更没有拿自己的长枪,这样冲上去岂不危险!他们急忙跨上马,追上去保护完颜虎。
自从古子秋走后,令狐将军日日在城楼等待着时机。今日是最后一次机会,他忽然看见金兵的后阵中冲出一人,后面还跟着一群将领。他定睛细看,那人的马头上悬挂着一面铜镜,反光直射而来。这是他与古子秋的约定,古子秋会想办法把小铜镜挂在完颜虎的战马身上,用亮光作为射杀的标志。
令狐将军暗自叫好,他立马抽出火云箭,拉开霹雳弓,只见一条火龙打着响雷而去,快如闪电,从完颜虎的额头穿过,完颜虎翻身倒下,身子被受惊的马拖着狂奔。
金兵震惊了,他们还未缓过神来,只见关门大开,宋子雄带着大队人马冲杀而出。主帅已死,金兵们完全丧失斗志,溃败而去。
金兵们退到营寨,却见又一位完颜虎披挂整齐,骑马挡在营寨门口,喝令守住营寨。金兵们方才明明看见主帅已死,如今又冒出一名主帅,一时难辨真假。正在惊疑之时,宋子雄带兵气势汹汹而来,金兵却士气已无,纷纷作鸟兽散。
宋子雄和令狐将军得胜归来,找到完颜虎的尸体,准备割下他的首级,带回京城。等到“完颜虎”的首级被割下后,他们却惊讶地发现,那张苍白的脸竟然慢慢地变成了古子秋的脸。原来是古子秋易容成完颜虎,李代桃僵,舍身报国。
真正的完颜虎没有死,他趁乱躲了起来。后来,因为金兵损伤无数,元气大伤,完颜虎只得带兵回到老巢,收敛了侵犯的歹心。
(发稿编辑:丁娴瑶)
好在雁城的令狐将军迅速前来支援,还带来了粮草和箭。令狐将军善射箭,弦无虚发。金兵攻城时,他就站在城楼上,专射敌军的指挥将领。一连射杀了十几名敌将之后,敌将只敢站得远远地指挥士兵攻城,再不敢走进射程之内。
不过,金兵攻城的势头并未减弱。转眼半月过去,这天夜里,宋子雄对令狐将军说:“本将军昨日清点过了,营中粮草最多维持七日,七日之后,朝廷的援军再不来,黑鹰关必将失守啊!”
令狐将军说道:“我此番来,还带了霹雳弓与火云箭,本想一箭射了金军统帅完颜虎,只要完颜虎一死,敌军必然退兵,却无奈我不识完颜虎的真面目呀!”
宋子雄知道,令狐将军手中有一张祖传的霹雳弓,相传是云梦山上的老道长,用千年古藤制成了弓臂,再用百年穿山甲的筋制成了弓弦。用此弓射箭,声如霹雳,因此得名。还有那火云箭,箭头和箭杆连为一体,是老道长用陨铁加了穿山甲的精血反复打制而成。箭离弦而出,箭头带着火花,箭在空中,就像一条云中火龙,此箭便因此得名。好箭配好弓,霹雳弓的弓弦一响,火云箭一出,任你上天入地,也难以逃脱。
当年,老道长将霹雳弓和火云箭传于令狐将军的先祖。火云箭,老道长只打出三支。令狐将军的先祖平定水怪用去了一支;令狐将军的祖父平定山魈用了一支;剩下的一支,就传到了令狐将军的手上。
宋子雄想了想,问道:“令狐将军,如若完颜虎能出现在阵前,你能保证一箭将其毙命?”令狐将军傲然道:“只要完顏虎进了火云箭的射程之内,必死无疑。”
宋子雄点点头,说道:“这个好办,我派人混进金营,见机行事。”他让亲兵传令古子秋来见。不一会儿,来了一个汉子,但见此人中等身材,虎目剑眉。令狐将军不由狐疑,道:“这是典型的中原汉子,进到金营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岂不是去送死?”
宋子雄说道:“令狐将军,姑且看看他的手段吧!”
古子秋出去后,过了一会儿,一名金兵闯入帐内,令狐将军急忙执刀在手,却见那金兵笑道:“将军少安毋躁,在下古子秋是也。”令狐将军定睛一看,此人身着金军军服,一张粗犷的面孔,胡子拉碴,根本看不出古子秋的影子。
宋子雄拍拍古子秋的肩,对令狐将军说道:“这金军军服是缴获而得,古子秋最擅长易容换面,又会金国语言,让他混进金营,最适合不过了。”
令狐将军当下和古子秋约定细节,以七日为限,定要将完颜虎引入火云箭的射程之内。古子秋点点头,领命而去。
古子秋偷摸进金营,经过一番探听,不由得暗暗叫苦。自从令狐将军射杀了很多金军将领后,完颜虎就下令:将领们不得打旗帜,不得走进射程内,如果指挥攻城,必须打扮成士兵模样混在队伍里。至于完颜虎自己,干脆在中军营帐里坐镇,不上前线。完颜虎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又不是两军排阵对垒,攻城的事,完全不必主帅亲自督战。
完颜虎不上前线,火云箭的计策就泡汤了。古子秋来到中军大帐,忽而装成马夫,忽而装成厨子,忽而扮成亲兵模样,尽可能地接近完颜虎,看有没有机会刺杀他,结果令人失望。厨子上菜,只能到大帐门口;亲兵禀报事情,需在五步开外;完颜虎的身边还有四名贴身侍卫,他们吃住都和完颜虎在一起,寸步不离左右,古子秋毫无空子可钻。
眼看时间一日一日过去,古子秋忧心忡忡,如何让完颜虎冲到关前,让他绞尽了脑汁。
第七日,金兵又开始攻城,一时间战鼓震天,喊杀声不断。金兵的将领正在观望着战况,忽听得身后马蹄声响,一骑飞奔而来,却是完颜虎。完颜虎边策马向前冲,边挥刀喊道:“众将听令,随我杀敌!”金兵的将领们大为惊异,主帅竟然没有穿盔甲,骑的也不是自己的战马,更没有拿自己的长枪,这样冲上去岂不危险!他们急忙跨上马,追上去保护完颜虎。
自从古子秋走后,令狐将军日日在城楼等待着时机。今日是最后一次机会,他忽然看见金兵的后阵中冲出一人,后面还跟着一群将领。他定睛细看,那人的马头上悬挂着一面铜镜,反光直射而来。这是他与古子秋的约定,古子秋会想办法把小铜镜挂在完颜虎的战马身上,用亮光作为射杀的标志。
令狐将军暗自叫好,他立马抽出火云箭,拉开霹雳弓,只见一条火龙打着响雷而去,快如闪电,从完颜虎的额头穿过,完颜虎翻身倒下,身子被受惊的马拖着狂奔。
金兵震惊了,他们还未缓过神来,只见关门大开,宋子雄带着大队人马冲杀而出。主帅已死,金兵们完全丧失斗志,溃败而去。
金兵们退到营寨,却见又一位完颜虎披挂整齐,骑马挡在营寨门口,喝令守住营寨。金兵们方才明明看见主帅已死,如今又冒出一名主帅,一时难辨真假。正在惊疑之时,宋子雄带兵气势汹汹而来,金兵却士气已无,纷纷作鸟兽散。
宋子雄和令狐将军得胜归来,找到完颜虎的尸体,准备割下他的首级,带回京城。等到“完颜虎”的首级被割下后,他们却惊讶地发现,那张苍白的脸竟然慢慢地变成了古子秋的脸。原来是古子秋易容成完颜虎,李代桃僵,舍身报国。
真正的完颜虎没有死,他趁乱躲了起来。后来,因为金兵损伤无数,元气大伤,完颜虎只得带兵回到老巢,收敛了侵犯的歹心。
(发稿编辑:丁娴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