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部少数民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989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带来巨大改变,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必要工具,其应用遍及各个行业。但新疆南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疆外乃至新疆北部高校相差较远,再加上民族生汉语能力掌握较差,接触计算机时间较短甚至为零基础。基于此本项目组通过对新疆南部民族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探究其改革措施,并进一步的提出改革设想,最终实现提高新疆南部民族生课堂教学效率及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新疆南部;民族学生;塔里木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7-0207-02
  21世纪背景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一名大学生合格与否的内容之一。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南部阿拉尔市,现有全日制学生140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0%左右,并且从2017年开始塔里木大学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塔里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主要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创新及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在单位选拔人才过程中的自身竞争力[1]。然而近年来在该课程的一线教学过程中逐步发现了许多问题。如果还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对该课程的教学需求。因此,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究本地特色的教学模式将显的尤为重要。
  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1.1民族生汉语水平基础差
  新疆南部高校民族生源主要是由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学生组成,民族生进高校时将会有一年的预科期,主要学习汉语及部分专业课,绝大部分民族生预科结束后只能满足日常的汉语交流,甚至有一部分民族生连日常交流都困难,汉语水平普遍较低[2]。塔里木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是由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师担任,计算机系的教师几乎全部是从内地招聘过来的汉族老师,上课时都是汉语教学,民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首先要将听到的汉语转换成自己的民族语言,然后再慢慢理解,遇到抽象、生僻的原理或概念将很难听懂,并且他们使用的教材及计算机操作界面与汉族生一样为汉语版的,在使用过程中无疑增加了许多困难。极大影响了授课效率、授课质量及学习进度。
  1.2民族生计算机基础水平薄弱
  经过课下调查,这些民族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的新疆地区,家境困难,教学设施落后,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条件欠缺,因此中学阶段很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计算机基础几乎处于空白。即使有的学生中学阶段开设了微机课,由于升学考试时不作总分计算,在这个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课时量也被设置的相对较少,即使有同学想学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且大多数学生在机房并没有学习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而是背着老师偷偷地玩其他的,例如看新闻、玩游戏等,把微机课时间当成一个娱乐、休闲的时光。
  1.3民族生上课课堂纪律差,自我约束能力不高
  从上情况来看,民族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上课交头接耳、吃东西、低头玩手机、说话、不注意听讲等现象比较常见。并且课堂上依赖性比较强,只是被动的听老师灌输,不喜欢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老师不主动提问他们,很少有民族同学会主动地找老师问问题,学习意识比较淡薄。课下很少有同学对该课程进行预习、复习,课后习题也很少会有同学自己主动的去练习。很多同事在课下也经常讨论民族學生课堂纪律差、自我约束能力不高等现象的解决办法,但实施起来效果还是不容乐观。可以看出这也是大部分教师上课时比较头疼的问题。
  1.4上机操作时间少
  由于我校计算机基础设施不完善,可用于上机的机房有限,再加上民族生许多家庭情况比较困难,大一阶段能买起电脑的同学较少,有的一个班甚至没有一名同学拥有个人电脑,而学校平时面向学生公开的机房只有一个,经常人满为患,校外网吧价格较高,许多民族生经济实力达不到,其他机房又几乎都被上课占用着,因此大部分民族生只能在本班上该课的时间才有机会接触计算机进行练习,上机时间非常有限,这无疑对民族生计算机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阻力。
  1.5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针对性不强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其内容的更新速度理应紧跟时代潮流[3]。然而现在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内容通常比较陈旧,更新速度缓慢。并且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与民族学生专业课缺乏一定的联系,在授课时不同的专业没有侧重点,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兴趣不高,使得大部分民族学生误认为学习本课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只是为了拿学分,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的实际改革措施与分析
  2.1加大学校教学资源的投入
  由于塔里木大学计算机系负责整个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却无一人可以达到双语教学的标准,上课全为汉语形式教学,并且还有一部分教师上课时普通话不太标准和语速过快的问题,无疑给那些汉语水平较差的民族生听课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引进一些可以实现双语教学的老师或者对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培训。这样一来课堂上、下老师就可以比较容易的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更加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学生也因此会更加喜欢听该老师的课,不仅可以提高民族学生听课效率,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汉语水平。随着近几年学校的不断扩招,学校计算机设施资源开始短缺,机房实验室越来越紧张,由于民族生家境一般比较困难,大一期间能买起电脑的学生很少,对外开放的唯一的一个机房还经常被上课或者其他考试占用,学生上机操作时间越来越少,几乎仅限于上课时间。基于此学校还应该大力建设机房设施,为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提供一定的保障。这样才会更有益于民族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降低挂科率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2.2根据民族学生专业的不同及时更新教材与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十分之快,在选定或修订教材时要更加注重当今形式的变化,再加上学该门课程的民族学生均为非计算机专业,在选定或修订教材时也要尽量避免那些理论性太强而注重实际操作的教材,这样的教材不仅会更有益于锻炼民族学生应用动手能力,而且还会更容易让汉语水平较差的民族学生接受,在看书时不至于那么苦涩难懂而感觉枯燥乏味。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内容有所侧重,使讲授内容与他们的今后的工作方向及专业方向联系在一起,例如,经管类、文史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对PPT、Word 、Excel需求会更多些,在讲课过程中老师就可以把这些知识点作为重点讲解。这样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及课堂授课效率,实现老师和学生“双赢”的目的。
  2.3使用新媒体的教学方式
  随着数字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浪潮正在席卷全国,使用新媒体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当今教师的,并且目前大学生对新媒体有着较为强烈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例如微信小程序MOOC课程教学。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功能的不断强大以及价格便宜,民族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一般的智能手机都可以下载安装微信,微信成为交流、购物付款的软件之一,非常受大学生欢迎,只要有手机的同学没有不安装微信的,为使用微信小程序MOOC教学方式提供了必要条件。利用这种方式教学可以使师生互动与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增加课堂活力以及民族生在班级的存在感和认同感,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计算机学习中来,避免了学生上课经常玩手机不听课的现象,也克服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后还可以通过这种新媒体将那些没听的太明白的知识点在线继续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听课效率。
  2.4完善考试系统
  计算机基础的学习主要是以应用型为主,传统的纸质试卷考试并不能体现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即使纸质试卷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也并不一定代表其真正的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构建数字化的考试系统,将是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必然发展趋势。此系统就是由各个相关专业的老师根据要求出一定量的试题,然后组成一个庞大的题库,在学生考试时,先根据自己的学号登录考试,系统会随机给每个学生抽取一套试题,考试结束后,系统后台就会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对试卷进行批改。此种举措,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作弊行为,减轻老师批改试卷的负担,又提高了考试的保密性、公平性、公正性,并且还避免了因某些老师与个别学生关系好而“手下留情”的现象。也因此将会提高学生更加注重上机操作练习的意识,对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总结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民族生的一门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也已成为衡量一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当今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攻克民族生语言关、授課内容与专业接轨、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提高民族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除了以上该项目组提出的一些观点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师还仍需积极主动的深入探究更多有效的科学方式,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为我国新疆培养更多更优良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重英.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37-138.
  [2 ]李旭,周保平,高贤强,等.南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17(5):54-56.
  [3] 李春秋.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J].河南科技,2013(4):243-244.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基础类课程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类课程在传授专业基础入门知识的同时,还要起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熏陶学生的专业文化的作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职业基础类必修课程,从语法知识点的过程性评价、技能训练点的进阶式评价、综合能力的模块化评价三个方面开展考试改革的探索,以考试改革促进教學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了职业基础类课程在现代学徒制
摘要:随着行业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4G技术的普及,5G技术的不断推进,行业对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嵌入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该文分析了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改革思路,以提升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水平。  关键词:通信技术;课程体系;嵌入式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
摘要:针对《MS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学习难度大、教学效果欠佳、不能激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者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的通过率极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分析微视频、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实现,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出构建以自主学习和写作学习为主,以微视频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二级考试;技能;职场;翻转课堂;微视频;微课;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摘要:2016年3月18日,中国科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协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协会(2016-2020年)发布,该计划有两个目的,一是实现人类对科学文化的需求,而二提高科学素质的,达成到2020年,我国科普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创新型国家水平的目标[5]。在大形势的推动下,互联网 科普事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互联网 科普 游戏”也应运而生。  对中国目前的游戏产业发展来说,无论是移动端游戏
摘要: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信息科技等高科学难度在日常教学中的出现率逐渐提高,因此,新型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出现成了社会的必然产物,而与此同时,PBL的出现也对新型课堂教学的改进起到了促进作用。单方面的翻转课堂和PBL在课堂教学中都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将二者有机融合是目前教育者所致力于实现的课题。该文通过对翻转课堂和PBL的基
摘要:学校网站是展示校园文化、教师风采、学生风貌、教育理念的窗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厦门地区各高校普遍开通了门户网站,但是只是形式化的开通网站,对网站的整体设计普遍缺乏内涵与风格,满足不了现代新媒体大环境下用户的人性化、视觉化、交互性的需求.本人通过对厦门工学院官方网站界面设计的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促进我校校园网建设的深化.  关键词:高校网站;网页设
摘要:电子取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设备不足,硬件损害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中基于VMware虚拟机技术的解决方法,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同时从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和实验目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电子取证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关键词:虚拟化技术;VMwareWorkstation;电子取证  为了满足各级公安机关的需求,很多公安院校都增加了电子取证这门课程,而电子取证要求学
摘要:该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了项目教学与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协作模式,以期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创新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微课程;翻转课堂;协作模式  1研究背景  在当前信息经济时代,以网络为主传播渠道的教学资源库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重视和使用,教育已经走向开放、多元的时代,共享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可能,微课程、慕课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十分普及的今天,“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已具备十分成熟的客观条件。对比翻转课堂的显著优势,传统课堂在高校教学方面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该文以Photoshop为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探索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软件类课程设计中的灵活可应用性,研究该模式下的改革与创新可能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软件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招生幅度下降,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如何结合地方市场人才需求、合理定位专业方向、改革专业建设、办特色专业吸引生源。做到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出口畅,入口旺”,真正实现“产销对口”的良性循环,关键围绕职教体系的“中心轴”专业建设。  关键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