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是智慧的结晶,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人们对人类文明的认识都会体现在一本本书中,像司马迁那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存一家之言”的卓越人物的思想和智慧都会浓缩在一篇篇文章中,都会以书籍为载体穿越时空再现在我们眼前。生活中平凡而细微的美丽,也总会被细心的人载入文章。
读书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和智慧最重要的手段,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列夫·托尔斯泰也郑重地告于世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商高的人也不一定有智慧。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么多人读书,却并不是个个都富于智慧的!现实社会中,许多读了那么多书的人在创造方面、做人方面、甚至在做学问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智慧相距甚远。有的人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能背诵大量的诗文、历史掌故、能演算高深的数学命题,但却不能学以致用,不能为我所用,转化为创造力,只能算是拥有知识,不能算是拥有智慧。读书,思考和悟性是至关重要的,知识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观照能力时,才能变成智慧,智慧总是与内在生命感悟和创造性思维有关,所以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这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确实不无道理。智慧,就是用你所拥有的知识化解你遇到的难题的能力。有智慧的人,不迷信,不盲从,能独立思考,善审时度势、分析判断,能顺应时势,能自我调整和适时改变,懂得包容,不会一条道走到黑,又不会随波逐流,迷失自我,丧失原则。这里面的问题与学问就值得我们去探讨、深思!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要让学生的精神更充实,情感更丰富,人格得到提升,能更智慧地生活。在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的互联网时代,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了,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思想,还要教会学生思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语文课堂教学承载着“得法于课内”的重任,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引导学生读智慧之书,做智慧之人,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课文中的智慧元素,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与智商主要来自于遗传不同,智慧更来自于后天的学习积累。体验生活,积累智慧,观察他人,学习智慧,阅读书籍,借鉴智慧,对于主要精力是读书的中小学生来说,从书本中吸收智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是文采斐然、思想飞扬、智慧纷呈的经典文章,是学生学习的典范。特别是其中的文言文,表现了作者对人心、人性的深刻洞悉和自然规律的透彻了解,体现了高度智慧,令人折服。虽然所说的话、所叙的事非常久远,但无论在什么时候,精神总有相通之处,对人物对事件分析判断的方法是一致的。语文课堂上,老师要为学生搭建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的平台和桥梁,对那些饱含智慧的课文,老师要用更多的精力引导学生挖掘和领悟。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就是这样的文章。全文语言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为主的散文佳作,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智慧。本课是高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一方面要结合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文言字词知识,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另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描写的分析,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高超的劝说艺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来认识,吸取其中的智慧元素。
文章中几个人物都富有智慧。
佚之狐,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寥寥十几个字,言辞肯定,说明他对烛之武有深刻准确的了解,非常信任,堪称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人是非常复杂的,识别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是需要眼光和智慧的。郑伯,一国之君,此时在国家危亡之时听从佚之狐建议,其实并非善于纳谏,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能真诚反省自责,真情相对,不失明君风范,也属智者。
烛之武,不满牢骚发得高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要表达的是对多年来未被重用的不满,但意明言缓,一是臣子的身份不能过分造次,二来顾全大局的智者也要为自己留下进退的余地,凡事讲究游刃有余;慨然许之,临危受命,显出不计个人恩怨,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品质,在说服秦伯的过程中,烛之武巧妙地运用了攻心战术,循循善诱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首先从心理上消除了秦伯对自己的疑虑,让对方认为自己是完全从秦国的立场出发来看问题;紧接着深刻而全面地对当前形势进行剖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亡郑与保郑对于秦国与晋国的利害关系;再接着充分利用秦晋矛盾的软肋,以实例暴露了晋国的用心与野心。在层层深入的分析中,使秦伯对晋国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与戒备,最终促成秦伯退兵助郑,及时有效地解除了秦晋联合攻郑的危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久的利益,秦伯不是傻子,他所有的决定都是从自己国家的利益出发的。烛之武的成功,一是得力于他能言善辩的高超艺术,更因为他善于洞察形势,知己知彼。烛之武的真正目的当然是维护郑国的利益,但他看准了此次秦晋联合攻郑对秦国没有好处,洞悉秦伯之心,准确抓住了郑秦晋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巧妙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处处为秦着想,才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这正是烛之武的大智慧。
秦伯,在烛之武的分析和劝说下,幡然醒悟,审时度势,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自然也是一位有智慧的君王。劝说和谈判其实是双方在利益上的博弈,很少有单方面退让的情况,除非实力悬殊,被迫而为,否则必须达成利益上的平衡,才可能成功,不然,纵是巧舌如簧也是枉然。再看晋文公,最后制止了子犯袭击秦军的主张,说得冠冕堂皇,其实根本上还是从实力和机会上考虑的,也是明智的决定。
语言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说”是使用最广泛的方式。“说”是一种工具,不但要能说,敢说,还有会说、善说,说好,是能力,是艺术,是智慧。人平不语,水平不流。我们不但要经常通过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学习说话的艺术,更要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的才学、见识、思考的方法,学生才会掌握说话的智慧,智慧的说话。
最后再来看作者,短短370多字,晋、秦从围郑到解围而去的全过程,完整地写出来了,情节还波澜起伏,在叙述故事时,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详略得当,在人物塑造上颇具匠心。文章第一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危难之际,出使秦营,突出一个“义”字。“夜缒而出”,寥寥四字,有场景,有动作,将垂垂老矣的形象跃然纸上,真真切切突出一个“勇”字。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词,言简意赅,实实在在体现一个“智”字。其他人物也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这难道不是很好地展示了作者的智慧吗?只有有智慧的人,才会写出有智慧的文章。过去教材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文章也极好地展示了古人论辩的艺术,体现了说话者的智慧,可惜现在删掉了。
这样的文章在教材中很多,比如《寡人之于国也》的仁政治国理念,《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包容相处之道,《陈情表》中以孝陈情的全身之策,《游褒禅山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透彻哲理……均是值得深入咀嚼的智慧篇章。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愚蠢,都想成为聪明人。我们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的人生智慧,既能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又能认识到文言文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会思考,慢慢地学会从书本中寻找智慧。
当然,智慧不仅仅来自于书本,更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提升智慧的关键还是在于使知识、学问由死变活,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我们与学生一起挖掘领悟课文中的智慧元素,就是在与智者进行交流、探讨、学习,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也是实践。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能激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进而能联系当下社会和自己的生活,带着生活的积累去读书,做到书和人心有灵犀,在精神上与古人做到盐溶于水的交流,再带着书本的知识积淀走进生活,通过个人的亲身感受,将这些知识化为人生的智慧,逐渐达到钱钟书推崇的通过在生活中细细的体会,悟出的人生道理能与前人书中阐发的道理暗合的读书的最高境界,我们的生命就会在智慧的灵光中不断地得到升华!
读书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和智慧最重要的手段,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列夫·托尔斯泰也郑重地告于世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商高的人也不一定有智慧。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么多人读书,却并不是个个都富于智慧的!现实社会中,许多读了那么多书的人在创造方面、做人方面、甚至在做学问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智慧相距甚远。有的人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能背诵大量的诗文、历史掌故、能演算高深的数学命题,但却不能学以致用,不能为我所用,转化为创造力,只能算是拥有知识,不能算是拥有智慧。读书,思考和悟性是至关重要的,知识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观照能力时,才能变成智慧,智慧总是与内在生命感悟和创造性思维有关,所以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这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确实不无道理。智慧,就是用你所拥有的知识化解你遇到的难题的能力。有智慧的人,不迷信,不盲从,能独立思考,善审时度势、分析判断,能顺应时势,能自我调整和适时改变,懂得包容,不会一条道走到黑,又不会随波逐流,迷失自我,丧失原则。这里面的问题与学问就值得我们去探讨、深思!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要让学生的精神更充实,情感更丰富,人格得到提升,能更智慧地生活。在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的互联网时代,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了,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思想,还要教会学生思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语文课堂教学承载着“得法于课内”的重任,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引导学生读智慧之书,做智慧之人,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课文中的智慧元素,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与智商主要来自于遗传不同,智慧更来自于后天的学习积累。体验生活,积累智慧,观察他人,学习智慧,阅读书籍,借鉴智慧,对于主要精力是读书的中小学生来说,从书本中吸收智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是文采斐然、思想飞扬、智慧纷呈的经典文章,是学生学习的典范。特别是其中的文言文,表现了作者对人心、人性的深刻洞悉和自然规律的透彻了解,体现了高度智慧,令人折服。虽然所说的话、所叙的事非常久远,但无论在什么时候,精神总有相通之处,对人物对事件分析判断的方法是一致的。语文课堂上,老师要为学生搭建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的平台和桥梁,对那些饱含智慧的课文,老师要用更多的精力引导学生挖掘和领悟。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就是这样的文章。全文语言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为主的散文佳作,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智慧。本课是高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一方面要结合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文言字词知识,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另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描写的分析,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高超的劝说艺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来认识,吸取其中的智慧元素。
文章中几个人物都富有智慧。
佚之狐,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寥寥十几个字,言辞肯定,说明他对烛之武有深刻准确的了解,非常信任,堪称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人是非常复杂的,识别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是需要眼光和智慧的。郑伯,一国之君,此时在国家危亡之时听从佚之狐建议,其实并非善于纳谏,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能真诚反省自责,真情相对,不失明君风范,也属智者。
烛之武,不满牢骚发得高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要表达的是对多年来未被重用的不满,但意明言缓,一是臣子的身份不能过分造次,二来顾全大局的智者也要为自己留下进退的余地,凡事讲究游刃有余;慨然许之,临危受命,显出不计个人恩怨,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品质,在说服秦伯的过程中,烛之武巧妙地运用了攻心战术,循循善诱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首先从心理上消除了秦伯对自己的疑虑,让对方认为自己是完全从秦国的立场出发来看问题;紧接着深刻而全面地对当前形势进行剖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亡郑与保郑对于秦国与晋国的利害关系;再接着充分利用秦晋矛盾的软肋,以实例暴露了晋国的用心与野心。在层层深入的分析中,使秦伯对晋国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与戒备,最终促成秦伯退兵助郑,及时有效地解除了秦晋联合攻郑的危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久的利益,秦伯不是傻子,他所有的决定都是从自己国家的利益出发的。烛之武的成功,一是得力于他能言善辩的高超艺术,更因为他善于洞察形势,知己知彼。烛之武的真正目的当然是维护郑国的利益,但他看准了此次秦晋联合攻郑对秦国没有好处,洞悉秦伯之心,准确抓住了郑秦晋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巧妙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处处为秦着想,才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这正是烛之武的大智慧。
秦伯,在烛之武的分析和劝说下,幡然醒悟,审时度势,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自然也是一位有智慧的君王。劝说和谈判其实是双方在利益上的博弈,很少有单方面退让的情况,除非实力悬殊,被迫而为,否则必须达成利益上的平衡,才可能成功,不然,纵是巧舌如簧也是枉然。再看晋文公,最后制止了子犯袭击秦军的主张,说得冠冕堂皇,其实根本上还是从实力和机会上考虑的,也是明智的决定。
语言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说”是使用最广泛的方式。“说”是一种工具,不但要能说,敢说,还有会说、善说,说好,是能力,是艺术,是智慧。人平不语,水平不流。我们不但要经常通过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学习说话的艺术,更要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的才学、见识、思考的方法,学生才会掌握说话的智慧,智慧的说话。
最后再来看作者,短短370多字,晋、秦从围郑到解围而去的全过程,完整地写出来了,情节还波澜起伏,在叙述故事时,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详略得当,在人物塑造上颇具匠心。文章第一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危难之际,出使秦营,突出一个“义”字。“夜缒而出”,寥寥四字,有场景,有动作,将垂垂老矣的形象跃然纸上,真真切切突出一个“勇”字。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词,言简意赅,实实在在体现一个“智”字。其他人物也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这难道不是很好地展示了作者的智慧吗?只有有智慧的人,才会写出有智慧的文章。过去教材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文章也极好地展示了古人论辩的艺术,体现了说话者的智慧,可惜现在删掉了。
这样的文章在教材中很多,比如《寡人之于国也》的仁政治国理念,《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包容相处之道,《陈情表》中以孝陈情的全身之策,《游褒禅山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透彻哲理……均是值得深入咀嚼的智慧篇章。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愚蠢,都想成为聪明人。我们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的人生智慧,既能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又能认识到文言文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会思考,慢慢地学会从书本中寻找智慧。
当然,智慧不仅仅来自于书本,更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提升智慧的关键还是在于使知识、学问由死变活,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我们与学生一起挖掘领悟课文中的智慧元素,就是在与智者进行交流、探讨、学习,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也是实践。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能激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进而能联系当下社会和自己的生活,带着生活的积累去读书,做到书和人心有灵犀,在精神上与古人做到盐溶于水的交流,再带着书本的知识积淀走进生活,通过个人的亲身感受,将这些知识化为人生的智慧,逐渐达到钱钟书推崇的通过在生活中细细的体会,悟出的人生道理能与前人书中阐发的道理暗合的读书的最高境界,我们的生命就会在智慧的灵光中不断地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