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药学学科也出现着日新月异的变革,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公司之间的兼并与融合也逐渐增强。社会上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日益提出了新的需求,对学生的整体综合利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实际主动性、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想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已成为药学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药学专业培养教学质量的关键,我院在深入研究了国内知名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具有自身特点的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药学课程;STEM教育模式;探索;改革
0 前言
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与有机结构的波谱分析,为我校药学本科专业的主要学科基础课,分别设置于大学一、二、三学年。怎样针对学科的特殊性,依据应用型专业毕业生培养及对学科基本课教育的特色,解决好课程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取、重难点教学内容和重要性教学内容、转换性教学内容和新奇性具体内容的教学问题,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和专业服务工作的相互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课题组成员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际,指出了如下几个方面。
1 精心选择教材和教授内容
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设备分析方法和有机结构波谱分析方法,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药学专业的主要学科核心基础课。为达到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必要从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课程进行探索[1]。
信息时代,大学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串联PPT课件教学已成常规,课件也遭到冷落了。事实上,课本在学校教育中的功用从来不曾被忽视过,也无可替代。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是由作者对全部学科系统地加以全面总结、整合,并对其中的知识结构加以取舍构建的成果,但是具体到某个专业难免会出现漏掉少数重要章节,例如在一些检测仪器分析方法的化学课程中不用经典柱色谱只是用平面色谱,而电位分析法中也不用"永停滴定法",而药学专业也需要同时掌握这二种主要知识点。一些无机和分析方法的化学教材内容编排有点混乱,有时前后不连贯甚至重叠。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融合为同一个课是很有益的尝试,因为经过对基础知识与理论体系的重构,实现了删繁就简、杜绝复杂问题的目的。但怎样把二门课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在一书之中,使教学内容更具备科学化、完善与系统化,是十分关键的问题。目前,市上无机与分析的化学知识教材内容深浅不一。老师在订购课本时,一定要慎重挑选,掌握一本好教科书,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
2 凝练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高等学校培养管理模式的持续变革快速发展,高校转变培养和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地方性应用型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方向,发展原则,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等进行过探讨与分析,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育,强化对学生创业与创新素质的训练,形成了符合更高层次,使用型制药人才特点的培养方法与新教学模式[2]。
如在沉淀滴定法一章,以前我们用了一节课讲理论,四节课实验—即按讲稿计算氯化钾的浓度,期末考试时"设计溴化钠浓度计算过程"一样的主观题,但一般学员都不会动笔。改革后,两节课由学生自学本章部分内容,并设计了检测氯化钠,以及含有少许杂质硫化钠的氯化钠过程(前者只能用Mohr法和Fajans法,后者只能用Volhard法,很多学生设计错误。用了四节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进实验室里去验证,在实践过程中,寻找错误,并解决问题。最后要求的学生列表,总结并比较三种沉淀滴定法在基本原理、方法、指示剂,以及注意事项等各方面的差异。改革结果显示,让学生带着思考、探究的心态去学,用实践证明理论,检验自己的设计,那么教学效果也就不一样。
3 将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药学实践课程改革
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训教学质量,本篇文章重点探讨了本科院校药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与探索,并着重介绍了有关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成效[3]。
教学中引入STEM跨学科的综合教育模式,以多学科整合的课程设计,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4]。在本科药学专业大四学生设计基于药物开发过程的综合实践项目,如”诺氟沙星片的成药过程”和中药探究项目”甜菜碱胶囊的开发”。项目设计主线为药物从研发到生产到符合国家标准成药全过程,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获得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主线将各药学主干课程及相关课程串联融合,使学生了解药物研发过程,培养初步科研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获得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4 结论
我们觉得"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探索与改革"不应当仅停留于文字资料、口头教学上,而且必须广大的一线老师从实际教学上、课堂教学中认真体会,探讨、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限定的学习时间内,使我们的课程更为适应岗位的实际需求,我们的教学模式也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增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为建设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春,刘华欣,王玉孝,等.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9,000(020):160-161.
[2]张雪梅,陶剑,何江波,等.应用型本科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心理医生,2016,022(031):294-295.
[3]朱五福,徐珊,郑鹏武.地方本科高校药学类专业 "药物化学" 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7,000(024):57-58,67.
[4]Calvin Briggs. The Policy of STEM Diversity: Diversifying STEM Programs in Hig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2016(04):5-7.
作者簡介:程海英(1981.07-),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药学教育,新药研发。
通讯作者: 赵佩(1991.11-),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药物制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药学课程;STEM教育模式;探索;改革
0 前言
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与有机结构的波谱分析,为我校药学本科专业的主要学科基础课,分别设置于大学一、二、三学年。怎样针对学科的特殊性,依据应用型专业毕业生培养及对学科基本课教育的特色,解决好课程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取、重难点教学内容和重要性教学内容、转换性教学内容和新奇性具体内容的教学问题,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和专业服务工作的相互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课题组成员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际,指出了如下几个方面。
1 精心选择教材和教授内容
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设备分析方法和有机结构波谱分析方法,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药学专业的主要学科核心基础课。为达到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必要从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课程进行探索[1]。
信息时代,大学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串联PPT课件教学已成常规,课件也遭到冷落了。事实上,课本在学校教育中的功用从来不曾被忽视过,也无可替代。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是由作者对全部学科系统地加以全面总结、整合,并对其中的知识结构加以取舍构建的成果,但是具体到某个专业难免会出现漏掉少数重要章节,例如在一些检测仪器分析方法的化学课程中不用经典柱色谱只是用平面色谱,而电位分析法中也不用"永停滴定法",而药学专业也需要同时掌握这二种主要知识点。一些无机和分析方法的化学教材内容编排有点混乱,有时前后不连贯甚至重叠。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融合为同一个课是很有益的尝试,因为经过对基础知识与理论体系的重构,实现了删繁就简、杜绝复杂问题的目的。但怎样把二门课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在一书之中,使教学内容更具备科学化、完善与系统化,是十分关键的问题。目前,市上无机与分析的化学知识教材内容深浅不一。老师在订购课本时,一定要慎重挑选,掌握一本好教科书,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
2 凝练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高等学校培养管理模式的持续变革快速发展,高校转变培养和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地方性应用型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方向,发展原则,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等进行过探讨与分析,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育,强化对学生创业与创新素质的训练,形成了符合更高层次,使用型制药人才特点的培养方法与新教学模式[2]。
如在沉淀滴定法一章,以前我们用了一节课讲理论,四节课实验—即按讲稿计算氯化钾的浓度,期末考试时"设计溴化钠浓度计算过程"一样的主观题,但一般学员都不会动笔。改革后,两节课由学生自学本章部分内容,并设计了检测氯化钠,以及含有少许杂质硫化钠的氯化钠过程(前者只能用Mohr法和Fajans法,后者只能用Volhard法,很多学生设计错误。用了四节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进实验室里去验证,在实践过程中,寻找错误,并解决问题。最后要求的学生列表,总结并比较三种沉淀滴定法在基本原理、方法、指示剂,以及注意事项等各方面的差异。改革结果显示,让学生带着思考、探究的心态去学,用实践证明理论,检验自己的设计,那么教学效果也就不一样。
3 将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药学实践课程改革
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训教学质量,本篇文章重点探讨了本科院校药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与探索,并着重介绍了有关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成效[3]。
教学中引入STEM跨学科的综合教育模式,以多学科整合的课程设计,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4]。在本科药学专业大四学生设计基于药物开发过程的综合实践项目,如”诺氟沙星片的成药过程”和中药探究项目”甜菜碱胶囊的开发”。项目设计主线为药物从研发到生产到符合国家标准成药全过程,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获得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主线将各药学主干课程及相关课程串联融合,使学生了解药物研发过程,培养初步科研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获得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4 结论
我们觉得"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探索与改革"不应当仅停留于文字资料、口头教学上,而且必须广大的一线老师从实际教学上、课堂教学中认真体会,探讨、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限定的学习时间内,使我们的课程更为适应岗位的实际需求,我们的教学模式也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增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为建设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春,刘华欣,王玉孝,等.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9,000(020):160-161.
[2]张雪梅,陶剑,何江波,等.应用型本科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心理医生,2016,022(031):294-295.
[3]朱五福,徐珊,郑鹏武.地方本科高校药学类专业 "药物化学" 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7,000(024):57-58,67.
[4]Calvin Briggs. The Policy of STEM Diversity: Diversifying STEM Programs in Hig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2016(04):5-7.
作者簡介:程海英(1981.07-),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药学教育,新药研发。
通讯作者: 赵佩(1991.11-),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药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