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森海:台湾桃园大溪人,2011年4月在厦门获得两岸民间达人秀冠军,人称台湾“陀螺王”阿海师。
在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表演现场,我们采访了来自宝岛台湾的陀螺王林森海。今年58岁的林森海,留着一撮小胡须,多半已经斑白;再加上158厘米的身高、60多公斤的体重,让他看起来瘦小得有些弱不禁风。不过,千万不要被他的表象蒙蔽。已经练了石锁、特技陀螺43年的他,不仅可以把30公斤的石锁丢到空中翻转,还能打72公斤的陀螺。
文化月刊:这是你第几次来大陆表演?
林:第二次,第一次是今年4月份参加在厦门举办的“梦圆两岸——民间达人秀”, 为了那次演出,我还专门花了1万元新台币在衣服上绣了“特技陀螺”字样,并幸运地夺取了“达人王”称号,捧走了金奖杯。这次来参加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第二次,感觉大陆非常大,观众也很热情,刚才我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一个劲地喝彩,让我很感动。
文化月刊:两次来大陆表演感受有什么不同吗?
林:感受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是第一次来厦门,但由于同属闽南语语系,所以在厦门表演整体感觉和在台湾差别不是很大,现场观众的呐喊助威声也是我所熟悉的闽南语,很亲切,没有太多的生疏感。而这次来石家庄参加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虽然是第二次,但我感觉比第一次激动和紧张,还好有举办方热情周到的接待和我们林理事长的精心安排以及现场观众热情的呐喊支持,让我放松了很多,现场观众的呐喊有时候我听不太懂,但我看到他们脸上激动的表情,我很知足。
文化月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刚才看了你精彩的表演,我们深为叹服,能不能给我们讲述一下你练习特技陀螺的历程?
林:我是台湾桃园大溪人,大溪被称为“陀螺之乡”,我从小就喜欢玩。中间由于工作的原因中断过一段时间,细细数来,我练习陀螺已经有43年了。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家里人并不同意,老婆觉得练陀螺没用,因为不能赚钱,可我却偏偏爱上了练陀螺,所以继续坚持。后来我参加了很多电视节目的演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家里人也不再反对。刚开始的时候我练习的也是和大陆一样的普通陀螺,但在演出的过程中我发现,陀螺光大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有特色,这样才能有市场,所以我就开始练习特技陀螺和72公斤的吉尼斯陀螺。为了能打动大陀螺,我不断练习力气,每天要做70个单手俯卧撑。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超常训练,现在我的手指要比常人至少粗一倍。力气越大,陀螺打得也就越大,目前我能打的最大陀螺是72公斤,申请通过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练习特技陀螺的时候,由于所有特技都是自己研发的,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吃了不少苦头。
文化月刊:能不能具体给我们举一个例子?
林:在练习用嘴叼盘子的时候,为了让丢出去的陀螺正好落在盘子上,刚开始练的时候,由于力道控制不好,陀螺砸在嘴上,鲜血直流,人中肿得老高,嘴也肿得跟香肠似的。因为很多动作都是自己独创的,所以,只能一遍遍练习,失败了再改进再重来……目前,我已经自创了十几项陀螺特技。
文化月刊:听工会的林理事长说,这次来参加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之前,你向很多来过大陆的朋友询问大陆陀螺的玩法,能告诉我们是为什么吗?
林:不瞒你们说,到了石家庄之后,我也问了很多记者朋友和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询问他们大陆的观众对哪种陀螺特技感兴趣,有时候现场表演让他们评价,参考他们的意见。因为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一个高水平的杂技节,我想把最好的陀螺特技展示给评委和广大观众,同时避免水土不服的现象出现。
文化月刊:陀螺特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类,在大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传承的问题,我想问一下林先生,目前您的特技陀螺传承现状怎么样,是否也面临同样问题?
林:说到特技陀螺的传承,是我的一个心病,我今年58岁,再过几年随着体力的下降,像耍30公斤的石首和72公斤的陀螺是肯定表演不了。三个儿子对自己的特技又不感兴趣,这门特技该传给谁,很是苦恼。这次来石家庄表演,我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通过表演,弘扬中华特技陀螺这一传统技艺,促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另外就是想通过大陆媒体宣传,看能不能找到特技陀螺的传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免费教。
文化月刊:在采访你之前,我们了解到,你现在有大小几百个陀螺,你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办一个陀螺博物馆。为什么想办一个陀螺博物馆呢?
林:陀螺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并发扬光大,办陀螺博物馆是想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陀螺,同时希望有更多人来学习、传承它,让我们民族这个传统技艺更好地延续下去。
文化月刊:谢谢阿海师傅,祝你在石家庄表演成功!
林明贤:台北市技艺舞蹈表演业职业工会理事长,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老朋友。
文化交流成为两岸交流的主旋律
文化月刊:林理事长,这是您第几次参加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
林:我是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老朋友了,自第一届开始,每届杂技节我和我们工会都有组织参与,20多年来,伴随着吴桥杂技节一起成长,深深地体会到吴桥国际杂技节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扩大。
文化月刊:您能不能谈一下对目前两岸传统文化交流的看法?
林:据我们了解,目前两岸文化交流,大陆更为主动,大陆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有很多民间艺人来台湾进行表演和展示,而台湾老百姓对大陆艺人的表演热情也很高,例如今年2月份,辽宁省民间文化展示展演就在台北引起了轰动。而台湾这边主要是工会和协会组织民间艺人来大陆展演,力度相对就弱了一些,但从内心上讲,我们民间艺人是很愿意来大陆进行展演的,因为大陆市场相对台湾来说太大了,一个演出在台湾演出几场就家喻户晓了,但是在大陆可以各省市巡回演出,演十年二十年都没问题。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大陆能邀请我们演出。
文化月刊:大陆这边机构邀请你们工会参演需要什么程序?
林:以我们的工会为例,我们算是一个民间的非盈利单位,大陆邀请我们过来参加活动大多都是“落地接待”,所以,我们自己就要去找一些机票,然后再进行申请,这样对一些民间艺人来说成本就增大了,我们希望大陆这边在邀请我们的时候适当地考虑一下这些民间艺人的交通问题。还有就是要提前邀请,让我们有一个准备的时间,在接到邀请函的时候,我们工会需要让民间艺人申请,然后最后确定参加演出人员的名单,这都需要时间。
文化月刊:目前大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很重视,上升到了立法高度,但在传承方面,仍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青黄不接的现象很严重,随着很多传承人渐渐老去,后继乏人。这个问题台湾是怎么解决的?
林:台湾差不多也是这样,主要还是看政府支不支持,如果它是一个很大的非遗项目的话,有可能是会被支持、被接受的,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助。比如说台湾的布袋戏,以前是不被人们所知道的,一直到一位老艺师将近90岁的时候才被看到,所以,还是要靠媒体的传播报道,让大家去重视。还有就是学校教育,台湾好多的民间技艺最早都是在学校里边教,然后传承到民间去发展,所以它是从学校开始推广的,但是事实上这种推广也没有落实得很好,很多民间技艺没有被列入教材,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到老师。
文化月刊:两岸之间的交流重心已经由经济渐渐转向文化,大陆现在对两岸文化交流很重视的,您怎么看两岸文化交流的前景?
林:我认为文化交流将会成为两岸交流的主旋律,两岸文化同宗同源,不会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而疏远,目前大陆的很多传统文化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都有遭到破坏,反而台湾还保留得比较好,很多大陆游客到台湾都会很惊讶地发现,他们在书本上看到的很多风俗在台湾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几十年的发展,虽然两岸的文化形成了一些各自的特点,但事实上它们都反映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的特点,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无疑是拉近两岸人民亲切感的一个有效办法,可以说,联系两岸人民最宝贵的纽带就是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文化交流也必将成为两岸交流的主旋律。
文化月刊:您觉得在加强两岸传统文化交流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林:每一个表演者,每一个有技艺的人都在寻找市场,所以如何搭起这个平台是我们应该努力的。其实大陆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开始将重心转移到文化方面,所以在文化方面一定要保证传承,保留一些提升心灵上的东西,这些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有的炎黄子孙都不能丢。
在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表演现场,我们采访了来自宝岛台湾的陀螺王林森海。今年58岁的林森海,留着一撮小胡须,多半已经斑白;再加上158厘米的身高、60多公斤的体重,让他看起来瘦小得有些弱不禁风。不过,千万不要被他的表象蒙蔽。已经练了石锁、特技陀螺43年的他,不仅可以把30公斤的石锁丢到空中翻转,还能打72公斤的陀螺。
文化月刊:这是你第几次来大陆表演?
林:第二次,第一次是今年4月份参加在厦门举办的“梦圆两岸——民间达人秀”, 为了那次演出,我还专门花了1万元新台币在衣服上绣了“特技陀螺”字样,并幸运地夺取了“达人王”称号,捧走了金奖杯。这次来参加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第二次,感觉大陆非常大,观众也很热情,刚才我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一个劲地喝彩,让我很感动。
文化月刊:两次来大陆表演感受有什么不同吗?
林:感受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是第一次来厦门,但由于同属闽南语语系,所以在厦门表演整体感觉和在台湾差别不是很大,现场观众的呐喊助威声也是我所熟悉的闽南语,很亲切,没有太多的生疏感。而这次来石家庄参加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虽然是第二次,但我感觉比第一次激动和紧张,还好有举办方热情周到的接待和我们林理事长的精心安排以及现场观众热情的呐喊支持,让我放松了很多,现场观众的呐喊有时候我听不太懂,但我看到他们脸上激动的表情,我很知足。
文化月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刚才看了你精彩的表演,我们深为叹服,能不能给我们讲述一下你练习特技陀螺的历程?
林:我是台湾桃园大溪人,大溪被称为“陀螺之乡”,我从小就喜欢玩。中间由于工作的原因中断过一段时间,细细数来,我练习陀螺已经有43年了。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家里人并不同意,老婆觉得练陀螺没用,因为不能赚钱,可我却偏偏爱上了练陀螺,所以继续坚持。后来我参加了很多电视节目的演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家里人也不再反对。刚开始的时候我练习的也是和大陆一样的普通陀螺,但在演出的过程中我发现,陀螺光大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有特色,这样才能有市场,所以我就开始练习特技陀螺和72公斤的吉尼斯陀螺。为了能打动大陀螺,我不断练习力气,每天要做70个单手俯卧撑。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超常训练,现在我的手指要比常人至少粗一倍。力气越大,陀螺打得也就越大,目前我能打的最大陀螺是72公斤,申请通过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练习特技陀螺的时候,由于所有特技都是自己研发的,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吃了不少苦头。
文化月刊:能不能具体给我们举一个例子?
林:在练习用嘴叼盘子的时候,为了让丢出去的陀螺正好落在盘子上,刚开始练的时候,由于力道控制不好,陀螺砸在嘴上,鲜血直流,人中肿得老高,嘴也肿得跟香肠似的。因为很多动作都是自己独创的,所以,只能一遍遍练习,失败了再改进再重来……目前,我已经自创了十几项陀螺特技。
文化月刊:听工会的林理事长说,这次来参加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之前,你向很多来过大陆的朋友询问大陆陀螺的玩法,能告诉我们是为什么吗?
林:不瞒你们说,到了石家庄之后,我也问了很多记者朋友和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询问他们大陆的观众对哪种陀螺特技感兴趣,有时候现场表演让他们评价,参考他们的意见。因为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一个高水平的杂技节,我想把最好的陀螺特技展示给评委和广大观众,同时避免水土不服的现象出现。
文化月刊:陀螺特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类,在大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传承的问题,我想问一下林先生,目前您的特技陀螺传承现状怎么样,是否也面临同样问题?
林:说到特技陀螺的传承,是我的一个心病,我今年58岁,再过几年随着体力的下降,像耍30公斤的石首和72公斤的陀螺是肯定表演不了。三个儿子对自己的特技又不感兴趣,这门特技该传给谁,很是苦恼。这次来石家庄表演,我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通过表演,弘扬中华特技陀螺这一传统技艺,促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另外就是想通过大陆媒体宣传,看能不能找到特技陀螺的传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免费教。
文化月刊:在采访你之前,我们了解到,你现在有大小几百个陀螺,你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办一个陀螺博物馆。为什么想办一个陀螺博物馆呢?
林:陀螺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并发扬光大,办陀螺博物馆是想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陀螺,同时希望有更多人来学习、传承它,让我们民族这个传统技艺更好地延续下去。
文化月刊:谢谢阿海师傅,祝你在石家庄表演成功!
林明贤:台北市技艺舞蹈表演业职业工会理事长,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老朋友。
文化交流成为两岸交流的主旋律
文化月刊:林理事长,这是您第几次参加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
林:我是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老朋友了,自第一届开始,每届杂技节我和我们工会都有组织参与,20多年来,伴随着吴桥杂技节一起成长,深深地体会到吴桥国际杂技节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扩大。
文化月刊:您能不能谈一下对目前两岸传统文化交流的看法?
林:据我们了解,目前两岸文化交流,大陆更为主动,大陆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有很多民间艺人来台湾进行表演和展示,而台湾老百姓对大陆艺人的表演热情也很高,例如今年2月份,辽宁省民间文化展示展演就在台北引起了轰动。而台湾这边主要是工会和协会组织民间艺人来大陆展演,力度相对就弱了一些,但从内心上讲,我们民间艺人是很愿意来大陆进行展演的,因为大陆市场相对台湾来说太大了,一个演出在台湾演出几场就家喻户晓了,但是在大陆可以各省市巡回演出,演十年二十年都没问题。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大陆能邀请我们演出。
文化月刊:大陆这边机构邀请你们工会参演需要什么程序?
林:以我们的工会为例,我们算是一个民间的非盈利单位,大陆邀请我们过来参加活动大多都是“落地接待”,所以,我们自己就要去找一些机票,然后再进行申请,这样对一些民间艺人来说成本就增大了,我们希望大陆这边在邀请我们的时候适当地考虑一下这些民间艺人的交通问题。还有就是要提前邀请,让我们有一个准备的时间,在接到邀请函的时候,我们工会需要让民间艺人申请,然后最后确定参加演出人员的名单,这都需要时间。
文化月刊:目前大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很重视,上升到了立法高度,但在传承方面,仍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青黄不接的现象很严重,随着很多传承人渐渐老去,后继乏人。这个问题台湾是怎么解决的?
林:台湾差不多也是这样,主要还是看政府支不支持,如果它是一个很大的非遗项目的话,有可能是会被支持、被接受的,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助。比如说台湾的布袋戏,以前是不被人们所知道的,一直到一位老艺师将近90岁的时候才被看到,所以,还是要靠媒体的传播报道,让大家去重视。还有就是学校教育,台湾好多的民间技艺最早都是在学校里边教,然后传承到民间去发展,所以它是从学校开始推广的,但是事实上这种推广也没有落实得很好,很多民间技艺没有被列入教材,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到老师。
文化月刊:两岸之间的交流重心已经由经济渐渐转向文化,大陆现在对两岸文化交流很重视的,您怎么看两岸文化交流的前景?
林:我认为文化交流将会成为两岸交流的主旋律,两岸文化同宗同源,不会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而疏远,目前大陆的很多传统文化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都有遭到破坏,反而台湾还保留得比较好,很多大陆游客到台湾都会很惊讶地发现,他们在书本上看到的很多风俗在台湾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几十年的发展,虽然两岸的文化形成了一些各自的特点,但事实上它们都反映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的特点,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无疑是拉近两岸人民亲切感的一个有效办法,可以说,联系两岸人民最宝贵的纽带就是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文化交流也必将成为两岸交流的主旋律。
文化月刊:您觉得在加强两岸传统文化交流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林:每一个表演者,每一个有技艺的人都在寻找市场,所以如何搭起这个平台是我们应该努力的。其实大陆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开始将重心转移到文化方面,所以在文化方面一定要保证传承,保留一些提升心灵上的东西,这些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有的炎黄子孙都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