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文学家爱伦·坡以惊世骇俗的诗歌风格为世界文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对诗歌之美的探索与追求的基础上,他着重强调了音乐与诗歌的密切关系。细观坡诗歌中的各类意象,结合坡对诗歌音乐性的独特思考,本文旨在以原型批评理论中的“玛纳”原型为纵向轴,考察其运用诗歌音乐意象所营造的不同类型的听觉效果,并以具体诗篇为例分析其意象产生的潜在心理原型。
凭借天才般的奇思妙想,爱伦·坡摘掉“叮当诗人”的帽子,稳坐了世界文坛大师的宝座。英、法两国诗人首先发现坡系列诗集的闪光点。诗歌传入法国后,波德莱尔视之为奇珍异宝,他曾回忆道,“我第一次读到他的书,令我吃惊和喜悦的是,不但是一些我梦想中的主题,而且几乎是我曾想到的每一个句子,都已经被他在20年前写出来了。”保罗·瓦莱里、斯特芳·马拉美也从坡的诗歌中受惠尤深,在一封交谈信件里,瓦莱里这样写道:“我赞美坡的理论,如此深刻如此具有博学的潜力;我相信节奏的全能的威力,尤其是暗示性的短语。”
当“五四运动”如火如荼进行时,为寻找新诗的突破口,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都不同程度地接触了坡的诗作,闻一多模仿《钟声》的拟声法创作出《渔阳曲》,坡的成名作《乌鸦》被《文学周报》《创造周报》等报社以各种体式反复翻译。尽管郭沫若先生批评其“过于做作”,但依旧无法阻止新诗派及后继的文学爱好者对坡的认同与研究。总之,恐怖、惊悚似乎已经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之火,被沾染墨香的“火炬”点燃。
一、爱伦·坡系列诗歌中的“玛纳”原型
20世纪后,多元的文学理论浪潮席卷欧美大地之时,心理学家荣格挖掘出潜伏在人类集体无意识里“玛纳”“阴影”等多种心理原型,它们与随后兴起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碰撞融合,并得到了弗莱以及其他理论批评者的广泛认同。德裔美籍哲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的问题》中谈及,“艺术品也就是情感的形式或是能够将内在情感系统地呈现出来以供我们认识的形式”。紧跟理论的热潮,学者们潜心于将理论与具体文学文本结合,随之出现了一大批以神话原型为支柱的文学分析,坡的系列诗歌也位列其中。当人们将这些原型与坡的诗歌联系,抽丝剥茧地对这些构成音乐感的意象细细揣摩,事实上,诗歌中那些神秘的气息、诡异的画面都能一一得到解释。其中明显的就属“玛纳”原型,它们有的以幽灵、鬼魂的面貌在《睡美人》《乌鸦》中来回游荡,有的披上神仙、天使的大衣在《尤拉路姆》《十四行诗》系列中施咒作法,它们共同的特征即拥有超自然的能力和神秘莫测的行踪,并且代表着爱伦·坡的创作灵感,更显示了作为人类群体中一员的爱伦·坡的深层精神寄托。
不少爱伦·坡的读者想当然地以为,所有诗歌但凡出自爱伦·坡之笔,永远离不开鬼魅、坟墓、死亡和梦境,以此轻而易举地盖棺定论:爱伦·坡沉湎在自己的忧郁阴冷里不问世事,诗歌写来写去冲不出重复单调的黑暗、阴影。更有学者草率断言:“由于他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较为黑暗的部分,因此,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以黑色与梦境作为主旋律,整个作品都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中。”
事实正好相反,对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宇宙与生命推敲琢磨过的坡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深邃的见解,在其备受争议的《我发现了》里,他完整地构筑“宇宙统一性”之美。同年发表的《诗律阐释》,他把“统一性”原则和诗歌匹配起来,提出“诗歌美指的是诗歌音律带给听觉的享受”,于坡而言,音乐是他诗歌实践中的圭臬,诗歌之美、诗歌之统一性必然要借助音乐的力量得以完成,而与之相关的音乐感又是个复杂模糊的概念,它包含大大小小多种元素,发声物、音色、节奏与韵律缺一不可。发声物即意象(这里只考虑可能发声的意象)是音乐感存在的依托;音色,区别于传统的音品,它是诗歌音乐感产生的背景;节奏及韵律更不用说,坡本人就已经把它抬到“诗歌之灵魂”的位置上。但是,节奏韵律也好,音调音色也罢,无一不是在与音乐意象的联系之中发挥其魔幻作用。因此,对诗歌中音乐意象的类型、效果及其产生缘由的考究便十分必要。
(一)“瑪纳”的柔情蜜语与坡的幻想
纵观坡的系列诗集,各类意象和音乐元素的配合展现出极尽迥异的听觉效果,坡所关注的正是这份效果。虽然坡的诗篇向来以恐怖著称,但换个视角观之,某种程度上或许它们还与发声物一起构成和谐的亲切感,《亡灵》的灵魂在黑夜里用悠悠微风吹拂着浊世凡尘,像“上帝的呼吸”一样冰凉但绝不阴冷。值得注意,这些诗歌许多都笼罩在梦的世界里,弗洛伊德曾指出,梦是人类潜意识的反映,在梦里所有愿望都可能以伪装的形式出现。诗中,坡对美的幻想与期待或许已经戴上面具伪装成自然世界的万事万物。奇怪的是,虽然这些听觉意象都是自然之物,但它们又忽明忽暗地展露出超自然的力量。《金星》里的星星不单单是天空中静静闪烁的星星,它有自主行动的能力;《诗节》里的大地具备和人类谈话交流的本事,甚至像拥有巫师的巫术,赋予人类激情之火焰;《传奇》里,那些灵魂幻化为随风摇曳沙沙作响的树叶,仿佛少女般轻柔地与人类诉说甜蜜的私语。可以说,它们皆为自然的馈赠,是坡对“美”的幻想与期望,这些尚且稚嫩的幻想寄托在自然世界里,又以其超自然的力量披上仙子、灵魂的衣袍构造出浪漫的想象。以《致河——》为例:
但当她凝视你的碧波/当碧波粼粼,涟漪阵阵/那为什么,最美丽的河/像是崇拜她的那人/因为在他心里/如在你水上/深深印着她的倩影——他的心对着她穿透灵魂的目光/也会泛起涟漪阵阵……
此段是坡幻想中与神话世界里阿尔伯托的女儿的邂逅,河水的流淌被幻想塑造成迷人的仙女,她与自然为伴并施展着迷幻的魔力。诗的色彩被控制在恰当温和甚至于有些轻快的范围之内,每个诗行的诗尾运用短促的细音与舒缓的闭合音交错,给听众营造出一种轻盈灵动之感,轻轻拨弄一两根“诗弦”,就能弹起阵阵涟漪。在这方面,《诗节》应该算是最优秀的代表:
我们年少时认识一人能与大地沟通/大地与他密谈/如他与大地交谈在光天化日/在他与生俱来的美中/他熠熠闪耀的生命之火炬被点燃/从太阳和星星,他由之获得激情/获得与他心灵相配的激情之光焰…… 坡很擅长跨行的押韵,特意安排ABABAB的押韵方式使诗段的色调从开头两句的柔光转向更为耀眼的亮光引出充满激情的生命火炬,大地像插上翅膀的精灵,交谈的过程即是它用魔杖传递美的过程,“熠熠闪耀的生命之火炬”虽然明亮但也并不刺眼。
(二)异己吵嚷的“玛纳”与坡的反抗
作为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除去和煦舒缓、柔情蜜意的仙女、精灵,还有对异己的神秘超自然的镇压和慷慨激奋的主体之间的对抗。在他构建的梦境之中,当“秃鹰”扑腾翅膀迅声如雷,他在《序曲》高声呼喊:
最近/不朽的秃鹰世纪/如此地震荡着高高的天空/当它们喧嚣而过雷声隆隆
我已无暇沉湎于闲情/因为凝望那骚动的苍穹……
可以发现,此诗段的节奏明显加快,结尾高音瞬间把听众拉入一场音乐剧之中。2003年由菲尔·威尔姆(Phil Willm)执导的音乐剧《POE》上映,音乐家史蒂夫·巴尔萨莫(Steve Balsamo)被称为“史上最柔弱痴情的爱伦·坡”,但在音乐剧进行到抵制巴尔的摩铁路建造的时刻,台上的“爱伦·坡”声音坚定刚强,用急切的声音狠厉地揭露政客的阴谋,“让铁路滚吧!更多的只是铁路公司老板的代表!”此时的“秃鹰”是权威,是镇压,是高高在上俯视一切的霸凌者,它暗含着魔鬼般的“玛纳”,坡的任务就是在他制造的梦境中击垮这一可怕而又疯狂的异己力量。
有趣的是,代表压抑异己力量的“玛纳”也逐渐以其本来的幽灵样貌出现在坡的诗里,或许直面异己的权威才能做出直击要害的反抗。但在这一点上,坡的表现又似乎与拜伦式的浪漫主义诗人不太一样,他并不期望推翻异己的力量,宁愿选择在超自然神秘的权威与主体的反抗之间找到可弥合的节点——相安无事。这种相安无事不是放任无视,而是尽己所能与世界和平共处,是就算生活的周遭一片沉寂,仍然保证清醒的自我,如《海中之城》:
瞧!死神为他自己竖起了宝座/在一座奇妙的城市/萧森寥落/就在那遥远而迷蒙的西方/那儿,欢乐与痛苦、邪恶与善良/都早已坠入永恒的梦乡
《海中之城》的音乐虽然是被冷色调包裹,但沉寂是诗人所感受到并且也希望能尽力让世人感受到的。死神筑起城墙,城墙里的人或许尚在梦中未能清醒,他们无意识地匍匐在强制与权威的脚下,然而,已经走出了那道城墙的诗人正在凭借自己的力量唤醒尽可能多的沉睡中的人。“玛纳”伪装成死神以其不可阻挡的超自然之力将寂静之城笼罩,坡把这份神秘描绘得梦幻、美丽却正好让读者在梦醒来,亲眼看见摇摇欲坠的虚幻苍穹、风一吹就散的记忆。梦境静谧如画,但诗人却从未止步于沉醉其中。诗人走出令人不安的海中之城,期望在一个更新更大的宇宙中寻觅真正的美,“美”在何处诗人并没有找到,但是诗人相信的是,它绝不会栖息于虚幻的梦境里。
(三)在神圣的“玛纳”之音中升华
爱伦·坡自己也说他要“把滑稽上升为怪诞,把害怕涂上恐怖色彩,把机智夸大成嘲讽,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以至于他创作的《乌鸦》《尤拉路姆》等诗篇,拖拖踏踏的长裂音和瘆人心扉的呻吟呜咽在一开始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造成了强烈的视觉痛感。但实际上,真正指向坡思想之归处的诗篇往往安静祥和,如《致海伦》:
海伦/你的美丽对于我/就像昔日尼斯安的小船/在芳菲的大海轻轻颠簸/载着精疲力竭的流浪漢/驶向他故乡的岸边……
坡试图走进神话探寻他向往的“美”,坡的很多诗歌都有男神女神和仙子精灵的身影,当坡终于放弃在世俗世界中发现“美”的终极形式时,一个理想型的神圣世界被坡勾勒出来。它是一份无声预言,它不需要任何倾诉、争辩,上帝之爱无需赘言也没有因果,如《致海伦》:
瞧!在那明亮的壁龛窗里/我看你玉立多像尊雕塑/那镶嵌玛瑙的明灯在/啊!普叙赫/你来自圣地/那片天国净土!
普叙赫,人类灵魂、心智的集中化身,在庄严的神圣世界,坡虔诚地跟随神的使者进入乐园,“美”就在不远处,“明亮”(brilliant)所指的不仅仅是光线上的视觉效果,更包含了从沉寂中脱离出来的释放的圣洁之音,那道声音引领诗人进入他梦寐以求的“美”,就像《致M.L.S——》:
在所有那些人中/他们在绝望的罪孽之床/躺着等死/却突然跃起/因听到/你轻柔的声音/“让那儿有光!”/因听到你轻柔的声音/那声音应验/在你天使般纯洁的目光之中——
据说这首诗是爱伦·坡为感激玛丽·路易斯·休护士所写,坡善于把经典放入诗歌中为其含义增添厚重感,比如以上这段,借用《圣经·旧约》中的上帝之音,“让那儿有光!”,此时的玛丽·路易斯·休已成为“玛纳”的化身——上帝,她如上帝一般无言奉献了光明与爱,将恩惠轻柔舒缓地赐予诗人,在真、善与爱的信念中,诗人得以凭借超自然的“玛纳”神力而复苏,脱离虚假的梦境、沉寂的现实,踏进真正“美”的乐园。但就其对“美”的设想而言,恐怕即便是他所理解的上帝也不一定能给予答复。
二、音乐意象与“玛纳”原型之旨归
运用大量笔墨构造这类潜伏着“玛纳”原型音乐意象或许是连坡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创作行为,依笔者之见,如果想要对诗歌作出周全的考究就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所有超自然的精灵意象,而应挖掘到更深层的土壤中去。这些超自然的意象象征着坡对外部事物的看法和对自我的期望,有压倒性外部因素的缩影,《梦境》里的“食尸鬼”,大惊失色的不仅是诗里的旅行者,更是诗外的坡本人,距离就在于,食尸鬼已经成为即将到来的死亡甚至是美的死亡,诗人大惊失色却又束手无策;也有体现着坡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期望,《献给安妮》里的“天使”,那个向天使默默祈祷的人除了安妮还有谁?不言而喻,诗人所追求的生命希望早已凝聚了人类集体心灵深处对在彼岸世界寻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和真正的美的渴望,那种与宇宙、灵魂都契合的终极的美。艺术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这些富有音乐感的诗歌意象超出坡本人的思想情感,如叶舒宪所言,当原型被意象表露出来时,“我们已不再是个人,而是全体,整个人类的声音在我们心中回响”。
三、结语
幽灵、鬼魂是爱伦·坡诗歌、小说创作的中心意象。但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多少研究者把坡诗中富有音乐感的意象与人类潜在的心理原型并置而观,如果将两者结合分析,人们会发现坡是以一种诗意的情怀对宇宙、生命和“美”进行深邃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坡通过他诗歌的音乐性唤醒了人类共同的心理期望和集体的无意识情感,这正是使其诗歌熠熠生辉的原因之一。潜在的“玛纳”幻化成既富有音乐感又各具特色的鬼魂、天使,不仅让读者享受听觉的盛宴,它们本身就是一汩潺潺溪流汇入了人类艺术伟大实践的洪流之中。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简介:钟君涵(1997-),女,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凭借天才般的奇思妙想,爱伦·坡摘掉“叮当诗人”的帽子,稳坐了世界文坛大师的宝座。英、法两国诗人首先发现坡系列诗集的闪光点。诗歌传入法国后,波德莱尔视之为奇珍异宝,他曾回忆道,“我第一次读到他的书,令我吃惊和喜悦的是,不但是一些我梦想中的主题,而且几乎是我曾想到的每一个句子,都已经被他在20年前写出来了。”保罗·瓦莱里、斯特芳·马拉美也从坡的诗歌中受惠尤深,在一封交谈信件里,瓦莱里这样写道:“我赞美坡的理论,如此深刻如此具有博学的潜力;我相信节奏的全能的威力,尤其是暗示性的短语。”
当“五四运动”如火如荼进行时,为寻找新诗的突破口,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都不同程度地接触了坡的诗作,闻一多模仿《钟声》的拟声法创作出《渔阳曲》,坡的成名作《乌鸦》被《文学周报》《创造周报》等报社以各种体式反复翻译。尽管郭沫若先生批评其“过于做作”,但依旧无法阻止新诗派及后继的文学爱好者对坡的认同与研究。总之,恐怖、惊悚似乎已经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之火,被沾染墨香的“火炬”点燃。
一、爱伦·坡系列诗歌中的“玛纳”原型
20世纪后,多元的文学理论浪潮席卷欧美大地之时,心理学家荣格挖掘出潜伏在人类集体无意识里“玛纳”“阴影”等多种心理原型,它们与随后兴起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碰撞融合,并得到了弗莱以及其他理论批评者的广泛认同。德裔美籍哲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的问题》中谈及,“艺术品也就是情感的形式或是能够将内在情感系统地呈现出来以供我们认识的形式”。紧跟理论的热潮,学者们潜心于将理论与具体文学文本结合,随之出现了一大批以神话原型为支柱的文学分析,坡的系列诗歌也位列其中。当人们将这些原型与坡的诗歌联系,抽丝剥茧地对这些构成音乐感的意象细细揣摩,事实上,诗歌中那些神秘的气息、诡异的画面都能一一得到解释。其中明显的就属“玛纳”原型,它们有的以幽灵、鬼魂的面貌在《睡美人》《乌鸦》中来回游荡,有的披上神仙、天使的大衣在《尤拉路姆》《十四行诗》系列中施咒作法,它们共同的特征即拥有超自然的能力和神秘莫测的行踪,并且代表着爱伦·坡的创作灵感,更显示了作为人类群体中一员的爱伦·坡的深层精神寄托。
不少爱伦·坡的读者想当然地以为,所有诗歌但凡出自爱伦·坡之笔,永远离不开鬼魅、坟墓、死亡和梦境,以此轻而易举地盖棺定论:爱伦·坡沉湎在自己的忧郁阴冷里不问世事,诗歌写来写去冲不出重复单调的黑暗、阴影。更有学者草率断言:“由于他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较为黑暗的部分,因此,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以黑色与梦境作为主旋律,整个作品都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中。”
事实正好相反,对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宇宙与生命推敲琢磨过的坡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深邃的见解,在其备受争议的《我发现了》里,他完整地构筑“宇宙统一性”之美。同年发表的《诗律阐释》,他把“统一性”原则和诗歌匹配起来,提出“诗歌美指的是诗歌音律带给听觉的享受”,于坡而言,音乐是他诗歌实践中的圭臬,诗歌之美、诗歌之统一性必然要借助音乐的力量得以完成,而与之相关的音乐感又是个复杂模糊的概念,它包含大大小小多种元素,发声物、音色、节奏与韵律缺一不可。发声物即意象(这里只考虑可能发声的意象)是音乐感存在的依托;音色,区别于传统的音品,它是诗歌音乐感产生的背景;节奏及韵律更不用说,坡本人就已经把它抬到“诗歌之灵魂”的位置上。但是,节奏韵律也好,音调音色也罢,无一不是在与音乐意象的联系之中发挥其魔幻作用。因此,对诗歌中音乐意象的类型、效果及其产生缘由的考究便十分必要。
(一)“瑪纳”的柔情蜜语与坡的幻想
纵观坡的系列诗集,各类意象和音乐元素的配合展现出极尽迥异的听觉效果,坡所关注的正是这份效果。虽然坡的诗篇向来以恐怖著称,但换个视角观之,某种程度上或许它们还与发声物一起构成和谐的亲切感,《亡灵》的灵魂在黑夜里用悠悠微风吹拂着浊世凡尘,像“上帝的呼吸”一样冰凉但绝不阴冷。值得注意,这些诗歌许多都笼罩在梦的世界里,弗洛伊德曾指出,梦是人类潜意识的反映,在梦里所有愿望都可能以伪装的形式出现。诗中,坡对美的幻想与期待或许已经戴上面具伪装成自然世界的万事万物。奇怪的是,虽然这些听觉意象都是自然之物,但它们又忽明忽暗地展露出超自然的力量。《金星》里的星星不单单是天空中静静闪烁的星星,它有自主行动的能力;《诗节》里的大地具备和人类谈话交流的本事,甚至像拥有巫师的巫术,赋予人类激情之火焰;《传奇》里,那些灵魂幻化为随风摇曳沙沙作响的树叶,仿佛少女般轻柔地与人类诉说甜蜜的私语。可以说,它们皆为自然的馈赠,是坡对“美”的幻想与期望,这些尚且稚嫩的幻想寄托在自然世界里,又以其超自然的力量披上仙子、灵魂的衣袍构造出浪漫的想象。以《致河——》为例:
但当她凝视你的碧波/当碧波粼粼,涟漪阵阵/那为什么,最美丽的河/像是崇拜她的那人/因为在他心里/如在你水上/深深印着她的倩影——他的心对着她穿透灵魂的目光/也会泛起涟漪阵阵……
此段是坡幻想中与神话世界里阿尔伯托的女儿的邂逅,河水的流淌被幻想塑造成迷人的仙女,她与自然为伴并施展着迷幻的魔力。诗的色彩被控制在恰当温和甚至于有些轻快的范围之内,每个诗行的诗尾运用短促的细音与舒缓的闭合音交错,给听众营造出一种轻盈灵动之感,轻轻拨弄一两根“诗弦”,就能弹起阵阵涟漪。在这方面,《诗节》应该算是最优秀的代表:
我们年少时认识一人能与大地沟通/大地与他密谈/如他与大地交谈在光天化日/在他与生俱来的美中/他熠熠闪耀的生命之火炬被点燃/从太阳和星星,他由之获得激情/获得与他心灵相配的激情之光焰…… 坡很擅长跨行的押韵,特意安排ABABAB的押韵方式使诗段的色调从开头两句的柔光转向更为耀眼的亮光引出充满激情的生命火炬,大地像插上翅膀的精灵,交谈的过程即是它用魔杖传递美的过程,“熠熠闪耀的生命之火炬”虽然明亮但也并不刺眼。
(二)异己吵嚷的“玛纳”与坡的反抗
作为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除去和煦舒缓、柔情蜜意的仙女、精灵,还有对异己的神秘超自然的镇压和慷慨激奋的主体之间的对抗。在他构建的梦境之中,当“秃鹰”扑腾翅膀迅声如雷,他在《序曲》高声呼喊:
最近/不朽的秃鹰世纪/如此地震荡着高高的天空/当它们喧嚣而过雷声隆隆
我已无暇沉湎于闲情/因为凝望那骚动的苍穹……
可以发现,此诗段的节奏明显加快,结尾高音瞬间把听众拉入一场音乐剧之中。2003年由菲尔·威尔姆(Phil Willm)执导的音乐剧《POE》上映,音乐家史蒂夫·巴尔萨莫(Steve Balsamo)被称为“史上最柔弱痴情的爱伦·坡”,但在音乐剧进行到抵制巴尔的摩铁路建造的时刻,台上的“爱伦·坡”声音坚定刚强,用急切的声音狠厉地揭露政客的阴谋,“让铁路滚吧!更多的只是铁路公司老板的代表!”此时的“秃鹰”是权威,是镇压,是高高在上俯视一切的霸凌者,它暗含着魔鬼般的“玛纳”,坡的任务就是在他制造的梦境中击垮这一可怕而又疯狂的异己力量。
有趣的是,代表压抑异己力量的“玛纳”也逐渐以其本来的幽灵样貌出现在坡的诗里,或许直面异己的权威才能做出直击要害的反抗。但在这一点上,坡的表现又似乎与拜伦式的浪漫主义诗人不太一样,他并不期望推翻异己的力量,宁愿选择在超自然神秘的权威与主体的反抗之间找到可弥合的节点——相安无事。这种相安无事不是放任无视,而是尽己所能与世界和平共处,是就算生活的周遭一片沉寂,仍然保证清醒的自我,如《海中之城》:
瞧!死神为他自己竖起了宝座/在一座奇妙的城市/萧森寥落/就在那遥远而迷蒙的西方/那儿,欢乐与痛苦、邪恶与善良/都早已坠入永恒的梦乡
《海中之城》的音乐虽然是被冷色调包裹,但沉寂是诗人所感受到并且也希望能尽力让世人感受到的。死神筑起城墙,城墙里的人或许尚在梦中未能清醒,他们无意识地匍匐在强制与权威的脚下,然而,已经走出了那道城墙的诗人正在凭借自己的力量唤醒尽可能多的沉睡中的人。“玛纳”伪装成死神以其不可阻挡的超自然之力将寂静之城笼罩,坡把这份神秘描绘得梦幻、美丽却正好让读者在梦醒来,亲眼看见摇摇欲坠的虚幻苍穹、风一吹就散的记忆。梦境静谧如画,但诗人却从未止步于沉醉其中。诗人走出令人不安的海中之城,期望在一个更新更大的宇宙中寻觅真正的美,“美”在何处诗人并没有找到,但是诗人相信的是,它绝不会栖息于虚幻的梦境里。
(三)在神圣的“玛纳”之音中升华
爱伦·坡自己也说他要“把滑稽上升为怪诞,把害怕涂上恐怖色彩,把机智夸大成嘲讽,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以至于他创作的《乌鸦》《尤拉路姆》等诗篇,拖拖踏踏的长裂音和瘆人心扉的呻吟呜咽在一开始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造成了强烈的视觉痛感。但实际上,真正指向坡思想之归处的诗篇往往安静祥和,如《致海伦》:
海伦/你的美丽对于我/就像昔日尼斯安的小船/在芳菲的大海轻轻颠簸/载着精疲力竭的流浪漢/驶向他故乡的岸边……
坡试图走进神话探寻他向往的“美”,坡的很多诗歌都有男神女神和仙子精灵的身影,当坡终于放弃在世俗世界中发现“美”的终极形式时,一个理想型的神圣世界被坡勾勒出来。它是一份无声预言,它不需要任何倾诉、争辩,上帝之爱无需赘言也没有因果,如《致海伦》:
瞧!在那明亮的壁龛窗里/我看你玉立多像尊雕塑/那镶嵌玛瑙的明灯在/啊!普叙赫/你来自圣地/那片天国净土!
普叙赫,人类灵魂、心智的集中化身,在庄严的神圣世界,坡虔诚地跟随神的使者进入乐园,“美”就在不远处,“明亮”(brilliant)所指的不仅仅是光线上的视觉效果,更包含了从沉寂中脱离出来的释放的圣洁之音,那道声音引领诗人进入他梦寐以求的“美”,就像《致M.L.S——》:
在所有那些人中/他们在绝望的罪孽之床/躺着等死/却突然跃起/因听到/你轻柔的声音/“让那儿有光!”/因听到你轻柔的声音/那声音应验/在你天使般纯洁的目光之中——
据说这首诗是爱伦·坡为感激玛丽·路易斯·休护士所写,坡善于把经典放入诗歌中为其含义增添厚重感,比如以上这段,借用《圣经·旧约》中的上帝之音,“让那儿有光!”,此时的玛丽·路易斯·休已成为“玛纳”的化身——上帝,她如上帝一般无言奉献了光明与爱,将恩惠轻柔舒缓地赐予诗人,在真、善与爱的信念中,诗人得以凭借超自然的“玛纳”神力而复苏,脱离虚假的梦境、沉寂的现实,踏进真正“美”的乐园。但就其对“美”的设想而言,恐怕即便是他所理解的上帝也不一定能给予答复。
二、音乐意象与“玛纳”原型之旨归
运用大量笔墨构造这类潜伏着“玛纳”原型音乐意象或许是连坡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创作行为,依笔者之见,如果想要对诗歌作出周全的考究就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所有超自然的精灵意象,而应挖掘到更深层的土壤中去。这些超自然的意象象征着坡对外部事物的看法和对自我的期望,有压倒性外部因素的缩影,《梦境》里的“食尸鬼”,大惊失色的不仅是诗里的旅行者,更是诗外的坡本人,距离就在于,食尸鬼已经成为即将到来的死亡甚至是美的死亡,诗人大惊失色却又束手无策;也有体现着坡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期望,《献给安妮》里的“天使”,那个向天使默默祈祷的人除了安妮还有谁?不言而喻,诗人所追求的生命希望早已凝聚了人类集体心灵深处对在彼岸世界寻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和真正的美的渴望,那种与宇宙、灵魂都契合的终极的美。艺术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这些富有音乐感的诗歌意象超出坡本人的思想情感,如叶舒宪所言,当原型被意象表露出来时,“我们已不再是个人,而是全体,整个人类的声音在我们心中回响”。
三、结语
幽灵、鬼魂是爱伦·坡诗歌、小说创作的中心意象。但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多少研究者把坡诗中富有音乐感的意象与人类潜在的心理原型并置而观,如果将两者结合分析,人们会发现坡是以一种诗意的情怀对宇宙、生命和“美”进行深邃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坡通过他诗歌的音乐性唤醒了人类共同的心理期望和集体的无意识情感,这正是使其诗歌熠熠生辉的原因之一。潜在的“玛纳”幻化成既富有音乐感又各具特色的鬼魂、天使,不仅让读者享受听觉的盛宴,它们本身就是一汩潺潺溪流汇入了人类艺术伟大实践的洪流之中。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简介:钟君涵(1997-),女,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