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全民关注问题时,高等教育、产业结构以及政策导向问题都将无法避免被触及和评论。本期所请三位学者专家的论述将使大家受益。
“大学生就业难”呼唤通才教育 和静钧
作为全民“就业率”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它貌似是个外部性问题,与学校教育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链,事实非矣,大量实证数据表明,接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就业适应力甚至高于接受高等教育者。这就说明,高等教育存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客观性问题,而且这种趋势近年来愈加明显。
这样就引出一个“子命题”:高等学校有没有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函数”保护同步调整?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大学再怎样奋起直追,再怎样开设五花八门的新鲜课程,等到教育周期一过,又发现所学到的知识处在社会需求的后面。可以说,高等学校光从专业细化的角度来拓宽学生就业能力,并不会收到预期效果。
问题的出路在于高校真正回到“通才教育”的思路上来,至少本科教育阶段应以通才教育为核心。“通才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一个被广泛误解了的概念,很多人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对立起来,预设了“非此即彼”的选择怪團。事实上,“通才教育”是“专才教育”的基础,两者并不天然地矛盾,正如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曾言:“天下有博而不精者,未有不博而精者也。”还有人把“通才教育”误认为是一种“拼盘式教育”,认为什么都给学生灌输一点,什么证书都让学生考一下,就是“通才教育”,这是对“通才教育”相当肤浅的认识。还有一种误解是把“通才教育”简单化为“素质教育”,忽视了“通才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受教育者思想,而非停留于传授一些“技能”。
接着我们就应该探讨“通才教育”会如何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主题。首先,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内涵的通才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建立一种客观和健康的就业观,很多“就业难”问题其实是观念性问题。其次,以独立人格思想为基调的通才教育,使大学生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而不是坐等社会对其承认与接纳,他会主动地感知社会的脉搏,主动地体验生活的冷暖,并把自己融入社会中,把“一次性教育”转变成“终身教育”。具有这样意识的人才适应力最强,应变力与忍耐力最突出,理应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才教育提升了大学生知识视野,为大学生的学术生命进一步延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接受过通才教育的人往往能运用多向思维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一般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创新能力,他们更能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也就是说,他们在解决“初次就业”的暂时性问题,和解决“再就业”的永久性问题上,表现得会比没有接受过通才教育的人要好得多。
程星先生所著的《细读美国大学》一书写道,美国著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核心课程的目标是为全体本科生,无论其将来的专业或方向如何,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使之谙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艺术和科学上的重要思想与成就。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美国学校在招生时,也会注意不同学科背景,如法学院的学生多半是文理科的毕业生,医科的会有相当数量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戴尔公司的创建人戴尔曾说过,他学的是生物,但居然是一门宏观经济学课让他受益一生。
大量就业的蓄水池——社会服务业 张启新
当今中国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已成第一要务,综观目前已经出台的种种措施,无外乎呼吁并鼓励企业扩大雇佣,援助求职者自我创业(就业),或组织培训或升学以延缓就业,或以种种措施扩大内需,以间接引发促进就业的效果。但是,即使在经济正常运营的情况下,由于以往被视为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制造业比较容易反映技术进步的影响,导致其生产效率的提高更为显著。而由于劳动法规的成熟,劳动环境的改善等导致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使劳动力成本成为企业经营成本中的重头。以上两个因素导致企业本来就具有致力于提高效率减少雇佣的倾向,更何况在当今这个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当口,市场萎缩,需求缩减,光诉诸生产商品的企业扩大雇佣谈何容易。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那么,能够吸收大量就业的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在哪里呢?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以及大量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需求存在于第三产业。因为与第二产业可以通过技术来达到提高效率相反,社会服务业,尤其是对个人的服务是很难通过高技术来替代的。
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长期不景气的情况下,服务业依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且从其劳动密集型的性质而言,它还成为当时日本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其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显示,它占日本经济的比重还在上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到60%多,在GDP中的比重已达70%的规模。2000年4月护理保险法的实施,放宽了社会服务领域的一些限制,加之社会福利政策的充实,导致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创造就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伴随着这种商机的到来,新兴的入场者日益活跃,此类机构的平均收入超过整个服务业的增长率的行业有9个:“医疗”、“保健卫生”、“信息服务、调查”、“废品处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其他事业服务”、“专业服务”等。在成熟的领域中,尤其以老人、对事业所,环境等三领域最为集中,这是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外包的扩大、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形成等原因,相关服务市场有了相当的扩大。
再比如,美国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信息服务、人才派遣、家庭病床、家庭护理、育儿服务、经营管理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制造业的就业削减基本上被上述新兴产业所吸收,从而在整体上扩大了就业。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HL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F)(原则上为2000年的数据)的统计显示,以下23个国家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依次为:中国香港(79.7)、美国(75.3)、挪威(75)、加拿大(74.9)、澳大利亚(73.9)、荷兰(73.6)、英国(73)、瑞典(72.9)、芬兰(67.3)、新加坡(65.9)、德国(65)、日本(63.6)、意大利(63.6)、西班牙(63.6)、爱尔兰(63.2)、韩国(61.4)……泰国(32.7)、中国(13.3)。中国排在末位。鉴于上海目前老龄化的程度以及中国未来老龄化的前景,这一领域存在着大量的需求,也为吸收大量就业留有巨大的余地和空间。
而要真正将此需求与我们目前的劳动力供应相联系,以最终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还存在着两个大问题,一是因服务价格导致供需难以对称,它需要有一种社会福利性质的制度或机制对其服务进行补贴,使得这一领域真 正的供需得以成立;二是放宽对这一领域作为非营利机构准入的可能性,从而使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行业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也使这一领域的就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从“经济增长”走向“充分就业” 彭兴庭
“不少学生宁可放弃学了四年的专业,也要留在上海等大城市,找高薪的岗位就业。这样下去,大学生就业怎么会不难!”面对大学生就业这个眼下最热门的话题,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教授连连摇头。而身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也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结构性问题,求职者趋之若鹜般涌向大城市、外企,必然导致就业紧张。”
这样的论调并不少见,前段时间,有教育部负责人曾强调,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位负责人还要求“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要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甚至认为,把缓解这一难题的责任全部推给政府是不现实的。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发表这种言论的人,不是政府官员,就是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或者主管就业的领导等,显然,这似乎有些“推卸责任”的嫌疑。
有调查称。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预期连年下跌,据说已降至1000元左右,为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结论。尽管看起来这二者没有可比性,但从中我们却可以得到这么一个信息: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已经够普通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学生即使向往大城市,向往高薪、体面、有地位的职业,无非是希望有一个好的未来,他们没有错,谁不希望自己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认为大学生“眼光太高”、“不够低姿态”的人可以休矣。
萨缪尔逊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国家宏观政策主要有四大目标:即高水平和快速的经济增长、高就业率水平和低非自愿失业、价格水平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首先是政府的责任。
长期以来,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口号下,我们的政策都把“促增长”当成重要甚至唯一目标,国情专家胡鞍钢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地方政府眼中,居首位的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其次是GDP增长,然后是控制人口增长和发展基础设施,而本地区的就业问题则被摆到了第七位。然而,另一方面,近年来,民众对失业问题的关注已经逐渐超过了对GDP增长、经济发展等的关注,“失业已经变成中国人最关心的社会议题’。民众关心的与政府所关心的议题存在脱节,这才是最值得深思的。
若要问未来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隐患是什么,非就业莫属。邱泽奇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没有爆发点的危机——中国失业人口结构与社会稳定》,他认为,失业人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尽管一时还找不到爆发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失业人口与社会危机之间没有关系。“由于生计的不确定性,失业问题是中国社会稳定危机的主要诱因。”其中,“大学生失业”无疑会成为诱因中的主要诱因。我们常说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没有稳定基础的发展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我看来,“就业”也成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政府最关心的往往也是就业。
比“保增长”更重要的是“保就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中,保增长仍是所有宏观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尽管GDP增长与促进就业具有同一性,但是,保持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必然意味着保持就业。在1998年,中央实施过一轮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旨在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以推动经济增长。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显著地推动就业效果。当时,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业主要是农林水利、交通通信、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等,而这些投资领域恰恰是吸纳就业能力较弱的行业。值得警惕的是,今天的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着“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危险。
为避免重新走入1990年的“逆就业”调控陷阱,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必要进行全面的反思,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在引导投资时,应参照各行业的就业吸收能力来确定重点投资领域的优先顺序。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靳伟华
“大学生就业难”呼唤通才教育 和静钧
作为全民“就业率”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它貌似是个外部性问题,与学校教育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链,事实非矣,大量实证数据表明,接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就业适应力甚至高于接受高等教育者。这就说明,高等教育存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客观性问题,而且这种趋势近年来愈加明显。
这样就引出一个“子命题”:高等学校有没有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函数”保护同步调整?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大学再怎样奋起直追,再怎样开设五花八门的新鲜课程,等到教育周期一过,又发现所学到的知识处在社会需求的后面。可以说,高等学校光从专业细化的角度来拓宽学生就业能力,并不会收到预期效果。
问题的出路在于高校真正回到“通才教育”的思路上来,至少本科教育阶段应以通才教育为核心。“通才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一个被广泛误解了的概念,很多人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对立起来,预设了“非此即彼”的选择怪團。事实上,“通才教育”是“专才教育”的基础,两者并不天然地矛盾,正如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曾言:“天下有博而不精者,未有不博而精者也。”还有人把“通才教育”误认为是一种“拼盘式教育”,认为什么都给学生灌输一点,什么证书都让学生考一下,就是“通才教育”,这是对“通才教育”相当肤浅的认识。还有一种误解是把“通才教育”简单化为“素质教育”,忽视了“通才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受教育者思想,而非停留于传授一些“技能”。
接着我们就应该探讨“通才教育”会如何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主题。首先,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内涵的通才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建立一种客观和健康的就业观,很多“就业难”问题其实是观念性问题。其次,以独立人格思想为基调的通才教育,使大学生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而不是坐等社会对其承认与接纳,他会主动地感知社会的脉搏,主动地体验生活的冷暖,并把自己融入社会中,把“一次性教育”转变成“终身教育”。具有这样意识的人才适应力最强,应变力与忍耐力最突出,理应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才教育提升了大学生知识视野,为大学生的学术生命进一步延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接受过通才教育的人往往能运用多向思维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一般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创新能力,他们更能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也就是说,他们在解决“初次就业”的暂时性问题,和解决“再就业”的永久性问题上,表现得会比没有接受过通才教育的人要好得多。
程星先生所著的《细读美国大学》一书写道,美国著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核心课程的目标是为全体本科生,无论其将来的专业或方向如何,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使之谙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艺术和科学上的重要思想与成就。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美国学校在招生时,也会注意不同学科背景,如法学院的学生多半是文理科的毕业生,医科的会有相当数量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戴尔公司的创建人戴尔曾说过,他学的是生物,但居然是一门宏观经济学课让他受益一生。
大量就业的蓄水池——社会服务业 张启新
当今中国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已成第一要务,综观目前已经出台的种种措施,无外乎呼吁并鼓励企业扩大雇佣,援助求职者自我创业(就业),或组织培训或升学以延缓就业,或以种种措施扩大内需,以间接引发促进就业的效果。但是,即使在经济正常运营的情况下,由于以往被视为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制造业比较容易反映技术进步的影响,导致其生产效率的提高更为显著。而由于劳动法规的成熟,劳动环境的改善等导致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使劳动力成本成为企业经营成本中的重头。以上两个因素导致企业本来就具有致力于提高效率减少雇佣的倾向,更何况在当今这个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当口,市场萎缩,需求缩减,光诉诸生产商品的企业扩大雇佣谈何容易。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那么,能够吸收大量就业的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在哪里呢?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以及大量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需求存在于第三产业。因为与第二产业可以通过技术来达到提高效率相反,社会服务业,尤其是对个人的服务是很难通过高技术来替代的。
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长期不景气的情况下,服务业依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且从其劳动密集型的性质而言,它还成为当时日本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其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显示,它占日本经济的比重还在上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到60%多,在GDP中的比重已达70%的规模。2000年4月护理保险法的实施,放宽了社会服务领域的一些限制,加之社会福利政策的充实,导致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创造就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伴随着这种商机的到来,新兴的入场者日益活跃,此类机构的平均收入超过整个服务业的增长率的行业有9个:“医疗”、“保健卫生”、“信息服务、调查”、“废品处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其他事业服务”、“专业服务”等。在成熟的领域中,尤其以老人、对事业所,环境等三领域最为集中,这是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外包的扩大、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形成等原因,相关服务市场有了相当的扩大。
再比如,美国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信息服务、人才派遣、家庭病床、家庭护理、育儿服务、经营管理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制造业的就业削减基本上被上述新兴产业所吸收,从而在整体上扩大了就业。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HL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F)(原则上为2000年的数据)的统计显示,以下23个国家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依次为:中国香港(79.7)、美国(75.3)、挪威(75)、加拿大(74.9)、澳大利亚(73.9)、荷兰(73.6)、英国(73)、瑞典(72.9)、芬兰(67.3)、新加坡(65.9)、德国(65)、日本(63.6)、意大利(63.6)、西班牙(63.6)、爱尔兰(63.2)、韩国(61.4)……泰国(32.7)、中国(13.3)。中国排在末位。鉴于上海目前老龄化的程度以及中国未来老龄化的前景,这一领域存在着大量的需求,也为吸收大量就业留有巨大的余地和空间。
而要真正将此需求与我们目前的劳动力供应相联系,以最终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还存在着两个大问题,一是因服务价格导致供需难以对称,它需要有一种社会福利性质的制度或机制对其服务进行补贴,使得这一领域真 正的供需得以成立;二是放宽对这一领域作为非营利机构准入的可能性,从而使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行业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也使这一领域的就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从“经济增长”走向“充分就业” 彭兴庭
“不少学生宁可放弃学了四年的专业,也要留在上海等大城市,找高薪的岗位就业。这样下去,大学生就业怎么会不难!”面对大学生就业这个眼下最热门的话题,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教授连连摇头。而身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也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结构性问题,求职者趋之若鹜般涌向大城市、外企,必然导致就业紧张。”
这样的论调并不少见,前段时间,有教育部负责人曾强调,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位负责人还要求“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要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甚至认为,把缓解这一难题的责任全部推给政府是不现实的。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发表这种言论的人,不是政府官员,就是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或者主管就业的领导等,显然,这似乎有些“推卸责任”的嫌疑。
有调查称。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预期连年下跌,据说已降至1000元左右,为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结论。尽管看起来这二者没有可比性,但从中我们却可以得到这么一个信息: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已经够普通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学生即使向往大城市,向往高薪、体面、有地位的职业,无非是希望有一个好的未来,他们没有错,谁不希望自己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认为大学生“眼光太高”、“不够低姿态”的人可以休矣。
萨缪尔逊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国家宏观政策主要有四大目标:即高水平和快速的经济增长、高就业率水平和低非自愿失业、价格水平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首先是政府的责任。
长期以来,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口号下,我们的政策都把“促增长”当成重要甚至唯一目标,国情专家胡鞍钢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地方政府眼中,居首位的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其次是GDP增长,然后是控制人口增长和发展基础设施,而本地区的就业问题则被摆到了第七位。然而,另一方面,近年来,民众对失业问题的关注已经逐渐超过了对GDP增长、经济发展等的关注,“失业已经变成中国人最关心的社会议题’。民众关心的与政府所关心的议题存在脱节,这才是最值得深思的。
若要问未来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隐患是什么,非就业莫属。邱泽奇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没有爆发点的危机——中国失业人口结构与社会稳定》,他认为,失业人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尽管一时还找不到爆发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失业人口与社会危机之间没有关系。“由于生计的不确定性,失业问题是中国社会稳定危机的主要诱因。”其中,“大学生失业”无疑会成为诱因中的主要诱因。我们常说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没有稳定基础的发展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我看来,“就业”也成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政府最关心的往往也是就业。
比“保增长”更重要的是“保就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中,保增长仍是所有宏观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尽管GDP增长与促进就业具有同一性,但是,保持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必然意味着保持就业。在1998年,中央实施过一轮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旨在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以推动经济增长。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显著地推动就业效果。当时,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业主要是农林水利、交通通信、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等,而这些投资领域恰恰是吸纳就业能力较弱的行业。值得警惕的是,今天的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着“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危险。
为避免重新走入1990年的“逆就业”调控陷阱,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必要进行全面的反思,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在引导投资时,应参照各行业的就业吸收能力来确定重点投资领域的优先顺序。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靳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