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对道路交通标志设施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道路交通;标志;设计分析
公路建设目的就是满足人和物的移动, 达到安全、便利、有效和经济方面的需要。道路交通标志是道路使用的说明书, 是一种无声语言, 是保证行车畅通、有序、安全的重要设施, 同时还是道路的装饰、形象、美化工程,道路交通标志是依据交通法规及国家有关的标准制定的, 是交通法规的具体体现, 道路交通标志用以管理道路交通的安全设施。在道路交通标志设计与实施中, 标志信息的强制性和安全性因素是道路设计者重点加以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1.交通标志的作用与设置特点
公路标志在现代道路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通标志设置的原则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一般情况下标志均设置在公路的右侧,驾驶员正急于寻找的位置。对于像超车道、行车道、紧急停车带这类车道划分和道路指示标志,设置在路侧确有困难时,通常采用门架式支撑,将标志板安装在公路上方,为了便于驾驶员判读,确保交通安全,在高速公路终点附近,还将一些禁令或警告标志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内。
1.2 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均保证标志与标志之间互不影响,而且没有其它结构物阻挡视线。
1.3 互通式立交及服务区附近的标志设置,以交通车辆接近交叉口或分流、合流处不会影响驾驶员视线为原则。
1.4 标志设置能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以便作出安全运行所必须的判断。因此,为了使标志内容起到应有的作用,标志的设置应有一段提前量。这里,还需要明确一点,即版面尺寸越大,标志内容越简单,这个距离提前量可以越小。
1.5 标志板正面面向来车方向,与公路走向基本成直角布置,板面稍向内倾斜。关于路侧标志的倾斜问题,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有些国家的规范认为,只有当标志板与路肩边缘相距9m以上时才向内倾斜,当标志板与路肩外缘相距不足9m时,为防止反光造成的目眩现象,反而将它向外倾斜3°。
2.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分析
对于道路交通标识系统来说,图形、符号、色彩、文字和版式等平面设计元素是交通标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图形设计
相对于文字标志,驾驶员对图形、符号标志更容易理解。在低亮度、快速显示等相对困难的视觉条件下,图形符号无论在辨认速度还是在辨认距离上均比文字信息要优越。用图形符号来表示信息的另一优点是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只要设计的图案形象、直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字的驾驶人员均可理解、认读。一方面,图形设计要具有简练、直观性。标志图形要求与代表的客体的主要特征、结构相似,把自然的物体抽象化和几何化,删掉一些细节,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让形更加简洁、直观,不仅极其清楚地为人们提供必要的资料,而且又以和谐的构图给人的视觉带来一种愉快的感觉。另一方面,标志图形所传达的意义应该准确,有吸引性。一切艺术的形式本质,都在于其能传达的某种意义。图形不仅要简洁明了,还要有效吸引人的注意,并准确传达信息,不造成道路使用者对图形信息产生歧义或模糊的理解。
2.2 色彩设计
色彩是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所产生的视觉效应,这种生理作用进一步冲击到人们的心理,从而产生了色彩心理效应。由于色彩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的不同属性,能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效应。例如色彩的轻重感、进退感、距离感、胀缩感以及色彩的兴奋与冷静感等。充分认识色彩的生理与心理特性,能够使其在交通标志的色彩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颜色的刺激,使人很容易从复杂的驾驶环境中辨认出交通标志。例如紅色和黄色等暖色是前进色,给人以紧迫感,视认性好。其次,通过颜色的象征性和联想性作用,使人能迅速地解读交通标志的内容。例如,红色对人的视觉和心理有一种危险感的强烈刺激,中国将其作为危险性最大、法制性最高的禁令类标志的用色;黄色具有明亮和警戒的感觉,用在注意危险的警告类标志上;蓝色和绿色使人产生宁静和平与舒适的感觉,用于指示和指路类的交通标志。另外,为了提高标志内容的可读性,可以使内容与背景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如文字与背景色的搭配,易辨认的顺序是: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等。此外,可以用色彩强化信息的区分。例如:不同的文字或指示符号,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来强化信息的不同,让人更加容易识别。还有,色彩还能展示地方特色。
2.3 文字设计
道路交通标志尤其是指路标志中,文字是传达信息最直接的工具,如何快速准确地把信息传达给道路使用者,其本身的设计质量起关键因素。道路交通标志中,文字形式大概有汉字、数字、英文,少数民族地区还宜有少数民族文字。无论采取哪种类型文字,字体、字号、字体颜色都必须设计得合理规范。版面上的字体要统一,字号大小要根据信息主次关系而定,字距要适中,排列要协调,体现易读性高和美观相结合的特点。字体设计中,不应简单调用电脑字库中的字体,应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有效实验后而进行设计。
2.4 版面设计
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是道路交通信息的具体反映。首先,排版要体现实用性和美观性。标志牌上的图形、符号、文字等要素编排要美观、合理,符合人的视觉流程和认知心理。并且使道路语言体现得更生动,信息传递更准确有效。其次,要控制版面信息量,防止信息过载。信息量要根据路况和人的视觉生理特点来合理安排。另外,要合理设计版面的比例和尺寸。版面大小要根据标志信息量的多少,具体道路线形特征和道路使用者行动特点合理设计,美的比例和适合的尺寸,可以使其在外观上为城市风貌增加美感享受,并且还有利于节约材料。
2.5 标志的设置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应结合本地区的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情况,其设置应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行动特性,即考虑在动态条件下发现、识别、判读及采取行动的时间和前置距离。为了有效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交通标志应设置在车辆、行人行进方向最易于发现、识认的地点,不应被路树和其它设施遮挡,宜设置在道路右侧,隔离设施或车行道的上方。交通标志安装的角度应尽量减少标志牌面对驾驶员的眩光,并根据情况进行反光处理。同一地点,交通标志牌设置的数量不宜过多,以防司机眼花缭乱,影响正常行驶。当同一地点需要设置2种以上交通标志时,可以并设在一根标志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4种,并应按照重要程度排列。道路交通标志设置还应与城市景观和风貌相适应,不能一味追求功能而破坏优美的环境,要体现功能性与审美性的交融,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 3.道路标志设施设计应重点突出“人性化”设计思想
3.1 标志设施设计应有针对性、直观性、鲜明性
应提高标志信息的“易读性”和“视认性”。标志设计时, 既不能完全照搬国家强制性标准, 也不能局限于禁令是圆形, 警告是三角形。如限制轴重标志可以采用文字、图形信息形式。此外, 标志设施设计应结合其他交通安全设施(标线设施、视线诱导设施、监控设施和防护设施等)的特点加以全面综合考虑。
3.2 以“人(司机)”的“行为特征”作为重点因素加以考虑
人的行为分为自觉行为和不自觉行为, 其麻痹、侥幸甚至故意等不自觉行为是产生交通事故和人身安全伤害的直接诱因。设计者应当把易发生交通事故和人身安全伤害的现象以及这种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的设计理念贯穿于设计始终; 补充完善设计思想, 如“病车上路, 等于自杀”, “严重超载, 等于安装了定时炸弹”。
3.3 设计时应着重体验人(司机)的“深度知觉”因素驾驶员的视觉机能直接影响信息获取和行车安全
, 从感官(眼、耳)接受信息到大脑一系列的综合反应产生直觉, 再到对事物的认识的“深度知觉”过程中, “深度知觉”最为明显。显然行为谨慎, 有耐心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相对少些。如“请系好安全带”, “禁止疲劳驾驶”, 同样设计者也存在“深度知觉”的认识过程。由于复杂气候对道路设施侵害的现象而造成交通事故易发的路段(如视线不良、软基下沉等)的原因, 设计者在设计初期应保留部分标志设施量, 在道路营运初期加以补充完善。
3.4 适当增加“以人为本”“人性化”标志設计思想
设计部门在标志设置中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便利性问题, 交通管理部门和营运部门主要考虑的是限制问题。设计人员在特定路段的适当位置增设限制标志(限速、限载等)和人文卡通图形。如“禁止超速超载”“不准强行超车”与“方向盘系着全家人幸福”比较, 后者更人性化。又如“严禁酒后驾车”与“司机一杯酒, 亲人两行泪”比较, 同样后者更具人性化。
3.5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应适当增设图文可变信息标志
对速度限制、车辆道控制、道路状况、交通、气象状况等内容明确显示。此外, 对城市居民区、噪音、废气、生态保护区等社会环境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4.结束语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设计人员在总结已往标志设施设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多听取养护、营运和交通管理部门对标志设置方面的反馈意见, 分析研究设计中的不足或缺陷, 不断提高标志的图文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管满泉.道路交通标志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08,(11):33-34.
【关键词】道路交通;标志;设计分析
公路建设目的就是满足人和物的移动, 达到安全、便利、有效和经济方面的需要。道路交通标志是道路使用的说明书, 是一种无声语言, 是保证行车畅通、有序、安全的重要设施, 同时还是道路的装饰、形象、美化工程,道路交通标志是依据交通法规及国家有关的标准制定的, 是交通法规的具体体现, 道路交通标志用以管理道路交通的安全设施。在道路交通标志设计与实施中, 标志信息的强制性和安全性因素是道路设计者重点加以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1.交通标志的作用与设置特点
公路标志在现代道路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通标志设置的原则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一般情况下标志均设置在公路的右侧,驾驶员正急于寻找的位置。对于像超车道、行车道、紧急停车带这类车道划分和道路指示标志,设置在路侧确有困难时,通常采用门架式支撑,将标志板安装在公路上方,为了便于驾驶员判读,确保交通安全,在高速公路终点附近,还将一些禁令或警告标志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内。
1.2 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均保证标志与标志之间互不影响,而且没有其它结构物阻挡视线。
1.3 互通式立交及服务区附近的标志设置,以交通车辆接近交叉口或分流、合流处不会影响驾驶员视线为原则。
1.4 标志设置能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以便作出安全运行所必须的判断。因此,为了使标志内容起到应有的作用,标志的设置应有一段提前量。这里,还需要明确一点,即版面尺寸越大,标志内容越简单,这个距离提前量可以越小。
1.5 标志板正面面向来车方向,与公路走向基本成直角布置,板面稍向内倾斜。关于路侧标志的倾斜问题,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有些国家的规范认为,只有当标志板与路肩边缘相距9m以上时才向内倾斜,当标志板与路肩外缘相距不足9m时,为防止反光造成的目眩现象,反而将它向外倾斜3°。
2.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分析
对于道路交通标识系统来说,图形、符号、色彩、文字和版式等平面设计元素是交通标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图形设计
相对于文字标志,驾驶员对图形、符号标志更容易理解。在低亮度、快速显示等相对困难的视觉条件下,图形符号无论在辨认速度还是在辨认距离上均比文字信息要优越。用图形符号来表示信息的另一优点是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只要设计的图案形象、直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字的驾驶人员均可理解、认读。一方面,图形设计要具有简练、直观性。标志图形要求与代表的客体的主要特征、结构相似,把自然的物体抽象化和几何化,删掉一些细节,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让形更加简洁、直观,不仅极其清楚地为人们提供必要的资料,而且又以和谐的构图给人的视觉带来一种愉快的感觉。另一方面,标志图形所传达的意义应该准确,有吸引性。一切艺术的形式本质,都在于其能传达的某种意义。图形不仅要简洁明了,还要有效吸引人的注意,并准确传达信息,不造成道路使用者对图形信息产生歧义或模糊的理解。
2.2 色彩设计
色彩是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所产生的视觉效应,这种生理作用进一步冲击到人们的心理,从而产生了色彩心理效应。由于色彩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的不同属性,能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效应。例如色彩的轻重感、进退感、距离感、胀缩感以及色彩的兴奋与冷静感等。充分认识色彩的生理与心理特性,能够使其在交通标志的色彩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颜色的刺激,使人很容易从复杂的驾驶环境中辨认出交通标志。例如紅色和黄色等暖色是前进色,给人以紧迫感,视认性好。其次,通过颜色的象征性和联想性作用,使人能迅速地解读交通标志的内容。例如,红色对人的视觉和心理有一种危险感的强烈刺激,中国将其作为危险性最大、法制性最高的禁令类标志的用色;黄色具有明亮和警戒的感觉,用在注意危险的警告类标志上;蓝色和绿色使人产生宁静和平与舒适的感觉,用于指示和指路类的交通标志。另外,为了提高标志内容的可读性,可以使内容与背景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如文字与背景色的搭配,易辨认的顺序是: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等。此外,可以用色彩强化信息的区分。例如:不同的文字或指示符号,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来强化信息的不同,让人更加容易识别。还有,色彩还能展示地方特色。
2.3 文字设计
道路交通标志尤其是指路标志中,文字是传达信息最直接的工具,如何快速准确地把信息传达给道路使用者,其本身的设计质量起关键因素。道路交通标志中,文字形式大概有汉字、数字、英文,少数民族地区还宜有少数民族文字。无论采取哪种类型文字,字体、字号、字体颜色都必须设计得合理规范。版面上的字体要统一,字号大小要根据信息主次关系而定,字距要适中,排列要协调,体现易读性高和美观相结合的特点。字体设计中,不应简单调用电脑字库中的字体,应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有效实验后而进行设计。
2.4 版面设计
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是道路交通信息的具体反映。首先,排版要体现实用性和美观性。标志牌上的图形、符号、文字等要素编排要美观、合理,符合人的视觉流程和认知心理。并且使道路语言体现得更生动,信息传递更准确有效。其次,要控制版面信息量,防止信息过载。信息量要根据路况和人的视觉生理特点来合理安排。另外,要合理设计版面的比例和尺寸。版面大小要根据标志信息量的多少,具体道路线形特征和道路使用者行动特点合理设计,美的比例和适合的尺寸,可以使其在外观上为城市风貌增加美感享受,并且还有利于节约材料。
2.5 标志的设置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应结合本地区的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情况,其设置应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行动特性,即考虑在动态条件下发现、识别、判读及采取行动的时间和前置距离。为了有效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交通标志应设置在车辆、行人行进方向最易于发现、识认的地点,不应被路树和其它设施遮挡,宜设置在道路右侧,隔离设施或车行道的上方。交通标志安装的角度应尽量减少标志牌面对驾驶员的眩光,并根据情况进行反光处理。同一地点,交通标志牌设置的数量不宜过多,以防司机眼花缭乱,影响正常行驶。当同一地点需要设置2种以上交通标志时,可以并设在一根标志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4种,并应按照重要程度排列。道路交通标志设置还应与城市景观和风貌相适应,不能一味追求功能而破坏优美的环境,要体现功能性与审美性的交融,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 3.道路标志设施设计应重点突出“人性化”设计思想
3.1 标志设施设计应有针对性、直观性、鲜明性
应提高标志信息的“易读性”和“视认性”。标志设计时, 既不能完全照搬国家强制性标准, 也不能局限于禁令是圆形, 警告是三角形。如限制轴重标志可以采用文字、图形信息形式。此外, 标志设施设计应结合其他交通安全设施(标线设施、视线诱导设施、监控设施和防护设施等)的特点加以全面综合考虑。
3.2 以“人(司机)”的“行为特征”作为重点因素加以考虑
人的行为分为自觉行为和不自觉行为, 其麻痹、侥幸甚至故意等不自觉行为是产生交通事故和人身安全伤害的直接诱因。设计者应当把易发生交通事故和人身安全伤害的现象以及这种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的设计理念贯穿于设计始终; 补充完善设计思想, 如“病车上路, 等于自杀”, “严重超载, 等于安装了定时炸弹”。
3.3 设计时应着重体验人(司机)的“深度知觉”因素驾驶员的视觉机能直接影响信息获取和行车安全
, 从感官(眼、耳)接受信息到大脑一系列的综合反应产生直觉, 再到对事物的认识的“深度知觉”过程中, “深度知觉”最为明显。显然行为谨慎, 有耐心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相对少些。如“请系好安全带”, “禁止疲劳驾驶”, 同样设计者也存在“深度知觉”的认识过程。由于复杂气候对道路设施侵害的现象而造成交通事故易发的路段(如视线不良、软基下沉等)的原因, 设计者在设计初期应保留部分标志设施量, 在道路营运初期加以补充完善。
3.4 适当增加“以人为本”“人性化”标志設计思想
设计部门在标志设置中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便利性问题, 交通管理部门和营运部门主要考虑的是限制问题。设计人员在特定路段的适当位置增设限制标志(限速、限载等)和人文卡通图形。如“禁止超速超载”“不准强行超车”与“方向盘系着全家人幸福”比较, 后者更人性化。又如“严禁酒后驾车”与“司机一杯酒, 亲人两行泪”比较, 同样后者更具人性化。
3.5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应适当增设图文可变信息标志
对速度限制、车辆道控制、道路状况、交通、气象状况等内容明确显示。此外, 对城市居民区、噪音、废气、生态保护区等社会环境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4.结束语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设计人员在总结已往标志设施设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多听取养护、营运和交通管理部门对标志设置方面的反馈意见, 分析研究设计中的不足或缺陷, 不断提高标志的图文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管满泉.道路交通标志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08,(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