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错了,只要要求学生把题目重新认真读一读,有的学生就会马上反应过来。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显露出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薄弱。
数学阅读习惯
阅读是解题的起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指导学生阅读题目时,教师需指出题目说的“是什么”,发生过程“怎么样”,最后需要“解决什么”,必要时要对关键字眼特别做记号,重点读出。如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小强是哪一天生的?过生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情,可是为什么12岁才过了3个生日?这里隐含着平年和闰年的问题,闰年4年才有一次。小强12岁,每4年过一次生日,所以只过了3个生日。了解这些知识,学生就会明白小强是2月29日生的。 所以学生读题时要求就某个问题深入阅读,学生有明确目的,带着问题读题,读得踏实,思考问题才有路子。
直观想象习惯
笔者以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具体阐述培养学生审题中的直观想象习惯。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在距离中点24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80%,求AB两地的距离?
首先分析如下: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80%,所以我们把“乙车速度”当作单位“1”,得到甲乙两车速度比4:5,又因为两车同时出发,在相等时间内,两车所行驶的路程之比等于两车速度比就是4:5。所以,相遇时甲车行驶了全程的[49],乙车行驶了全程的[59]。
然后画直观图如下:
一般应用题呈现的问题像工程问题、相遇问题等,还有的数学问题是工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专用词语或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经验储备,给题意的理解带来困难。这就要求再造想象,将题目包含的信息转化成直观形象如线段图,表格或符号。学生可依靠对直观的感知来支持抽象思维,使审题有所突破。
多角度审题习惯
学生理清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尝试其他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多角度审题的习惯。笔者还是以上文中的行程问题为例,根据画出的直观图,从不同角度审题。
审题角度一:在相等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行驶了24×2=48(千米);48千米的相对应的分率是[59]-[49],用对应的量除以对应的分率就是全程的距离。
审题角度二:在相等时间内,两车相遇时,乙车的速度快,所以乙车超过中点24千米;24千米的相对应的分率是[59]-[12],用对应的量除以对应的分率也能求得全程的距离。
审题角度三:在相等时间内,两车相遇时甲的速度慢些,所以相遇时甲车没有到中点,而是距离中点24千米,这样找24千米的相对应的分率是:[12]-[49],依然用对應的量除以对应的分率差也能求得全程的距离。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多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认知过程的多样性,强调求异、鼓励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
数学阅读习惯
阅读是解题的起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指导学生阅读题目时,教师需指出题目说的“是什么”,发生过程“怎么样”,最后需要“解决什么”,必要时要对关键字眼特别做记号,重点读出。如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小强是哪一天生的?过生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情,可是为什么12岁才过了3个生日?这里隐含着平年和闰年的问题,闰年4年才有一次。小强12岁,每4年过一次生日,所以只过了3个生日。了解这些知识,学生就会明白小强是2月29日生的。 所以学生读题时要求就某个问题深入阅读,学生有明确目的,带着问题读题,读得踏实,思考问题才有路子。
直观想象习惯
笔者以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具体阐述培养学生审题中的直观想象习惯。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在距离中点24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80%,求AB两地的距离?
首先分析如下: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80%,所以我们把“乙车速度”当作单位“1”,得到甲乙两车速度比4:5,又因为两车同时出发,在相等时间内,两车所行驶的路程之比等于两车速度比就是4:5。所以,相遇时甲车行驶了全程的[49],乙车行驶了全程的[59]。
然后画直观图如下:
一般应用题呈现的问题像工程问题、相遇问题等,还有的数学问题是工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专用词语或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经验储备,给题意的理解带来困难。这就要求再造想象,将题目包含的信息转化成直观形象如线段图,表格或符号。学生可依靠对直观的感知来支持抽象思维,使审题有所突破。
多角度审题习惯
学生理清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尝试其他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多角度审题的习惯。笔者还是以上文中的行程问题为例,根据画出的直观图,从不同角度审题。
审题角度一:在相等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行驶了24×2=48(千米);48千米的相对应的分率是[59]-[49],用对应的量除以对应的分率就是全程的距离。
审题角度二:在相等时间内,两车相遇时,乙车的速度快,所以乙车超过中点24千米;24千米的相对应的分率是[59]-[12],用对应的量除以对应的分率也能求得全程的距离。
审题角度三:在相等时间内,两车相遇时甲的速度慢些,所以相遇时甲车没有到中点,而是距离中点24千米,这样找24千米的相对应的分率是:[12]-[49],依然用对應的量除以对应的分率差也能求得全程的距离。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多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认知过程的多样性,强调求异、鼓励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