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谜与诗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33e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设计与解谜的过程相似:当谜面通过叙述呈现,谜底亦通过叙述逐一揭开时,小说似乎也就完成了它的任务——但又远非如此。
  男孩小舟发现了一个谜,自己已经去世的好友布谷再次出现了。尽管他们只在街上擦肩而过,但布谷的身影分外清晰。小舟此后有了心事,他内心压抑着目睹好友去世而产生的愧疚感,于是,这个布谷的身影翻腾起他对好友的思念。曾经的布谷是一个灵动的、鬼馬的、调皮的孩子王,他的生命终止在那个天蓝得像玻璃一样的夏日午后;而现在的这个布谷似乎更沉静、更温柔,他是谁?谜面自此抽出。小舟开始了探寻谜底的过程,而读者也需在字里行间,看作者如何揭示线索,跟随小舟的探索步伐,寻找布谷真实身份的谜底。叙述的视角并未离开过小舟,他的回忆在打量那个意外的夏日;他的耳朵在聆听布谷的家庭背景;他的眼睛在追寻这位布谷的身影;他的课余时间几乎全都用在等待、观察和琢磨布谷上。读者与谜底的邂逅或许早于小舟,也或许更迟,但随着小说落于小舟远眺群山的视线时,所有人都已经明白,布谷仍是布谷,也早已不是小舟所熟悉的布谷。他是一个全新的人造生命;他为抚慰一个心碎的母亲而生;他是一次隐秘而盛大的与爱有关的试验。
  对于科技发展的未来,人们有许多的猜测、憧憬与担忧。其中一直处在讨论焦点位置上的,是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当机器人在设计上与人类无限接近时,人们在如何处理与机器的关系上,存在着复杂的仍待探讨的空间。科学技术的出现,能够调和、弥补人类力所不及的部分,但同时也在重组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小说中对未来世界的布景也在细节中呈现,母亲一代所代表的“过去世界”是我们所熟悉的,充满竞争感和争夺资源紧张气息的时代;而小舟和布谷所生活的世界,资源通过高新科技得到了有序分配,人工智能取代了相当一部分的劳动力。但小舟却是这个时代的反叛者,或许他自己也未意识到自己的反叛。他赞同奶奶所认为的“机器人食物‘没有灵魂’”的判断,不愿透过虚拟屏幕来触碰自然,他更喜欢投身到真实的自然中,与真实的人交朋友,肆意玩耍。布谷甚至更甚于他,他的童真和顽皮,最终让他在意外中丢失生命。
  科学技术再次登场,这次它的目标是为弥合人类的遗憾。生命与时光相似,一旦逝去便不再重来,失去孩子的疼痛烙印在一位母亲身上,成为了她一辈子都难以痊愈的疮疤。作为一名科学家,也作为一位丈夫和父亲,布谷的父亲做了一次隐秘的试验,创造出一个机器生命,来抚平生者的疮疤。而这个试验的发现者,小舟在面对谜底时,却“喉咙被巨石般的东西堵住”。正对这个他曾经抗拒的“没有灵魂”的机器世界,他困惑而失语。布谷,布谷,这是两个布谷,后一个布谷是他所陌生的生命,他怀念的是前者,困惑的是后者。或许作为一个孩童,他还无须去面对这样一个难解的人类社会的伦理难题,他所要做的,只是在朦胧的困惑中寻找到一个答案。接纳新的布谷,和他成为朋友,是因为爱能赋予一个生命以“灵魂”。
  或许到这里,我们就能理解当谜底揭开时,为什么结尾的诗意变得更为浓重。因为真正的难题有关科技与伦理,而这个难题没有谜底,伦理难题的厚重需添上诗意才能够轻盈起来——一个抗拒冰冷机器世界的孩子,最终接纳了这个世界。前一个布谷真实而短暂,只能珍藏在记忆里;后一个布谷带着生者的爱诞生,也会因治愈了生者而有了爱。爱依然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不断向前发展的法宝。
其他文献
一、 邂逅     仲夏正午的太阳尽情地释放能量。柏油路、路上的出租车、房顶上的青瓦无可选择地反射着烈日的耀眼光芒。路旁几株树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叶子。一丝风也没有,整个世界就像一个正在火上蒸的笼子,而且是严严实实封了盖的。  我把车骑得哗哗响,上学即将迟到的现实让我无比焦急;不长眼睛横冲直撞的交通工具又让我气愤难耐;强烈的光照与闷热让我躁得要死。  我抄近路从小巷中过,偏偏前方一辆三轮车堵在路中间
期刊
前些日子买了本水儿书。对于一些字不多但纸张优良,花样繁多的书,我一向称之为水儿书。一个音乐学院毕业,在滚石做过的姑娘写的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眼光的定格是因为封面上写着“著名音乐人小虫,摇滚乐手张楚做序”,你知道,张楚这个名字以及与之有关的东西都会让我灵魂出窍,于是拿起书直奔主题。那一页赫然是张楚的字:“自己做了挺长时间的音乐,后来在生活中要保护自己,日子就会变成老话题。那是对自己能力中永远都学不会某
期刊
期刊
期刊
葛根会    你吃过葛根吗?味道是那样的朴素,苦凉中有一种粉粉的甜。  你还听说过葛根的节日吗?那是在大理,一个叫“文笔村”的白族小村子,每年的正月初五,也就过年那几天,村里都要举办“葛根会”。不是葛根们在一起开会,是四村八寨的人到这里来卖葛根,买葛根,吃葛根,一个名副其实的“葛根节”。这个有趣的节日,据说远在唐朝就兴起了,和“文笔村”的村名一样古老,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白族是一个崇尚文化的
期刊
期刊
这是一篇幻想小说,聚焦于当下热议的消费主义。初读时“我”的视角有些奇诡,后来才发现她其实是幽灵。女孩被发现盗窃商场的裙子,在逃跑的路上摔下扶梯身亡,变成幽灵在商场徘徊往复。幽灵目睹的世界与生前的经历交错重叠,迭生的悬念一一得到解答。当生命最后的疑问得到关于爱的答案后,怨气最终消解,幽灵也恢复了自由。作品在手法举重若轻的同时,也保留了强大的感染力。  当人们频繁指出青少年消费主义的现状时,往往只说他
期刊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环保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现了不少。当我乍看到这篇作品的题目时,心里没有漾起太大的阅读好奇。但是很快,我就被它吸引,被它逗乐,很舒适地沉浸到了作品“别有趣味”的轻松叙事里。  这篇小说的主题其实是很严肃的:红嘴鸥多年之后重回疙瘩山,但是却遭到盗猎者的觊觎。幸好有善良的疙瘩山老猎人麻五爷、善良的花奶奶以及胖三多的保护,红嘴鸥最终获救南飞,盗猎者落荒而逃……故事线索不复杂,人物也
期刊
《礼物》原名《商场奇谭》,写于2018年春节期间。  那个春节,我一直带着笔记本电脑,在商场三层的咖啡厅里写作。玻璃墙外,一家家店铺就像一个个岛屿,流水一般的行人,就在这岛屿之间缓缓流动,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流水之中,偶尔闪现出一两张使人印象深刻的少女面孔,有着一望而知的迷惘。这些年轻的脸,就像庞德的诗句,像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花瓣,深深印在我脑海中。在这迷宫一样的商场里,少女想要寻求的、将要得到
期刊
写这个故事,应是在去年的五月。因为文中提到栀子花——我喜欢在创作时,埋下这样的小细节。  今年的栀子花仍如期盛开,然而我们的世界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疫情,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将以怎样的姿态,介入和影响我们呢?  曾對高速往前的人类社会发展节奏,还有所谓的智能产品,抱有着深深的怀疑和警惕,深信“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觉得强大的科技,正切中人性中害怕孤单、虚荣、好利等弱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