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q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资料
  患者,女,25岁,因“停经17周,上胸部发现皮肤紫癜2天”收住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2月23日,停经40天尿妊娠试验阳性,孕早期无腹痛,阴道流血。近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胸部皮肤紫癜,无头晕、发热等不适。门诊以“妊娠合并特发性紫癜(ITP)”收住入院。
  既往史:6岁时曾出现类似病史,当时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血小板恢复正常后一直未予特殊处理。
  个人史:无特殊,月经及婚育史:12(5/30);月经量正常,23岁结婚,孕1产0,否认有遗传性血液病史。
  入院时查T 36.7℃;P 78次/分;R 20次/分;BP 11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上胸部见大片皮肤紫癜,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下腹部稍膨隆,无压痛。产科检查:宫底脐耻之间,胎方位不清,无宫缩,胎心率140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3g/L,红细胞3.8×1012/L,白细胞6.2×109>/sup>/L,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31,单核细胞0.02,血小板45×109>/sup>/L,血型B型。尿常规:尿蛋白阳性,肝肾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凝血时间15分(试管法),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骨髓象:细胞基本正常,巨核细胞增多。入院诊断:G1>/sup>P0>/sup>宫内妊娠17周;妊娠合并ITP。入院后给予激素治疗1周后血小板计数上升至65×109>/sup>/L,皮肤紫癜面积未见扩大,后逐步减量至最后停药。孕期病情无反复,足月自然娩出活男婴,新生儿未出现头皮血肿,产妇未出现产后出血。复查血小板计数68×109>/sup>/L,未出现产后出血,出院。
  
  讨 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较常见,好发于儿童和青年,女性多于男性,是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为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于慢性型,慢性型多见于青年女性。ITP的诊断标准是:①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内脏;②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少;③脾不大或且度肿大;④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⑤具备下列5项中任何一项:A.泼尼松疗有效;B脾切除治疗有效;C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D.血小板相关C3增多;E.血小板寿命缩短。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并不少见,关于妊娠是否能加重ITP,各家报道不一,慢性ITP患者大多数在妊娠期间无并发症,虽然血小板计数很低,亦很少有发生严重产后出血,而且一些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在妊娠期症状好转,也有关于妊娠期病情恶化时的文献报道,慢性ITP患者病情改善或恶化预测,甚至同一病人在多次妊娠中病情变化也不一样,脾切除后的病人,术后血小板恢复到了正常范围,但血循环中仍可能存在IgG抗体,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机会仍很高,大部分血小板减少的婴儿在1~3周逐渐恢复,有时这种婴儿出生后可因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头皮血肿,未行脾切除的孕妇,其胎儿及新生儿围生期病死率较一般健康人高。ITP产妇的分娩方式尚有争议,但ITP不能作为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可以根据病人的治疗反应情况,母体外周血及胎儿头皮血的血小板计数来决定分娩方式,ITP不是母乳喂养的绝对禁忌证,对血小板计数正常且无出血倾向的新生儿,可在严密观察下试行母乳喂养。
其他文献
"套餐"是80年代末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并风靡全国的一种荤素搭配成套供应的快餐.<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于根元主编,1994年)中记载了这个新词:"饭店餐馆按主副食一定的比例调配好的
摘 要 要做好一名护士长,必须注重自身修养,提高管理艺术;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好护士的榜样;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科学管理;擅长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  关键词 护士长 管理艺术 管理理念 处理关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81    必须注重自身修养,提高管理艺术  作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热爱护理事业,自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76    肝血管瘤是肝脏B超检查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肝血管瘤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本文观察364例肝血管瘤,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64例患者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7~73岁,平均42.7岁。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体检和并发其他疾病B超检查时发现。所用仪器为ALORaSSD-2
摘 要 目的:传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其手术无需特殊设备,费用低廉,在基层医院易开展。目前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可替代的手術方法。总结100例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结果:有效率100%,治愈率90%。  关键词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161    病历资料  患者,女,56岁,农民,无特殊嗜好。以“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放化疗后18个月,腰痛2个月”为主诉入院。18个月前,患者发现右乳及右侧腋窝包块,乏力、纳差,在三甲医院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分期T2N2M0ⅢA期,免疫组化:ER(++),PR(++),HER-2(-)。术后给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