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向45分钟要效率,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在课改如火如荼展开的今天,我们已不满足于高效,而应该追求卓越!卓越课堂,是新课改深入推进的需要,是回归教育本质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要立足高效课堂的构建,追求卓越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掘潜在动能、发挥主体作用、愉悦而充分的全面发展。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追求欲望
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我们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每一种教学手段,都应该有执教者的预想,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应该有所想、有所思、有所议、有所收、有所悟,需要说明的是学生获得的每一次新知,不是执教者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从内心感知、思维碰撞中收获的,这样收获的知识才具有价值。
教学手段多样化,还得要求教师独创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并没有刻意去查找一些精品的课件,而是发给学生一张学校的平面图,我结合这张平面图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把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逐一呈现出来,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活动来解决。熟悉的场景图使得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课堂效果超过了我的预想目标.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顺利解决了习题中的问题。笔者认为,课堂中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扼杀了本应属于学生的思考、交流、内化、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一味地浪费在教学手段的翻新和出奇上,是打造不出卓越课堂的。
二、“过程化”的课堂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把最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当前新一轮课改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去研究的课题。要想摘掉“华而不实”的帽子,笔者认为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二,某一问题的设置是否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否解决,思维碰撞能否达成共识;其三,环节的设置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师生互动时学生是否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收;其四,练习能否体现出本堂课学生的收获——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过程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率.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和挑战过程变成了呆板的机械记忆和单调的模仿练习,学生在学习新知中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长此以往,学生的智慧、天性被剥夺,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养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卓越课堂的构建,必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体作用要在学生探索新知的各个环节中体现。
三、人本化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习活动产生化学效应。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是教学组织形式尊重人本的体现。目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小组讨论法,是合作探究的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在我校的青年教师“合格课”献课活动中,在七年级“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一个教师把实际问题投影到屏幕上以后,紧接着就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中包含的等量关系”。就近观察了4个小组的情况,发现有3个小组发言的学生很少,其他学生只是旁观者,个别学生对着书本抄起来,甚至个别学生在做别的事情.有一个讨论热闹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各不相让,根本谈不上互相倾听,更谈不上达成共识……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小组讨论的前提——独立思考,确保学生有了想法,这样才有交流的内容和准备的空间。其二,小组讨论的必然——与人交流,一方面,当个人在独立思考中遇到困难了,此时就需要组内成员的帮助,这时讨论的话题就随之产生了;另一方面,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同学也需要组内其他成员予以帮助,确保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是交流的话题.所以讨论的实质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共同进步。其三,执教者的身份——参与、引导.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同时,教师要深入组中聆听,尽可能不干扰学生的观点,当然,如果出现某些科学性错误或明显不理解、不正确的观点时,还是应该帮助学生弄清,但也不是批评、指责,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密感、信任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怀和帮助,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其四,引导学生学会共享成果——吸收和消化。小组讨论结束后,大家分享的不仅是同组的成果还有异组的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不断积累经验充实自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了,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又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不是小组讨论的主宰者,教师无法决定某一个问题什么地方需要讨论,什么地方不需要讨论,而应根据学生自身思考后的需要来决定,讨论后的成果才具有针对性和价值性。
四、科学化的教师的指导更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一次听一位老教师的随堂课时,这位教师发下了一张导学案,在例题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讲授。但在随后的变式练习中,正确率只有32%,课堂的教学效果显然不够理想。
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不是练习太难,因为五道题中有四道与例题相似,只有最后一题略带一定的综合性,但思维方式却是常见的,关键是学生不知道此类题的分析方法,因为教师并没有在适时的时候给学生引导:本题已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结合问题还需要什么条件?已知中是否有所需的条件?没有所需的条件时结合已知能否得出所需的条件?如果教师小结到位了,那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多年来逐步被教师认可并应用,但教师往往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把握的尺度不够,造成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虽然当今的数学课堂提出了由原来的教师为主体变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并没有完全否定教師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思想的重大进步,极大地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少讲甚至撒手不讲,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和好的思维方法,该讲的还要讲,该强调的还要强调。学生的自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学生的能力提升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强调。离开了教师的科学指导,绝谈不上打造出卓越的数学课堂了。
卓越课堂,必须立足高效。卓越课堂必须是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增强创新能力、有着愉悦体验的美丽课堂。
一、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追求欲望
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我们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每一种教学手段,都应该有执教者的预想,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应该有所想、有所思、有所议、有所收、有所悟,需要说明的是学生获得的每一次新知,不是执教者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从内心感知、思维碰撞中收获的,这样收获的知识才具有价值。
教学手段多样化,还得要求教师独创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并没有刻意去查找一些精品的课件,而是发给学生一张学校的平面图,我结合这张平面图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把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逐一呈现出来,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活动来解决。熟悉的场景图使得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课堂效果超过了我的预想目标.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顺利解决了习题中的问题。笔者认为,课堂中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扼杀了本应属于学生的思考、交流、内化、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一味地浪费在教学手段的翻新和出奇上,是打造不出卓越课堂的。
二、“过程化”的课堂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把最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当前新一轮课改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去研究的课题。要想摘掉“华而不实”的帽子,笔者认为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二,某一问题的设置是否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否解决,思维碰撞能否达成共识;其三,环节的设置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师生互动时学生是否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收;其四,练习能否体现出本堂课学生的收获——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过程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率.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和挑战过程变成了呆板的机械记忆和单调的模仿练习,学生在学习新知中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长此以往,学生的智慧、天性被剥夺,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养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卓越课堂的构建,必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体作用要在学生探索新知的各个环节中体现。
三、人本化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习活动产生化学效应。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是教学组织形式尊重人本的体现。目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小组讨论法,是合作探究的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在我校的青年教师“合格课”献课活动中,在七年级“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一个教师把实际问题投影到屏幕上以后,紧接着就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中包含的等量关系”。就近观察了4个小组的情况,发现有3个小组发言的学生很少,其他学生只是旁观者,个别学生对着书本抄起来,甚至个别学生在做别的事情.有一个讨论热闹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各不相让,根本谈不上互相倾听,更谈不上达成共识……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小组讨论的前提——独立思考,确保学生有了想法,这样才有交流的内容和准备的空间。其二,小组讨论的必然——与人交流,一方面,当个人在独立思考中遇到困难了,此时就需要组内成员的帮助,这时讨论的话题就随之产生了;另一方面,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同学也需要组内其他成员予以帮助,确保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是交流的话题.所以讨论的实质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共同进步。其三,执教者的身份——参与、引导.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同时,教师要深入组中聆听,尽可能不干扰学生的观点,当然,如果出现某些科学性错误或明显不理解、不正确的观点时,还是应该帮助学生弄清,但也不是批评、指责,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密感、信任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怀和帮助,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其四,引导学生学会共享成果——吸收和消化。小组讨论结束后,大家分享的不仅是同组的成果还有异组的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不断积累经验充实自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了,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又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不是小组讨论的主宰者,教师无法决定某一个问题什么地方需要讨论,什么地方不需要讨论,而应根据学生自身思考后的需要来决定,讨论后的成果才具有针对性和价值性。
四、科学化的教师的指导更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一次听一位老教师的随堂课时,这位教师发下了一张导学案,在例题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讲授。但在随后的变式练习中,正确率只有32%,课堂的教学效果显然不够理想。
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不是练习太难,因为五道题中有四道与例题相似,只有最后一题略带一定的综合性,但思维方式却是常见的,关键是学生不知道此类题的分析方法,因为教师并没有在适时的时候给学生引导:本题已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结合问题还需要什么条件?已知中是否有所需的条件?没有所需的条件时结合已知能否得出所需的条件?如果教师小结到位了,那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多年来逐步被教师认可并应用,但教师往往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把握的尺度不够,造成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虽然当今的数学课堂提出了由原来的教师为主体变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并没有完全否定教師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思想的重大进步,极大地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少讲甚至撒手不讲,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和好的思维方法,该讲的还要讲,该强调的还要强调。学生的自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学生的能力提升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强调。离开了教师的科学指导,绝谈不上打造出卓越的数学课堂了。
卓越课堂,必须立足高效。卓越课堂必须是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增强创新能力、有着愉悦体验的美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