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01月至2014年09月164例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纳入标准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茵栀黄颗粒+蓝光照射+补液+能量合剂;对照组:蓝光照射+补液+能量合剂;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治疗效果理想,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后血中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胆红素浓度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上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茵栀黄颗粒;蓝光光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效果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新生儿毛细血管丰富,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umol/L,则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发生死亡。其主要的代谢特点如下:①胆红素生成过多②血浆白蛋白联合胆红素的能力不足③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④肠肝循环⑤其他如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其治疗上临床主要分为产前治疗和新生儿治疗,后者又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及换血疗法。多年来,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光疗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光疗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我院2014年01月至2014年09月164例患儿入院资料再次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01月至2014年09月16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住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男42例,女40例,胎龄(39.24±3.31)周,出生体重(3397.65±146.51)g;对照组82例,男46例,女36例;胎龄(38.93±3.02)周,出生体重(3335.27±152.64)g;两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病因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包括蓝光照射(双面光)+补液+能量合剂;每天照射10小时,间歇14小时,照射期间防止损伤角膜,并补充足够的液体;对于胆红素程度较高或上升较快的患者以及低蛋白血症明显者,给予白蛋白补充,1次/日,连用3天。此外依据患者是否有感染和代谢紊乱以及低血糖等状况给予恰当对症治疗。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颗粒治疗,3次/日,1g/次,连续用4天。
1.3观察指标 连续治疗4天后对两组治疗效果停止评价,以黄疸明显减退,经皮测胆红素值<102.6μmol/L为显效;以黄疸大部分减退,胆红素值102.6~171μmol/L为有效;以黄疸减退不明显,胆红素值仍>171μmol/L为无效。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5,%;治疗组治疗效果到达显效及总有效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2 20(48.8) 14(34.1) 7(17.1) 82.9
对照组 82 10(24.4) 14(34.1) 17(41.5) 58.5
3.讨论
未结合胆红素经光照后可有三种变化:构形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其中以结构异构体的形成最为重要,它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臟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TSB水平的主要原因。但对结合胆红素
蓝光治疗并无效果,反而有可能引起青铜症的风险。茵栀黄颗粒主要成份为茵陈、栀子、黄芩苷、金银花,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保肝、利胆的作用,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可增加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本文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光疗治疗病理性黄疸,主要观察两者联合治疗黄疸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自治疗第3天起治疗组胆红素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好于对照组。故而对新生儿黄疸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增加疗效,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邹金、冷秋文、唐清萍、鲍文娟;妈咪爱散联合茵栀黄颗粒、思密达散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J];2012,27(8)
[2王向红、张雅芝;栀黄颗粒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3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J];2010,50(41)
[3]唐骏;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J];2012,18(14)
[4]李敏;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78例临床疗效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J];2009,22(12)
[5]任雪军;口服茵栀黄颗粒与鲁米那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2008,14(2)
关键词:茵栀黄颗粒;蓝光光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效果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新生儿毛细血管丰富,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umol/L,则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发生死亡。其主要的代谢特点如下:①胆红素生成过多②血浆白蛋白联合胆红素的能力不足③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④肠肝循环⑤其他如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其治疗上临床主要分为产前治疗和新生儿治疗,后者又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及换血疗法。多年来,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光疗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光疗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我院2014年01月至2014年09月164例患儿入院资料再次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01月至2014年09月16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住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男42例,女40例,胎龄(39.24±3.31)周,出生体重(3397.65±146.51)g;对照组82例,男46例,女36例;胎龄(38.93±3.02)周,出生体重(3335.27±152.64)g;两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病因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包括蓝光照射(双面光)+补液+能量合剂;每天照射10小时,间歇14小时,照射期间防止损伤角膜,并补充足够的液体;对于胆红素程度较高或上升较快的患者以及低蛋白血症明显者,给予白蛋白补充,1次/日,连用3天。此外依据患者是否有感染和代谢紊乱以及低血糖等状况给予恰当对症治疗。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颗粒治疗,3次/日,1g/次,连续用4天。
1.3观察指标 连续治疗4天后对两组治疗效果停止评价,以黄疸明显减退,经皮测胆红素值<102.6μmol/L为显效;以黄疸大部分减退,胆红素值102.6~171μmol/L为有效;以黄疸减退不明显,胆红素值仍>171μmol/L为无效。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5,%;治疗组治疗效果到达显效及总有效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2 20(48.8) 14(34.1) 7(17.1) 82.9
对照组 82 10(24.4) 14(34.1) 17(41.5) 58.5
3.讨论
未结合胆红素经光照后可有三种变化:构形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其中以结构异构体的形成最为重要,它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臟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TSB水平的主要原因。但对结合胆红素
蓝光治疗并无效果,反而有可能引起青铜症的风险。茵栀黄颗粒主要成份为茵陈、栀子、黄芩苷、金银花,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保肝、利胆的作用,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可增加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本文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光疗治疗病理性黄疸,主要观察两者联合治疗黄疸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自治疗第3天起治疗组胆红素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好于对照组。故而对新生儿黄疸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增加疗效,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邹金、冷秋文、唐清萍、鲍文娟;妈咪爱散联合茵栀黄颗粒、思密达散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J];2012,27(8)
[2王向红、张雅芝;栀黄颗粒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3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J];2010,50(41)
[3]唐骏;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J];2012,18(14)
[4]李敏;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78例临床疗效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J];2009,22(12)
[5]任雪军;口服茵栀黄颗粒与鲁米那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200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