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应对现代文明给人类健康带来的问题,一个全球性的健康战略--面向21世纪的国际健康促
进运动,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围绕这一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怎样推进大学体育改革,大学生心中的体育
改革是怎样的?大学生如何看待体育与健康?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将对社会
发展各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对高校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知识经济的
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1]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中枢
,高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社会的发展要求一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基础,还需具备强健的体魄,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健康
教育重任,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全面提高人才的身体素质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抉择,高校体育教
学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创新。
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当前
,各类高校为迎接挑战陆续开展了体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人们对高校体育教
学认识上存在偏差,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整体上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有不相适应
的地方,例如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造成学生体育参与意识不强等等,使他们在
步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
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革建议。
一、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学校教育的改革,首先应从学校教学思想和方法入手,和谐教学同样如此。教学思想和方法的革命,教
学过程将成为改革的主渠道。在迎合这个趋势的发展过程中,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体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不断涌现和推广,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2]但是,在
这一过程中,一些过时的甚至是落后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仍然存在,并且还在不断影响、干扰着教学改革
的深化。
体育教学由于其特定的学科属性和它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功能,使得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难以统一,人
们对体育和谐教学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通过体育教学改革可以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不能痛下决心实施改革。他们仍然受到传统体育思想的禁锢和影响,坚持以
大纲、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继续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陈旧方法,和谐教学的实施只是一种口号和招牌。
一部分教师在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形成了变革的理念,并且有过改革的实践行动,但他们一旦受到"课程"
和"考试"等制度的影响,改革的力度就大大的削减,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改革。[3]他们能够认识到改
革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和意义,也热衷于改革和实践,但是他们必须面对传统教学思
想、观念的约束,改革的速度有快有慢,力度有大有小。第三种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先锋。他们明确和
谐教学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对教学指出的唯一途径,创新是发展的最佳选择。因此,他们大胆
改革,力求抛弃传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教育革命
,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
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达到并形成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为目的的教学结果。他们的改革决
心是坚定的,实施力度也非常大。
二、体育教学改革是思想和观念的变革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白学生才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兴趣而展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
的过程中,学习体育知识,获得体育技能。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普遍特点就是兴趣性。所以学校要树立切
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外在学习动机为出发点,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激发其自觉
锻炼的意识。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必修课中,要改变以往体育课大而全却不精单一的弊端性,提倡实施
以专项为主的必修选学课,同时改变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教学活动中。
体育教学不应再是进行简单的教材讲解,体育课程也不应该只是包括简单的教科书,它应是教学资源、
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的统一体。体育教师要开拓自己的思路,采取多种途径开发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
。比如说开展社会调查,实时了解当今体育发展的动向,以便学生掌握实施有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体育教师要迎接严峻的挑战,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突破旧的教学体系,不断的接受新思想、新知
识和新技能,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对体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
果有着一批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综合能力全面的教师那将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在整体上往良性循
环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2、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
高校体育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
[4]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 各个环节,围绕学生健康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
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
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
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高校体育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
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高校体育
技能,②教学新的高校体育技术或知识;③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活动。为此,应采用"五步教学法";即
: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高校体育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
示范讲解、测试、预测、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等介绍新的高校体育项目;通过
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等方式提高运用高校体育技术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师
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
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3、加强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手段,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并
能自行锻炼,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锻炼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对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有正
确的认识。通过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知道自己应不应
该健身,用什么方法健身,怎样做才是科学的健身等。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健身观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
体育锻炼。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传授高层次的健身、养心知
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与理论,通过体育教育使其具备自我锻炼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课程
的主要内容应从健康教育学、营养学、运动人体科学的角度,重点讲授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减肥、营养
、休闲体育等内容,要突出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时代特征。应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授课时
数,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从而运用课堂内所掌握的体
育知识和方法,指导自己进行科学的健身,转变对体育的看法,喜欢体育运动,并自觉主动地加入到全
民健身的行列。
4、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使之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内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在学生充
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自觉地养成锻炼习惯之后,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体育锻炼质的飞跃。
(1)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普通高校的学生在逻辑思维、观察、想像、记忆等方面都有了较高的水平,通过一
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教学,学生会明白体育对增强体质的科学依据和作用,以及体育锻炼对自身
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他们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增强了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在教学上将产生良性的循环
。
(2)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审美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假如教材内容贫乏、单调或是简单的重复,往往会由于缺乏技术的吸引作用,使学生产生枯
燥乏味,甚至反感消极的情绪,这哪还能产生主观能动性呢!运动技术是体育锻炼的基础。没有一定运
动技术的人是很难体会运动的乐趣的。
(3)大力发展运动俱乐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高校学生思想积极,充满活力,在走入社会之前,他们对各类有意义的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运动俱
乐部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校园团体,它是建立在体育锻炼和比赛的基础上,让学生管理自己的新兴活动团
体。运动俱乐部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着越来越深
远的意义。
(4)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运动条件与学习结果的差异,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可能会由于挫折、失
败,产生失望、自弃的消极情感。对于有损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消极情绪,应尽量避免或帮助消除,在教
学中,对于那些难度大、技术复杂的教学内容,采取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
力,能克服困难,最终掌握动作要领。
总而言之,知识的急剧扩展是未来时代的特征,另一方面,知识的寿命也以加速度递减。当代大学
生走出校门时,所学的60%已经过时了。我国台湾学者胡梦鲸提出:在终身教育理论中,基础教育的目的
不再是已有知识的传递,而是终身学习者的培养。因此,我们学校体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通过增强健康
的能力,形成增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终身体育"
为主线,把"育体育心"、"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推进体育
改革。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讲话[N] 人民日报,1995- 05 - 261.
[2] 林志超 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温祝英.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维[J].体育研究,2006(8).
[4] 曲宗湖,李明.学校体育测评和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进运动,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围绕这一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怎样推进大学体育改革,大学生心中的体育
改革是怎样的?大学生如何看待体育与健康?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将对社会
发展各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对高校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知识经济的
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1]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中枢
,高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社会的发展要求一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基础,还需具备强健的体魄,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健康
教育重任,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全面提高人才的身体素质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抉择,高校体育教
学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创新。
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当前
,各类高校为迎接挑战陆续开展了体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人们对高校体育教
学认识上存在偏差,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整体上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有不相适应
的地方,例如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造成学生体育参与意识不强等等,使他们在
步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
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革建议。
一、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学校教育的改革,首先应从学校教学思想和方法入手,和谐教学同样如此。教学思想和方法的革命,教
学过程将成为改革的主渠道。在迎合这个趋势的发展过程中,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体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不断涌现和推广,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2]但是,在
这一过程中,一些过时的甚至是落后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仍然存在,并且还在不断影响、干扰着教学改革
的深化。
体育教学由于其特定的学科属性和它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功能,使得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难以统一,人
们对体育和谐教学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通过体育教学改革可以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不能痛下决心实施改革。他们仍然受到传统体育思想的禁锢和影响,坚持以
大纲、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继续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陈旧方法,和谐教学的实施只是一种口号和招牌。
一部分教师在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形成了变革的理念,并且有过改革的实践行动,但他们一旦受到"课程"
和"考试"等制度的影响,改革的力度就大大的削减,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改革。[3]他们能够认识到改
革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和意义,也热衷于改革和实践,但是他们必须面对传统教学思
想、观念的约束,改革的速度有快有慢,力度有大有小。第三种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先锋。他们明确和
谐教学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对教学指出的唯一途径,创新是发展的最佳选择。因此,他们大胆
改革,力求抛弃传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教育革命
,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
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达到并形成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为目的的教学结果。他们的改革决
心是坚定的,实施力度也非常大。
二、体育教学改革是思想和观念的变革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白学生才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兴趣而展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
的过程中,学习体育知识,获得体育技能。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普遍特点就是兴趣性。所以学校要树立切
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外在学习动机为出发点,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激发其自觉
锻炼的意识。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必修课中,要改变以往体育课大而全却不精单一的弊端性,提倡实施
以专项为主的必修选学课,同时改变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教学活动中。
体育教学不应再是进行简单的教材讲解,体育课程也不应该只是包括简单的教科书,它应是教学资源、
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的统一体。体育教师要开拓自己的思路,采取多种途径开发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
。比如说开展社会调查,实时了解当今体育发展的动向,以便学生掌握实施有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体育教师要迎接严峻的挑战,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突破旧的教学体系,不断的接受新思想、新知
识和新技能,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对体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
果有着一批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综合能力全面的教师那将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在整体上往良性循
环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2、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
高校体育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
[4]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 各个环节,围绕学生健康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
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
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
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高校体育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
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高校体育
技能,②教学新的高校体育技术或知识;③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活动。为此,应采用"五步教学法";即
: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高校体育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
示范讲解、测试、预测、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等介绍新的高校体育项目;通过
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等方式提高运用高校体育技术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师
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
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3、加强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手段,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并
能自行锻炼,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锻炼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对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有正
确的认识。通过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知道自己应不应
该健身,用什么方法健身,怎样做才是科学的健身等。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健身观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
体育锻炼。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传授高层次的健身、养心知
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与理论,通过体育教育使其具备自我锻炼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课程
的主要内容应从健康教育学、营养学、运动人体科学的角度,重点讲授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减肥、营养
、休闲体育等内容,要突出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时代特征。应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授课时
数,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从而运用课堂内所掌握的体
育知识和方法,指导自己进行科学的健身,转变对体育的看法,喜欢体育运动,并自觉主动地加入到全
民健身的行列。
4、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使之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内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在学生充
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自觉地养成锻炼习惯之后,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体育锻炼质的飞跃。
(1)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普通高校的学生在逻辑思维、观察、想像、记忆等方面都有了较高的水平,通过一
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教学,学生会明白体育对增强体质的科学依据和作用,以及体育锻炼对自身
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他们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增强了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在教学上将产生良性的循环
。
(2)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审美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假如教材内容贫乏、单调或是简单的重复,往往会由于缺乏技术的吸引作用,使学生产生枯
燥乏味,甚至反感消极的情绪,这哪还能产生主观能动性呢!运动技术是体育锻炼的基础。没有一定运
动技术的人是很难体会运动的乐趣的。
(3)大力发展运动俱乐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高校学生思想积极,充满活力,在走入社会之前,他们对各类有意义的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运动俱
乐部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校园团体,它是建立在体育锻炼和比赛的基础上,让学生管理自己的新兴活动团
体。运动俱乐部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着越来越深
远的意义。
(4)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运动条件与学习结果的差异,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可能会由于挫折、失
败,产生失望、自弃的消极情感。对于有损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消极情绪,应尽量避免或帮助消除,在教
学中,对于那些难度大、技术复杂的教学内容,采取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
力,能克服困难,最终掌握动作要领。
总而言之,知识的急剧扩展是未来时代的特征,另一方面,知识的寿命也以加速度递减。当代大学
生走出校门时,所学的60%已经过时了。我国台湾学者胡梦鲸提出:在终身教育理论中,基础教育的目的
不再是已有知识的传递,而是终身学习者的培养。因此,我们学校体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通过增强健康
的能力,形成增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终身体育"
为主线,把"育体育心"、"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推进体育
改革。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讲话[N] 人民日报,1995- 05 - 261.
[2] 林志超 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温祝英.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维[J].体育研究,2006(8).
[4] 曲宗湖,李明.学校体育测评和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