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中的新音乐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事业迅猛发展,通俗音乐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起来,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们边走边唱着"f4"、阿杜、周杰伦、刘欢等演唱的歌曲,出现
  追求流行音乐的现象,有的学生还成为他们的"追星族",而有的同学还对我说:"老师,您能教点课外的
  歌曲吗?"这祈求的语气意味着同学们对通俗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音乐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
  中,还得由课本延伸出来,以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通俗音乐有机地渗透到课堂中
  来。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育理念
  那么为什么把通俗音乐引进来?什么样的通俗音乐能引进来?怎样把通俗音乐引进课堂?这是我们每位
  音乐教师深思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传统的教育不适应新世纪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更新观念。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
  而不断进步。下面从教材、教师、教法谈谈传统的音乐教育。
  传统音乐教材以音乐知识为中心,大多数是艺术歌曲和内涵较深的古典乐曲,几乎没有涉及到通俗音乐
  ,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音乐情境感受。仅仅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学生感觉枯燥,兴趣不高,甚至有
  的学生有厌学情绪,传统音乐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把通俗音乐引进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给我们音乐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大多数教师主要接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没有学习通俗唱法,更没有认真仔细地研究通俗音乐。有
  的教师认为通俗音乐艺术性不强,演唱方法简单且不规范,在教学中不提倡通俗音乐,甚至有的教师鄙
  视流行音乐,坚决不允许学生唱流行歌曲,不准他们进入课堂。这种以教师为口令的教育严禁通俗音乐
  在学校传播,制郁着学校音乐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民族、美声两种唱法,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技能,课堂成了
  教师表演的舞台,整个课堂只是老师在"唱"。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学生参与,没有学生实践活动,因而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情感体验,没有体现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这种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沉闷,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改的发展,教师需要更新观念,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优秀的通俗音乐有机地渗透到音乐
  课堂中,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陶冶,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表演激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适应新课程
  发展的要求。
  二、通俗音乐存在适合中学音乐课堂的因素。
  音乐艺术不断繁荣,通俗音乐演唱和表演形式日趋多样化、大众化,逐渐成熟并显示出它的魅力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民族音乐上,通俗音乐也存在适合中学音乐课堂的因素,大概有以下几个
  方面:
  1、这里所谓的通俗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摇滚音乐等。
  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白表达情感,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如:歌曲《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祝你平安》、《永远是朋友》等歌曲反映了学生的
  生活实际,唱出了同学们的心声,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通俗歌曲音域窄,旋律简单,易传唱。通俗唱法以青少年为中心,真声为主,比较简单,容易
  学,一般学习几个月就可以登台演唱,不必追求民族、美声那样高难度的演唱技巧,为同学们学习歌唱
  提供了捷径可走,演唱歌曲指明了方向,是学生首选的演唱方法。
  3、通俗音乐风格多种多样,如:轻柔自然的、说唱叙事的、民谣风格的、高亢有力的、进行曲式的
  等。为同学们学习音乐、追求个性的音乐风格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为表现音乐提供了平台,从而在实
  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最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表现和创造音乐。
  4、通俗音乐娱乐性强。将有益于学生的通俗音乐引入课堂,能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旋律感和律动感
  ,学生从经常的表演实践中获得表演经验。
  三、有机地将通俗音乐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
  通俗音乐发展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通俗音乐都适合学生,将通俗音乐有机的渗透到我们音乐
  课堂中,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几点:
  1、通俗音乐教学内容要有选择性。
  由于通俗音乐还不成熟,音乐创作水平不高,商业味道浓,娱乐性强,流行歌曲大多是成人诉说自
  白情爱的爱情歌曲,而有的通俗音乐只是在烘托一种气氛,本身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并不是所有的
  通俗音乐都适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适应身心健康发展,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如:《愚公移山》、《父亲》、《大中国》、《永远是朋友》、《一封家书》、《从头再来》等。让同
  学们从音乐中体验情感,生活中增进友谊,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与生活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树立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青春和热血的远大抱负。
  2、通俗音乐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音乐认识发展水平。
  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日趋成熟,他们对音乐感觉、感知、思维、情感逐渐形成。音乐教学应选择一些
  适合他们年龄的歌曲,适应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朋友》、《红旗飘飘》、《中学时代》、《母
  亲》等。而不是个别同学唱的《单身情歌》、《知心爱人》、《纤夫的爱》等歌曲,他们过早的将"情""
  爱"挂在嘴边,把蒙胧的爱意散发出来,与学习混为一谈,必将会影响自己的学业,甚至误了自己的前程
  。因此,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3、通俗歌曲要适合学生的演唱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对歌曲难度的选择要把握适度,选择音域不宽,音调不高,作品难度不大,较容
  易演唱的歌曲。而不能像有的同学那样拉长脖子使劲喊《青藏高原》、《西部放歌》,结果嗓子变坏了
  ,自己非常难受,歌声也难听,情感也没有表达出来。对那些难度较大,不容易演唱的而有喜欢的好歌
  曲,要给学生多听,从音乐中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理解音乐表达的内涵。
  4、通俗音乐要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
  法国费提斯说:"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这揭示出音乐艺术性的本质。在
  教学中让学生从音乐中领悟艺术,从艺术中领悟音乐。通过理解音乐,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
  人格,让学生获得艺术享受,从中受到启发。例如:刘欢深情演唱的《从头再来》是一首反映工人下岗
  后重新振作起来,希望人们努力工作;教师分析当前的就业问题,社会需要以知识、技能和创新为一体
  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教育学生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
  贡献。
  四、通俗音乐教学要体现审美。
  《新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
  (转下页)论初中毕业生体育升学考试的再思考
  吴顺胜
  (滦南县倴城初级中学河北滦南063500 )
  当今,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在这种新形势下,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探讨
  , 也表现出了一些比较片面的观点,较典型的有两种类型:第一类,升学考试体育是应试教育,加重了
  学生的负担,理应取消;第二类,只有进行升学考试体育才能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笔者认为这两种观
  点均忽视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到底是属应试教育,还是属素质教育,又如何操作这一基本前提。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业已证明,素质教育也需要借助于考试手段,其目的是使考试服务于整体素
  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但必须要有完善的考试制度、内容和方式作保证。下面具体从三个方面谈
  谈对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认识。
  1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真义,区别对待两种教育中的考试现象
  目前,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定义,其内涵的界定,运行机制的建立等问题正
  在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
  的再思考 》一文中提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摆脱应试体制影响,使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个改革方向。
  同时文章中也指出了素质教育应具备的三层含义:第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第三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由此,概括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有:①全体性,即面向全体学
  生;②基础性,即培养基本素质和各项能力;③发展性,即开发个性潜能,发展个性特长,等。
  而应试教育则是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各种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
  率的教育,教学中往往采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把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
  2 科学分析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避免出现两种片面的认识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是国家教委近年来根据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采取的重大举措,它牵动着全
  国初中学生、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然而现状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因为片面追求智育的升学率
  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身体锻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调查表明,在某5省市高考体格
  检查中,85%的学生复检不合格或专业受限;上海市的体育专家陈丹萍不久前采用测试法对780名中国中
  学生和891名德国中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得分均低于德国学生。初
  中生升入普高或分流到职业学校学习,都是为将来走向社会能承担建设祖国的各项重任。学习任务日益
  繁重,如果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没有培养一定的运动兴趣和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无
  疑高中阶段的压力就更大;再加上体育锻炼本身要求学生付出较艰苦的努力,持之以恒方能见效。而中
  小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等均处于发展阶段,具有不稳定、不持久的特点,若没有一定的督导机制,这
  种自觉性难以长久维持。因此,采取考试制度势在必行。如果向应试教育方向发展,情况就不同了,操
  作者单纯以这次考试的成绩来衡量学校的体育工作,评价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说明中小学生整体的
  健康状况;或者脱离学校教育整体,不能同其他文化学科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在长期的教学中把
  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作为首要任务;不能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采取为考
  试而考试,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平时欠功夫,临阵抱佛脚,压制学生死练,硬练
  ,这样充其量也只是为学生暂时升学不拖后腿而已,留下的空白或造成的危害却很多,这种考试不正是
  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吗?
  3 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与方式,正确操作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
  正确认识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之后,还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良好的操作,即要制定
  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否则,这种认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一般要注意 如下几点:
  ① 端正思想认识,正确对待考试是基础
  各级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广大体育教师首先要视考试为教学的延续,要把考试同教学任务和内容紧密衔
  接起来。既要以教学中全面的素质教育为考试的基础,又要发挥考试的多功能性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
  。考试并非只有选拨功能,最重要的是它的检测功能,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除了选拨身体素质合格   的学生进入更高一层次培养阶段外,还要检测普及义务教育阶段人才身体素质的合格程度。
  ② 协调教考过渡,实行综合评估是途径
  通过"普九"义务教育,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应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每取得的一项成绩和获得的一次进
  步均构成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一部分。如一种基本技能、知识,一种良好心理品质等都是全面素质的组
  成部分 。事实证明,这种良好的教考过渡既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发挥考试监督和检测功能
  ;又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不畏困难的坚强性格。从而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避免出现应付考试的被
  动局面。
  ③ 综合评估标准,施行科学管理是保证
  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均应高度重视对学校体育综合评估工作的宏观调控,实行科学管理,把初中毕
  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成绩和衡量学校体育工作好坏的多项指标有机统一起来。不能仅凭一次考试成绩,或
  获得了多少竞赛名次等,而要从多方面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总之,对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如果制定了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使教考有机结合,并
  将考试纳入到素质教育整体结构中,那么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其它学科
  的学习,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同时学校体育工作的真正价值也能得以实现。 (接上页) 形式和情感内涵
  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我们在选择通俗音乐时,要充
  分考虑到音乐在立意、情景、音韵、曲调、配器、伴奏等能增强学生的美感,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例
  如:欣赏《青藏高原》,高亢嘹亮的唱腔,"呀啦索"给人们听觉上的美感,仿佛把学生带到纯净、圣洁
  的雪域高原,看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长调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期盼和无限眷恋,希望世界和平
  ,人类安康。因此,音乐课中的通俗音乐应具有审美因素,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美。
  通俗音乐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还是以回避或排斥的态度,那么音乐教
  育将是一轮残缺的月,永远都不会圆。因此,让通俗音乐走进我们的课堂和校园,势在必行。在此,我
  希望同各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共同探讨新课程,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王安国 吴斌 主编 《通 俗 音 乐》
  [2]《中学音乐教学论教程》 高师《中学音乐教学论教程》教材编写组
  [3]《中国音乐教育》 2003年第4期
其他文献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他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探索某种食  物的底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治理的发挥。兴趣也是未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  知识,发展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作为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方面能达到激发兴趣,  必能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  学习的动力?我觉得应从下
期刊
【摘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  切相关。如学习数学的动机与数学学习价值的认可,对学习对象的喜好,成功的学习经历体验,适度的  学习焦虑,成就感、自信心与意志等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  ,创设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情境,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  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的
【摘要】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之上,较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并取得教育  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四个方面促  进高效体育课堂的形成。  【关键词】高效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角色的转变激活了体育课堂。体育课堂由原来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转变成有效的  课堂。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有效课堂的基
【摘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有效组织体育课教学,可以主要以下几方面进行: 根据体育课教学特点组织  教学;以教学大纲精神作指导,根据实际条件安排教学计划,选择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分组教学  ,等等。目标就是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中学体育有效组织教学  作为一名农村体育教师来说,怎样利用现有的运动场地、器材更好地组织好体育课教学,顺利完成教学  大纲,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获取必要的
期刊
【摘要】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演变,争取制空权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肯定。而夺取制空权除了高  大中锋外,出色的弹跳力便成为当今篮球运动员的必备素质之一。在身高以及各种技术动作(抢位、挡  人、冲抢时机、空中动作和起跳时机)相当的情况下,有较好的弹跳力便能获得更多的篮板球。进而掌  握比赛胜负结果,同时有好的弹跳力对高空作业、封盖、跳投、抢断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既然弹跳力是  篮球运动员必备的专项素质
期刊
【摘要】提问的效果,往往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否。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  技巧。基于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初探课堂提问的技巧。  【关键词】新课程美术课提问技巧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发展,美术教育意识得到强化。为了"加强师生互动性"和"体现学生主体性",美术  课堂较之前给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  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摘要】诗歌因简洁凝练,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引起智障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智障儿童学  习诗歌可以发展语言、启迪智慧、开发潜能,为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意境  营造、问题设计、图画呈现、角色扮演、资源整合等形式,引领智障儿童走进诗歌的殿堂。  【关键词】智障儿童诗歌优美情境教学  儿童诗歌包括儿歌、散文诗、古诗、谜语、绕口令等,因内容浅显、韵律和谐,易于朗读和记忆,能使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学生在篮球比赛中"攻"与"守"转换意识的重要性,结合平常的教学经验积累和关  注本地区中学生篮球比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学生篮球比赛中攻守转换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方法  ,引导并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提高他们参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加强篮球技能训练,培养攻守转  换意识,提高篮球整体水平,为其以后的篮球运动打下基础,并养成经常参加运动的习惯。  【关键词】篮球运动进攻防守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