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多美丽结构成诗,诸多岛屿结构成印度尼西亚。
诸多岛屿中有一座岛屿,它不大,甚至很小,小到一缕阳光就可以缠绕它。形态可以不大,品格必须很大:这座小岛上就几乎包容着人类一切肤色,流动着世间全部语言,展示着天下一切的风情习俗。
那一天,小岛上游客如织。游客中,有一对来自安徒生故乡的母女。母亲是演员,很年轻,却扮演过许多不同身世、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母亲,她的成就,在欧洲享有盛誉。旅伴是她的女儿,才三岁,小得像是一颗粘黏在贝壳上的沙粒。
这一对母女的远游,引因于一尊雕塑。
那一天,母亲得到一个她梦寐以求的电影大奖,兴高采烈地捧着奖品回来了。
母亲问:“想看看妈妈得到的奖品吗?”
孩子答:“想看看妈妈得到的奖品。”
母亲问:“猜得到是什么奖品吗?”
孩子答:“猜不到是什么奖品。”
母亲向女儿作了一个诡秘而又亲昵的表情,轻柔地,虔敬地,把一只镶嵌银丝的红木盒子放稳在茶几上。
打开木盒是丝巾,打开丝巾是绒袋,打开绒袋是金箔。打开金箔,一个意外的惊喜展现在她们面前:那是一尊水晶雕塑,是一位艺术大师专门为获奖者创作的旷世绝品。
抱起雕塑,母亲却为孩子的平静冷漠震撼了。
母亲问:“这是妈妈吗?”
孩子说:“不是,这是女人,不是妈妈。”
母亲问:“为什么不是妈妈而只是一个女人呢?”
孩子说:“因为妈妈的怀里应该抱着孩子,而她没有。”
听到这句话,哗的一声,水晶雕塑从母亲手中坠落于地摔了个粉碎。
那天晚上,母亲彻夜未眠。她想,她为孩子付出得太少太少了。作为母亲,她的怀里没有孩子。
第二天,她回绝了诸多片商和导演的约请并订好机票:孩子想看海,她们便向着蔚蓝的大海飞扑过来。
孩子躲在一把遮阳伞下作沙雕。她是那样宁静、耐心、自信,俨然一派大师风范。母亲在一边欣赏孩子作沙雕。她却感觉不到宁静、耐心和自信,也不是曾经在卢浮宫、在罗丹博物馆中所历经过的激越和震撼。孩子在创造作品,而孩子又是她的作品。被创造带给创造者的,是永远的感激和虔敬。
一支铅笔,一本画册,一方田野,一座木屋——以沙滩为基座,孩子的作品一件件展示在辉煌的阳光下。之后,孩子决定为母亲制作一尊雕塑了。
这时,孩子说:“妈妈,我有点渴。”
母亲说:“那,妈妈去买点喝的来。可是,我们的雕塑家想要点什么呢?”
孩子说:“随便什么都行——可是,要到哪里去买呢?”
母亲说:“你看,不远,就在那座吊桥的桥头上,就在桥头那间小木屋里。”
孩子说:“那好吧,拜拜。”
母亲没说拜拜,她俯身在孩子额头上吻了一吻,走了。
其实,孩子并不渴,至少不很渴。她需要水,但更需要时间:需要一点隔绝、一点独处,需要给时间打上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她要用这段时间为母亲塑像,以给自己更给母亲带来一个构思在异国它乡的慰藉。
就在母亲转身离去的一刹,孩子迅即开始了自己的新作。写意而不写实,抽象而不具象,奔放而不黏着。先作身躯,后作头颅,完成母亲,再作母亲怀抱中的孩子。
就在母亲即将拥抱而尚未拥抱孩子之一刹,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劫难——2004年印度洋海啸爆发了。
随着一声霹雳般的轰鸣,大地猛然颠踬。接着,一座高于三十公尺的海浪之墙兀兀磔磔拔地而起,巍巍大墙铺天盖地列队而来。
小岛顿时乱作一团。乱,只作一件事:夺路而逃。抢在时间的边缘,向一切可能的地方逃,这时的小岛,就是一般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我们的小小雕塑家呢?雕塑家的遮阳伞张开在一蓬绿荫里,雕塑家自己又仿佛一只小松鼠被覆盖在大伞下面:艺术把生活遗忘,生活也把艺术遗忘了。
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还要发生什么。她只知道不能功亏一篑:她完成了母亲,又即将完成母亲怀抱中的孩子呀。
轰然一震之后,雕塑家继续专注她的作品。
她不知道,她的母亲正惊惶地奔跑起来。
全世界都在逃离海滩,她却奔向海滩。而这时的奔向海滩,就是奔向死亡,奔向地狱。
高于三十公尺的大墙列队前进。海里和岛上都被淹没了,母亲没有眼泪,没有呐喊,没有绝望,而只有奔跑。
大墙向着孩子奔跑,母亲向着大墙奔跑。
母亲一把拉住孩子,孩子说:“妈妈怀里还没有孩子呢。”
母亲一把抱起孩子,母亲说:“妈妈已经把孩子抱在怀里了。”
紧紧地,紧紧地,母亲抱着孩子背对地狱又奔跑起来。
沙雕被海水淹没,但她们奔跑成生命的艺术。
母女双双获救:孩子生命获救,母亲灵魂获救。
人类良知留下一串脚印。
天堂门坎留下一串脚印。
诸多岛屿中有一座岛屿,它不大,甚至很小,小到一缕阳光就可以缠绕它。形态可以不大,品格必须很大:这座小岛上就几乎包容着人类一切肤色,流动着世间全部语言,展示着天下一切的风情习俗。
那一天,小岛上游客如织。游客中,有一对来自安徒生故乡的母女。母亲是演员,很年轻,却扮演过许多不同身世、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母亲,她的成就,在欧洲享有盛誉。旅伴是她的女儿,才三岁,小得像是一颗粘黏在贝壳上的沙粒。
这一对母女的远游,引因于一尊雕塑。
那一天,母亲得到一个她梦寐以求的电影大奖,兴高采烈地捧着奖品回来了。
母亲问:“想看看妈妈得到的奖品吗?”
孩子答:“想看看妈妈得到的奖品。”
母亲问:“猜得到是什么奖品吗?”
孩子答:“猜不到是什么奖品。”
母亲向女儿作了一个诡秘而又亲昵的表情,轻柔地,虔敬地,把一只镶嵌银丝的红木盒子放稳在茶几上。
打开木盒是丝巾,打开丝巾是绒袋,打开绒袋是金箔。打开金箔,一个意外的惊喜展现在她们面前:那是一尊水晶雕塑,是一位艺术大师专门为获奖者创作的旷世绝品。
抱起雕塑,母亲却为孩子的平静冷漠震撼了。
母亲问:“这是妈妈吗?”
孩子说:“不是,这是女人,不是妈妈。”
母亲问:“为什么不是妈妈而只是一个女人呢?”
孩子说:“因为妈妈的怀里应该抱着孩子,而她没有。”
听到这句话,哗的一声,水晶雕塑从母亲手中坠落于地摔了个粉碎。
那天晚上,母亲彻夜未眠。她想,她为孩子付出得太少太少了。作为母亲,她的怀里没有孩子。
第二天,她回绝了诸多片商和导演的约请并订好机票:孩子想看海,她们便向着蔚蓝的大海飞扑过来。
孩子躲在一把遮阳伞下作沙雕。她是那样宁静、耐心、自信,俨然一派大师风范。母亲在一边欣赏孩子作沙雕。她却感觉不到宁静、耐心和自信,也不是曾经在卢浮宫、在罗丹博物馆中所历经过的激越和震撼。孩子在创造作品,而孩子又是她的作品。被创造带给创造者的,是永远的感激和虔敬。
一支铅笔,一本画册,一方田野,一座木屋——以沙滩为基座,孩子的作品一件件展示在辉煌的阳光下。之后,孩子决定为母亲制作一尊雕塑了。
这时,孩子说:“妈妈,我有点渴。”
母亲说:“那,妈妈去买点喝的来。可是,我们的雕塑家想要点什么呢?”
孩子说:“随便什么都行——可是,要到哪里去买呢?”
母亲说:“你看,不远,就在那座吊桥的桥头上,就在桥头那间小木屋里。”
孩子说:“那好吧,拜拜。”
母亲没说拜拜,她俯身在孩子额头上吻了一吻,走了。
其实,孩子并不渴,至少不很渴。她需要水,但更需要时间:需要一点隔绝、一点独处,需要给时间打上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她要用这段时间为母亲塑像,以给自己更给母亲带来一个构思在异国它乡的慰藉。
就在母亲转身离去的一刹,孩子迅即开始了自己的新作。写意而不写实,抽象而不具象,奔放而不黏着。先作身躯,后作头颅,完成母亲,再作母亲怀抱中的孩子。
就在母亲即将拥抱而尚未拥抱孩子之一刹,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劫难——2004年印度洋海啸爆发了。
随着一声霹雳般的轰鸣,大地猛然颠踬。接着,一座高于三十公尺的海浪之墙兀兀磔磔拔地而起,巍巍大墙铺天盖地列队而来。
小岛顿时乱作一团。乱,只作一件事:夺路而逃。抢在时间的边缘,向一切可能的地方逃,这时的小岛,就是一般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我们的小小雕塑家呢?雕塑家的遮阳伞张开在一蓬绿荫里,雕塑家自己又仿佛一只小松鼠被覆盖在大伞下面:艺术把生活遗忘,生活也把艺术遗忘了。
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还要发生什么。她只知道不能功亏一篑:她完成了母亲,又即将完成母亲怀抱中的孩子呀。
轰然一震之后,雕塑家继续专注她的作品。
她不知道,她的母亲正惊惶地奔跑起来。
全世界都在逃离海滩,她却奔向海滩。而这时的奔向海滩,就是奔向死亡,奔向地狱。
高于三十公尺的大墙列队前进。海里和岛上都被淹没了,母亲没有眼泪,没有呐喊,没有绝望,而只有奔跑。
大墙向着孩子奔跑,母亲向着大墙奔跑。
母亲一把拉住孩子,孩子说:“妈妈怀里还没有孩子呢。”
母亲一把抱起孩子,母亲说:“妈妈已经把孩子抱在怀里了。”
紧紧地,紧紧地,母亲抱着孩子背对地狱又奔跑起来。
沙雕被海水淹没,但她们奔跑成生命的艺术。
母女双双获救:孩子生命获救,母亲灵魂获救。
人类良知留下一串脚印。
天堂门坎留下一串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