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继续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就以广东水利为例,介绍了广东水利经济的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对其如何提高广东省的水利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一些途径和解决措施,以供同行业参考。
关键词:地区水利经济;快速发展;途径
广东省作为我国华南地区的重要沿海省份,是我国南海航运的枢纽位置,其具有珠江等各种丰富的水系,凭借着独特地理区位条件,从清朝末年一直到今天,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1986年后成为了中国的第一经济大省。其中,水利对于经济贸易的发展功不可没。如今,广东省更是要凭借区位优势,联手香港澳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这都是广东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流域综合规划、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等近百项规划描绘出广东水利经济改革的发展蓝图。自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水利工作主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为目标。
1 水利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人类最重要的基础生存资源就是水资源,我们既保持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又要将水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力得到提升。不过,虽然我国的水利建设发展的很快,但往往是只注重开发而不重视节约和保护;想要对水利建设进行很好的管理,但又没有办法发展其经济性。如果将这些问题都一一进行解决和调整,相信水利经济就可以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2广东省水利经济发展现状
2.1 依靠有利地理位置优势,水利经济的发展全国领先
广东省作为东南沿海的“经济头牌”,由于临近港澳的便捷地理优势,水利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在全国领先。如今,“一带一路”中的20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就是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主。其中,珠三角,广东又称为了排头兵。这对于广东省的水利经济发展来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广东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夏季经常遭到台风的侵袭,而台风过境所带来的雨水又由于水利建设的缺陷而使城市出现了内涝甚至是洪水的严重情况。另外,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之一便是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国层面存在的东西部土地出让收益与水利建设投入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在广东各区域间同样表现突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较发达,土地出让收入高;粤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土地出让收入低,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因此,众多重大水利工程在河网密布的广东陆续崛起,发挥了防洪、供水、减灾、治涝、环保等综合效益,有力推动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在多次抵御强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中最大限度减少了损失。
2.2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为水利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水利工程是我国的最基础设施,不但功能强大,而且对经济效益也产生严重的影响。近十几年来,广东先后上马建设了飞来峡、乐昌峡、湾头、东江水利枢纽、鉴江供水枢纽等大中型枢纽工程;兴宁合水水库等30宗大中型水库工程除险加固工程;北江大堤等20宗重点堤围加固达标工程;江新联围除险加固应急项目等25宗大中型水闸;翁源县长潭水电站等15项水电工程;广州市西江引水等12宗供水工程;高州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5宗农田水利工程;广州、惠州、清远等5宗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此外,正在建设中的深圳、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以及韩江高陂水利枢纽(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亦在稳步推进。
2.3民生水利工程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广东以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为强大动力,全面推进民生水利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批饮水工程建成完工,饮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珠海竹银水源工程为珠澳供水系统增加了4000多万立方米的调节库容,有效提高供水系统调咸蓄淡能力和供水保证率,从根本上解决了枯水期咸潮对珠澳两地的威胁,改善供水水质,有效确保珠海、澳门供水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提前完成,解决了上千万农村居民和数十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題,各项建设评价指标跃升全国第一。全省农村供水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民生水利品牌”。
2.4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针对广东省水利经济发展最大的“西水东调”也是开展地非常顺利。广东西江的水资源量是北江加东江的4.5倍,但由于珠三角经济和人口的重心在东岸,水资源开发利用一直集中在东江,目前开发利用率已达三成。实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可大大促进区域水资源配置优化,并改变目前广州市南沙区从北江下游沙湾水道取水及深圳市、东莞市从东江取水的单一供水格局,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缺水矛盾,还同时考虑了广州市番禺区和香港的应急备用。
2.5 创新河道治理的新方法,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河道治理方面,广东中小河流沿岸村镇众多,群众对河道治理的期望高,需求多,治理方案除了要满足行洪安全、结构稳定等基本要求外,还要兼顾河道水生态修复,新农村建设,地方旅游规划等需求。因此,在具体的治理中,把过去以防洪安全为主的传统河道治理思路转变为全流域综合治理,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河道治理理念。这既是水利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农村水利建设改造中,也要兴修一些水利工程枢纽,达到送水便利,吃水安全的标准,利用水利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经濟的迅速发展。因此,打造“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设计理念,实现了以水兴城、以水名城以及人与水的高度和谐。
3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发展的途径
3.1 政府要加大对于水利经济的财政投资力度 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是发展民生基础的根本,水利经济的发展也是一样,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水利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水利经济发展资金。这既包括对于传统水利建设的投入,也包括水利发电、河道治理、航运等的统筹规划。如果地方政府是薄弱区域,那就要从中央财政进行大量的拨款,如本文所要研究的广东省,则可以从从珠三角地区的财政对其他相对较弱的地区进行“增援”,保证水利经济能够平衡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投资审查制度,以保证水利经济可以在不浪费财政的情况下得到有序、健康的发展。
3.2 可以将水利产业集团化地进行发展
想要快速地发展水利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是一个不错的模式。它可以在宏观上将水资源记性分配,利用规模化的生产,依托国内外的市场,将产业规模扩大到省外。如广东背靠香港,这就是国际水利经济贸易发展的优势途径。
3.3 将水利经济的发展做好长期规划
开发水利建设一定要做好长期規划,发展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循序渐进,将水利经济和建设两者进行结合。如广东省面对“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机遇,可以对水利的发展做一个长期的规划,如何将水利工程辐射到沿线国家,如何通过水利中的航运来增加广东的经济财政收入,如何打造粤港澳甚至南海的深水良港,这都是促进广东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3.4 创新思路,多利用新技术手段
将水利建设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是促进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三峡大坝。对于广东来说,美丽的山区景色如何搭配以水为核心的水利工程,是建设者和政府需要深思的。这样的结合会带来双赢的效果:既可以将民间的闲散资金吸纳,还可以招商引资,提高所在地的知名度。在水利经济中利用新技术也是促进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性的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就是撬动广东水利经济发展的支点,这个支点也必将推动广东水利经济的前进步伐。
4 结束语
水利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设施,水利经济的整体发展不仅包含其自身,还包含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进度。因此,促进地区的水利经济发展,对于提高国家整体的水利经济发展来说都是意義重大的。
参考文献:
[1] 朱承中.关于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几点看法[J].水利科技,1987年01期.
[2] 秦英才、段希建、郭强、赵坤.发挥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利经济[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郝娜. 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研究.河北水利,2012年12期.
作者简介:
彭雄权(1978-),男,硕士,经济师,从事水利经济经营管理工作。
关键词:地区水利经济;快速发展;途径
广东省作为我国华南地区的重要沿海省份,是我国南海航运的枢纽位置,其具有珠江等各种丰富的水系,凭借着独特地理区位条件,从清朝末年一直到今天,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1986年后成为了中国的第一经济大省。其中,水利对于经济贸易的发展功不可没。如今,广东省更是要凭借区位优势,联手香港澳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这都是广东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流域综合规划、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等近百项规划描绘出广东水利经济改革的发展蓝图。自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水利工作主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为目标。
1 水利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人类最重要的基础生存资源就是水资源,我们既保持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又要将水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力得到提升。不过,虽然我国的水利建设发展的很快,但往往是只注重开发而不重视节约和保护;想要对水利建设进行很好的管理,但又没有办法发展其经济性。如果将这些问题都一一进行解决和调整,相信水利经济就可以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2广东省水利经济发展现状
2.1 依靠有利地理位置优势,水利经济的发展全国领先
广东省作为东南沿海的“经济头牌”,由于临近港澳的便捷地理优势,水利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在全国领先。如今,“一带一路”中的20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就是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主。其中,珠三角,广东又称为了排头兵。这对于广东省的水利经济发展来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广东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夏季经常遭到台风的侵袭,而台风过境所带来的雨水又由于水利建设的缺陷而使城市出现了内涝甚至是洪水的严重情况。另外,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之一便是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国层面存在的东西部土地出让收益与水利建设投入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在广东各区域间同样表现突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较发达,土地出让收入高;粤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土地出让收入低,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因此,众多重大水利工程在河网密布的广东陆续崛起,发挥了防洪、供水、减灾、治涝、环保等综合效益,有力推动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在多次抵御强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中最大限度减少了损失。
2.2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为水利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水利工程是我国的最基础设施,不但功能强大,而且对经济效益也产生严重的影响。近十几年来,广东先后上马建设了飞来峡、乐昌峡、湾头、东江水利枢纽、鉴江供水枢纽等大中型枢纽工程;兴宁合水水库等30宗大中型水库工程除险加固工程;北江大堤等20宗重点堤围加固达标工程;江新联围除险加固应急项目等25宗大中型水闸;翁源县长潭水电站等15项水电工程;广州市西江引水等12宗供水工程;高州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5宗农田水利工程;广州、惠州、清远等5宗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此外,正在建设中的深圳、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以及韩江高陂水利枢纽(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亦在稳步推进。
2.3民生水利工程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广东以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为强大动力,全面推进民生水利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批饮水工程建成完工,饮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珠海竹银水源工程为珠澳供水系统增加了4000多万立方米的调节库容,有效提高供水系统调咸蓄淡能力和供水保证率,从根本上解决了枯水期咸潮对珠澳两地的威胁,改善供水水质,有效确保珠海、澳门供水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提前完成,解决了上千万农村居民和数十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題,各项建设评价指标跃升全国第一。全省农村供水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民生水利品牌”。
2.4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针对广东省水利经济发展最大的“西水东调”也是开展地非常顺利。广东西江的水资源量是北江加东江的4.5倍,但由于珠三角经济和人口的重心在东岸,水资源开发利用一直集中在东江,目前开发利用率已达三成。实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可大大促进区域水资源配置优化,并改变目前广州市南沙区从北江下游沙湾水道取水及深圳市、东莞市从东江取水的单一供水格局,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缺水矛盾,还同时考虑了广州市番禺区和香港的应急备用。
2.5 创新河道治理的新方法,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河道治理方面,广东中小河流沿岸村镇众多,群众对河道治理的期望高,需求多,治理方案除了要满足行洪安全、结构稳定等基本要求外,还要兼顾河道水生态修复,新农村建设,地方旅游规划等需求。因此,在具体的治理中,把过去以防洪安全为主的传统河道治理思路转变为全流域综合治理,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河道治理理念。这既是水利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农村水利建设改造中,也要兴修一些水利工程枢纽,达到送水便利,吃水安全的标准,利用水利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经濟的迅速发展。因此,打造“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设计理念,实现了以水兴城、以水名城以及人与水的高度和谐。
3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发展的途径
3.1 政府要加大对于水利经济的财政投资力度 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是发展民生基础的根本,水利经济的发展也是一样,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水利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水利经济发展资金。这既包括对于传统水利建设的投入,也包括水利发电、河道治理、航运等的统筹规划。如果地方政府是薄弱区域,那就要从中央财政进行大量的拨款,如本文所要研究的广东省,则可以从从珠三角地区的财政对其他相对较弱的地区进行“增援”,保证水利经济能够平衡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投资审查制度,以保证水利经济可以在不浪费财政的情况下得到有序、健康的发展。
3.2 可以将水利产业集团化地进行发展
想要快速地发展水利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是一个不错的模式。它可以在宏观上将水资源记性分配,利用规模化的生产,依托国内外的市场,将产业规模扩大到省外。如广东背靠香港,这就是国际水利经济贸易发展的优势途径。
3.3 将水利经济的发展做好长期规划
开发水利建设一定要做好长期規划,发展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循序渐进,将水利经济和建设两者进行结合。如广东省面对“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机遇,可以对水利的发展做一个长期的规划,如何将水利工程辐射到沿线国家,如何通过水利中的航运来增加广东的经济财政收入,如何打造粤港澳甚至南海的深水良港,这都是促进广东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3.4 创新思路,多利用新技术手段
将水利建设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是促进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三峡大坝。对于广东来说,美丽的山区景色如何搭配以水为核心的水利工程,是建设者和政府需要深思的。这样的结合会带来双赢的效果:既可以将民间的闲散资金吸纳,还可以招商引资,提高所在地的知名度。在水利经济中利用新技术也是促进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性的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就是撬动广东水利经济发展的支点,这个支点也必将推动广东水利经济的前进步伐。
4 结束语
水利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设施,水利经济的整体发展不仅包含其自身,还包含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进度。因此,促进地区的水利经济发展,对于提高国家整体的水利经济发展来说都是意義重大的。
参考文献:
[1] 朱承中.关于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几点看法[J].水利科技,1987年01期.
[2] 秦英才、段希建、郭强、赵坤.发挥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利经济[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郝娜. 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研究.河北水利,2012年12期.
作者简介:
彭雄权(1978-),男,硕士,经济师,从事水利经济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