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微博是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即时性很强的信息共建共享平台,是一种高效、即时、多向的传播交流平台,是大学生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充分重视微博的开发利用, 将微博的信息资源转化为供广大师生共享的公共信息资源,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微博;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空间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115 — 02
微博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思考习惯、交往方式和信息传播的模式,成为最即时、用户最活跃的媒介平台。特别是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 青年大学生越来越习惯通过微博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增加友谊、议论时政,微博越来越呈现出强烈的自组织性质,不同于传统的“他组织”。因此,如何对待、应用微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已经对高校德育机构和部门提出了决策、沟通以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一、微博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发展现状
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显示, 通过发放4257份调查问卷, 得出目前高校大学生使用微博、QQ群等新媒介的人数非常庞大,76%的人认同使用微博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常态方式。微博为现代青年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一种不同于传统“他组织”的新型的自组织样式。这种自组织信息的传播由于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类同性( 相同的生活、学习、工作背景, 趋同化的目标追求以及类似的职业生活状态等) 而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指向性( 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时尚交友、时尚运动和社会娱乐等领域) , 呈现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组织化特征。
高校作为全社会最大的青年聚集场所, 不仅是重要的知识、智力密集区域, 同时也是全社会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重要的引领者和起源地, 因此高校大学生在利用微博中, 更多地呈现出高校的特点:
一是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上以现实中真实人际关系为基础, 通过人缘、地缘、校缘、职缘而形成的信息传播模式。二是在内容上其知识含量和信息质量相对较为丰富。
首先,大学生关注和使用微博是基于对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新的代际人群,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基于人缘、地缘、校缘、职缘而形成的信息网络、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 试图在不同的地域、领域等差异性空间中寻找新的信息来源和生发点,不满足求同性极大的传统信息模式,而以极大的兴趣去寻找因为差异而必然带来的不同甚至是相互对立信息的碰撞, 坚信正因为这些碰撞才有可能擦出新知识、新思想的火花, 并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接近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个角度上讲, 微博最有条件和基础符合他们的需要。
这是因为在微博的平台上,用户既是发布信息的节点,同时又是接受其他用户信息的节点,用户之间的互动本身就是一个新的信息,甚至可以改变信息的传播路径和状态。这样,每一个微博用户都会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一个信息传播网络。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微博既不同于传统的web1.0产品,也不同于web2.0的诸多产品,如博客、SNS。”①青年大学生正是看中了微博的独特价值并大胆尝试,使得微博成为高校大学生时下跟踪和传播最新信息和言论的最佳渠道。
其次,使用微博契合大学生作为新生代人群的开放、碎片化的生活样式与心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普遍反映使用微博使他们感觉得到了个性化的自由表达空间,不受时间、空间、写作格式的限制,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都可以随意点染、上传到微博页面,或者满足对外交流的需要,非常随性和方便。此外,大学生使用微博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使微博成为生活的即时记录甚至“直播”。一些大学生上传的文字或者图片就是当事人上课、出行、参会、聚会等活动的即时记录,内容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功能使得微博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照相机”,这是非常新颖的。
无可否认,这种即时性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碎片化和随意性所产生的垃圾信息。微博的主人所写的信息往往在聚类的受者那里就成为无价值、难以理解的私语化的信息。因此大学生一方面不满意微博信息的垃圾化程度太高,但是另一方面却依然趋之若鹜,这就更凸显了微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总之,微博的即时信息共享的功能满足了大学生与人交往的需求,由于微博是一种开放的网络信息交流圈,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 这种信息交流圈可以跨地域、跨系统、跨行业存在, 信息触角会延伸到社会的各个组织系统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越大学生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利益纠结, 因而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
二、大学生使用微博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在课题组进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对大学生用户使用微博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关注集中在技术方面因素,比如:无法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类,查看不同类型的微博;缺乏让自己获得更多关注的有效手段,失落感普遍存在;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割裂,线上活动虚拟化难以成为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有力依托,朋友熟人少,缺乏互动;微博是新产品,认知和学习的门槛较高,难以在朋友圈子中推广,发布形式限制多,活动范围有限,比如微博就限制140的字数上限、不能发多图、评论中不能发图,等等。实际上,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有效管理以及校园和谐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存在着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微博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1.微博用户的复杂性、虚拟性、异质性增加了高校德育工作引导的难度。微博聚集了大量不同校园的大学生成员,其实也就是把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偏激的特点高度凝聚化在群网络社团里。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对大学生微博用户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在微博中最经常出现的语言句式是动词,这说明大学生通常使用微博来报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生活经历;而在个人页面上最常出现的关键词,包括“新粉丝”、“音乐”、“女朋友”、“Ipad”、“找工作”、“考试”、“游戏”等时新事物,相对来说政治性社会性话语则较少,如“钓鱼岛”、“黄岩岛”、“地沟油”、“个人所得税”等问题,较少出现在大学生微博关注中。 2.微博是一种自发性极强的自组织形式,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具有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人群的特征和规律,比如,一般而言,一周之内微博在工作日的发送量较高,用户在周二最为活跃,周三和周五其次,一天之内,用户最为活跃的时间为上午11点到下午3点。①这与社会人群(以白领上班族为代表)的工作规律是一致的。然而大学生使用微博则有不同的规律。根据调查,大学生使用微博,在周日至周四发送量最高,越高年级的大学生在此段时间内对微博的使用越频繁,其中周日最活跃,其次是周一晚上和周四晚上,一天之内,大学生最为活跃的时间是下午4点至晚上11点之间。
当前在大学校园的微博群体事实上游离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之外,这种在辐射之外的微博群体对和谐校园构成了一种潜在的隐患。
3.缺乏专职部门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使大学生微博群体脱离于高校德育工作者监督和引导的范围。
党中央极为重视微博的网络舆论场角色以及聚集民意的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监管的决心一直都很坚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大学生微博用户的数量众多,言论和信息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就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微博用户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非常热烈,对社会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社会不平等、食品不安全、就业难、房价过高等问题时有不恰当言论出现,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不满情绪的宣泄渠道。从积极的角度看,微博承担了释放大学生错误社会观察和现象分析所形成的社会毛段的“解压阀”,但是从消极的方面看,微博同时也可能变成培养、积累大学生负面情绪、错误的社会观察和现象分析的平台。此外,微博的传播模式使突发事件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极为迅速,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无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将大学生微博用户话题的讨论控制在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法律规范之内,又不损害他们的积极性,这是一个需要从技术、情感和制度方面加以重视和解决的系统性问题。
(二)微博是高校德育深入大学生活的新机遇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微博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出现和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实则也是一个契机和促进。首先,它为高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提供了新的平台,增添了新的载体。在课题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已经有相当部分教师利用微博与大学生保持课余的、较为频密的联系,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辟的个人微博对学生开放,在微博中设置了“时事关注与评论”、“生活情趣好去处”、“我们的思考”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观察和现象分析,解答学生提出的一系列个人学习、职业发展以及情感困扰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是为高校思政课开辟了第二课堂,也是为高校德育工作找到了一条可以利用微博群体提高思想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的新的路径。高校德育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微博群体作为新的载体,创建有吸引力的、符合时代主流的精品型微博,扩大影响力,主动占领德育教育新阵地。
其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未来中国社会的骨干力量的重要组成,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优化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过程中的能力培养,缩短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完成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培养,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适应性的应有之义。从适应社会的角度看,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微博等网络自组织有利于加强和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满足了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进行社会观察和形象分析,以及自我培养方向的调整。从生活化的角度看,微博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情感、交往、就业、成功、自尊等需要。微博作为大学生沟通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必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微博用户经常性地通过浏览微博、撰写微博文章的方式与社会保持联系,关注时事热点、跟进社会问题追踪调查以及进行话题性对话,与他们的社会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部分大学生通过微博,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学习、交际和求职。
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是一项应该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投入的工作。微博由于其“成本低、覆盖广、效果好”的优势,的确是可以加以利用的新的载体和平台。如何在这方面入手,促进大学德语走进宿舍、走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和机遇。
〔参 考 文 献〕
〔1〕薛德钧,田晓虹.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7).
〔3〕朱婷婷,周香.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02).
〔4〕李磊,王名,沈恒超.网上社团及其管理:NGO新领域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2,(01).
〔5〕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关键词]微博;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空间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115 — 02
微博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思考习惯、交往方式和信息传播的模式,成为最即时、用户最活跃的媒介平台。特别是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 青年大学生越来越习惯通过微博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增加友谊、议论时政,微博越来越呈现出强烈的自组织性质,不同于传统的“他组织”。因此,如何对待、应用微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已经对高校德育机构和部门提出了决策、沟通以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一、微博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发展现状
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显示, 通过发放4257份调查问卷, 得出目前高校大学生使用微博、QQ群等新媒介的人数非常庞大,76%的人认同使用微博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常态方式。微博为现代青年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一种不同于传统“他组织”的新型的自组织样式。这种自组织信息的传播由于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类同性( 相同的生活、学习、工作背景, 趋同化的目标追求以及类似的职业生活状态等) 而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指向性( 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时尚交友、时尚运动和社会娱乐等领域) , 呈现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组织化特征。
高校作为全社会最大的青年聚集场所, 不仅是重要的知识、智力密集区域, 同时也是全社会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重要的引领者和起源地, 因此高校大学生在利用微博中, 更多地呈现出高校的特点:
一是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上以现实中真实人际关系为基础, 通过人缘、地缘、校缘、职缘而形成的信息传播模式。二是在内容上其知识含量和信息质量相对较为丰富。
首先,大学生关注和使用微博是基于对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新的代际人群,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基于人缘、地缘、校缘、职缘而形成的信息网络、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 试图在不同的地域、领域等差异性空间中寻找新的信息来源和生发点,不满足求同性极大的传统信息模式,而以极大的兴趣去寻找因为差异而必然带来的不同甚至是相互对立信息的碰撞, 坚信正因为这些碰撞才有可能擦出新知识、新思想的火花, 并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接近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个角度上讲, 微博最有条件和基础符合他们的需要。
这是因为在微博的平台上,用户既是发布信息的节点,同时又是接受其他用户信息的节点,用户之间的互动本身就是一个新的信息,甚至可以改变信息的传播路径和状态。这样,每一个微博用户都会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一个信息传播网络。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微博既不同于传统的web1.0产品,也不同于web2.0的诸多产品,如博客、SNS。”①青年大学生正是看中了微博的独特价值并大胆尝试,使得微博成为高校大学生时下跟踪和传播最新信息和言论的最佳渠道。
其次,使用微博契合大学生作为新生代人群的开放、碎片化的生活样式与心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普遍反映使用微博使他们感觉得到了个性化的自由表达空间,不受时间、空间、写作格式的限制,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都可以随意点染、上传到微博页面,或者满足对外交流的需要,非常随性和方便。此外,大学生使用微博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使微博成为生活的即时记录甚至“直播”。一些大学生上传的文字或者图片就是当事人上课、出行、参会、聚会等活动的即时记录,内容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功能使得微博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照相机”,这是非常新颖的。
无可否认,这种即时性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碎片化和随意性所产生的垃圾信息。微博的主人所写的信息往往在聚类的受者那里就成为无价值、难以理解的私语化的信息。因此大学生一方面不满意微博信息的垃圾化程度太高,但是另一方面却依然趋之若鹜,这就更凸显了微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总之,微博的即时信息共享的功能满足了大学生与人交往的需求,由于微博是一种开放的网络信息交流圈,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 这种信息交流圈可以跨地域、跨系统、跨行业存在, 信息触角会延伸到社会的各个组织系统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越大学生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利益纠结, 因而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
二、大学生使用微博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在课题组进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对大学生用户使用微博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关注集中在技术方面因素,比如:无法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类,查看不同类型的微博;缺乏让自己获得更多关注的有效手段,失落感普遍存在;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割裂,线上活动虚拟化难以成为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有力依托,朋友熟人少,缺乏互动;微博是新产品,认知和学习的门槛较高,难以在朋友圈子中推广,发布形式限制多,活动范围有限,比如微博就限制140的字数上限、不能发多图、评论中不能发图,等等。实际上,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有效管理以及校园和谐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存在着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微博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1.微博用户的复杂性、虚拟性、异质性增加了高校德育工作引导的难度。微博聚集了大量不同校园的大学生成员,其实也就是把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偏激的特点高度凝聚化在群网络社团里。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对大学生微博用户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在微博中最经常出现的语言句式是动词,这说明大学生通常使用微博来报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生活经历;而在个人页面上最常出现的关键词,包括“新粉丝”、“音乐”、“女朋友”、“Ipad”、“找工作”、“考试”、“游戏”等时新事物,相对来说政治性社会性话语则较少,如“钓鱼岛”、“黄岩岛”、“地沟油”、“个人所得税”等问题,较少出现在大学生微博关注中。 2.微博是一种自发性极强的自组织形式,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具有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人群的特征和规律,比如,一般而言,一周之内微博在工作日的发送量较高,用户在周二最为活跃,周三和周五其次,一天之内,用户最为活跃的时间为上午11点到下午3点。①这与社会人群(以白领上班族为代表)的工作规律是一致的。然而大学生使用微博则有不同的规律。根据调查,大学生使用微博,在周日至周四发送量最高,越高年级的大学生在此段时间内对微博的使用越频繁,其中周日最活跃,其次是周一晚上和周四晚上,一天之内,大学生最为活跃的时间是下午4点至晚上11点之间。
当前在大学校园的微博群体事实上游离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之外,这种在辐射之外的微博群体对和谐校园构成了一种潜在的隐患。
3.缺乏专职部门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使大学生微博群体脱离于高校德育工作者监督和引导的范围。
党中央极为重视微博的网络舆论场角色以及聚集民意的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监管的决心一直都很坚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大学生微博用户的数量众多,言论和信息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就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微博用户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非常热烈,对社会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社会不平等、食品不安全、就业难、房价过高等问题时有不恰当言论出现,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不满情绪的宣泄渠道。从积极的角度看,微博承担了释放大学生错误社会观察和现象分析所形成的社会毛段的“解压阀”,但是从消极的方面看,微博同时也可能变成培养、积累大学生负面情绪、错误的社会观察和现象分析的平台。此外,微博的传播模式使突发事件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极为迅速,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无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将大学生微博用户话题的讨论控制在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法律规范之内,又不损害他们的积极性,这是一个需要从技术、情感和制度方面加以重视和解决的系统性问题。
(二)微博是高校德育深入大学生活的新机遇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微博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出现和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实则也是一个契机和促进。首先,它为高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提供了新的平台,增添了新的载体。在课题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已经有相当部分教师利用微博与大学生保持课余的、较为频密的联系,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辟的个人微博对学生开放,在微博中设置了“时事关注与评论”、“生活情趣好去处”、“我们的思考”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观察和现象分析,解答学生提出的一系列个人学习、职业发展以及情感困扰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是为高校思政课开辟了第二课堂,也是为高校德育工作找到了一条可以利用微博群体提高思想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的新的路径。高校德育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微博群体作为新的载体,创建有吸引力的、符合时代主流的精品型微博,扩大影响力,主动占领德育教育新阵地。
其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未来中国社会的骨干力量的重要组成,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优化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过程中的能力培养,缩短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完成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培养,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适应性的应有之义。从适应社会的角度看,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微博等网络自组织有利于加强和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满足了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进行社会观察和形象分析,以及自我培养方向的调整。从生活化的角度看,微博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情感、交往、就业、成功、自尊等需要。微博作为大学生沟通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必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微博用户经常性地通过浏览微博、撰写微博文章的方式与社会保持联系,关注时事热点、跟进社会问题追踪调查以及进行话题性对话,与他们的社会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部分大学生通过微博,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学习、交际和求职。
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是一项应该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投入的工作。微博由于其“成本低、覆盖广、效果好”的优势,的确是可以加以利用的新的载体和平台。如何在这方面入手,促进大学德语走进宿舍、走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和机遇。
〔参 考 文 献〕
〔1〕薛德钧,田晓虹.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7).
〔3〕朱婷婷,周香.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02).
〔4〕李磊,王名,沈恒超.网上社团及其管理:NGO新领域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2,(01).
〔5〕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