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连续多年对天水地区玉米螟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探明了为害天水玉米的主要虫害为玉米螟,初步掌握了该虫在天水地区的发生情况、危害程度及生活史。在掌握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试验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提出了在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化蛹前,采用白僵菌封垛,减少虫源基数;在玉米螟成虫发生期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在成虫产卵初期、盛期连续2次释放赤眼蜂的绿色防控措施。通过绿色防控方法适期集成应用,达到绿色防控玉米螟的目的。
关键词 玉米螟;流行规律;绿色防控;甘肃天水
中图分类号 S453.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123-02
天水市地处内陆,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为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1]。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2 ℃,无霜期140~200 d,年均降水量480~610 mm,年均光照时数2 114.3 h,≥10 ℃年均有效积温2 881 ℃,平均海拔1 000~2 100 m。玉米作为天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范围广。目前,全市种植玉米面积约8.6万hm2,产量约60万t。据调查,主要栽培品种有先玉335、长城706、登海3521、金凯3号、5号、兴达5号、陇单4号、10号、登义2号、豫玉22、正德304、正大12等。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又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为世界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可为害玉米各个部位[2]。调查发现,天水地区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据统计,一般植株被害率达20%~40%,造成5%~15%减产,严重地块可造成25%以上减产。为了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笔者连续多年在天水市开展了玉米螟流行规律调查研究,总结出天水地区玉米螟流行规律及危害特点,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绿色防治试验,为指导玉米螟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发生情况调查
1.1 危害症状
玉米螟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导致减产。初龄幼虫为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叶片被害部位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形成花叶;2~3龄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危害,心叶展开后,出现整齐的排孔;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蛀孔口常堆积大量粪渣,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形成隧道,影响植株内水分、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受害玉米长势衰弱,影响果实发育,导致千粒重降低、籽粒产量下降,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造成大量减产[3-4]。
1.2 发生规律调查
在秦州、麦积、甘谷、清水、秦安、张川、武山7个县区开展了全面普查,在甘泉、麦积、石佛、平南、天水、关子、安远、新兴、六峰、郭川、金集、土门12个乡镇做了重点调查。调查从4月上旬开始,9月下旬结束。调查对象为亚洲玉米螟。①天水地区玉米螟越冬调查。选不同海拔3个乡镇的9个村,在每个村庄选堆放玉米秸秆的玉米垛3处,每个点剖查玉米秸秆100株,记录玉米螟活虫数、死虫数及虫株率。②天水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调查。选不同海拔3个乡镇的9个村玉米连片种植的地块3块,每块667 m2,采用田间觀察法调查,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个点选20株,共选100株,调查3个重复。每隔10 d调查1次,整个生育期调查15次,计算病株率、虫卵、百秆虫量。③玉米螟发生程度分级标准。为了准确划分玉米螟发生程度,第1代玉米螟发生期根据虫株率(%)划分发生程度,第2代玉米发生期根据百株虫量(头)划分发生程度(表1)。
1.3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玉米螟在天水市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被害部位及根茬内越冬。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苞叶、雌穗和叶鞘内化蛹。越冬老熟幼虫于5月上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在玉米叶片上产卵时,卵产在叶背中脉附近,每块卵20~60粒,每雌可以产卵400~500粒,幼虫5龄。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并且随风或爬行扩散,钻入心叶内啃食叶肉,只留表皮。1~3龄幼虫群集在心叶喇叭口及雄穗中危害。幼虫发育到4~5龄,开始向下转移,蛀入雌穗影响雌穗发育和籽粒灌浆。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进入1代幼虫危害高峰期;1代幼虫自7月上旬开始陆续化蛹,8月下旬2代幼虫开始危害,9月上中旬进入危害盛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蛀入玉米秆等处越冬。各虫态在天水地区历期不同。越冬幼虫期长达 200 d以上;蛹期一般为8~30 d,温度达到25 ℃时为7~11 d,以越冬代最长;成虫寿命为8~10 d;卵一般为3~5 d;幼虫第1代为25~30 d,其他世代一般为15~25 d[5-6]。
2 绿色防控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及虫源。本试验选用的白僵菌含孢子量为400 亿个/g,由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太阳能杀虫灯,由甘肃盈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赤眼蜂蜂卡,由辽宁伟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试验作物为玉米,防治对象为玉米螟。
2.1.2 试验方法。试验地点选在麦积镇、平南镇、土门镇。
设计1:在4月下旬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越冬幼虫。施药前当天调查药前基数,在不同调查点随机取样3垛,每垛从上、中、下取玉米秆100株,剖玉米秆调查玉米螟死虫数、活虫数。然后用白僵菌封垛,在喷粉前向喷粉器药箱内加入白僵菌粉剂,1 m3用木棍向垛内捣洞20~30 cm,将机动喷粉器喷管插入洞中进行喷粉,待冒出白烟时或当本垛对面有菌粉飞出即可停止喷粉,再喷其他位置,直到全垛喷完为止,要做到喷透、不漏垛。白僵菌在玉米螟活动时或通过气流传播到害虫幼虫体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孢子产生菌丝进入虫体,使虫体变成白色僵虫而死亡,消灭玉米螟发生虫源,从而减少玉米螟的田间危害。施药后30 d进行防效调查[7]。 设计2: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从5月中旬开始,在3个试验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选择20 W黑光灯,引诱害虫飞蛾扑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太阳能杀虫灯要求安装在四周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远离光源处,灯管下端与地面垂直距离1.8 m,每天傍晚开灯,翌日早上关灯。将诱捕到的成虫收集到接虫盒中,定期统计玉米螟雄、雌蛾数量及消长动态,同时清理虫盒,并记录开灯期间的气象要素。对照区距防治区2 km以上[8]。
设计3: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于6月玉米螟成虫产卵初期,百株卵块达到1~2块时释放赤眼蜂,每次释放赤眼蜂15万~20万头/hm2,设放蜂点45~75个/hm2,7~10 d进行第2次放蜂。放蜂时蜂卡经变温锻炼后,用竹签将从蜂卡撕下的卵块别在玉米下部第5~6片叶背面,使卵粒朝外并做好标记[9-10]。试验设放蜂区和不放蜂对照区2个处理,3次重复,放蜂区距对照区1 km以上。
2.2 结果与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防治前平均百株虫量为88.35头,施药30 d后平均百株虫量为24.63头。5月下旬,施药后平均百株死虫量为86.34头,存活率为21.53%;对照区玉米螟幼虫百株死虫量为32.05头,存活率为63.43%。结果表明,利用白僵菌封垛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表4可以看出,通过在玉米生长期应用太阳能杀虫灯、成虫发生关键时期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麦积、平南、土门3个镇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5.84%、83.27%、84.76%,千粒重分别为2.93、3.01、2.56 kg,表明对玉米螟绿色综合防控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同时绿色防控对玉米品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亚洲玉米螟在天水地区的生活史,为生产上预测预报、防治玉米螟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为了绿色防治玉米螟,减少生产中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本文研究了白僵菌封垛、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赤眼蜂寄生虫卵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白僵菌对玉米螟越冬幼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玉米螟越冬期间,采用白僵菌进行防治[11-12],对控制虫源基数意义重大。在玉米生长期间,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可以有效控制玉米螟成虫,在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卵寄生率非常高,有效阻止了卵的孵化,达到了有效控制该虫危害的目的。通过应用绿色综合防控手段,9月下旬玉米螟虫口减退率在75.84%~84.76%之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天水地区防治玉米螟危害可以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方法,既能达到防控玉米螟的目的,又不產生药害,还提高了玉米的品质,建议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张应华,彭鸿嘉.天水一城两园一集团的发展思考[J].甘肃农业,2010(12):12-15.
[2] 高宏伟.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28.
[3] 王晓鸣,石清,晋齐鸣,等.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病虫害鉴别与抗性鉴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31-33.
[4] 张振铎,李国忠,王江,等.玉米螟生物防治措施的复合应用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0,47(6):1208-1211.
[5] 魏俊杰.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8):183.
[6] 刘宏伟,鲁新,李丽娟,等.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J].玉米科学,2005,13(增刊1):142-143.
[7] 王爱华.天水市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甘肃农业,2012(7):64-65.
[8] 高圆圆,张玉涛,赵酉城,等.小型无人机低空喷洒在玉米田的雾滴沉积分布及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初探[J].植物保护,2013,39(2):152-157.
[9] 玉米螟[EB/OL].[2018-01-28]https://baike.baidu.com/item/玉米螟/2235452?fr=Aladdin.
[10] 沈玉忠,闫强.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技术试验[J].种子世界,2016(5):32-33.
[11] 暴庆刚.玉米螟虫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7,37(14):22.
[12] 刘丽梅.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7):149.
关键词 玉米螟;流行规律;绿色防控;甘肃天水
中图分类号 S453.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123-02
天水市地处内陆,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为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1]。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2 ℃,无霜期140~200 d,年均降水量480~610 mm,年均光照时数2 114.3 h,≥10 ℃年均有效积温2 881 ℃,平均海拔1 000~2 100 m。玉米作为天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范围广。目前,全市种植玉米面积约8.6万hm2,产量约60万t。据调查,主要栽培品种有先玉335、长城706、登海3521、金凯3号、5号、兴达5号、陇单4号、10号、登义2号、豫玉22、正德304、正大12等。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又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为世界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可为害玉米各个部位[2]。调查发现,天水地区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据统计,一般植株被害率达20%~40%,造成5%~15%减产,严重地块可造成25%以上减产。为了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笔者连续多年在天水市开展了玉米螟流行规律调查研究,总结出天水地区玉米螟流行规律及危害特点,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绿色防治试验,为指导玉米螟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发生情况调查
1.1 危害症状
玉米螟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导致减产。初龄幼虫为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叶片被害部位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形成花叶;2~3龄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危害,心叶展开后,出现整齐的排孔;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蛀孔口常堆积大量粪渣,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形成隧道,影响植株内水分、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受害玉米长势衰弱,影响果实发育,导致千粒重降低、籽粒产量下降,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造成大量减产[3-4]。
1.2 发生规律调查
在秦州、麦积、甘谷、清水、秦安、张川、武山7个县区开展了全面普查,在甘泉、麦积、石佛、平南、天水、关子、安远、新兴、六峰、郭川、金集、土门12个乡镇做了重点调查。调查从4月上旬开始,9月下旬结束。调查对象为亚洲玉米螟。①天水地区玉米螟越冬调查。选不同海拔3个乡镇的9个村,在每个村庄选堆放玉米秸秆的玉米垛3处,每个点剖查玉米秸秆100株,记录玉米螟活虫数、死虫数及虫株率。②天水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调查。选不同海拔3个乡镇的9个村玉米连片种植的地块3块,每块667 m2,采用田间觀察法调查,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个点选20株,共选100株,调查3个重复。每隔10 d调查1次,整个生育期调查15次,计算病株率、虫卵、百秆虫量。③玉米螟发生程度分级标准。为了准确划分玉米螟发生程度,第1代玉米螟发生期根据虫株率(%)划分发生程度,第2代玉米发生期根据百株虫量(头)划分发生程度(表1)。
1.3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玉米螟在天水市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被害部位及根茬内越冬。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苞叶、雌穗和叶鞘内化蛹。越冬老熟幼虫于5月上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在玉米叶片上产卵时,卵产在叶背中脉附近,每块卵20~60粒,每雌可以产卵400~500粒,幼虫5龄。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并且随风或爬行扩散,钻入心叶内啃食叶肉,只留表皮。1~3龄幼虫群集在心叶喇叭口及雄穗中危害。幼虫发育到4~5龄,开始向下转移,蛀入雌穗影响雌穗发育和籽粒灌浆。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进入1代幼虫危害高峰期;1代幼虫自7月上旬开始陆续化蛹,8月下旬2代幼虫开始危害,9月上中旬进入危害盛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蛀入玉米秆等处越冬。各虫态在天水地区历期不同。越冬幼虫期长达 200 d以上;蛹期一般为8~30 d,温度达到25 ℃时为7~11 d,以越冬代最长;成虫寿命为8~10 d;卵一般为3~5 d;幼虫第1代为25~30 d,其他世代一般为15~25 d[5-6]。
2 绿色防控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及虫源。本试验选用的白僵菌含孢子量为400 亿个/g,由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太阳能杀虫灯,由甘肃盈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赤眼蜂蜂卡,由辽宁伟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试验作物为玉米,防治对象为玉米螟。
2.1.2 试验方法。试验地点选在麦积镇、平南镇、土门镇。
设计1:在4月下旬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越冬幼虫。施药前当天调查药前基数,在不同调查点随机取样3垛,每垛从上、中、下取玉米秆100株,剖玉米秆调查玉米螟死虫数、活虫数。然后用白僵菌封垛,在喷粉前向喷粉器药箱内加入白僵菌粉剂,1 m3用木棍向垛内捣洞20~30 cm,将机动喷粉器喷管插入洞中进行喷粉,待冒出白烟时或当本垛对面有菌粉飞出即可停止喷粉,再喷其他位置,直到全垛喷完为止,要做到喷透、不漏垛。白僵菌在玉米螟活动时或通过气流传播到害虫幼虫体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孢子产生菌丝进入虫体,使虫体变成白色僵虫而死亡,消灭玉米螟发生虫源,从而减少玉米螟的田间危害。施药后30 d进行防效调查[7]。 设计2: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从5月中旬开始,在3个试验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选择20 W黑光灯,引诱害虫飞蛾扑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太阳能杀虫灯要求安装在四周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远离光源处,灯管下端与地面垂直距离1.8 m,每天傍晚开灯,翌日早上关灯。将诱捕到的成虫收集到接虫盒中,定期统计玉米螟雄、雌蛾数量及消长动态,同时清理虫盒,并记录开灯期间的气象要素。对照区距防治区2 km以上[8]。
设计3: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于6月玉米螟成虫产卵初期,百株卵块达到1~2块时释放赤眼蜂,每次释放赤眼蜂15万~20万头/hm2,设放蜂点45~75个/hm2,7~10 d进行第2次放蜂。放蜂时蜂卡经变温锻炼后,用竹签将从蜂卡撕下的卵块别在玉米下部第5~6片叶背面,使卵粒朝外并做好标记[9-10]。试验设放蜂区和不放蜂对照区2个处理,3次重复,放蜂区距对照区1 km以上。
2.2 结果与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防治前平均百株虫量为88.35头,施药30 d后平均百株虫量为24.63头。5月下旬,施药后平均百株死虫量为86.34头,存活率为21.53%;对照区玉米螟幼虫百株死虫量为32.05头,存活率为63.43%。结果表明,利用白僵菌封垛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表4可以看出,通过在玉米生长期应用太阳能杀虫灯、成虫发生关键时期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麦积、平南、土门3个镇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5.84%、83.27%、84.76%,千粒重分别为2.93、3.01、2.56 kg,表明对玉米螟绿色综合防控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同时绿色防控对玉米品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亚洲玉米螟在天水地区的生活史,为生产上预测预报、防治玉米螟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为了绿色防治玉米螟,减少生产中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本文研究了白僵菌封垛、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赤眼蜂寄生虫卵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白僵菌对玉米螟越冬幼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玉米螟越冬期间,采用白僵菌进行防治[11-12],对控制虫源基数意义重大。在玉米生长期间,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可以有效控制玉米螟成虫,在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卵寄生率非常高,有效阻止了卵的孵化,达到了有效控制该虫危害的目的。通过应用绿色综合防控手段,9月下旬玉米螟虫口减退率在75.84%~84.76%之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天水地区防治玉米螟危害可以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方法,既能达到防控玉米螟的目的,又不產生药害,还提高了玉米的品质,建议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张应华,彭鸿嘉.天水一城两园一集团的发展思考[J].甘肃农业,2010(12):12-15.
[2] 高宏伟.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28.
[3] 王晓鸣,石清,晋齐鸣,等.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病虫害鉴别与抗性鉴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31-33.
[4] 张振铎,李国忠,王江,等.玉米螟生物防治措施的复合应用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0,47(6):1208-1211.
[5] 魏俊杰.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8):183.
[6] 刘宏伟,鲁新,李丽娟,等.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J].玉米科学,2005,13(增刊1):142-143.
[7] 王爱华.天水市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甘肃农业,2012(7):64-65.
[8] 高圆圆,张玉涛,赵酉城,等.小型无人机低空喷洒在玉米田的雾滴沉积分布及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初探[J].植物保护,2013,39(2):152-157.
[9] 玉米螟[EB/OL].[2018-01-28]https://baike.baidu.com/item/玉米螟/2235452?fr=Aladdin.
[10] 沈玉忠,闫强.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技术试验[J].种子世界,2016(5):32-33.
[11] 暴庆刚.玉米螟虫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7,37(14):22.
[12] 刘丽梅.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