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的难题匡正而不触怒皇帝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75316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擅权:张居正因“凌上无礼”遭到皇帝怨恨
  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君主最怕大权旁落,历代政治制度的设计,都有防止大臣专擅的机制。朱元璋对此考虑尤深,他曾谈到:“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朱元璋发动了“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大肆诛戮功臣宿将。胡、蓝玉成为首犯,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违犯了不能“擅权”的帝王法则。
  明代因“擅权”而得祸的最著名事例,当属一代改革家张居正。张居正出任首辅时,明朝已陷于沉重危机,他毅然以天下为己任,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明朝转危为安。然而,张居正的很多行为,也违犯了当时的“政治规矩”,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挟宫闱之势,以骄蹇无礼于其主”,亦即依靠太后的倚任,对皇帝管束过严、不够尊重;二是“威福自擅”“异己者率逐去之”,就是在内阁之中,他也“视同列蔑如也”,其他内阁大臣惧其威势,“不敢有所持诤,拱手受成而已”。这种“凌上无礼”“威权震主”的行为,不但导致皇帝对他怀有深深的怨恨,也在朝野树立了许多政敌。以致身死未久,大祸骤发,生前官秩尽被削夺,家产皆被籍没,家人遭受严刑审讯,长子敬修自缢身亡。后来出任大学士的于慎行评论说:“江陵之所以败,惟在操弄主之权,钤制太过耳。”
  “婴鳞”:明代不少官员因直言进谏而招来惨祸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虽然以君主专制为原则,但要维持政务畅通和统治稳定,实有赖于君臣的良好配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帝亦然。臣下怎样匡正而不触怒皇帝,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韩非子·说难》形象地比喻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人遂把犯颜直谏称为“婴鳞”。历代君主大多标榜“兼听则明”,提倡臣下“极言敢谏”。如果臣下真把皇帝想象成虚怀若谷的明君,“明言礼义以挑其恶”,伤其颜面,动其怒气,鲜有不大祸临身者。明代就有不少官员因“婴鳞”而得祸。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深知“治国之道,必先通言路”。他特地宣布自己最喜欢逆耳之言:“朕观往昔议论于廷,有忤人主之意者,必君子也;其顺从人主之意者,必小人也。”其实朱元璋并无容人之量,不少官员直言进谏,不但未能使他改过纠错,反而招来惨祸。比如,朱元璋听说熊宣使之妹年少貌美,想把她收入宫中,员外郎张来硕劝谏:“熊氏已许参议杨希圣,若明取之,于理不妥。”朱元璋立时暴怒说:“谏君不当如此!”令壮士用刀捣碎张来硕牙齿。后来杨希圣遭人弹劾,朱元璋想到熊氏是其未婚妻,不由嫉恨交生,予以黥刺劓鼻的惩罚。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治政颇善,史称“仁宣之治”,然二人都有拒谏饰非的毛病。当时有一位“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官员,名叫李时勉,明成祖朱棣时就曾听信谗言,让他坐了一年多监牢。朱高炽在为皇考守孝期间,亲近女色,严重违背儒家礼仪。李时勉劝谏皇帝“谅闇之中,不宜近嫔妃”,并对让太子出守南京提出批评,认为“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朱高炽极为震怒,将李时勉召到便殿斥责,李时勉不肯屈服,遂“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接着将他关入锦衣卫狱。幸亏锦衣卫一位千户曾受李时勉恩惠,暗中请医生为他疗伤,才侥幸保住性命。朱瞻基做太子时,洗马戴伦、中允林长懋曾劝谏他不应荒废学业,引起朱瞻基不快。朱瞻基登上皇位后,经常出猎巡游,二人再次劝谏,朱瞻基遂将二人调任京外冷差。有人报告二人发牢骚,朱瞻基令将二人逮捕,带到大殿亲自审问,戴伦性格刚烈,抗辩不屈,朱瞻基令武士将他活活捶死,林长懋因沉默未言,得保性命,但被关入监狱十年之久,直到下任皇帝即位才被释放。
  儒家提倡“君君臣臣”,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间本是道义性的关系。但在专制政治的实践中,“君君臣臣”完全变为尊君抑臣的等级原则,以致君可以使臣不以礼,而臣对君的正常规谏,也可能被君视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干政:明代宦官数次专权乱政,鲜有善终者
  在中国古代,有机会干预国家政务者,主要有三类人,即后妃、外戚和宦官。明太祖朱元璋对这三类人都高度警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总起来看,明代对后妃和外戚的防范比较成功,而在限制宦官方面完全失败。宦官不但广泛参与军政事务,还数次出现专权乱政现象。不过,宦官专权鲜有善终者。
  明代第一位专权宦官,是正统年间的王振。正统初年,因有太皇太后和内阁老臣约束,王振还有所收敛。待到这些人陆续去世,明英宗朱祁镇完全倚信王振,王振口含天宪,作威作福,官员有不肯依附或礼数不周者,皆遭其重惩。正统十四年(1449年),王振怂恿皇帝亲征,结果皇帝被蒙古人俘虏,护卫将军樊忠趁乱将王振锤毙,并说道:“吾为天下诛此贼!”郕王朱祁钰监国,群臣合词启奏:“王振倾危社稷,构陷乘舆,请族诛以安人心。”王振死党马顺、毛贵等被朝臣当堂乱拳打死,王振全家无分老少皆被处斩。
  天启年间的魏忠贤,是明朝最后一位,也是势焰最烈的一位宦官。他与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勾结,统揽内宫外朝大权。东林党人反对他专权乱政,他便制造冤案,将多名东林党人逮捕下狱,“五毒备具,呼謈声沸然,血肉溃烂”,这些人均被折磨致死。
  当时官员们为了向魏忠贤献媚,无所不用其极,全国各地纷纷为其建立生祠,斗巧竞侈,所供魏忠贤之像,皆以沉香木雕就,五官四肢,宛然如活人,腹中肠肺皆用金玉珠宝妆成。可惜好景不长,朱由校在位七年即突然去世,嗣君朱由检着手清算魏忠贤的罪行,魏忠贤自缢后遭戮尸凌迟,客氏被笞死,魏忠贤侄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被处斩,亲属均发烟瘴地面永远充军。
其他文献
隨着医学的发展,人工智能开始成为医生的好帮手。  德国一家健康保险公司开发了一款利用人工智能(AI)帮助医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软件。这家健康保险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超过2.5亿图像、报告和操作数据的庞大数据库,其中包括7497名病人心脏细胞的电学和物理特性。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库找到其中的规律,能够提供包括是否需要做手术、什么情况下成功、什么情况下失败等信息,以供医生参考。据此,公司设计了
请问峥嵘是采用什么简便方法来确定抢包歹徒的?歹徒逃跑过程中丢弃了被抢的那只包,你找到了吗?包内还散落出一些物品呢,请你找回它們。  《谁是逃跑的劫匪》答案  那名刚才逃入商场的歹徒,由于一路狂奔,心跳一定明显快于商场内的其他人,只要采用搭脉搏的办法,就很容易鉴别出来了。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搏明显增快。  歹徒丢弃的包及散
以色列这个只有810万人口的小国,用了60多年的时间,从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度,发展成人均收入2万多美元的发达国家,出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人均风险投资在世界排名第一。同时,也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二的非美国家。是什么成就了以色列的发展奇迹?  基于在属于犹太人的机构工作过的经历,我觉得“三大硬件”条件和“四大软件”环境促使以色列成为创新之国。  制度化政府的企业化运作  首先是政府为创新
王阳明心性论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倡导道德自觉和行动自觉相统一,“内圣”与“外王”相统一。  道德自觉,强调人的道德自律意识,要做到“三己”:一是“为己”。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不是为了显耀摆谱,不是为了取悦于人,做给别人看,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自己德行,涵育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把握幸福的能力,让自己能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二是“由己”。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国际秩序就是全球治理中的“游戏规则”,或者说一种通行的价值、概念和机制。它主要由大国塑造,小国追随和执行,新崛起大国常因不满意既成大国塑造的秩序而想打破这些规则,重新塑造反映自身价值观念的秩序。  现有国际秩序是什么样的秩序  当前这套秩序是二战后在美国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很多人认为,它现在正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来自中国。作为崛起大国,中国正挑战甚至要替代美国重塑现存秩序。二是来自美国自身。虽然美国
全球汽车行业在华销售业绩经历了多年大幅上升后,如今增长减缓,继而将替代销售渠道(比如汽车共享)调整为发展重点。这种服务在西方国家早就存在,过去两年里开始在中国出现,是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個人移动性革命的组成部分。共享汽车实质上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汽车租赁变体,它正吸引着越来越追求移动性但不愿承受养车负担的中国千禧一代。(法新社)
我是1952年認识胡耀邦的,那年我9岁。我父亲罗毅由西北团工委调到团中央工作,胡耀邦由川北区党委调团中央接替冯文彬担任团中央书记,我父亲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是胡耀邦的助手。  动荡年代,胡耀邦家被造反派赶出原来地方,和胡克实家挤在一个小院内。没有地方睡,我常常睡在地板上,晚上我们关着灯与睡在小床上的胡耀邦天南地北地海聊,他知道的事特多,有时能大段给我们背诵马克思、列宁的话。他讲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头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张玮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出版  歷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評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
近年来,在美国政府的公开表述中,“战后美日和解”“美国民主成功改造日本”“美日贡献世界和平”等话语屡见不鲜。对美国而言,日本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要回答为何奥巴马容许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为何美国从不太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复辟,日本突破战后体制对美国外交究竟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须先厘清战后美国的两个主义:尼克松主义和威尔逊主义。无论是福是祸,这两种思想几乎左右着战后日本的命运。  尼克松主义与奥巴马
不断增加的中国中产阶级,不仅推动中国国内市场的繁荣,还成为国际市场上强大的消费群体。在中国大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与纽约或巴黎没有区别:下午泡咖啡馆,晚上到意大利餐厅品尝美食。在上海市中心的星巴克喝一杯咖啡,与在当地餐馆吃一顿正餐相当。高收入人群对价格相对不敏感,更趋向由时尚指导消费,这不仅影响中国本土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产生作用。中国人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也改變着全球旅游格局。(瑞士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