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建园应该进行科学规划,选择适宜品种,严把苗木质量关,搞好土壤改良,科学确定栽植密度,掌握栽植方法,做到栽一株活一株,建一片成一片,早投产早收益。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1 科学规划
按照城固县柑橘产业区域化布局与规划意见,我县柑橘发展分为3个区域:一是秦岭南麓丘陵柑橘优生区,此区在发展中以早熟、特早熟品种为主,适量发展中晚熟品种;二是汉江以北平坝柑橘适生区,此区在发展中以特早熟、早熟品种为主,适当发展适宜本地栽培的中熟品种:三是汉江以南柑橘适宜区。此区在发展中以特早熟为主,适量发展早熟品种。具体规划建园时应充分考虑田间交通和运输道路及排水、灌溉系统。特别应把排水问题放在首位。有条件的区域尽可能进行整片规划,连片种植,规模发展。
2 苗木选择
2.1 品种选择
适宜城固生态气候条件的柑橘主栽品种中特早熟类品种有日南1号、大浦、山川、市文、宫本等。早熟品种有宫川、兴津、山下红。以兴津为主。中熟品种主要有早熟桠柑、早熟脐橙、早熟杂柑和地方特色品种城固冰糖橘、少核朱红橘等。
2.2 苗木质量
城固属全国柑橘生产卫生区,无检疫性病虫害,苗木选购时应从本县专业育苗单位选择无病毒苗木,严禁个人私自从外省、外市引种调苗。所选苗木要求选用以枸橘作砧木,砧桩高10~15厘,米,嫁接口干粗0.6厘米以上,具有两个以上分枝,根系完整无损。
3 土壤改良
3.1 平坝地域
建园应先开排水沟渠,使雨水、洪水能够排出。积水难排的地域不能规划为园区。能发展柑橘的区域要采取起垄栽培技术措施,栽植前先作垄畦,垄面要求高50厘米以上,垄面宽240厘米,以便节省劳力,改善土壤通透性,要求起垄栽培的果园内排水沟必须高于排水渠。
3.2 丘陵和坡地
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选择南坡或东南坡栽植,避开坡地的凹地和槽谷,避免因冷空气下沉形成冷气湖或霜眼而造成的冻害。
3.3 沙壤地域
沙壤地发展柑橘时必须先进行抽槽改土,开槽(或开沟)的宽度及深度不能低于80厘米,槽内填入2/3以上的熟土和1/3的杂草、秸秆、杂肥等,既促使幼苗根系下扎,又可以保证后期生长的抗旱抗寒性。
3.4 土质黏重地域
应先进行土壤深翻,破坏板结层和犁底层,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调节水、肥、气、热的能力。
3.5 山坡下的平坦地域
栽植前应在坡脚下修建排水沟渠,截断并排走顺坡而下的地表径流水,防止湿害。
4 栽植时间及栽植密度
以春栽和秋栽为宜。栽植密度提倡计划密植,丘陵坡地或土壤瘠薄区域建议株行距按1.5米×2米栽植,667平方米栽222株,树龄10年以上。采取一退一进修剪法,3年后隔行间伐或移栽。在土壤疏松肥沃的区域,建议株行距可放宽到1.8米×2.5米左右,667平方米栽133株。
5 栽植管理
栽植时先剪除砧木萌蘖,适当剪平破损主根,解除薄膜,舒展根系,严禁根系“倒翘”,以嫁接口高出地面5~10厘米为宜,使少枝或无枝部位向南,然后填入细土轻踩压实主干四周土壤,一次浇足定根水,水分渗透后先用干细土或杂草覆盖以保墒,再用塑料薄膜覆盖树盘,保水增温,促使幼苗早发根。
栽后要及时剪掉幼苗未木质化的嫩梢,每隔半个月浇1次透水,缓苗严重的树,应及时打掉所有萎蔫叶片(保留叶柄)。幼苗在发芽后以芽定干,及时疏除多余弱芽,适量保留壮芽。并加强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
1 科学规划
按照城固县柑橘产业区域化布局与规划意见,我县柑橘发展分为3个区域:一是秦岭南麓丘陵柑橘优生区,此区在发展中以早熟、特早熟品种为主,适量发展中晚熟品种;二是汉江以北平坝柑橘适生区,此区在发展中以特早熟、早熟品种为主,适当发展适宜本地栽培的中熟品种:三是汉江以南柑橘适宜区。此区在发展中以特早熟为主,适量发展早熟品种。具体规划建园时应充分考虑田间交通和运输道路及排水、灌溉系统。特别应把排水问题放在首位。有条件的区域尽可能进行整片规划,连片种植,规模发展。
2 苗木选择
2.1 品种选择
适宜城固生态气候条件的柑橘主栽品种中特早熟类品种有日南1号、大浦、山川、市文、宫本等。早熟品种有宫川、兴津、山下红。以兴津为主。中熟品种主要有早熟桠柑、早熟脐橙、早熟杂柑和地方特色品种城固冰糖橘、少核朱红橘等。
2.2 苗木质量
城固属全国柑橘生产卫生区,无检疫性病虫害,苗木选购时应从本县专业育苗单位选择无病毒苗木,严禁个人私自从外省、外市引种调苗。所选苗木要求选用以枸橘作砧木,砧桩高10~15厘,米,嫁接口干粗0.6厘米以上,具有两个以上分枝,根系完整无损。
3 土壤改良
3.1 平坝地域
建园应先开排水沟渠,使雨水、洪水能够排出。积水难排的地域不能规划为园区。能发展柑橘的区域要采取起垄栽培技术措施,栽植前先作垄畦,垄面要求高50厘米以上,垄面宽240厘米,以便节省劳力,改善土壤通透性,要求起垄栽培的果园内排水沟必须高于排水渠。
3.2 丘陵和坡地
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选择南坡或东南坡栽植,避开坡地的凹地和槽谷,避免因冷空气下沉形成冷气湖或霜眼而造成的冻害。
3.3 沙壤地域
沙壤地发展柑橘时必须先进行抽槽改土,开槽(或开沟)的宽度及深度不能低于80厘米,槽内填入2/3以上的熟土和1/3的杂草、秸秆、杂肥等,既促使幼苗根系下扎,又可以保证后期生长的抗旱抗寒性。
3.4 土质黏重地域
应先进行土壤深翻,破坏板结层和犁底层,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调节水、肥、气、热的能力。
3.5 山坡下的平坦地域
栽植前应在坡脚下修建排水沟渠,截断并排走顺坡而下的地表径流水,防止湿害。
4 栽植时间及栽植密度
以春栽和秋栽为宜。栽植密度提倡计划密植,丘陵坡地或土壤瘠薄区域建议株行距按1.5米×2米栽植,667平方米栽222株,树龄10年以上。采取一退一进修剪法,3年后隔行间伐或移栽。在土壤疏松肥沃的区域,建议株行距可放宽到1.8米×2.5米左右,667平方米栽133株。
5 栽植管理
栽植时先剪除砧木萌蘖,适当剪平破损主根,解除薄膜,舒展根系,严禁根系“倒翘”,以嫁接口高出地面5~10厘米为宜,使少枝或无枝部位向南,然后填入细土轻踩压实主干四周土壤,一次浇足定根水,水分渗透后先用干细土或杂草覆盖以保墒,再用塑料薄膜覆盖树盘,保水增温,促使幼苗早发根。
栽后要及时剪掉幼苗未木质化的嫩梢,每隔半个月浇1次透水,缓苗严重的树,应及时打掉所有萎蔫叶片(保留叶柄)。幼苗在发芽后以芽定干,及时疏除多余弱芽,适量保留壮芽。并加强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